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勇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團溪鎮(zhèn)康樂小學 貴州 遵義 563100)
小學識字教學為基礎教育的關鍵,對其教學教研已經引起更多學者關注。作為閱讀與寫作的基礎,低年級識字教學質量怎么樣,會直接影響我國基礎教育的發(fā)展。在此使用思維導圖,豐富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內容與方法,激活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快速實現(xiàn)教學目標。所以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嘗試。
1.1 符合小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思維導圖的繪制與呈現(xiàn)形式,都與人大腦的思維方式相似,符合小學生思維的過程。低年級識字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就是將原本枯燥的字、詞,甚至是偏旁部首,通過一定關系結合到一起,形成讀文并茂、色彩豐富的導圖,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所以應用思維導圖,將低年級新漢字的字形與字義直觀展現(xiàn)出來,助學生加強感性體驗,激發(fā)其學習與探究的積極性。迎合小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思維導圖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運用是可行的[1]。
1.2 符合低段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新版小學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學科教學要求是“創(chuàng)新”即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課堂中提倡學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此為背景的思維導圖的運用,就是對教學策略的創(chuàng)新,同時還注重對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其左右腦的一同發(fā)展,讓學生在學習新漢字的同時,整理與鞏固就的知識,擴展視野,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所以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是可行的。
2.1 識記型識字教學中的運用。詳細分析部編版語文低段教材的編排情況,對其中漢字教學可使用同類事物舉例法、字理識字法、事物歸類法等,然后再使用思維導圖配合,借助直觀記憶的形式,激發(fā)低年級學生學習積極性,建立自主識字的意識,提升教學質量。例如在“日月水火”課堂中,教師可先準備好這些漢字的象形文字,在課堂開始時展示,讓學生猜一猜是什么漢字,然后再為學生展示從象形文字演變成的漢字,由學生自主類比比較,并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分類象形文字,加強記憶,讓識字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這種借助思維導圖,將新傳授漢字進行音、形、義,通過不同的顏色、線條結合,讓學生高質量的了解漢字,進而可以靈活的運用漢字,提升識字量。這種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增強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其可以更加積極與快樂的參與到識字課堂中,愛上中國漢字,為后期閱讀與寫作奠定基礎。
2.2 歸類型識字教學中的運用。歸類型識字教學,指將生字依照一定規(guī)律進行的分類,通過分類的形式可加深對漢字的識記與整理。歸類型識字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重點是幫助學生對漢字進行學習與總結[2]。經過對新版語文低段教材中漢字編排特點進行分析,然后歸類為幾種類型,如同音字、形聲字、反義詞比較、部首歸類識字等,以此體現(xiàn)一類生字的共性。讓學生在此方法學習下,能夠舉一反三,更快學習更多的漢字。漢字中形聲字占有比例較大,幾乎達到80%以上。形聲詞包括形旁與聲旁,表意又表音。在此為了便于教學,對形聲字再進行分類,即聲旁、形旁、基本字帶字歸類識字教學,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快速識字。
2.2.1 聲旁歸類識字教學。形聲字中,聲旁主要是與生字讀音相同,或者是韻母相同的生字進行分類,表示這個字的讀音。所以在識字教學中,使用聲旁類推字的讀音,可快速提升學生識字量。例如《小青蛙》一課中,教師就可使用聲旁歸類法,如“請”、“清”、“晴”、“睛”、“情”教學時,先在導圖中心部分寫上“青”,然后以此為中心,畫出花瓣,并在花瓣上分別寫出“請”、“清”、“晴”、“睛”、“情”的漢字,在二級標題中組詞,三級標題中寫例句,利用漂亮的線條讓思維導圖變得更加生動,激發(fā)其學習興趣,進而可以主動參與到識字活動中,助學生快速記住這些漢字。
2.2.2 形旁歸類識字教學。形聲字中,形旁表示漢字的意思,主要以部首為歸類依據(jù),小學低年級的生字都是學生容易理解的,在此本人將學生要學習的形旁歸類,主要包括下面幾部分,如動物類、植物類、自然類、生活類等,以動物類形旁為例,將“動物類形旁”為中心詞,一級標題為鳥類、蟲類、魚類、哺乳動物類,然后二級標題則為對應的漢字偏旁,三級標題為對應偏旁的漢字。這種識字教學方式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學生更容易接受,并且在圖文對照學習下,能夠高效的記住學習的生字。
2.2.3 基本帶字識字教學。形聲字中,基本帶字則是根據(jù)字形結構規(guī)律,由一個基礎的獨體字,與其他形旁,組成的基本帶字。如當學生們學習完“每”字后,還可引入“?!?、“梅”、“苺”、“悔”等,進行擴展教學。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可助學生記憶字音、字形,還能更好的理解漢字意思。如上述以“每”字為主題,然后帶入的一級標題為引申出的幾個漢字,同樣以繪制花瓣的形式,即花蕊中為“每”,花瓣上有“?!薄ⅰ懊贰?、“苺”、“悔”幾個漢字,然后外擴的二級標題為漢字組詞,配以適合的圖片,將其放在實際語境中,以思維導圖的引入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輕松愉快,進而建立主動識字的愿望[3]。
2.2.4 同音字識字教學。同音字的歸類就是將相同發(fā)音,意義不同的漢字集合。低年級教學中,學生的辨析同音字是一大教學難點,學生在運用的時候,也容易混淆。只有精準的辨析同音字,學生才能精準使用。同音字歸類識字教學實際上,就是對漢字,音節(jié)相同的字的分類。在此思維導圖的運用,則是在中心主題中,運用漢字音節(jié),然后二級主題為發(fā)散的同音節(jié),三級標題則是圍繞這些發(fā)散字進行有關內容的整合,如果教學有需要,導圖的分支還可再延伸。同音字教學,主要是確定字義,以此避免學生再接觸同音字時,舉棋不定,難以下手,通過先理解漢字意思,讓學生學會使用生詞。如以做字的拼音為中心,然后“做”、“座”、“坐”等漢字為二級主題,配以對應的圖片,在分支上還可分別展示漢字的演變由來、組詞、運用等。在此借助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幫助低年級學生將平時難以區(qū)分的同音字,變得更加生動與鮮活,并讓學生對中華傳承下來的文字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主動理解字義,讓漢字的使用更加得心應手。
2.2.5 反義詞比較識字教學。在漢語中意思相反的詞匯數(shù)量龐大,低年級學生識字量有限,對漢字不理解,所以反義詞的學習效果也不好,在此教師要重視此問題,并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助學生加強對反義詞的積累與學習。在此教師嘗試將詞義相反的詞匯進行歸類,然后使用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對照圖文,引導學生在觀察中分析與比較,助學生快速完成詞匯的識記與積累。如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識字加油站”中,呈現(xiàn)了上下、大小、男女、南北、開關、反正幾組反義詞,教學中可將其做成思維導圖,通過圖片與文字結合的形式,讓學生在觀看的時候掌握與理解學習的詞匯,并將此滲透到生活中,如在地圖中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或者是商場中衛(wèi)生間的男女標志標記等等。引導學生將學習的知識,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讓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將看似簡單學生卻容易發(fā)生錯誤的知識借助思維導圖呈現(xiàn)出來,讓教學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實際上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不是單純的教教材,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最大程度的掌握更多知識。
2.3 識字復習教學中的運用。在低年級識字課程的復習,是識字教學中重要的課型,可助學生鞏固知識,提升認知,解決之前識字過程中沒有解決的問題。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識字學習中,學生記憶力好,但是忘性也大,生字學習回生現(xiàn)象嚴重,導致在完成的作業(yè)中會發(fā)現(xiàn)學生有較多的錯別字,此就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進行一次漢字復習教學,鞏固所學。在此運用思維導圖,就可借助其中心主題與關鍵詞的連接,將學習過的漢字串聯(lián),助學生鞏固,延伸。在此教師可使用整合單元與主題復習的形式繪制導圖,高效開展識字復習課的教學[4]。
第一,整合單元繪制思維導圖。此為將一個單元中學習的新字進行歸納,然后進行復習。整合單元這種形式,是對傳統(tǒng)教材單元內容結構的突破,形成新的單元內容。以一上第八單元識字復習課教學為例,繪制的思維導導圖為:以“第八單元識字”為中心主題,一級標注包括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易錯字、漢字的五種結構等幾方面內容。二級標題為具體漢字,三級標題為對應圖畫與運用。一幅思維導圖就包含一個單元中生字的所有內容,引導學生借助此進行集中復習,不但節(jié)省時間,還能減少學生漢字復習的負擔,讓學習變得更加輕松。在此實現(xiàn)“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授學生學習方法,可以在思維導圖的試用下,主動觀察與發(fā)現(xiàn),總結規(guī)律,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第二,主題識字復習中使用思維導圖。新改編的語文教材中有一顯著的特點,就是教學內容以主題形式呈現(xiàn),如一下教材中,以問號、習慣、家人、季節(jié)等為主題編排。這種主題形式便于學生開展集中性的復習。此也就形成了“無主題不成課堂”的教育形式。在此主題的選擇,來源于教材。在此教師進行識字復習課的時候,還可嘗試以主題的形式組織學生復習。例如一下漢字的復習可以教材內容,編著成幾個主題,如季節(jié)、身體部位、操場、天氣與動物幾個主題,再借助思維導圖進行識字復習,助學生將零散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進一步擴展與鞏固知識,省時又省力。例如一下以“夏天”為主題的復習課中,對四季代表的事物與景色進行擴展,如對夏天有關的十二個詞匯進行分類。這種借助主題,進行識字復習、與思維導圖結合的形式,將學生認知水平與所學知識結合,在讀圖中,更加深刻理解詞語,讓學生從一定高度著眼,潛移默化地受益。
3.1 重視對思維導圖的運用。部編版小學語文低年級教材中對于識字部分更加重視,在此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識字興趣,積極發(fā)揮思維導圖在識字教學中的積極作用,由教師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教學資源,能夠寓教于樂,以多種方式引導低年級小學生快樂識字。例如新字教學中,教師可先以思維導圖幫助學生聯(lián)系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降低學習難度。如進行假字教學時,先讓學生結合假字的發(fā)音與含義,回憶之前學習過的類似的字,在此有的學生會想到“價”字與“架”字,還有的學生想到“暇”字與“瑕”字。此就是結合之前累積的新知識進行學習。在課堂的后期還可借助思維導圖對課堂進行評價。在此需要教師建立導圖評價機制,重視導圖利用的評價,在此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落實學生自主、學習與創(chuàng)新。
3.2 借助思維導圖制定識字的教學目標。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識字教學,在運用其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確定教學目標。如以單元為主體,進行的教學中以新字為關鍵詞,然后依據(jù)學生掌握的字詞,進行多音字、易錯字與多意字的教學目標的確定,并以此向外擴散,助學生多梳理字、詞,鞏固教學效果。思維導圖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運用,不但可助學生梳理知識點,縷清學習思路,還可在后期的閱讀與寫作中,起積極作用,重點強調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目標,需將字音、字義與詞語等納入到思維導圖教學中,進而為識字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效果提升,起基礎作用[5]。
3.3 擴展思維導圖的運用路徑。對于思維導圖運用的擴展比較靈活,學生科利用課余時間借助思維導圖記錄生字,其主題可以是人、景、物,還可單純的是平時閱讀中遇到的生字。借助此方法,繪制思維導圖,可讓其使用更加豐富與生動。如果學生自己可以熟練繪制并使用思維導圖,那么就可將思維導圖從課堂帶入到生活中,其形式更加自由,體現(xiàn)個性化特點。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若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就可更加細致的學習閱讀中的生字生詞,通過字典工具的輔助下,完善新字詞的思維導圖。另外在閱讀中,對于出現(xiàn)的各種詞匯短語,學生也可借助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并將有關詞匯串聯(lián)到思維導圖中,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更加容易,完成新字新詞的積累學習。
綜上,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有效解決教師不重視識字教學的問題,給予漢字的字形、字音與字形新的活力,為學生提供更多想象空間,以此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