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里香巷的回憶

2022-11-22 23:23杜麗芬
大理文化 2022年4期
關(guān)鍵詞:酒廠小巷

●杜麗芬

我家住在里香巷,里香巷牽著我的心,也牽著我的情,我從里香巷走了出來,又常常向里香巷走去,它是一塊磁鐵,悄無聲息地吸引著我,讓我牢牢記住,那里,是我的娘家,是我的生命之根。走在這條不算悠長的小巷,多年前的記憶一下子鮮活起來。巍山古城內(nèi)的街道以拱城樓為中心,古城內(nèi)大街小巷縱橫交錯,呈一個標準的“井”字結(jié)構(gòu),共有25條街道,18條小巷,全長14公里,城內(nèi)房屋基本保持了中式結(jié)構(gòu)。其實巍山統(tǒng)計的18條小巷中,并沒有包括里香巷??墒?,家鄉(xiāng)的很多人都認為里香巷很有名,也很有特色,因為它是一個有故事的小巷。

一、老酒廠的記憶

20世紀60年代,里香巷里曾有過一個老國營酒廠,酒廠所在位置是原來的東外公所,屬于當時的縣貿(mào)易公司,也就是我老父親退休前工作過的單位。一進小巷,老遠就能聞到酒糟和苞谷酒的香味,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我想這應(yīng)該就是小巷得名的原因吧!根據(jù)《巍山縣彝族回族自治縣商業(yè)志》記載,1952年,全州開始實行酒類專賣管理,2月,貿(mào)易公司試驗酒廠籌備組建,開始生產(chǎn),廠址在縣城南街,后又搬到群力門里面,當時僅有三個工人,購置了全套零星工具,有4個灶,差不多180個酒瓶,生產(chǎn)規(guī)模較小。后來因為水質(zhì)不好,出酒率不高,酒廠面臨著提高技術(shù)和另選廠址的挑戰(zhàn)。在上級領(lǐng)導(dǎo)的重視下,派出了幾位工人到四川學(xué)習(xí)地窖發(fā)酵技術(shù),改良糖化設(shè)備。緊接著因為南街的廠房狹窄,生產(chǎn)規(guī)模過小,不能適應(yīng)新的生產(chǎn)技術(shù),報請縣政府批準搬遷,南街小酒廠搬到了蕭祠(現(xiàn)在的文華書院靠西面的一個小院里),作為釀酒生產(chǎn)車間和職工宿舍,工人也逐年增加,老父親說,最初經(jīng)驗不足,出酒率不穩(wěn)定,最好的出酒率達到50%(即每百斤糧食產(chǎn)50度酒50斤)。隨著市場需要增加,縣供銷社在原來里香巷的東外公所建廠,地窖建成后,一切糖化設(shè)備都按照四川的經(jīng)驗設(shè)置,進一步推廣地窖發(fā)酵的生產(chǎn)方法。酒廠分兩地生產(chǎn)。父親說酒類飲料的生產(chǎn)方法可以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原料經(jīng)過發(fā)酵后,用蒸餾法制成的,叫蒸餾酒,酒度多在40度以上。另一類是原料經(jīng)過發(fā)酵后,用壓榨的方法直接取得酒液的生產(chǎn)方法,叫發(fā)酵原酒,比如啤酒、果酒,其酒度都在20度以下。再一類是配制酒,即用各種植物原料與白酒中藥材、果汁、碳酸水等合成,如露酒、香檳酒、汽酒。里香巷酒廠生產(chǎn)的是第一種蒸餾酒。釀酒的副產(chǎn)品就是酒糟,可以作為飼料來養(yǎng)豬。每天早上,四面八方的人都來買五分錢一斤的酒糟,拿回家喂雞、喂豬,或是挑回甑腳水回家燙豬食。不算太寬的小巷里,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人們肩挑豬食,手提酒糟,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熱氣騰騰地穿梭在這個小巷里,互相打著招呼。小巷里夾雜著不同的氣味和聲音,我想那是勤勞奔波的人們走向幸福明天的畫面。

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糧食的稀缺程度令人難以想象,父親告訴我說,20世紀70年代,糧食緊張,中商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號召節(jié)約用糧,大力發(fā)展代用品釀酒。并將生產(chǎn)酒類的糧食逐年減少。每年只有四五萬斤左右,僅能生產(chǎn)部分醫(yī)藥用酒和瓶裝酒。由于原料不足,酒廠頻繁停產(chǎn),市場供應(yīng)緊張。根據(jù)《大理州商業(yè)志》記載,由于酒源緊張,實行計劃供應(yīng),即根據(jù)各地酒源情況,每年供應(yīng)一到三次,每次每人或每戶一到二兩,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了1980年。由于巍山縣野生植物原料豐富,當時酒廠用來釀酒的原料竟然是一些橡子仁和蕨菜根。我好奇地問父親:“橡子酒和蕨根酒好喝嗎?”老父親一下子笑了起來,他說,口感不好,帶有苦澀味,加上挖采蕨菜根較麻煩,銷路也不是那么好。但是當時的代用酒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白酒供應(yīng)緊張的情況。那個年代,糖、煙、酒都屬于專賣,城鄉(xiāng)人民的生活必需酒,醫(yī)藥也離不開它,所以白酒還是很暢銷。酒類專賣,是按照“統(tǒng)一領(lǐng)導(dǎo),分區(qū)經(jīng)營,嚴格管理,保證稅利”的方針,由國家專賣公司所屬的各級專賣機構(gòu)統(tǒng)一經(jīng)營管理。老父親說這樣有利于杜絕偷稅漏稅,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所有從事酒類生產(chǎn)的單位,都必須持有專賣部門的銷售許可證。當時酒廠還生產(chǎn)很稀罕的佛手柑酒,供應(yīng)本縣城鄉(xiāng)市場和支援鄰縣市場的需要。佛手柑是一種果實造型獨特的植物,它的外形非常像一只人手,果實成熟以后多為鮮黃色,有自然的香氣。觀賞價值特別高,由于酒廠大量開展了野生植物原料代用品釀酒,增加了山區(qū)群眾的收入,既復(fù)活了酒廠,又滿足了人民的需要,為國家增加了收入。老父親自豪地說:“1978年,在大理州貿(mào)易公司產(chǎn)品評比中,佛手柑酒曾被評為州內(nèi)名酒?!焙髞硪驗榉鹗指淘喜蛔?,每一年平均才能生產(chǎn)15000瓶左右,遠遠供不上人民的需求。我還依稀記得那個漂亮的佛手柑酒的商標,不會喝酒的我,實在難以想象出佛手柑酒的味道。老父親說,過了幾年,糧食和苞谷多了起來,酒廠才開始用苞谷釀酒,苞谷酒一上市就大受歡迎。曾經(jīng)有一陣子,這種純糧酒遠銷到大理州各地和臨滄地區(qū)。由于交通還不是很發(fā)達,那時的物流運輸是非常艱難的,各個地區(qū)基本以一種以物易物的方式來交流物資,人們拉去玉米酒銷售,又從臨滄和云縣拉正宗的紅糖回來。我依然記得那些用甘蔗葉包裝的紅糖,在過年準備湯圓餡的時候,有多么稀奇,一層一層撥開,紅糖的深紅色澤在陽光下泛著誘人的光芒,細細地切成碎碎的糖花,加上核桃末,用平時積攢了很久、煉好的雞油拌勻,大年初一的早上,滿嘴的甜蜜和香氣似乎就可以撫慰和治愈一年的辛勞。

最初的里香巷很窄,是一條一米多寬的土路,車來人往,天晴一陣灰,下雨雙腳泥,巷子的路面坑坑洼洼,道路又窄,走在路上我生怕不小心就絆一跤,為了減少泥濘,上面鋪了一層煤渣,踩上去咯吱響,人們出行非常不方便。改革開放以后,縣委、政府扶持一些小廠的發(fā)展。由于釀酒原料要靠卡車拉進廠子,一米多寬的小巷又擴寬了不少,土路也修成了彈石路,接著是政府出資加上老百姓的自愿捐款,把彈石路修成了水泥路,酒廠門口還安裝了一盞路燈。我記得,我家建房是在1983年,那時除了酒廠和幾家住戶,周圍都是田野,沒有路燈。每一次下晚自習(xí)回家總是讓我感覺到害怕,有時,巷口麗花姐家那只大白狗會突然朝人撲過來,讓我嚇得夠嗆,所以我都會拿上一只手電筒,給自己壯膽。每當走到酒廠門口,看到大門口橘黃色的燈光,還有酒廠門衛(wèi)劉大爹的很響的電視聲,似乎就不害怕了,那個畫面給我溫暖和力量。

當時這個國營酒廠曾經(jīng)給好多人帶來了就業(yè)和致富的機會,巍山縣許多家庭靠養(yǎng)豬成了“萬元戶”,那時候的萬元戶是非常光榮的,要戴上大紅花受表彰的。我記得,我家后面的漫群孃孃家就是遠近聞名的“萬元戶”,他們家里養(yǎng)了10多頭豬,50多只雞,一家子靠著勤勞的雙手,奮斗成了萬元戶。他們屬于那個時代先富起來的那群人。人們都以勤勞致富為榮,養(yǎng)豬對于很多農(nóng)民來說,是一個致富的好辦法,收來的玉米磨成面,蠶豆的豆稈碾成糠,那都是喂豬的好食材。豬糞可以做農(nóng)家肥,一個傳統(tǒng)的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模式就是這樣反復(fù)循環(huán)的。

當時的酒廠主要是燒散煤,來加熱和蒸餾發(fā)酵過的玉米,酒廠工人用鐵鍬把大塊的煤加入灶膛,火光映紅了他們的臉龐,老遠就能感覺到熱氣熏天。午飯和晚飯后,巷子里的小朋友還有一件有趣的事要做,就是等著酒廠的工人把煤渣倒在大門口。有人就會大叫著:“拾煤炭嘍”,于是我們拿著提前準備好的小耙子、小籮筐,沖到小山一樣的煤渣面前開始尋寶,我們找的是那種高溫之后,沒有燒盡的“焦炭”,可以拿回家繼續(xù)二次燃燒,補貼家里的用炭量,夕陽的余暉暖暖地照著一小群開心的孩子,我們細心地扒拉著煤渣,有時臉上會沾上煤灰,可是那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小時候的快樂很簡單,也很純粹?;氐郊依飲寢屇蔷洹罢婺芨伞蹦茏屛覀?nèi)忝瞄_心很久。媽媽說這種焦炭特別熬火,那些冬日里寒冷的夜晚,我們姐妹三人圍坐在爐子旁邊,媽媽在一旁為我們織毛衣,我們母女四人一起等著出差的父親回家。那段時光在記憶中,從未褪色,仿佛就在昨天。

我還記得酒廠里有一個名叫陳世福的啞巴工人,他大約30多歲,有著被太陽曬得黝黑的臉龐,健壯的身軀能扛起大包大包的苞谷,干起活來麻利極了。聽人說他還有個弟弟叫陳世祿,曾在保山地委當司機,這也是他最驕傲的事情,兩兄弟的名字連起來剛好是“有福有祿”代表了那時候人們的美好祝福。他逢人就會比比劃劃,嘴里咿咿呀呀地講述他能干的弟弟,我當時還小,只是看著他和我爸爸比劃著交流甚歡,我只能看懂他比劃手握方向盤的樣子是代表開車,他眼里滿是喜悅,嗯嗯啊啊地豎起大拇指。他有空的時候就會來我家和我爸用“手語”閑聊,看著他黑乎乎喘著粗氣比劃的樣子,我甚至有點怕他,爸爸常常會說他很可憐,天生聾啞,除了一身力氣和一顆善良的心,他一無所有。如果剛好到飯點,我媽會留他和我們吃飯,媽媽說:“不過就是添雙碗筷!”他的飯量大得驚人,對媽媽做的飯菜,他就是咧開嘴笑著比劃大拇指。等他吃飽走了,我媽又給我們每一個人煮一碗面條,因為大家都沒有吃飽。他常常會幫忙把我家的酒糟拎到家里,他的淳樸善良遠近聞名,大家都喜歡和他打交道。這是酒廠留給我最深的印象。

前幾年適逢棚戶區(qū)改造的項目,里香巷水泥路變成了石板路,路燈格外明亮,小巷越來越整潔漂亮。只是少了當年的酒糟香和苞谷酒香。小巷里陸續(xù)有更多的人家建房,我們有了越來越多的鄰居,我也可以和對門的一個姐姐結(jié)伴上下學(xué),害怕的感覺不復(fù)存在。酒廠卻因為效益不佳倒閉了,市場放開后,更多的私人酒坊興起,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去買酒,偌大的酒廠一下就空置了。后來我高中畢業(yè)去外地上大學(xué),每一次回來都能感覺到小巷的變化,道路兩邊房子都蓋滿了,小巷比以前更熱鬧了。再后來酒廠被拍賣了,成了巍山縣制藥廠的儲藏倉庫。沒有了酒廠,里香巷的酒香味慢慢淡出了人們的生活,可是我心底的那縷心香卻一直都在。

二、小巷的煙火氣

走進小巷四五米,一個古色古香的大門特別吸引人,如果你駐足細讀門上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杏林春暖陰陽和”,下聯(lián)是“橘井風(fēng)暢本草香”。你一定猜到了主人的職業(yè),這是巍山縣中醫(yī)醫(yī)院梁院長家。梁醫(yī)生是“白州名中醫(yī)”,全國基層名老中醫(yī)專家。一直以來他以精湛的醫(yī)術(shù)和對患者負責任的服務(wù)態(tài)度,在巍山老百姓的心目中,享有很高的聲譽,也是我們縣首屆“興巍優(yōu)秀人才”。讓優(yōu)秀的中醫(yī)藥傳統(tǒng)文化能更好的惠及全縣人民,造福人民是他始終不變的初心使命。順著小巷再往上走,左邊有一個更窄的小巷從主道分叉出去,小巷深深深幾許?“雨過琴書潤,風(fēng)來翰墨香”,一縷墨香若有若無地輕輕飄散著,帶著你走入了張庶文老師家,張老師在書法上的造詣非常高,巍山很多名勝古跡都留下了他的墨寶,多次書法比賽中獲獎。細細琢磨,這也是很神奇的事情,里香巷上段,酒廠大門對面,還住著另外一位巍山著名的書法家孫叔慶老師,字號“云溪山人”。他在書法界極具盛名。孫老書法和繪畫樣樣精通,尤其是傳統(tǒng)的手工繪畫,很多花鳥魚蟲被他畫得惟妙惟肖。家鄉(xiāng)很多的商鋪招牌、院子里的照壁,大多出自孫老先生之手,他親自在墻壁上作畫題詞,十分難得。孫老今年已經(jīng)80歲,臉色紅潤,精神矍鑠,他請工匠花了5年的時間,建了三個古色古香的院子,是傳統(tǒng)的“四合五天井”“鹿鶴同春院”。一磚一瓦都盡顯中國傳統(tǒng)建筑之美。院內(nèi)綠草茵茵,古典雅致。院子里擺了好幾個石磨、石缸。孫老說那些石缸已經(jīng)“養(yǎng)活”了,里面的水清澈見底,在透氣的石缸里養(yǎng)魚,魚是不會死的。石缸上的青苔訴說著歲月的斑駁。孫老曾告訴我,幾年前,他發(fā)愿要抄1000份《心經(jīng)》,免費送人。祝愿所得之人家宅平安順遂,孫老欣慰地說,這幾年來,很多來自臺灣、香港、法國等地的客人,不遠千里,來到里香巷拜訪他,他抄寫的《心經(jīng)》已經(jīng)跨國越海,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也傳播得更遠了。

里香巷的上段酒廠大門的斜對面,我家隔壁,有一個姓許的人家,是屠戶。每天6點左右,許家就在路邊搭好的灶上,架起柴火,燒水殺豬。很遠都能聽到豬的嚎叫,讓人感覺有點害怕??墒歉赣H說:“沒有什么害怕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一個職業(yè)都值得尊敬。”聽了父親的話,我感覺很有道理,心里不再害怕。寒假里的一天,我和一群鄰居的孩子,親眼目睹了殺豬的全過程,第一個程序是在路邊的土灶上,往大鍋里加滿水,點燃柴火,拉起風(fēng)箱,隨著呼啦呼啦的聲音,干柴噼噼啪啪地響,火苗就順著鍋邊往上躥,一會水就開了,旁邊擺好了盛豬肉、豬血、豬下水的大盆。支好殺豬的案板。第二個程序是捉豬,只見幾個大漢打開豬圈的小門,幾個人從不同的方向朝著豬圍攻,豬被驚得亂竄亂跳,大漢們有的抓腿,有的抓耳朵,有的抓豬尾巴,很快將豬制服,他們用繩子捆住,抬出圈外,放在大案板上。第三個程序是殺豬,只見豬瘋狂地嚎叫著,屠戶許大爹拿起一把鋒利的殺豬刀,對準豬的咽喉,一刀捅了進去,把我們一群看熱鬧的孩子,嚇得齜著牙,倒退了好幾步。只敢遠遠地看著,許大爹將刀一拔,豬血就噴涌而出,嘩啦嘩啦地流到事先準備好的大盆里。被放了血的豬叫聲越來越小,氣息奄奄,直到腿一伸,哼叫聲也停止了。接著開始第四個程序是拔毛,他們把豬抬起來,放到開水鍋里燙了一會,橫起殺豬刀,順著豬身嚓嚓嚓幾個來回,豬毛就輕松刮下一大片,不一會兒,那頭黑毛豬就變得白凈了。我曾經(jīng)看過一段小說里描寫的場景,拔豬毛之前,屠戶會給豬吹氣,在豬的后腿下邊開一個小口子,用棍子穿進去,前后左右撐起來,然后把棍子抽出來,嘴對著刀口,鼓足腮幫呼呼吹氣,豬的身體就會變成氣鼓鼓的樣子,四條腿繃得筆直。這時候才把豬抬入滾燙的水中,用刀刮毛。然而,我沒有看到鄰居許大爹給豬吹氣,應(yīng)該是不同的拔毛方法吧。接下來第五個程序是分肉,許大爹給豬開膛破肚,他的動作很嫻熟,一只手按住豬的前胸,另一只手豎起殺豬刀,從上至下,嚓啦嚓啦豬肚子開了一個口。他把手伸進去,一下子就把豬內(nèi)臟全拉了出來,孩子們蜂擁著去看豬尿泡,許家大媽幫著洗去血水,吹起來,用線扎牢,讓其中一個孩子拿著,一群孩子都爭著摸一摸。許大爹把豬下水和割下的豬頭,分門別類地放在盆子里,豬身子被分成兩半,他們把豬腸子洗干凈,豬肝上的苦膽摘除,豬心和豬肺放在一起,擺在手推車上去市場售賣。等他們把豬拉走,我們巷子里的一群孩子,才散開各回各家。看著滿地的豬毛、潑灑的一些豬血,我總感覺很恐怖。天熱的時候,許家門口蒼蠅特別多,讓路人都會加快步伐,那些年的日子物資貧乏,我很羨慕屠戶家天天有肉吃,而很多人家都是一個街天(5天)才能買一些肉,給孩子們解饞?,F(xiàn)在縣城的屠宰場實行統(tǒng)一檢疫,統(tǒng)一地點殺豬,這樣的殺豬場面,已經(jīng)成為了一段慢慢被人淡化的歷史。

市井間拿殺豬刀的屠戶,和那些拿毛筆畫筆的著名書畫家、望聞問切抓中藥的名醫(yī),都住在這條普普通通的小巷里。小巷,因為有了他們變得更加有名,他們也因為住在里香巷里,活得更加通透。很多人都說這條小巷的風(fēng)水很好,人才輩出,各行各業(yè)的人,或著名或無名的人都住在這條小巷里。人們一起迎接古城的日出與黃昏,一起過著柴米油鹽的生活,一天天,一年年,一起慢慢老去。

三、老家建房記

這么多年來,唯一不變的就是我家。走到小巷的最東端,一棟坐北朝南、土木結(jié)構(gòu)的房子映入眼簾,當年為了買夠建房的木料,父母親也是費盡周折。俗話說“一年蓋屋,十年聚木”。父親說,我家從1973年起,就開始購買各種木料,直到1983年才攢夠所需用的大料,的確是花了10年的準備時間。先是母親寫了批地基的申請,經(jīng)過生產(chǎn)隊討論后,才答復(fù)我們家可以批2分左右的地基。在籌備木材時,需要申請指標到相關(guān)部門審批。父母從山區(qū)龍街到縣城的各個鄉(xiāng)鎮(zhèn)不停奔波,從不同的地方買回一棵棵柱子、過梁、承重和椽子。我也學(xué)會了買木料的標準,木料標直,沒有結(jié)疤的為上品,其次是要買干透的木料,建房后才不易變形。中國人以安居樂業(yè)為一種精神追求,擁有一棟自家的房子,是很多人一生的夢想,這樣一輩子才有歸屬感和成就感。

1983年吉日,在平地、通水、通電之后,我家開始在生產(chǎn)隊批復(fù)的土地上建房。先挖基礎(chǔ),我們地方叫“下石腳”,用大小不一的石頭砌石腳,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然后是摏圍墻。那時候蓋瓦房,人們是不用磚砌墻的。鋼筋水泥都屬于稀缺品,而且價格較高。師傅用大約8厘米厚的模板,做成3米左右長度的墻板,中間用小木棍撐住,綁定木棍的是篾皮編成的繩子,非常結(jié)實。然后師傅把土倒在里面,工人們用一個上窄下寬大約1.2米高的木棒(又叫墻棒),一下一下用力往下夯實,夯土?xí)r,大家邊干邊喊口號,干得熱火朝天。完成一段后,就解下木框往上移,再倒入土,再夯實。如果土的粘性不夠好,還要加上一些膠泥。如果土太粘,人們就會加上一些沙進行微調(diào)。土里面還要放些稻草和竹條,起到牽力的作用,使土墻更加牢固。在摏墻角處時,土里必須要加入細竹片“布筋”,拐角處摏墻要左右交替,才能讓土墻結(jié)實。過一久后,該粉墻了,第一道工序是和泥巴,讓泥巴和水成分融合,也叫“醒發(fā)泥巴”。然后師傅們把稻草用彎刀宰成小段(叫稻草筋),然后均勻地攪拌稻草泥,一般是用光腳丫不斷地在泥巴里踩踏,去感知是否有小石子或是其他雜物,然后認真地撿出來。反復(fù)多次地踩踏,讓泥巴化得軟軟的,摸上去很細膩,這樣的泥在上墻粉刷才不會掉灰。

接下來是木工的活計,到了房子大架(又叫大出水)建好后,有一個重要的豎柱“飄梁”儀式。豎柱是豎立起作為柱子的長木,此為建屋之重要步驟,有柱始能架梁。這是一件建房人家的大喜事,要宴請賓客。在吉時,木匠師傅騎坐在梁上,用紅色的彩布結(jié)上一朵大紅花,一陣熱烈的鞭炮聲后,師傅從口袋里掏出主人家準備的一些硬幣,往房心里撒,那些小孩子高興地搶起來。這個時候,師傅會喜劇性地用一把水壺,往下澆冷水。底下的小孩子忙得四處躲開,引得眾人一片笑聲。接下來是丟粑粑的環(huán)節(jié),木匠師傅往圍墻“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每一個方向扔一個大的糖包子,這就是扔“五方粑粑”。然后再往下丟一些較小的包子,包子上面都用食用色素點上紅點,或是畫上小梅花,看起來很喜慶。師傅們一般會說一些吉利話,祝福主人家建房順利、闔家平安發(fā)大財。如果你幸運的話,還能吃到包著五分硬幣的包子。在親戚朋友的熱鬧聲和孩子們開心的笑聲中,整個儀式完成了。那時候建房真是非常艱辛,除了付工錢給師傅,還要供應(yīng)一日三餐,父母忙前忙后,我只能是放學(xué)后,幫忙母親做飯,那時還沒有電話,飯做好后,我會跑著去請師傅們回來吃飯。記憶當中,那些師傅晚飯會喝酒,我和母親很晚才能洗碗,收拾灶臺。房子上了瓦以后,我們叫空心房子,要進行內(nèi)部的裝修,隔出房間,還要等一些時日,攢夠一些錢,才能再繼續(xù)施工,我家土木結(jié)構(gòu)的這個房子陸陸續(xù)續(xù)建了兩年多,才搬進去入住。父母時常感嘆那個時候建房的艱辛,讓我們好好守住老屋,守住這份精神慰藉。

四、遠去的記憶

巍山城民風(fēng)淳樸,文化底蘊深厚,加上適宜的氣候環(huán)境,造就了巍山人神閑氣定的生活性格,人們喜歡閑聊,鄰里關(guān)系十分親密,小巷里熙熙攘攘,人聲犬吠到處可聞。每當有人搬新家,就會在第二天一大早給左鄰右舍送上一盤紅頭糕,這樣就算結(jié)緣了,成了好鄰居。俗話不是說“遠親不如近鄰”嗎?人與人之間沒有那種隔閡,大家都喜歡“串門子”,我家做了好吃的咸菜,會送給鄰居嘗嘗。隔壁阿三叔家,南澗的親戚帶來了又大又黃的芭蕉果會分給我家?guī)讉€,在最樸素的方式中,在這些小小的溫馨里,人們的關(guān)系越來越緊密。

推門進去,我家院子的左邊是一眼水井,是在建房的時候打的,當時還為家里省了一筆使用自來水的錢,干旱停水的時節(jié)左鄰右舍都來我家打水,每一次媽媽都說這久天干缺水,把大門打開,把狗拴起來,不要嚇到來挑水的人。鄰居們的到來給我家增添了熱鬧,他們有時候還順帶捎來家里做的一碟醬豆,媽媽也會到壇子里抓點腌菜回贈,人與人的情誼就這樣簡簡單單地交流著、積淀著……現(xiàn)在家家戶戶都已經(jīng)接通自來水好多年,沒有人再用扁擔來挑水了。我家水井的水也越出越旺,清澈、甘冽。那些逝去的晚上,大家都會聚在有電視的人家一起看電視連續(xù)劇《霍元甲》《幾度夕陽紅》,一起看得豪情萬丈,一起為纏綿悱惻的劇情留下感動的淚水……夜里如果有人咚咚地敲門,“楊孃,我家婆婆頭疼,你家有沒有克感敏?”已經(jīng)睡下的媽媽也會披上衣服,拿上手電筒,開門送去。鄰里之間這樣要點常用藥、鹽巴,要點小蔥和芫荽最尋常不過了。我爸爸經(jīng)常出差,有時候家里需要抬重物,媽媽會讓我到房后阿三叔家求助。阿三叔的臉上有一大塊紫黑色的胎記,話不多,卻很實在,馬上就會跟著我來幫忙。“謝謝你了!阿三叔!”他總是憨厚地笑笑,說:“不用客氣嘛,大家住在一起就是緣分。”人情也在忙忙碌碌的日子里變得越來越濃厚,爸媽在小院子里種滿了各色植物,花園兼菜園?;ㄅ_上有小蔥、青菜、白菜、西紅柿。媽媽笑指著花臺告訴我說:“這棵是巷道口王孃給的大麗菊,那邊是房后劉奶奶給的芫荽?!眮碜圆煌胤降幕揪墼诨ㄅ_上,長成一片幸福的模樣。古樸清幽的庭院、清香撲鼻的花木,滿院子都是綠,各色花卉爭奇斗艷,還有山石砌成的花臺、假山也別有韻味。我們巍山人都愛養(yǎng)花,閑暇時澆水施肥,修剪造型,既美化了環(huán)境又能修身養(yǎng)性。不同的季節(jié),小院都有鮮花盛開,普通的月月紅,被爸媽培育得枝繁葉茂,高大壯碩,在陽光下盛放,一點也不遜色于玫瑰。

從小,我們?nèi)忝枚歼^著衣食無憂的日子,爸媽的感情很好,讓我們在愛意融融的家庭氛圍里生活。我家是半工半農(nóng)的家庭,爸爸為人低調(diào),踏實做事,真誠待人,媽媽動作麻利,思維敏捷,在生活里的智慧讓人佩服,她會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用簡單的食材就做出世界上最好吃的飯菜。雖然他們都沒有高學(xué)歷,沒有顯赫的社會地位,可是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對我們?nèi)忝玫膰栏窠逃龔奈慈笔?。爸爸媽媽?jīng)常教育我們:“無論何時都要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边@句話成了我們?nèi)忝玫娜松毅憽P睦韺W(xué)家曾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感謝親愛的爸爸媽媽,用愛為我們姐妹三人撐起了一片晴空,讓我們可以用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讓我們?nèi)忝糜薪∪娜烁?,樂觀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任何的磨難都相信愛,相信自己被愛,不會輕易放棄,也不會輕易悲觀。讓我們始終相信,往后余生不管經(jīng)歷多少意難平,都要舒展著眉頭過日子,努力讓自己內(nèi)心豐盈安寧。親情是溫潤的,它讓我的歲月即使蒙上了風(fēng)塵,依然清澈澄凈。在父母眼里我們似乎永遠都是孩子,每一次回家都是幸福的,我可以把工作中、生活里的喜悅和煩惱盡情傾訴,待人謙和的爸爸有著常人少有的沉穩(wěn)和睿智,快人快語的媽媽精明又能干,他們總能讓我所有的問題迎刃而解。父母親情就像這一眼清冽的井水,源源不斷地給我們?nèi)忝酶珊詿o助的心靈帶來清涼和舒爽。聽著二老喚我的乳名,看著他們的笑顏,接過水靈又鮮嫩的小白菜,我的心仿佛被愛融化了,感受到了王菲歌詞里那句:“從手心里長出溫柔的曲線,這條線柔柔地、緊緊地把我包裹?!?/p>

人們在小巷里踏踏實實地過著最平實的日子,每一個黃昏和清晨幽幽地散發(fā)著生活的古樸和寧靜。小巷里如果哪家有新人結(jié)婚,大人們是要忙好幾天的,小孩子也要忙著吃好幾天。從頭天“相幫飯”一直到“酸湯飯”。酸湯是在宴請賓客后的第二天,把所有的剩菜加上大青菜佐以辣椒、花椒、加鹽,用高溫煮的一鍋大雜燴,看起來紅紅綠綠的讓人很有食欲,各種食物的滋味混合在一起,味道居然特別美。做客的時候大人們都會讓我?guī)弦粋€盆,或是一口小鍋,吃完酸湯飯再舀一些回來,正宗是“又吃又帶”,才算給足主人家面子。冬天的時候,酸湯可以存放幾天,下次吃的時候,再高溫加熱就可以了。如果哪家沒有去舀酸湯,主人家還會送到家里。沒有哪一個人嫌棄這是剩菜,反倒是特別高興地接受。那時候的生活貧乏,有喜事的日子像寒冬臘月里最暖的太陽,給家家戶戶添上喜色。

小巷里也有哭聲,當鄰居家老人去世后,主人會請人寫一張“訃告”,貼在鐘鼓樓腳下那塊專門粘貼告示的墻上,寫明哪家老人去世,何時發(fā)送(出殯),靈堂和宴席設(shè)在何地。大家看到后,認識的親朋好友都會去幫忙,靈柩停在家里的幾天里,親朋好友和鄰居們都會齊聚在主人家,燈火通明,幫忙沏茶、煮宵夜、上香、開錢紙。錢紙有兩種,黃錢是燒給天上神仙的,要撕開五張再疊放在一起,一份黃錢是五張;白錢是燒給亡靈的,每一份是三張。還有金色的“闊子”,要用手捏出金元寶的形狀,只有上點年紀的人才會制作。這些奠品都寄托了主人家對死者的不舍和哀思。到了出殯的日子,就由一個主事的人負責安排隊伍。一般來說,隊伍最前頭是抬花圈的男子和放鞭炮的人,排在后面的是拉吊帳的隊伍,吊帳一般是親朋好友送的毛毯、被套,通常都由一些女子拉吊帳,上面會用白紙寫上名字和一個“奠”字。緊跟吊帳隊伍的是一些裝飾得五顏六色的送葬推車,上面裝飾著蓮臺、鮮花。其中一張車上擺放了亡者的照片。緊接著才是抬靈柩的隊伍,棺材上面蓋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棺罩,彩紙扎制的經(jīng)幡在微風(fēng)中飄蕩,后面是一長串頭頂白布,披麻戴孝的孝子孝眷。有的表情悲痛,有的泣不成聲。每一個孝眷都有兩個人左右攙扶,后面是送葬的親朋好友們。人們拖著沉重的步伐,從家里出來后,一直走到巍山縣城的中心,繞古城樓一周,讓沿街的路人都見證這個儀式。然后這支長長的隊伍,再一路向東,慢慢地走到“獻客”的地方?!矮I客”處一般在街道盡頭的東路邊。送葬儀式在此結(jié)束,這個時候也是送葬的人,必須返回的時候。世間最痛的生離死別,在哭聲中結(jié)束。人們都會喝上一小杯主人備好的姜糖水,安撫一下悲傷的情緒,然后從原路返回家中。這種送葬的儀式,已經(jīng)延續(xù)了好多年,也是我們這里獨有的一種風(fēng)俗。

生活不過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一粥一飯,一絲一縷,說不完的家長里短,道不盡的是是非非,也正是這些日常的市井生活和煙火之氣,常常會觸動人們懷舊的情懷。在那個物質(zhì)嚴重匱乏的年代,小城的人們卻安貧樂道,時風(fēng)清明祥和,小巷永遠都是那么寧靜。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緩緩落在古城的老街上,隔壁的阿奶背著背簍在小巷子中佝僂前行去買菜的身影,抬頭處是被歲月和風(fēng)雨磨損了的屋檐,它們還保存著歷史的痕跡,不知何時起,小巷里響起了挖掘機的沉悶聲,緊接著是磚瓦破碎的嘩啦聲,小巷兩邊的很多土木結(jié)構(gòu)房子一片片地夷為平地,改建成了鋼筋水泥房。

小巷里的風(fēng),也從清晨到日暮,不急不緩地吹著。午后,大人們坐在門檻上聊天,小孩子在路上奔跑,那些屬于他們的時光,就在幽靜的巷子煙火氣中靜靜流淌。雖然世間有無數(shù)條路,只有回家的路最近,無論你身在何方,家永遠是你最想抵達的地方。有一種幸福叫離家很近,我家住在里香巷,一個看到名字就感覺馨香撲面的小巷,一個讓我魂牽夢縈的小巷……這是留在記憶深處永遠的回憶。

編輯手記:

杜麗芬的《里香巷的回憶》寫得很細膩,充盈著脈脈真情,在其筆下,那條飄著酒香的小巷帶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特有的記憶向我們徐徐展開。這條不算悠長的小巷,記錄了一群人的生活煙火,記載著他們的人生喜樂,承載著一個時代的變化發(fā)展。作者的回憶以人的活動為主,每一幀畫面都帶著生活的氣息與活力,人與人之間的真情給小巷增添了無限的豐盈、無限的詩情畫意。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一條條的小巷都成為了歷史,或不復(fù)存在,或煥然一新,讀這些文字,能喚起我們的一些記憶,真切地聽到悠悠歲月低吟淺唱的回響,還有那悄然遠去的歷史足音。

猜你喜歡
酒廠小巷
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姑蘇小巷
小巷
羿神:神奇之地的一家誠實的小酒廠
酒廠工人
小巷里的單車“咖啡屋”
青苔小巷中的情書
尋路波本
酒廠攻心
托關(guān)系
便士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