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
相較于其他新聞報道,法治新聞具有比較強的法律屬性,這一特點讓法治新聞在新聞報道中獨樹一幟。檢察日報社堅持“講故事,說新聞”的報道理念,《方圓》作為報社旗下的子媒體,也一直將這一理念貫徹到日常采編工作中。那么,如何寫好法治故事呢?
法治故事,首先是個故事。為什么要這樣強調?因為在長期的采編工作中發(fā)現,我們寫出的一些法治新聞報道,往往充滿了很濃的法律專業(yè)的味道,卻缺少可讀性、故事性。以最常見的案件報道為例,如果我們撰寫一個案件報道,只是按照辦案機關的辦案過程、辦案流程、辦案思路來寫,就會有意無意地把案件報道寫成了辦案記錄或者案件簡介,甚至寫成“破案捷報”“結案喜報”。這樣的報道雖然寫得非常清楚,嚴謹性很高,但是不夠生動,情節(jié)也不豐富,缺乏吸引讀者的“魅力”,很難讓讀者產生讀下去的興趣。
法治故事都是由人來完成的,人是故事的主角,即便是法治故事中有諸多法律情節(jié),這些法律情節(jié)也是圍繞著人展開的,無論是違法行為,還是司法行為,都是由人做出的。所以,要寫好法治故事,就要寫好“人的故事”,把人作為故事的“主心骨”,把人放在故事中寫。用故事描繪出人物,也用人物寫活故事。這樣寫出的稿件才會有人情味,才會有感染力,才能打動人心。寫過那么多報道,我們發(fā)現,文章中所描寫人物的人生經歷、言行細節(jié)、情感糾纏、心路歷程等內容,往往更能引起讀者共鳴。
能寫出好看的法治故事,需要很多因素的積累。需強調的是,要寫好法治故事,要求記者對案件故事、被采訪人、資料具有敏銳的感知能力。記者們常說,要深入現場、深挖細節(jié),才能寫出好故事。確實如此,第一手材料永遠是最鮮活的,最有生命力的。新聞事件發(fā)生后,有很多記者會跑現場、實地采訪,但不可否認,不同人寫出的同一個新聞故事,感染力卻是不一樣的。
當采訪法治事件當事人、相關現場時,記者是否能捕捉到那些細微的、看似平常、卻又能觸動人心的細節(jié)呢?如果你的感知能力不夠強烈,洞察力不那么敏銳,即便是擺在眼前的細節(jié)和事實,你也未必能注意到。這種差別是真實存在的,但它也是一種可以培養(yǎng)的能力。
長時間的職業(yè)訓練和工作積累是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硬指標,同樣也來自記者的自我修養(yǎng)和由此形成的情懷。這種情懷,說得時尚些就是“共情”,說得嚴肅點就叫“同理心”。歷史上有不少“了不起的記者”成長為“偉大的作家”。在他們的作品里,我們常常能讀出那種“悲天憫人”的情懷。不要覺得這樣的詞匯距離我們這些普通記者非常遙遠,具有一定的“共情”能力是一名優(yōu)秀記者需要具備的。
作為《方圓》的一名編輯,我在閱讀記者們的文章時,常常能感知到記者在這個故事、人物上下了多少功夫,在這篇文章上花了多少心血,甚至這位作者的認知、思維優(yōu)點或缺點。這不是什么神奇的事情,每個人專心、用心寫文章、讀文章時,都能有一定的感知力。我把這個理解為閱讀者與作者在心靈層面上的交流。你用心了,我也用心了,我就能接收到你通過文章傳遞給我的信息和情感。當我們被一兩千年前的古人文章打動的那一瞬間,不就是實現了時空穿越,與古人進行了交流嗎?同樣,如果記者對于法治事件、采訪人物缺乏細致的觀察能力和基本“共情”能力,讀者讀到的很可能是一種比較干巴、“公文風”的故事,這種文章觸動讀者內心的機會就比較少。
我理解的這種“共情”式觀察和寫作能力,既要保持局外人的冷靜、理性,又要設身處地去理解被采訪人的經歷和感受。它既不能是冷漠與敷衍,也沒有居高臨下的傲慢。記者也是人,也會有成見和情緒、偏好,只是,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能讓他比較好地運用自己的偏好,讓他能夠從更深層次、更宏觀層面上去理解采訪對象,而不是被其帶偏。
有些被告人犯下大罪,但在這些不可原諒的罪名背后,他們也有普通人的一面,他有自己的牽掛,有自己的恐懼,內心里也許保留著最柔軟的一小塊地方。他們走上這條不歸路、做出不可思議的事情,與他早年的經歷、背景、偶然的經歷是不是有關系?記者能不能把案件、犯罪背后的東西挖掘出來呢?能不能把他一閃而過的情緒捕捉到呢?當記者面對案件、法律事件的發(fā)生過程、當事人的諸多事實經歷等,能從中看到什么,會選取哪些材料,會舍棄什么,會怎么下筆;記者最想放在文章第一句的是什么話,想給故事一個怎樣的結尾……每個人的作品,其實都是本人的映射。
我們寫的法治故事,大部分是案例報道,對這些案子就不能按照“辦案”來寫嗎?當然不是,文章的撰寫沒有固定格式,關鍵是能不能寫得好看。影視劇中不少“懸疑劇”“偵探片”就是用辦案人、發(fā)現真相者的眼睛去觀察、記錄整個故事,謎團一個個拋出來,又一步步解開,從而推進故事進程。這樣的敘述方式,往往扣人心弦,劇情拉動觀眾的情緒,讓人從開頭緊張到結尾。如果能采用這種手法去敘述一個案件故事,效果就是非常好的。不過,問題的關鍵是,記者能不能把“辦案人”視角、情節(jié)的推進節(jié)奏把控好。
也許有人會擔心,強調故事性,會不會影響法治報道客觀真實性、法律屬性?提倡法治故事寫得好看,并非一味只講故事性,客觀性、真實性一定是新聞報道首先強調的,新聞報道不是文學作品,必須以事實和法律為基礎。優(yōu)美、出色的故事描寫與真實客觀并不是一對矛盾,相反,優(yōu)秀的記者一定是把兩者結合得非常好的“高手”。
至于法律的嚴肅性,我認為,它和法治報道的故事性是沒有矛盾的。法學上有一句話,法理無外乎人情。這里的“人情”不能作社會上流傳的人情世故來理解,而是指人類的情感、倫理等。“法律不外乎人情”的意思是,法律一般不會超出人類社會的情感之外,即基本符合社會的倫理道德、人的感情思想。良善的法律包含著人性化、人文關懷的精神。只是作為記者,你是否能夠很好地理解透嚴肅枯燥的法律條文背后的人文情懷,是否能把這種情懷和你采訪的“人的故事”結合起來,是否能在施加在人身上的嚴刑重法中讀出法律的“悲天憫人”?這種能力需要長時間的訓練,也需要內心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