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步輦圖》談唐代漢藏文化交流

2022-12-08 11:28:30陳本綏崔子慧華東師范大學(xué)上海200241
收藏與投資 2022年11期
關(guān)鍵詞:閻立本松贊干布漢藏

陳本綏,崔子慧(華東師范大學(xué),上海 200241)

一、吐蕃國的歷史背景

吐蕃是7世紀建立起來的奴隸制國家,吐蕃國政權(quán)的發(fā)展由盛轉(zhuǎn)衰有200余年的歷史,大致上與唐王朝的發(fā)展近似一致。唐王朝和吐蕃在這段歷史進程中,通過一系列不同類型的交流活動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友好關(guān)系,如通使、冊封、和親、貿(mào)易、會盟等,這些活動帶來了漢藏兩族經(jīng)濟、文化以及政治上的廣泛交流與相互交融,“一方面,漢族將自己的先進文化不斷傳播給藏族;另一方面,藏族將其獨特的文化不斷向漢族傳播,豐富了漢族文化”[1]。漢藏兩族密切關(guān)系的建立,與唐王朝吐蕃國之間的兩次聯(lián)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分別是于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藏王松贊干布以及景云元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與吐蕃王子聯(lián)姻,《步輦圖》便是閻立本以唐太宗接見松贊干布使者祿東贊這一歷史事件而繪制的人物畫作品。

二、從《步輦圖》圖像中探析漢藏文化交流

《步輦圖》是初唐畫家閻立本的一幅人物畫,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該作品以色彩和線條著稱于世,有珍貴的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閻立本以貞觀十五年吐蕃國首領(lǐng)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聯(lián)姻的歷史事件為創(chuàng)作題材,唐太宗接見來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祿東贊被描繪在這幅繪畫作品上。作品中右邊坐在步輦上的是唐太宗,是全圖形象的焦點,是畫面的重心,也被作者處理為畫面元素構(gòu)成的畫眼。作者運用反襯手法,通過宮女嬌小的體格襯托出唐太宗的高大魁梧。唐太宗盤腿坐于步輦上,身姿端正,神態(tài)威嚴自若,其外表透露出非凡的氣度,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威儀。畫面人物安排主次明確且特點鮮明。左半邊是三位恭敬的大臣,分別是典禮官、祿東贊、通譯者三人,這三人身份不同,神情也有差異。典禮官是唐太宗的大臣,引領(lǐng)祿東贊覲見唐太宗,他只是一臉恭敬地站著;從畫面中可以看出,祿東贊似在謹慎思索如何與唐太宗交談才能達到自己的和親目的,畫中的祿東贊身材瘦弱;站在最后的通譯官略有謹小慎微之感。

在靜止的畫面中流露出一種動態(tài)感,這主要得益于閻立本在繪畫技法上對設(shè)色與線條的運用。唐太宗被九位宮女簇擁,宮女中有抬輦、有撐傘、有扶輦、有執(zhí)扇的,姿態(tài)輕盈,表現(xiàn)了徐徐向前而行的畫面。唐代宮廷中的后妃宮女都喜歡肩搭披帛,披帛上繡著各式花卉。畫中太宗坐步輦,由兩個宮女手扶,太宗戴折上巾,穿柘黃綾袍,腰系紅埕帶,著烏皮六合靴,與《史記》中的記載相合。宮女衣小袖長裙,作“十二破”式,朱綠相間,上至胸部高出,也是隋代及唐初常見樣式,加披帛,用薄紗做成。穿小口條紋袴,穿透軟錦靴,為唐初新裝[2]。唐太宗所乘坐的輦,是由兩位宮女所抬,并且都在脖子上系一根繩子,兩個宮女都費勁地抬著,畫面中所表現(xiàn)出宮女的姿態(tài)可以看出,唐太宗比較重,宮女們也是很吃力地在抬著輦緩緩前行。

《步輦圖》中的輦(圖1)是古代的代步工具,相傳最早開始于夏代。輦車最初是有車輪的,人推著行走,最初是用來運載兵器等或者是宮中人的一種車。到了秦朝以后,帝王、皇后所乘的輦除輪子為“輿”外,還有人抬的方式。這種方式替代了馬拉的方式,被稱為“步輦”[3]。關(guān)于“輦”的描述,《南齊書》中也有相關(guān)的記載?!赌淆R書》輿服志記載:“輿車,形如軺車,漆畫,金校飾,錦衣。兩廂后戶隱膝牙蘭,皆玳瑁帖、刀格、鏤面花釘?!盵4]

圖1 閻立本《步輦圖》中輦(局部)

從《步輦圖》這幅作品中所呈現(xiàn)的色彩來分析,整幅作品是以紅色為主色調(diào),紅色對于我們來說是代表著喜慶熱情的顏色。處在正中央的典禮官一身紅衣,首先能吸引人的眼球。但全圖只有他是一身紅衣,出于畫面效果的需要,作者在宮女的服飾和步輦蓋頂上又適當?shù)厥褂昧思t色。這樣整幅畫就顯得相對和諧。祿東贊和通譯官是吐蕃的使臣,少數(shù)民族服飾和中原民族服飾有很大差異,通常不會有整體一個顏色的設(shè)計。從傳統(tǒng)意義上來講,在古代黃色通常代表帝王的專屬色系,同時也是皇權(quán)的象征,帝王的服飾一般也不會是紅色,因此畫中的唐太宗是一身土黃色(可能因為時間久遠黃色褪變后的效果)的顏色。在這幅作品中,作者在設(shè)色上通過顏色的搭配既能表現(xiàn)出一種喜慶氛圍,同時也表現(xiàn)出一種皇家風(fēng)范及大國形象。在繪畫作品《步輦圖》中,宮女高束發(fā)髻,面著“黛眉”,這種眉色需要使用一種叫“青黛”的顏料,青黛是由波斯輸入、從真正的靛青中提取得到的顏料[5]。畫中人物皆著靴,靴是鞋的一種,原是從北方游牧民族中傳入,大多由黑色皮革制成,鞋子前端捆扎為一個皮鬏[6]。李白有詩云“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唐太宗、通譯官以及典禮官的衣服為袍衫即常服,“其常服,赤黃袍衫,折上頭巾,九環(huán)帶,六合靴,皆起自魏、周,便于戎事。自貞觀以后,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已”[7]。

袍衫在隋及初唐也是受胡服的影響,為圓領(lǐng),右衽,窄袖,領(lǐng)及下擺處沒有邊緣,長過膝,與傳統(tǒng)的寬袍長袖有別。從《步輦圖》中可看出祿東贊所穿衣袍領(lǐng)口為綴白邊圓領(lǐng)(圖2),所著衣袍有不同的紋飾相間,黑色腰帶上有蹀躞掛件,雙手合十作揖。這種窄袖長袍款式與作品中唐朝的服飾相比較,顯得更加修長且富有線條感。從畫面中祿東贊的人物形象來看,額頭發(fā)際間路窄,眉毛向眉中仰起,眼神似有驀然見到大人物時堅韌的試探,與太宗的視線形成交集。鼻子細長,呈鷹鉤狀,有絡(luò)腮連鬢胡子,上唇亦有髭,與敦煌絹畫維摩詰經(jīng)變中的贊普相似[8]。

圖2 祿東贊(局部)

再看《步輦圖》中祿東贊服飾上的裝飾,呈多個聯(lián)珠紋飾樣式,在這些紋飾中大致可以看出有鳥禽、羊匹等動物形象(圖3),這種服飾上的紋樣與唐朝官員的單色服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由作者在《步輦圖》中呈現(xiàn)的唐朝與吐蕃之間的服飾差異可知,作者當是十分熟悉唐朝服飾與吐蕃服飾之間的差異,才可以準確地表現(xiàn)出這樣的細節(jié)。畫面左邊是典禮官吏和通譯官,根據(jù)手中著笏的外觀形狀判斷,可知這兩位官員都是官高六品,手中笏的形狀上圓下方?!缎绿茣分杏涊d:“象笏,上圓下方,六品以竹木,上挫下方。”[9]可見西域象牙在唐朝的充分運用。

圖3 《步輦圖》吐蕃服飾紋樣(局部)

從以上探析,可以看出唐與吐蕃之間有著各個方面的文化交流,這里主要表現(xiàn)在服飾上,其他方面在這里就不作論述。同時,像西域、波斯等其他民族地區(qū)也對大唐王朝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也正是這些民族與唐王朝之間密切的文化交流,才可以共同構(gòu)造那種萬國來朝的大唐雄風(fēng)。唐太宗在位期間重視文治,強調(diào)與其他民族開展文化交流,主張“中國既安,四夷自服”[10]。閻立本的創(chuàng)作題材大多與初唐政治事件有著緊密相連的關(guān)系,也有專門描繪與其他民族之間的相關(guān)歷史事件,經(jīng)他所繪的《西域圖》《職貢圖》《異國斗寶圖》《歷代帝王圖》等作品都是對民族及國家人物形象的描繪,其中諸多表現(xiàn)其他民族的歷史事件或者人物形象的繪畫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唐王朝與其他民族之間的文化交融。史料記載,唐王朝崇尚“一樁婚姻相當十萬雄兵”的政治外交政策,與《步輦圖》相關(guān)的文成公主便是這一政策最好的佐證。不僅如此,七十年后,景云元年(710年)金城公主也入藏與吐蕃王子聯(lián)姻。在大唐帝國的近三百年間,唐王朝和少數(shù)民族正式和親的共有二十多位公主。

三、《步輦圖》背后的漢藏文化交流

貞觀年間,大唐正處于威震海內(nèi)的鼎盛時期,唐太宗被各民族共同尊為天可汗,各地“入貢”“請婚”等成為當時與唐王朝之間主要的“交流”方式。當時經(jīng)松贊干布治理下的吐蕃已是一個強盛的王朝,在這樣的歷史潮流背景下,在唐與吐蕃建立的交好關(guān)系基礎(chǔ)上,松贊干布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貞觀八年(634年)派使者到長安向大唐朝貢,唐太宗即派馮德遐前去慰問,但對請婚之議婉言拒絕。松贊干布認為是吐谷渾從中作梗,發(fā)兵擊之,也以此向唐朝顯示武力。吐蕃在擊敗吐谷渾后,又將軍矛指向松州(四川松潘)聲言:“若大國不嫁公主于我,即當入寇?!盵11]唐蕃由此正式建立友好關(guān)系??商瞥騽偱c吐蕃交往,對其了解不多,因此并未允婚。同年,松贊干布遣使求和親,唐太宗雖派遣馮德遐前往吐蕃慰撫沖突,雖然以吐蕃失敗而告終,但卻是雙方一次重要的實力接觸。吐蕃引兵撤退后,“遣使謝罪,因復(fù)請婚”[12]。唐太宗也認識到處理好與吐蕃的關(guān)系有利于西部邊疆的安定。因此,貞觀十四年(640年),吐蕃國派大臣祿東贊親赴長安,獻金五千兩及珍玩數(shù)百,再次請婚時,唐太宗決定以文成公主許嫁[13]。于是文成公主和親吐蕃成為大唐與吐蕃國關(guān)系和好的重要標志,這件事不論是在吐蕃歷史上,還是今天中國歷史上來看,都具有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意義,也是世代中華兒女心中的一段佳話。

唐 閻立本《步輦圖》

與吐蕃求娶唐朝公主的過程,在藏族的《王統(tǒng)世系明鑒》中有較為詳細的記載:

大臣噶爾又來到國王松贊干布面前,請國王頒布命令前去求娶唐朝公主(文成公主)。國王交給他七枚金幣,說“這作為見面禮品”。又交給他嵌有朱砂寶石的鎧甲一副,說“這作為求娶公主的聘禮”。并另外賜給金沙一升,吩咐他在必要時使用。又交給他三卷信函,說:“唐主將會三次讓你返回峰蕃請示,到時候你可將這三封信照順序呈上,切記不要錯亂。”此外,還賜給所需要的器具衣飾及駱駝、騾子等馱畜,打發(fā)他們上路,并囑咐無論白天夜晚或經(jīng)過什么險路,都要向尊勝救度母祈禱,然后通過。

于是,噶爾攜帶法王所交給的各種物品,驅(qū)趕馱畜,偕同大臣隨從等一百余騎,于火陽猴年四月八日勝曜之日起程,向漢地進發(fā)[14]。

《步輦圖》是閻立本創(chuàng)作于貞觀十五年,是我國目前最早的一幅反映漢藏民族之間文化交流杰出的藝術(shù)作品。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幅歷史故事性的繪畫作品,也是我們?nèi)パ芯扛髅褡逯g大團結(jié)、大融合的一份重要史料,也充分證實了漢藏一家親這一主題,有關(guān)諸多漢藏之間的文化交流皆可通過《步輦圖》這張繪畫向后世傳達出來,而這一點也是我們今天研究這幅標志性畫作的一個重要價值點。

猜你喜歡
閻立本松贊干布漢藏
閻立本
閻立本視畫
虛實相通:從松贊干布的“賨王”封號看中國古代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點睛
讀者(2022年6期)2022-03-07 05:48:47
松贊干布與石榴——解毒止瀉說石榴
論唐代繪畫發(fā)展
2《步輦圖》:初唐漢藏關(guān)系圖錄
漢藏姐妹一家親
民族大家庭(2016年3期)2016-03-20 14:52:24
松贊干布
古代漢藏文化交流研究成果(1979-2011)述評
湘西| 台南县| 西林县| 左贡县| 韩城市| 大田县| 徐闻县| 满城县| 托里县| 磐安县| 个旧市| 平山县| 龙山县| 乡城县| 大名县| 页游| 青海省| 甘孜| 元氏县| 尼玛县| 凤冈县| 双流县| 濮阳市| 波密县| 商丘市| 泰来县| 迭部县| 射阳县| 乌鲁木齐市| 定兴县| 金坛市| 犍为县| 瑞安市| 泰宁县| 梓潼县| 河西区| 阜南县| 芜湖县| 青冈县| 辽宁省| 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