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藝 劉長宜
北京林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北京 100000
通過對藝術史的研究,我們發(fā)現,光線是藝術家們不可避免,且貫穿始終的藝術表現元素,而西方藝術史中,似乎對光線的表現和追求更加大膽明確。早在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繪畫中的光線就有微妙的體現,如希臘的瓶畫,《擲骰子的人》這種特有黑繪風格,體現出那時的繪畫者對于光線的懵懂直覺;而到了中國的新石器時期,舞蹈紋彩陶盆通過光線表達出那時的人最早對人物的輪廓的藝術概括;而在文藝復興時期,光線則運用在了塑造體量感……
洛佩茲·加西亞是世界畫壇公認的具象繪畫大師,不僅在油畫作品的光線運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時在他的素描作品中也能巧妙地利用光線,讓時間凝固,讓瞬間永恒。并使這種新穎繪畫風格在繪畫界內獨樹一幟。洛佩茲出生于西班牙的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在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中長大,無疑對他后來創(chuàng)作中的審美情趣和繪畫風格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使得他在繪畫過程中不斷地從大自然變化莫測的光線和色彩中汲取創(chuàng)作靈感。“向大自然學習”成為我們學習研究他繪畫作品的一個突破口,也成為洛佩茲繪畫中最能打動人的一部分。然而大自然中光線,瞬息萬變,神秘難測,沒有哪一刻的光線是相同的,甚至沒有哪一天的光線是相似的。在自然界中,不同的氣候,季節(jié),不同的陽光,不同的云層厚度等,可能都會影響到畫家作畫時那一瞬間啟發(fā)畫家思考的光線。印象派大師莫奈,經常在畫面中記錄下一天中,不同時間,不同光線下的同一事物,他常常偏愛在畫面中捕捉到瞬息萬變的自然光影,讓觀者通過對畫家繪畫的欣賞產生美妙的光影體驗,并且對大自然變幻莫測的創(chuàng)造力感到由衷的贊嘆。洛佩茲·加西亞在繪畫寫生時,總是在每一天中相同的時段對寫生場景物象進行描繪,并且,他似乎總是喜歡保留描繪對象,眼前親眼經歷的那最真實的一面,和一種永恒的狀態(tài)。
洛佩茲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十分嚴謹,在每幅作品中他幾乎都經過了反復構思和揣摩,并且在力求精確地光線中對色彩進行提煉。洛佩茲的很多畫作都不是在一兩天得成的,大部分作品用了五六年去打造,有的甚至超過十幾年才完成。最能體現洛佩茲對光線孜孜不倦的探索的是《從卡皮坦·哈亞看到的馬德里》(圖1)這幅畫,洛佩茲在創(chuàng)作這幅畫時,花費了非常漫長的創(chuàng)作時間和整體的繪畫時間跨度,從創(chuàng)作開始到整幅繪畫結束,洛佩茲用了整整3000多天的時間。并且洛佩茲堅持在每天中的同一時間點來進行作畫,他用這種看似執(zhí)拗的繪畫方法繪畫,以此盡可能的在寫生時控制相同光線,在相同的光線下產生的相同的色彩飽和度的對比,從而讓光線的變化不是那么強烈,使每一位觀者自然地從畫面中可以看到很強的光影。在這幅畫中畫家選擇在每天的清晨進行作畫,因為一天中的其他時間光線變化較大,尤其是正午的陽光比較強烈,繪畫表現在建筑上的色彩明暗變化同樣也會比較明顯,畫家利用光線產生的色彩變化表現亮面與暗面的色彩差別,這樣使得畫面輕松透氣,而且富有有張力。洛佩茲曾談到創(chuàng)作時,針對這幅作品中的光線問題他這樣說道:“我最開始創(chuàng)作這幅作品的時候,光線不是那樣的強烈。我一直比較喜歡早晨那種柔和的光,因為強烈的光線會讓城市凸顯得過于刻板。”光線對于任何畫家來說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洛佩茲的這幅畫中光線更是決定了這幅畫真正的成敗。畫家對光線影響下的環(huán)境色的感知,為整幅作品的氛圍確定了一個方向,洛佩茲在繪畫中有意識地利用的光線產生的環(huán)境色作用使物體的輪廓線更加的虛化。每一幅畫面想表達的意義不同,所需要的光線也不一樣,洛佩茲的作品往往帶有目的性的選擇光線,這是為了滿足在任意環(huán)境下,被畫對象獨立的質地特征,以及不同的審美趣味的需求,達到了畫意與心靈意義的雙重融合。
圖1 《從卡皮坦·哈亞看到的馬德里》
洛佩茲的油畫風格沉穩(wěn)大氣,溫柔雋永,觀洛佩茲的繪畫作品如同品味一首平靜生活的永恒之詩,他常常將觀察視角放在日常生活中,親朋好友,一只野兔,一個南瓜,一扇窗戶,甚至一個堆滿雜物的小房間都可以成為他的創(chuàng)作題材與表達不同光線詩意的舞臺。
洛佩茲對于大自然中的生物有著自己的詩意的理解和概括《木瓜樹》(圖2)是洛佩茲創(chuàng)作的大自然中植物的油畫作品。這幅畫看上去像是風景中截取的一處片段式的小景致,從細節(jié)出發(fā),常常比大山大水更有吸引力。在繪畫這幅畫的過程中,為了不受戶外光線變化而導致顏色的冷暖變化的影響,作者洛佩茲將繪畫時間設定在晚間作畫,精心描繪著木瓜樹隨著時間的流逝發(fā)生的變化,并且去記錄這一生動有趣的自然生長過程。顯然,這幅畫經過了畫家長時間的反復打磨,畫面中的油畫的物體如同木瓜,枝葉,如同真實存在的雕塑一般厚重。前后果實之間的空間感被處理得井然有序,葉片不同綠色運用,和前后色彩的冷暖關系的對比也為這種朦朧的詩意提供了一種神秘感,把抽象的空間感具體在顏色的明暗排序中。由于藝術家描繪的是晚間的木瓜樹,大面積重色的鋪墊,更為這種詩意感籠罩了一層面紗。透過前方厚重的果實和枝觀者仿佛可以隱隱約約地看到夜色中那若隱若現,似幻似真的點點星光。
圖2 《木瓜樹》
關于木瓜樹,洛佩茲還創(chuàng)作《木瓜樹》的素描作品。素描作品與油畫相比,似乎更加簡潔明快。在這些畫面中可以更直觀地看到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思維歷程,觀察到藝術家對某些固有意向的推翻與重構,正如洛佩斯所說:“我的畫不僅呈現現實,還要在其中注入某種特別的意義”[3]某種因所繪象而生的內在感覺。木瓜樹是西班牙常見的農作物,新鮮的樹葉,春日里開出的明艷花朵,以及成熟時結出的飽滿果實,構成了令人為之喝彩的生命過程?!坝谄椒仓幸妭ゴ?,于細微處見精神”,洛佩茲于平凡生活之中,通過對這種特別意義的事物固有色和光線的推翻和重構,窺見不凡處的“詩意”。也是洛佩茲為之創(chuàng)作為之反復描摹的動力源泉?!赌竟蠘洹愤@幅作品并不是最完美的,但一定是在他看來能使他覺得有趣并能打動他內心的。生活中能成為他繪畫對象的,所包羅萬象的普通事物不一定因為外在之美而被藝術所捕捉,然而卻可以因為內在的情感蘊涵而被詩韻的藝術所詮釋[2],這是洛佩茲繪畫之所以詩意且雋永的重要原因。
洛佩茲以馬德里為素材創(chuàng)作了許多城市風景,同樣也飽含詩意,在《由白塔大樓看到的馬德里》(1976-1982),城市冰冷的現代感被柔和的黃昏光線溫柔籠罩,天空空曠縹緲,一望無際,此時的城市沒有刺眼的光線,顯出一種時光靜止之感。洛佩茲通過對透過大氣層的真實的光線進行主觀地處理來抒發(fā)他內心對藝術審美的要求。例如,當陽光在覆蓋在建筑物上時因為型的轉折和建筑物之間高低錯落的遮擋而產生的光影投射關系,這種微妙的光影刻畫被表達得精確更不失細膩和逼真。為了使畫面中的光線長時間穩(wěn)定在統一的色調中。每一座建筑,每一條街道,每一扇窗,都被籠罩在柔和的光線和理性的色彩對比中,真實優(yōu)美而又略帶孤獨質感。洛佩茲土生土長的城市馬德里,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那些歷史遺址,古老的街區(qū),還有高樓密布的新城區(qū)都讓藝術家充滿了新鮮感。隨著城市的發(fā)展,人類活動的范圍越來越大,所有的自然景色和人為建筑、古老 的與新鮮的、地面的和天空的各種形式的事物組合到了一起,構建出了一幅結構宏大、氣勢磅礴的城市景象。時移世易,四季更替。光陰的過往在這座城市刻下了滄桑的印跡。洛佩茲的繪畫也常常圍繞著他周圍平凡的生活進行,家人,朋友,農村的草木,城市都成為了藝術家表達對詩意生活贊美之情的源泉,也是藝術家寄托情感的歸宿。在光與色彩的編織中,和對馬德里城市題材絲絲入扣的創(chuàng)作中,藝術家都表現得一絲不茍,再現藝術家心中的“客觀”的同時,更值得注意的是那靠近藝術家心中神秘且詩意的“真實”。正如洛佩茲自己所言,“我在馬德里雖然靜不下心來,但又無法離開它,因為我要畫它[3]?!?/p>
洛佩茲的強光作品《晚餐》(圖3)也是一幅膾炙人口的作品,畫面中,正在共進晚餐的母女神態(tài)自然,頭頂的暖色光線很充足地打在兩位主人公的頭頂,桌上大片的暖色運用,桌上擺放的物品在室內那熟悉的光線下如同被賦予某種生命力,器具的擺放舒適自然,同時又有相互呼應的藝術效果。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藝術家為了使整個畫面平衡,加長了母親頭部的長度,將其五官主觀地處理放大,保留了這種重疊,錯位,更能傳達藝術家想要表達的畫面的視覺語言。而母親這種錯位的形象處在真實而強烈的室內光線中,給人以神秘的感覺。整個場景很有鏡頭感,好似隨機抓拍的效果,從造型寫實和色彩來看,畫面中的人和物體都被藝術家輕松地表達出來,這同時也體現出創(chuàng)作者的藝術功底無疑是無可挑剔的。大色塊和大色塊之間似乎是無意中的留白,這些隨意的處理,不僅沒有破壞畫面原有的秩序,反而以一種很輕松自信的繪畫語言打破了畫面的嚴謹,工整的寫實塑造,這種突破使得畫面松緊有序,更富有節(jié)奏感,也使整個畫面變得生動活潑起來,耐人尋味,平添一絲神秘感。
圖3 《晚餐》
洛佩茲的畫面中經常使用的另一種技巧是漫射光,這種光線的使用不僅可以增添畫面的寂寥的空間感,最主要的是還能營造出神秘的氣氛,這種光線的巧妙利用還可以增加需要刻畫的物體的細節(jié),豐富了畫面。而空間感和神秘感的成功營造,可以影響到觀者的心理,更會影響到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情緒。但是洛佩茲在創(chuàng)作時會調節(jié)這種情緒,用客觀冷靜的直覺去表達空間的同時,又不失平常的生活氣息。
洛佩茲使用漫射光的經典作品是《浸泡的衣服》創(chuàng)作于1986年,在此畫面中,沒有給主體物以強烈的光感,更多的是作者洛佩茲在生活中發(fā)現的一些平凡的私人的細節(jié),然后被主觀地放大的一個局部。他把光線主觀性的照射進畫面中,巧妙地暗示出作者對這一場景的色彩感受。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畫面中的主體沒有像《晚餐》中的桌面上的那些物體一樣對比突出和光線耀眼,而是將整體籠罩進一種柔和的漫射光中。而更令人嘆服的細節(jié)是,我們注意到,作者在此作品中處理的一系列對比。根據生活經驗,我們都知道,泡在水里的衣服如同在水里的水草,狀態(tài)上來看,是靈動的,松軟的,更富有生命力的,而從水里剛剛撈出的衣服,是緊的,硬的,甚至是丑陋的。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tài)被洛佩茲區(qū)分開來,當光照射過去的時候,兩種不同狀態(tài)的衣服展現的不同的色彩也被表現了出來。包括漫射光通過水的折射照射到水里,所產生的微妙的色彩差別。另外,水面上,水槽四周,洗衣機的輪廓,這些物體在漫射光的照射下精致的高光,衣褶與衣褶之間水槽與衣服之間的微妙的投影……這些微妙的寫實對象,被作者洛佩茲通過他高超的技藝平靜地展示在觀者眼前,可以看出作者別具匠心的主觀的設計,和他的作品中對平凡事物質樸平靜的詩意的贊美。
如今的繪畫領域傳統意義上的光影基本都不會出現在現代繪畫中,光影也在不斷地與時俱進,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光影在當代具象繪畫這塊土壤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藝術家可以通過自己想要表達的審美精神,個性特征來用光影傳達。洛佩斯描繪的光線下的物體,都有一種如浴春風的感覺,讓整個畫面都具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光線貫穿著洛佩斯繪畫藝術的創(chuàng)作,他對光線的敏感和對光線的操控都讓他在藝術界能獨樹一幟。這種獨特的觀察視角,細心的尋美態(tài)度,耐心地刻畫精神,值得筆者和每一位求學者學習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