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呂振羽的中華民族歷史觀及其現(xiàn)實啟示

2022-12-07 09:55:41蔣昌宏羅米娜
文化學刊 2022年3期
關鍵詞:歷史觀中華民族民族

蔣昌宏 羅米娜

作為我國馬克思主義史學“五大家”之一,呂振羽自20世紀30年代起,便在史學領域默默耕耘,一生著述頗豐,留下10多本著作、100多篇論文,共約400萬字的史學研究成果。本文通過了解呂振羽的治學經歷,探究其中華民族歷史觀的深刻內涵,對于我們的民族史研究以及我國民族關系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呂振羽的中華民族歷史觀產生緣起

呂振羽在民族史方面的研究貫穿其一生,其中華民族歷史觀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的。其中華民族歷史觀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三個方面因素的影響。

(一)來自家庭文化的熏陶

呂振羽,名典福,字振羽,1900年出生于湖南邵陽金秤市溪田村。由于呂振羽的父親在當?shù)亻_了一間供適齡兒童開蒙的私塾,因此,在父親的影響下,呂振羽從小就對文史典籍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接受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后在族兄呂新民的引薦下相繼入讀武東初級中學以及武岡縣立中學,中學時期的呂振羽接觸到了大量的新知識、新思想。時值清末民初,列強對華的瘋狂掠奪與中國落后挨打的慘痛現(xiàn)狀深深刺痛著呂振羽。他認為:中國只有大力發(fā)展自己的工業(yè),才能找到出路,看到希望。因此,在報考大學時,他毅然放棄了自己酷愛的文史,專攻機電,期望學有所成,報效國家[1]。

(二)對于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與接受

然而,理想終究破滅于現(xiàn)實。在湖南大學求學的過程中,呂振羽結識了我國杰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教育家李達,兩人亦師亦友。嘗試工業(yè)救國以及東渡日本學習救亡圖存之道未果后,呂振羽逐漸意識到:縱使技術的進步能讓國家得到發(fā)展,但國人保守陳舊的思想依然難以得到改變,要想拯救國家,就得先改變國人的思想。在恩師李達的指引下,棄工從文的呂振羽積極研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并將馬克思列寧主義與民族史研究結合起來,力圖為國人開一劑思想良藥。1947年,《中國民族簡史》應運而生,這是呂振羽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為指導,結合歷史文獻及考古發(fā)掘材料所寫作的我國第一部民族簡史。該書較為客觀地敘述了各民族之間的相互關系,開辟了中國民族史研究的新途徑,同時也成為呂振羽在中國史學界的奠基之作。

(三)中國共產黨的大力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呂振羽并沒有以功臣自居, 而是時刻心懷祖國, 處處為國家著想[2]。在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呂振羽在擔任全國人大首屆民族委員會常委、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等要職的同時,積極開展實地調研,積累了大量有關民族史研究的一手數(shù)據(jù),為其開展民族史研究創(chuàng)造了有力的外部條件。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民族問題研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民族史研究,二是民族學研究,三是民族關系史研究[3]。他始終堅持以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方向, 以歷史辯證法為根本方法, 以經世致用為研究動因, 凸顯了馬克思主義的研究特質[4]。通過多年潛心鉆研,《中國民族關系發(fā)展的歷史特點》《關于歷史上民族融合問題》《從遠古文化遺存看我國各民族的歷史關系》等有關民族史的著作相繼問世。民族問題研究成為呂振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治史成果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大大豐富了我國馬克思主義民族史的研究。

二、呂振羽中華民族歷史觀的深刻內涵

作為一名史學家,呂振羽對民族史的研究嘔心瀝血。一方面,在治學過程中著書立說,從理論的高度來概括和總結各民族之間的相互關系。另一方面,他躬行實踐,努力讓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契合時代的脈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華民族歷史觀。

(一)倡導民族平等,批判大漢族主義

1943年抗戰(zhàn)形勢出現(xiàn)好轉的背景下,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為了自己的統(tǒng)治利益,授意歷史學家陶希圣起草《中國之命運》一書,企圖通過鼓吹大漢族主義,利用血統(tǒng)論來抹殺中國境內各民族之間的特性,借此為國民黨的民族壓迫政策“背書”。呂振羽在《中國民族簡史》中對大漢族主義進行了有力地批駁:漢族由于在生產資料、政治文化方面的總力量常常大于其他民族,入主中原的少數(shù)民族往往被漢族所同化。同樣,當其他民族取得支配權的時候,也有不少漢人同化于他們。因此,各民族之間是平等的,漢族并不具有特殊的同化力[5]。我國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雖然散居于祖國大地上各個角落的少數(shù)民族人口僅僅只占了不到總人口的10%,但是這些民族都有著自己的特性,并非只是漢族的支脈,處理好各民族之間的關系對于維護國家的完整統(tǒng)一至關重要。呂振羽通過強有力的批判,一方面大力倡導民族平等,反對“大漢族主義 ”,營造了良好的民族關系氛圍;另一方面順應時代潮流,引導人民在國、內外斗爭形勢異常嚴峻的背景下看清現(xiàn)實,激勵更多的普通民眾奮起反抗。

(二)探究民族起源,駁斥西方輿論

對于中國民族起源的爭論由來已久,尤以20世紀二三十年代為甚。比如英人列格認為中國的人種來自里海與黑海之間,法人哥比諾認為中國的人種源自印度,瑞典人加爾格仁主張中國的人種來自土耳其斯坦,眾說紛紜,五花八門[6]。上述西方學者將中國的民族起源歸為外來人種的遷徙所形成,甚至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都成了來自西方的“舶來品”。但是,呂振羽并沒有人云亦云。他通過對遠古人類遺骸、遺跡等的實地考察以及對大量史料文獻的查閱后在《中國民族簡史》中對西方所謂中國人種的起源問題進行了有力的批駁。呂振羽的結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其一,中國在遠古時期就切實存在;其二,中國的人種主要來源于蒙古人種以及馬來人種;其三,他并不贊同人類擁有著共同祖先的“一元論”[7]。地球上存在著眾多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并非所有人都出于同一個祖先的孕育。呂振羽關于民族起源的研究,有力地批駁了西方學者關于中國人種起源的不實言論。相繼出土自中國境內的元謀猿人、藍田猿人就是對呂振羽研究結論的有力證明。

(三)宣揚愛國傳統(tǒng),反對外來侵略

作為一名史學家,呂振羽“化筆為矛”,用自己的學識捍衛(wèi)著祖國的尊嚴。1939年,抗戰(zhàn)正處于膠著狀態(tài),日本哲史學者秋澤修二撰寫出《東洋哲學史》以及《中國社會結構》二書,拋出“東方社會停滯論”的荒謬觀點,言外之意是中國非外力不可進步,將日本對中國赤裸裸的侵略看作是對中國的幫助,試圖借機美化日本對華的侵略行徑。在周恩來同志的指示下,呂振羽偕同夫人江明一道前往重慶,一場論戰(zhàn)拉開序幕。呂振羽接連寫出《亞細亞生產方式和所謂中國社會的“停滯性”問題》《創(chuàng)造民族新文化與民族遺產的繼承問題》《本國史研究提綱》等代表性文章,對秋澤修二的荒謬言論進行了有力的批判[8]。他認為,中國古代擁有著比同時期其他國家更為繁榮的經濟,只不過到了近代,由于以日本為代表的帝國主義的侵略,使得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出現(xiàn)了嚴重的滯后,民族民主革命迫在眉睫。因此,包括各少數(shù)民族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應該摒棄民族偏見團結起來,才能趕走日本侵略者,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獨立。通過論戰(zhàn)宣揚愛國傳統(tǒng),反對外來侵略,呂振羽的愛國之心躍然于紙上,同時也激勵著各民族人民為了祖國的統(tǒng)一而不懈奮斗。

(四)正視民族英雄,反對歷史虛無

縱覽世界諸國,每個民族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民族英雄。面對歷史虛無主義對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尤其是對民族英雄的否定,呂振羽對此給出了自己的回答。他認為:國內各民族之間的戰(zhàn)爭雖然不是侵略與反侵略性質,然而卻有是與非、正義與非正義之分,有為本民族的發(fā)展和保護本民族利益不受侵犯的杰出人物。因而,仍有英雄與民族英雄。比如,岳飛“應當肯定他是個民族英雄,是個偉大的人物”[9]。雖然岳飛是基于保衛(wèi)宋王朝政權的主觀動機而抗擊女真族的進犯,在這個過程中勢必也會對女真族的利益造成損害,但是卻保護了包括漢族人民在內的各族人民免遭女真族統(tǒng)治者的屠戮,岳飛正義的行為客觀上使得這一結果促進了歷史的進步。簡言之,無論各個民族之間歷史上發(fā)生了怎樣的過節(jié),但只要是對自己的民族做出了突出貢獻、有利于生產力的提高、對歷史發(fā)展起了正向推動作用的英雄,就可以稱之為民族英雄。當然,對于那些歷史上選擇賣國求榮,出賣民族利益的奸臣賊吏,呂振羽也對之進行了大加撻伐。由此可見,正視民族英雄,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是呂振羽中華民族歷史觀中的重要觀點,對史學界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三、呂振羽中華民族歷史觀的現(xiàn)實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將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我們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10]。這一認識的產生,是基于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不斷探索中得來的。呂振羽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民族平等為原則的中華民族歷史觀,無不體現(xiàn)著他的“學以致用”思想。在戰(zhàn)爭年代,能夠很好地適應革命工作的需要。在和平年代,對于我們深刻學習貫徹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為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實現(xiàn)民族振興,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堅持黨的領導,適應客觀工作的實際需求

作為一名史學家,呂振羽在多年民族史的研究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中華民族史觀,積極踐行著“經世致用”的思想,努力讓自己的研究能夠適應當時客觀革命實際的需要。首先,在黨的領導下,呂振羽在民族史方面的研究有力地配合了湖南的文化抗戰(zhàn)。作為湘籍文化名人,呂振羽立足湖湘,放眼全國。在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臨危受命返回湖南,在中共湖南省委的領導下,積極籌備成立“湖南文化界抗敵后援會”。他先后在多家報刊上發(fā)表了有關民族問題的文章,一方面,批駁日本軍國主義擴張的狼子野心,呼吁大家奮起反抗。另一方面,理性地分析了敵我形勢,正告國人我們是有能力戰(zhàn)勝日本侵略者的,極大地提高了廣大民眾積極抗日的自覺性和自信心。其次,在教育上,呂振羽用自己的所知所學為國家輸送了一大批青年才俊。抗戰(zhàn)時期,在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呂振羽充分利用自己在學術界的特殊地位以及國民黨內的派系斗爭,在家鄉(xiāng)邵陽創(chuàng)辦了塘田戰(zhàn)時講學院。該學院通過向廣大愛國知識青年講授《中國民族解放運動史》《中國革命運動史》《中國近代史》等課程,積極宣傳民族愛國主義教育和戰(zhàn)時教育[11]。雖然學院開辦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培養(yǎng)了一大批進步青年,為抗日救亡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堅持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努力指導民族實踐

歷史不僅僅是一個民族的記憶,同時,也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與根脈。呂振羽深耕史學界數(shù)十年,作為中華民族歷史觀的積極踐行者,在這方面頗有建樹。他在《中國歷史講稿》中認為:在共產主義到來之前,某些國家之內的某些民族相互之間不可能沒有融合。中華大地上生活的各個民族,在數(shù)千年的交往中,勢必會相互影響、相互融合。

(三)堅持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助力實現(xiàn)民族振興

馬克思主義民族史觀強調:世界上各個民族不論大小,不論發(fā)展程度的高低,都應當一律平等。呂振羽在關于我國各民族間的發(fā)展關系上有著深刻的思考,他在《關于歷史上的民族融合問題》中得出的結論是:中國自商周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自秦漢以來,成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這個多民族的總稱就是“中華民族”。毫無疑問,中國的歷史應該是屬于全國各兄弟民族共同書寫的歷史,屬于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歷史。雖然各個民族所處的地理位置、語言習慣、風俗傳統(tǒng)等各方面都存在不小差異,但是各個民族都有著共同的價值信仰,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四、結語

回顧呂振羽光榮而偉大的一生,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了老一輩史學家的嚴謹治學與家國情懷。他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將自己的個人理想信念積極融入到黨和國家的革命事業(yè)之中。在民族危難之際,他選擇挺身而出,作為一名戰(zhàn)士,在理論戰(zhàn)線上與敵人爭鋒相對。在和平時期,他積極踐行學以致用,將自己的畢生所學用于指導民族實踐,造福社會。今天,我們研究呂振羽的學術,了解其中華民族歷史觀產生的緣起、所蘊含的深刻內涵以及現(xiàn)實啟示,對于我們的民族理論研究以及現(xiàn)實民族工作的指導仍然歷久彌新、大有裨益。同時,也將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地史學工作者奮然前行。

猜你喜歡
歷史觀中華民族民族
我們的民族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北廣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當代陜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科學歷史觀
當代陜西(2019年17期)2019-10-08 07:42:04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多元民族
“大歷史觀”與歷史思維培養(yǎng)——以《洋務運動》為例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阳曲县| 晴隆县| 桦川县| 沙洋县| 阳江市| 吉木萨尔县| 淮安市| 左云县| 诸城市| 康保县| 澄迈县| 桂平市| 什邡市| 通辽市| 项城市| 惠州市| 长葛市| 延津县| 东安县| 舞阳县| 扬中市| 宁城县| 古浪县| 璧山县| 开阳县| 临邑县| 烟台市| 罗城| 大新县| 沛县| 镇宁| 佳木斯市| 台湾省| 随州市| 哈巴河县| 南京市| 巫溪县| 理塘县| 裕民县| 昌平区| 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