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文惠
在新時代的教育理念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需求。生活化教學的觀念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的不斷變化和快速發(fā)展,提高初中地理學科教學質量。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應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理念,分析地理學科的基礎性知識,形成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1]。由于初中地理學科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緊密,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滲透生活中的相關知識或者具體的生活案例,并通過實際活動進行驗證和考究。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入多元生活化的教學策略,不但可以完善整體教育理念,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
“生活化教學”的主旨是進行“生活教育”,它強調將生活和教育相結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與生活相關的內容,幫助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知識,激發(fā)學生的課堂主體參與意識,增長學生的生活閱歷,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2]。在初中階段的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多元生活化的教學策略,能夠幫助學生快速、高效地學習生活中的地理知識,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識和地理概念。很大一部分初中生覺得氣候類型與分布、自然環(huán)境、地圖與地球、季風氣候方面的概念和知識比較抽象、難懂。在這種情況下,初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更有效地掌握地理基礎知識,了解氣候變化的規(guī)律和自然環(huán)境形成的規(guī)律,學習與認知地球與地圖,激發(fā)學生地理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初中地理學科的教學內容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初中地理科目的相關知識來了解各地的天氣、風土人情和各個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的大致情況。在進行生產建設和生產活動時,人們也需要運用地理知識,因為一切生產活動都受到地域、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3]。另外,人口特征和人文環(huán)境也是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內容。所以,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滲透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十分重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使學生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彰顯初中地理學科教學的實用性。初中地理教師需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的學習情境。這樣學生在貼近自己生活的情境中,會感到放松,愿意學習知識,積極思考知識的獲取路徑,能夠從實用性的角度,發(fā)現(xiàn)自己不懂的問題,并根據(jù)思考的方向進行重點攻克。此外,教師要圍繞不同切入角度進行教學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地理知識,拓展學習的路徑,改正不足,充分進行自我驅動式的思考,進而增強學習體驗;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突出初中地理學科的實用性。
就地理科目的教學而言,目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往往是注重書本的學習,很難將自己的地理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要給學生提供可以靈活運用地理知識的機會,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進行分析,并在其中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或者創(chuàng)意,進而使其有效掌握知識的應用技巧,有效拓展學習廣度。教師開展生活化教學可以實現(xiàn)對學生大腦反射神經(jīng)的刺激,讓學生產生比較深刻的記憶。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對現(xiàn)代教學設備的應用,利用網(wǎng)絡中蘊含的豐富的教學資源很好地對教材進行拓展,給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讓學生融入真正的生活場景中,充分鍛煉學生的地理思維和概念解釋能力,并給予學生一定的啟發(fā)。在多元生活化教學理念背景下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社會知識和地理學科知識緊密結合,幫助學生將地理知識學習和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4]。地理實踐力是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理論和實際的結合及不斷訓練,初中階段的學生能夠形成學以致用的思維方式,提高將生活實際和所學知識結合的實踐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的快速發(fā)展。
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地理教材中,部分知識僅是枯燥的概念,缺少示例演示,學生即使可以記住這些概念,也不能有效地理解地理知識的真實內涵,更不能靈活地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5]。
例如,在“歐洲西部”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在理解歐洲西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時存在一定的困難。此時,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將地中海氣候的圖片和溫帶海洋性氣候的自然景觀圖片投射在屏幕上,讓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兩種氣候的不同,理解地中海氣候具有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的特點,適合種植柑橘、葡萄、橄欖;溫帶海洋性氣候具有全年溫和濕潤的特點,適合多汁牧草生長。
一般情況下,具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初中地理教師能夠發(fā)現(xiàn),地理知識存在于我們實際生活的各個方面,生活中的地理知識是提高學生生活地理洞察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素材。所以,初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善于利用和挖掘身邊的鄉(xiāng)土資源,豐富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思考、觀察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充分激發(fā)學生探究地理知識奧秘的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愛學習、勤思考、善觀察的好習慣。
例如,在“水資源”一課教學中,初中地理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記錄本地河流——閩江的污染狀況和水量豐富程度,有針對性、有方向性地培養(yǎng)學生愛護水資源、節(jié)約水資源的意識。
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構建靈動性的教學課堂,可以起到活躍課堂氛圍的作用,幫助學生愉快、輕松地學習地理知識。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加強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互動,采用多元生活化理念進行課堂教學。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探索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的與地理學科相關的常識,組織學生互相交流、發(fā)表看法,或提出一些靈活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解答。
例如,在八年級(上冊)“地形和地勢”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品析“滾滾長江東逝水”“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詩句中體現(xiàn)的地理現(xiàn)象,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我國的大江大河大多是自西向東流,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地理人文素養(yǎng)。
我國著名教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在“做”中學習地理的模式是其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實現(xiàn)“教、學、做”的融合與統(tǒng)一,突出地理學科易實踐、需實踐的特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生活實踐,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例如,在一個學期的教學結束后,初中地理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生活實踐任務,要求學生整理旅游時的照片或者視頻,并在新學期開始時將其分享給教師和同學。教師利用這些圖片和視頻可以輔助進行地理知識的延伸,教會學生如何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如何確定出行的交通方式,怎樣設計路線圖,怎樣在野外進行方向辨別,怎樣看地圖等,幫助學生真正感受到初中地理知識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生活化教學活動的組織不能局限于教室或者校園,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入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問題或者地理知識,這才是生活化教學的本質。教師應針對生活化教學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設計,帶領學生在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中觀察和體驗,從而使其發(fā)現(xiàn)地理學科的魅力,并加深對地理概念的理解。
優(yōu)秀的生活活動設計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廣度,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小組合作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有效手段,能夠鍛煉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思考能力。由此,學生便能夠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有效提高自主學習效率。教師使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就是要打造適合學生的學習模式,并進行深度的設計,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這是對教育發(fā)展的一種嘗試,為教師提供了一種創(chuàng)新的思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調動學生預習或者復習的積極性。
由于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而教師就要利用這種好奇,為學生設計趣味性學習活動,讓學生跟著合作教學的思路走,在輕松的氛圍中不斷拓展思維,加深對地理學科的認知。教師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既能提升學生的深度解析能力,又能充分鍛煉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根據(jù)自身的思考和理解去學習,找到屬于自己的有效學習路徑。
舉例來說,在“溫度”的教學中,地理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組織一些生活化的地理實踐活動。在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要接觸溫度,但在此節(jié)課的學習之前,學生可能只是通過簡單的冷暖感受去感知溫度,并沒有真正地觀察和分析溫度的變化。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觀測全天溫度的生活化活動任務,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首先,教師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讓責任心強、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這位小組長要能夠起到帶頭的作用,可以組織組員一起學習,推動學習的過程有條不紊地進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讓組員獲得較好的學習體驗。其次,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小組探析任務,讓學生對我們生活的地域溫度進行分析,一起制作一個小組觀察單,共同完成溫度觀察任務。教師要求每個小組成員負責一個時間段,這樣每位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各司其職,負責自己的板塊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也可以積極討論,相互交換想法,起到集思廣益的作用。同時,小組成員也可以嘗試做出折線圖,并跟教材上的知識進行對比,通過觀測,記錄何時溫度最低,何時溫度最高,溫度的變化曲線等,把思考帶入生活的情境中,通過親身實踐,加深對課堂知識的認知,提高地理思維和探究能力,并在不斷的觀察和記錄中提升自身的地理素養(yǎng)。
地理學科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過去傳統(tǒng)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和探索意識,這樣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出的學生已經(jīng)不能滿足社會快速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在初中地理學科教學中滲透多元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地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知識“活學活用”的能力,幫助學生將學到的地理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