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
(甘肅省敦煌市西關小學)
從既有的教學實踐來看,學生對于小學英語語法教學較為抵觸,主要由于語法知識枯燥乏味,學生難以掌握相關的語法知識點,如何創(chuàng)新語法教學方法、優(yōu)化英語教學已經(jīng)成為教師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筆者以冀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以下統(tǒng)稱“冀教版教材”)中的相關語法知識為對象開展教學工作,圍繞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教材中的語法編排要求特點進行教學,建立認知語法、應用語法的語言教學框架,完善語法教學模式,并針對小學英語教學要求探討提高語法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
對于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來說,語法教學的重要價值不言而喻。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借由對語法知識的歸納、分析,了解英語的表達習慣,隨后配合語法要求完成書寫、交流等任務。能否直接應用英語知識,這一問題需要借助語法教學活動來回答。結合冀教版教材小學英語教學來看,語法教學的編排呈現(xiàn)出了系統(tǒng)化、多元化的特點。在初始階段,英語語法教學主要圍繞各類詞匯知識展開,如名詞、動詞、不及物動詞等,促使學生逐步掌握語法的有關概念。隨著教學活動的逐步推進,語法知識開始向著更為復雜的方向發(fā)展,如名詞單、復數(shù),語法時態(tài)等,這些語法知識之間形成聯(lián)動關系,在英語課堂上組成了系統(tǒng)的英語教學體系。從冀教版教材的語法編排來看,有關語法知識雖然能夠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接受英語教學,但是教學難度也在同步提高。如何針對系統(tǒng)化的語法知識導入語法應用、語言互動等多元活動板塊,這是教師和學生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涉及多元教學目標,除了掌握基礎語法規(guī)則,學生還要對語言知識進行匯總,結合語境整合語言知識。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圍繞著語用、語言環(huán)境展開教學不在少數(shù),綜合教材來看,一些語法表述與漢語表達體系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別,需要教師調整教學目標,設計基于語言認知、語言應用的全新教學方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冀教版教材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語言知識積累情況設計了多元化教學模塊,通過對語言知識的整合、挖掘與應用來鍛煉學生的語言技能。冀教版教材中的語法知識點對學生的語言應用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學、用、讀、說等多個環(huán)節(jié)的搭配,并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逐步增加教學難度。教學目標多元化,語言知識豐富,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小學語法知識具有抽象性和系統(tǒng)性的特點,以至于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掌握語法學習的具體方法。如果要求學生在死記硬背中掌握語法知識,其必然會對語法知識點產(chǎn)生抵觸情緒。針對小學語法特點,教師可以嘗試結合各種直觀化素材來講解語法知識,將語法知識點隱藏在各個句子中,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模式,即可借由例句來承載語法知識,在與學生進行互動的同時完成語法教學任務。
例如,在教學教材三年級上冊Lesson 5“How Many?”時,有關單元的語法教學圍繞著名詞的單、復數(shù)形式展開,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如下英語例句,幫助學生掌握語法知識點。
A:My mother has bought a lot of apples.
B:My mom buys some apples,too.
A:I want to drink some water.
B:I drink a glass of water.
在閱讀例句的過程中,學生會主動提出問題:為什么兩個句子中的名詞都能夠用some來修飾?部分學生則會注意到單詞形式上的變化:在some修飾apple和water時,apple變成了apples,而water的單詞結構沒有發(fā)生變化,這是為什么?通過例句,學生掌握了英語單詞單、復數(shù)形式的變化特點,即some可以修飾可數(shù)名詞,也可以修飾不可數(shù)名詞。一般來說,不可數(shù)名詞沒有復數(shù)變化形式;可數(shù)名詞有單數(shù)和復數(shù)兩種形式,復數(shù)形式通常是在單數(shù)形式后加s或es構成。圍繞著“如何表示不可數(shù)名詞的數(shù)量”這一話題,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依靠例句完成語法教學任務,借由簡單的例句講解語法知識,能夠加深學生對語法知識的理解。
語法教學應該循序漸進,先幫助學生系統(tǒng)地認識、了解語法的有關概念,隨后再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實施英語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語法學習興趣,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在針對冀教版教材實施英語語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借助單元化閱讀的教學方法來完成教學任務,依靠基礎的閱讀指導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用最為基礎的閱讀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使其形成學習語法知識的欲望。
例如,在教學教材四年級上冊Lesson 19“Let’s Go Shopping!”時,在語法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針對“Let’s go”這一表達引導學生展開交流。首先,要求學生以生活為背景,對語言知識進行整合應用,圍繞“Let’s go the park”“Let’s go swimming”等句子展開交流,學習英語基礎知識。隨后,對這節(jié)課的英語知識進行整合應用,圍繞著“Let’s go shopping!”展開系統(tǒng)化的閱讀交流活動:在“Let’s go”這一結構后面,如果連接的分別是名詞和動詞,其詞匯結構應該如何變化?在交流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閱讀表達的不同特點,并對“Let’s go”引導的英語句子進行分析:Let’s go代表著“讓我們去(做某事)”,句子本身帶有建議、引導的含義,其可以與動詞直接連接,也可以與帶有動詞含義的名詞連用,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語法精髓。針對多元閱讀活動開展語法教學,能夠讓學生在讀、學的過程中深化英語語法知識,保障教學活動的高效性。
目前學生對于語法知識的掌握過于依賴教師的引導,導致學生很難形成英語核心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積極開展課外語法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在自學、探究的過程中掌握相關語法知識。隨著學生語言學習經(jīng)驗的不斷積累,教師進行課外延伸,能為學生掌握語法知識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
例如,在教學教材六年級下冊Lesson 7“Always Have Breakfast!”時,由于“Always have breakfast”這個句子省略了主語,但是句子結構又與祈使句較為相似,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提出問題:這個句子不包含主語,其中包含了哪些語法知識?教師并沒有立即回答學生的問題,而是在實施教學活動的同時,要求學生從警示牌、布告欄等載體中搜集相關英語資源,如“Don’t play by the pool”“A little farther from the stove”等。在閱讀相關句子時,學生初步掌握了英語語法知識:有關句子省略了主語,但句子本身依舊帶有警告、阻止的含義。在隨后的閱讀中,教師圍繞課文展開語法教學,講解省略了主語之后的句子有警告的意味,是一種“省略表達”的語法知識。依靠學生所搜集的課外資源實施英語教學活動,建立認知、交流多元一體的語法教學模式,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語法知識的理解。
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上,語法的重要價值不言而喻。掌握語法知識,才能了解英語的語言規(guī)則。在訓練學生語法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針對教材上的語法知識點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模塊,歸納、總結語法知識,訓練學生的語法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從學習到應用,發(fā)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