李 欣,糾 敏,原江鋒,孫曉菲,邱智軍
(河南科技大學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河南 洛陽 471023)
課程質量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體系最為重要的要素。隨著教學體系的改革和發(fā)展,高校已逐漸形成“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理念。淘汰“水課”,打造“金課”,是諸多高等學校教師努力的目標[1]?!吧锼幚韺W”課程教學團隊中的各位教師,多次深入討論,針對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較少、被動接受信息的問題,積極思考有效提升課程質量和打造“金課”的方式方法,主動求變,深入學習和體會教育部有關“金課”的重要系列講話,持續(xù)改進、提升課程的高階性、創(chuàng)新性、挑戰(zhàn)度,即“兩性一度”,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實現(xiàn)“生物藥理學”課程中包括各章內容的選擇、在教學中采用多種方法、在考核時評價體系進行調整與提高,進而達到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目的,其本質就是為了打造“金課”。
“生物藥理學”是高等院校生物制藥本科的專業(yè)基礎課程之一[2],課程內容涉及降壓藥、降糖藥、利尿劑、抗生素等藥物的主要藥效,講述了各類藥物中主要代表藥物的效應動力學和代謝動力學特性,介紹了各類主要藥物的作用機制,闡述了各類藥物的攝入方式,以及在體內吸收、分布、轉化和排泄的4 個主要過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藥理學的基本理論,掌握重點藥物的作用機制、熟悉臨床應用及主要不良反應等特性[3]。對于學習“生物藥理學”的本科生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課程綜合性強,與先修課程“有機化學”“生物化學”等關聯(lián)度較高,課程內容的有效學習程度取決于學生是否去主動理解、聯(lián)系和掌握相關的知識點。
(2) 開設課程的學時較少,只有40 個學時,整個課程分為48 章,因此只能選取幾個系統(tǒng)性內容來講授,有一些章節(jié)的內容沒有時間講。因此,學生對該課程的理解會受到一定影響,導致學生學習的系統(tǒng)性不足。
(3) “生物藥理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多,涉及的基礎理論知識較深、涉及面較廣,同時對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的要求很高,因此普遍感覺課程的學習難度較大、而且過程相對乏味。
綜上所述,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遵照“兩性一度”的教改理念對課程教學各環(huán)節(jié)改進進行必要的嘗試,對最終的學習產(chǎn)出效果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是“生物藥理學”“金課”建設的關鍵目標。
課程的“金課”建設,是以“兩性一度”的“金課”標準為理論指導,以實際教學現(xiàn)狀為基礎,探索實踐課程教學內容、方式及評價體系等多方面的改革。具體建設內容如下。
課程高階性是課程知識內容與能力素質培養(yǎng)有機融合的體現(xiàn),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與思維模式的效果至關重要。由于傳統(tǒng)的“生物藥理學”課程存在知識點更新不及時、培養(yǎng)目標定位不明確、重點內容存在較多交叉重復等問題,因此“生物藥理學”課程教學團隊通過以下環(huán)節(jié)進行改革。
(1) 清晰課程的定位,注重知識與能力培養(yǎng)的有機結合,強調先修課程知識點的銜接。廣義的藥理學是研究藥物的組成結構、理化性質、功能、機理、代謝、用途、毒性等多方面的基礎科學。以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病理學、解剖學、病理生理學等學科為基礎,為臨床進一步實現(xiàn)合理、科學的用藥及新藥開發(fā)提供基本的理論知識和科學的思維方法,是理學、醫(yī)學與藥學之間的橋梁。以河南科技大學生物制藥專業(yè)2019 版本科培養(yǎng)方案為例,“生物藥理學”先修課程包括“有機化學”“生物化學”等。通過對課程定位的整理和理解,教學內容既涵蓋了先修課程的必要知識點,也可優(yōu)化銜接后續(xù)課程,并為學生課程設計、畢業(yè)論文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奠定基本的理論體系,降低內容上交叉重復的情況。
(2) 以職業(yè)需求為導向,整合、梳理課程知識點。區(qū)分課程整體的陳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識的教學模塊,培養(yǎng)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重新梳理后,“生物藥理學”教學內容共分為5 篇、26 節(jié)、67 個主要知識點。其中,5 篇內容為總論、神經(jīng)系統(tǒng)藥理、內臟系統(tǒng)藥理、影響內分泌系統(tǒng)和其他代謝藥物的藥理、抗病蟲藥物藥理。課程的核心概念體系包括第一篇的藥效學、藥動學、影響藥效的因素;第二篇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藥理;第三篇的內臟系統(tǒng)藥理,包括腎素-血管緊張素藥理、抗高血壓藥理、利尿藥和脫水藥理、血液及造血系統(tǒng)藥理,以及消化系統(tǒng)藥理、呼吸系統(tǒng)藥理、組胺受體阻斷藥理;第四篇的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與抗甲狀腺藥理、胰島素與口服降血糖藥理、性激素類藥物和避孕藥理;第五篇的抗病原微生物藥物藥理、抗寄生蟲病藥的藥理、抗惡性腫瘤藥理等。
課程改革之前,“生物藥理學”多以教師單向講授為主,教學方法略顯僵硬,缺乏互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通過更新教學理念與課程模式,推動從“以教為主導”向“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方向改革,把教學模式從被動的“教”轉變?yōu)橹鲃拥摹皩W”。
(1) 以學促教,學教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建構各個章節(jié)的知識體系,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和推動者,學生作為知識的學習者和探索者。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努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教師主要以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外,廣泛閱讀藥理學的最新前沿文獻。課堂針對某個熱點問題積極討論、分析案例等手段培養(yǎng)學生知識探究的能力。在信息時代,學生的基本知識學習和資料收集主要需要在課外進行,課堂學習主要是引導知識體系的重構、各章藥物前沿進展的交流。
(2) 團隊教學,內容互補。采用以李欣副教授為主講、三位教師輔講的團隊教學形式,教學教師結構分布合理,在理論和實踐上可以實現(xiàn)經(jīng)驗和理論互補。積極運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采用以多媒體演示為主,課本內容結合公共數(shù)據(jù)庫文獻的混合式教學手段。采用雨課堂等軟件,將課件先發(fā)布到班級,要求學生先預習線上課程內容,在課堂上教師總結所學內容的主線和重點,并以翻轉課堂的形式組織討論、提問和答疑,實現(xiàn)以教師“教”為中心向以學生“學”為中心轉變。
改革之前,“生物藥理學”課程考核期末卷面成績占比較高(70%),而且僅僅通過試卷評測學生的成績。在學生掌握藥理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等方面了解程度不高,容易導致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掌握不牢固。
(1) 強調考核的過程意識,精細化過程考核的評分標準。“生物藥理學”課程的最終成績由2 個部分組成,分別為過程性成績和終結性成績,權重各占50%。過程性成績包括平時成績和素質能力成績,分別占總成績的20% 和30%。平時成績由學生出勤率和作業(yè)組成,各占總成績的10%。作業(yè)為每上完一章內容開展的各類測試,可以是通過雨課堂完成的在線測試,試題為投票題、選擇題和判斷題等客觀題,便于及時統(tǒng)計分析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可以是重點內容的書面作業(yè),包括要求學生對重點藥物的代謝途徑進行闡述,通過繪圖提高學生對該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素質能力成績由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和討論成績組成,考核的內容包括參與課堂討論、敢于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等。也可以針對某個重點藥物,要求學生查閱文獻,分析整理藥物的發(fā)展史,寫出總結報告。綜合考核和訓練學生的文獻閱讀、整理歸納和學術研究能力。
(2) 重視筆試的試卷質量,標準化期末考核的內容體系。“生物藥理學”課程期末閉卷考試范圍以課堂或在線講授的知識為基礎,包括“生物藥理學”參考的經(jīng)典教材等,建立試題庫??荚嚨念}型包括名詞解釋、填空題、選擇題、簡答題和論述題,各個題型的題量不少于5 年內該題型考核題量的總數(shù)。通過閉卷考試,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生物藥理學”課程的核心內容、重點和難點知識,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
目前,大學“重科研輕教學”的現(xiàn)象較為嚴重,教學改革應增加改革力度,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培養(yǎng)新世紀創(chuàng)新型人才?;凇敖鹫n”“兩性一度”的建設標準,“生物藥理學”課程教學團隊結合多年積累的教學經(jīng)驗,重組教學內容,對各個階段目標和考核指標均制定了詳盡的計劃,分層次實施理論和實踐教學。秉持“學教結合”的思路,構建了更具客觀性、建設性、科學性的綜合性評價體系[4]。從理論到實踐、從形式到內容、從平時學習到考后反饋消化等方面全面系統(tǒng)地進行“生物藥理學”課程的“金課”建設。通過“金課”建設,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分析與解決藥理學課程相關實際問題的能力有了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