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進,校偉杰
(1.湖南工商大學,湖南 長沙 410205;2.湘潭大學,湖南 湘潭 411105)
伴隨我國互聯(lián)網使用的持續(xù)深化,與網絡相關的虛擬財產及其法律問題也逐漸顯現(xiàn)。從2003 年國內首例“網財”被竊案開始,網絡虛擬財產糾紛案件呈現(xiàn)不斷上升趨勢。為規(guī)范網絡虛擬財產糾紛的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首次在總則篇中以宣示性的態(tài)度將網絡虛擬財產納入保護范圍,邁出了虛擬財產立法的重要一步。然而,司法實踐中對虛擬財產的具體范圍、法律性質、繼承等,尚無明確的標準和規(guī)范,學界也存在諸多爭議,因此,面對頻發(fā)的網絡虛擬財產糾紛,尤其是網絡虛擬財產的繼承問題,亟待展開研究。
網絡虛擬財產是一種能為人所支配的具有價值的權利,是財產在網絡虛擬空間的表現(xiàn)形式,其應該屬于無形資產的一種①。而財產繼承,是指公民死亡時對其個人的財產進行繼承而發(fā)生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探討虛擬財產究竟存不存在可繼承性,即其能否被繼承這個問題,首先就得確定其究竟能不能被認定為財產。目前學界普遍認為虛擬財產可以作為“財產”納入我國法律體系之中[1]。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24 條“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可以依法繼承”[2]的規(guī)定,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22 條“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2]的規(guī)定來看,可發(fā)現(xiàn)《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對遺產采取了概括式規(guī)范。這一規(guī)定為將虛擬財產納入遺產客體范圍提供了支持。僅就虛擬財產的繼承而言,其實并不需要在目前紛雜的學說之中去具體辨識某一虛擬財產的具體法律屬性,只要能確認其為“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或者是“個人合法財產”就可以將其納入遺產范圍并依法繼承。具體到其繼承方式,不管以遺囑繼承還是法定繼承展開,其實質始終屬于公民對個人掌握的合法權益進行再分配,因此可以將其認定為私權利的行使。合法存在的網絡虛擬財產顯然不會違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因此只要其符合公民內心真實的意思表示,其所擁有的網絡虛擬財產就應當能夠按照其意愿被繼承,任何人都不得阻礙。雖然網絡虛擬財產具有無體性,其存在必須依托于網絡空間,并需得到相應網絡運營商的技術支持,但這保證了網絡虛擬財產歸屬情況等會有詳細的記錄,網絡虛擬財產所有權的界定比較容易。同時網絡虛擬財產具有專屬性,其與普通實物財產一樣能夠被排他利用且不受他人干涉。因而網絡虛擬財產完全可以作為一種私人財產進行繼承。
當前,我國互聯(lián)網產業(yè)取得較大發(fā)展,網絡虛擬財產對于很多人來說都不陌生,而且與之相關的財產積累切實存在。以游戲賬號《夢幻西游》為例,在賬號附帶有稀有裝備的情況下,其部分賬號賣出過幾十萬元的高價,其經濟價值顯而易見。由此可見,網絡虛擬財產具有交換價值,其不僅具備繼承的基礎,還具備繼承的必要。通過繼承的方式,不僅不至于浪費網絡資源,也充分尊重了網絡用戶的財產權。還有一部分網絡虛擬財產,如網絡用戶對生活、學業(yè)、工作的記錄,充分體現(xiàn)的是用戶的感情世界,這種財產即便變現(xiàn)的可能性很小,但對繼承者來說其精神價值是不可忽視的。如果沒有適當的途徑使得被繼承人富含經濟價值和精神價值的網絡虛擬財產被其親屬繼承,使得死者的虛擬財產被長期閑置,甚至滅失,在一定程度上將會破壞家庭關系和社會關系,侵犯公民合法的財產權益,造成財富資源的極大浪費。
虛擬財產如果能夠繼承的話,也必然能夠助力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ヂ?lián)網在全球范圍內都屬于新興產業(yè),雖然出現(xiàn)的時間并不長,但卻已經體現(xiàn)出極強的開放性、包容性,不過目前與之相關的運營規(guī)范亟待優(yōu)化。當網絡逐步完善,網絡用戶維權意識勢必會更強,導致與之相關的糾紛逐步增多,其中很多都是由虛擬財產繼承引發(fā)的糾紛。由于當前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司法解釋并未針對虛擬財產的可繼承性進行規(guī)范,直接導致很多運營商利用各種方式排除網絡用戶的繼承權。在我國司法實踐中,法院判決更多的都是依賴法官的裁量權,進而導致類似案件之間的裁判結果差異性較大。由此可見,將網絡遺產繼承權認定成公民的合法權益,除了可以減少與之相關的糾紛以外,還可以維護網絡用戶的切身權益,進一步推動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發(fā)展,促進雙方主體相互間服務協(xié)議的標準化。
綜上,本文限于篇幅,不探討網絡虛擬財產的具體法律屬性,將重點圍繞網絡虛擬財產繼承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最終提出完善其具體制度的建議。
由于網絡虛擬財產的特殊性,其繼承不能如一般財產繼承那樣僅僅依靠現(xiàn)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有關繼承的規(guī)定來實現(xiàn),其中有些法條已經不能適用于網絡虛擬財產繼承問題的規(guī)制。同樣在司法實踐中法官也面臨著“無法可依”的難題。由于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guī)作為辦案依據,故法院在處理網絡虛擬財產繼承相關案件時只能運用法律原則或援引其他法律來解決相關問題。并且網絡虛擬財產在繼承上不僅面臨立法缺失的困境,而且其依賴互聯(lián)網的特殊性,使得運營商的獨占行為等導致網絡虛擬財產存在著舉證困難、主體確定難、價值評估難等問題。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當下網絡虛擬財產繼承困境,明晰網絡虛擬財產繼承中的法律制度問題是構建網絡虛擬財產繼承制度的前提。
目前,網絡虛擬財產繼承所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缺乏法律依據。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篇規(guī)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保護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2],僅在總體上規(guī)定虛擬財產應受法律保護,這里的“規(guī)定”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針對網絡虛擬財產出臺專門法律,就其特殊性進行體系化的安排和設計。另一種是通過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對“財產”的范圍進行擴大解釋,將網絡虛擬財產涵蓋進去。在分則中僅繼承編和侵權責任編中有概括性和兜底性規(guī)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22 條規(guī)定:“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2],但由于網絡虛擬財產是否適用此條在理論上一直存在爭議,所以沒有就網絡虛擬財產做一般性規(guī)定,讓現(xiàn)階段的網絡虛擬財產面臨實踐中的無法可依?!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65 條第1 款規(guī)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guī)定?!笨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針對網絡虛擬財產的規(guī)定都較為原則化和抽象化,并未明確虛擬財產的性質和對其繼承問題提出適用的原則、方式、方法等具體規(guī)定。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網絡虛擬財產的范圍、總量等不斷擴大,法律規(guī)定方面的缺失必然會導致大量的繼承方面的糾紛。
學界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的定義、范圍、法律屬性等存在眾多的分歧,一方面也造成了當前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繼承的法律條文遲遲無法成文,同時在司法活動中也存在同種案件不同判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網絡虛擬財產繼承制度出臺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僅僅依靠《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guī)定和其兜底性條款是遠遠不夠的,對現(xiàn)實網絡虛擬財產的繼承糾紛的解決也無益。因而構建網絡虛擬財產繼承法律制度體系勢在必行。
網絡虛擬財產具有無體性、虛擬性等特征,且在網絡中人們往往主觀上的不會輸入真實信息,都是以虛擬身份來體驗網絡服務。如此一來,即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隱私安全,卻容易出現(xiàn)網絡虛擬財產主體不明的情況。雖然我國已逐步施行網絡用戶實名登記制度,但一方面這項制度的覆蓋面相對有限,我國大多數應用的注冊仍然并不需要用戶實名登記,另一方面即使用戶進行了實名登記,也只是提交了身份證等信息,同時缺乏必要的審核,因而存在冒用冒領等問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22 條規(guī)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并且基于“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繼承人要是想繼承網絡虛擬財產,首先就得證實該類財產屬于被繼承人的合法財產,而這對于繼承人而言舉證是比較困難的。首先網絡運營商更多的會維護自身利益不配合繼承人做好相關的證明,然后用戶去世后其賬號等信息往往難以知曉,同時因為原本便存在虛擬性,導致根本無法明確虛擬財產所有權。所以,該類財產主體認定不容易進行下去。
網絡虛擬財產源于互聯(lián)網,其出現(xiàn)時間并不長,同時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迅速發(fā)展而變化。因而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的定義、范圍等存在眾多的爭議。同時目前認可的網絡虛擬財產的種類、數量也很多,而作為一種互聯(lián)網的產物,一些特定的網絡虛擬財產也存在著易復制、易傳播等特點,給評估該類財產繼承的客體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所以繼承的時候在客體認定方面存在困難。
網絡虛擬財產與自然人的個人隱私保護存在密切的關系,主要體現(xiàn)在被繼承人的隱私保護和第三人隱私權的保護。
我國對死者隱私采取“近親屬權利保護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994 條規(guī)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隱私、遺體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死者沒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經死亡的,其他近親屬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倍诜蔷W絡虛擬財產的繼承中,繼承人一般都是死者的近親屬或遺囑等規(guī)定的第三人,所以對死者隱私的侵害往往并不存在。但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離不開網絡,諸如QQ、微信等即時聊天軟件中有大量的個人隱私,要是死者屬于意外死亡,而聊天記錄還在,要是死者不愿意自身聊天記錄被繼承人看到,繼承人如果看到,就沒有尊重死者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死者的隱私。目前大部分網絡運營商在拒絕配合繼承的時候都會以此為理由。
此外,網絡虛擬財產的繼承跟第三人的隱私權保護也存在明顯的關聯(lián),因此應該保護第三人的隱私權。第三人往往不在網絡虛擬財產繼承人的范圍內,因而其隱私權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受到侵害,如即時通訊軟件中的聊天記錄等,因而有必要保護第三人的隱私權。
在我國,大部分網絡運營商與用戶簽署的用戶協(xié)議中,對網絡虛擬財產用戶的權利的取得、喪失方式以及權利的內容等都進行了規(guī)定。同時網絡虛擬財產用戶必須在同意服務協(xié)議時才可以得到與之匹配的服務,用戶協(xié)議的效力與合同無異,如果沒有對應的法律,用戶協(xié)議將被作為處理糾紛的關鍵依據。從實際情況看,網絡運營商跟用戶之間的地位明顯不對等。很多運營商在制訂用戶協(xié)議的時候都會設定部分帶有明顯限制性的規(guī)定,如網絡虛擬財產的用戶長期不登錄賬號或其他事由,網絡運營商會直接收回網絡賬號,然后還不用承擔賠償責任。而各大運營商提供的用戶協(xié)議幾乎類似,連模版都差不多。用戶服務協(xié)議即便能有助于控制交易成本,保障交易效力,更多的是約束網絡用戶,尤其是與虛擬財產相關的所有權,這種情況下用戶只能使用。同時還對用戶處理網絡虛擬財產的權利提出了很多不對等的條件。網絡運營商和用戶的權利與義務易出現(xiàn)不對等現(xiàn)象。因而這些協(xié)議在一定程度上會成為網絡虛擬財產順利繼承的阻礙。
網絡虛擬財產屬于無體物,從某種角度上看,如果不存在網絡,根本就不可能跟客觀世界有任何聯(lián)系。一方面網絡虛擬財產種類繁多,且不同類型的網絡虛擬財產其價值評價標準并不同,另一方面我國也缺乏專門的評估機構來評價其價值。如果是一些僅僅存在精神價值的網絡虛擬財產,即便無法精準評估具體價值,但很多都存在可復制性,所以很少因此引發(fā)繼承糾紛。真正能夠轉變成實際價格的網絡虛擬財產往往就需要進行價值評估,尤其是在多人繼承同一網絡虛擬財產時。此外由于屬于互聯(lián)網的衍生品,網絡虛擬財產價值評估很難具有同一的評估標準,其價值往往一方面因人而異,且市場缺乏明確的規(guī)范,另一方面其所有權也存在界定難的問題。
對網絡虛擬財產價值的評估,應當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諸如產品的市場需求、產品市場價值、時間成本、交易成本等,但將多種因素融合形成一種高效合理的評估標準往往是不可能的,進而導致網絡虛擬財產的價值難以評估的結果。但不可否認,在市場的自發(fā)運行下也很可能形成統(tǒng)一但不規(guī)范的市場標準。而網絡虛擬財產價值評估存在的諸多問題,不僅影響到網絡虛擬財產繼承的順利進行,而且如此一來還會影響網絡虛擬財產的全面發(fā)展。所以有必要著力優(yōu)化與之對應的價值評估機制、打造現(xiàn)代化的網絡虛擬財產交易市場規(guī)則。也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網絡虛擬財產繼承的實現(xiàn)。
我國要完善對網絡虛擬財產繼承保護制度應當首先構建相關的法律制度體系,做到有法可依。如前所述,我國已對網絡虛擬財產進行了基本的規(guī)定。即便規(guī)定還需要改進,但能夠給網絡虛擬遺產繼承的發(fā)展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紤]到立法活動的慎重和復雜,我國可以走先借助已有法律再建立單獨法律體系的道路。在與之對應的法律正式推行前,通過傳統(tǒng)法律來協(xié)調與之相關的問題具有可行性。首先采用解釋修補型立法模式,根據繼承篇、合同篇等已有法規(guī),通過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對一些條款進行擴張解釋,細化對不同類型虛擬財產的保護。待時機成熟時,可借鑒知識產權法單行法立法模式的成功經驗,采用單行法立法模式[3],將網絡虛擬財產和其他網絡產品一起納入新的專門法律中進行保護,從而既維護民法典的穩(wěn)定性,也更好地適應網絡時代快速發(fā)展的需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guī)定的繼承方式主要有遺囑繼承、法定繼承和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三種。由于網絡虛擬遺產存在著自身的特性,尤其關于價值評估缺少明確的指導,所以根本無法評估實際價值,其價值確定具有很大的主觀性。此時通過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繼承網絡虛擬財產完全不符合標準。遺囑繼承、法定繼承以遺囑繼承為主要參考,由于虛擬財產里面有很多精神層面的價值,這些價值對于繼承者來說或許根本就無法用金錢來衡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盡可能地維護被繼承人意愿的同時,還能夠明確繼承的主客體。網絡用戶通過遺囑來分配虛擬財產可以減少繼承中糾紛的產生。當然,還可以創(chuàng)新繼承方式。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產業(yè)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此時完全具備開發(fā)電子遺囑等繼承方式的條件。如此一來,不僅能夠進一步延伸遺囑繼承范圍,還能夠確保網絡虛擬財產繼承具有足夠的操作性。目前,幾乎沒有人以遺囑的方式分配遺產,甚至很少有人有立遺囑的想法。如果不立遺囑,最終的虛擬財產只會以法定繼承的方式來進行分配,所以在繼承的過程中必須明確繼承的主體。
在網絡虛擬財產繼承體系打造的過程中,要理清客體,尤其是客體的類別更要加以嚴格的劃分。在劃分的過程中,本文認為梅夏英教授提出的分類方法比較科學[4]。梅夏英教授選擇把虛擬入口與虛擬資產進行嚴格的區(qū)分。在對網絡虛擬財產繼承立法時,首先應概括承認其可繼承,然后分為兩類:虛擬入口和虛擬資產。前者屬于用戶聯(lián)通網絡世界的憑證,讓網絡主體可以得到認定,這也是用戶在網絡世界的身份以及現(xiàn)實世界的身份的載體,其中就有社交賬號、游戲賬號等,還涉及各類網址。網絡虛擬資產屬于網絡用戶進入虛擬世界后,虛擬世界里面的信息,其中包括音視頻、文稿、游戲資源、相片等。還有,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繼承客體的范圍必須要選擇排除式立法,對存在著人身及人格屬性的財產要排除,不能夠被繼承。繼承期間必須以網絡用戶自身的意愿為導向,要是網絡用戶強調過不允許繼承,就不能夠隨意繼承。
網絡虛擬財產繼承往往還會涉及自然人個人隱私保護及與之相關的第三人隱私權的保護。關于被繼承人的保護,網絡虛擬財產繼承必須以網絡用戶自身的意愿為參考,如果已經設立了遺囑,就應當按照遺囑的內容進行劃分。如果并未設立遺囑,繼承人對涉及被繼承人隱私遺產的利用方式符合公序良俗,不侵犯隱私權,可以繼承。在考慮繼承人繼承網絡虛擬財產的權益的同時,也應該保護第三人的隱私權,尤其是第三人不在網絡虛擬財產繼承人的范圍內時。第三人的隱私權在必要時可以優(yōu)于繼承權。因而在網絡虛擬財產繼承中,必須給予第三人隱私權的救濟途徑。諸如網絡虛擬財產繼承公示制度、繼承人與第三人協(xié)商制度等。在保護死者及第三人的隱私權的基礎上進行繼承。
網絡虛擬財產取決于依附網絡環(huán)境。不管屬于所有權獲取或是屬于所有權的形式,用戶跟網絡運營商相互的合同關系必須要厘清。從實際情況看,合同關系主要參考的是運營商制訂的合同,用戶只需要打上鉤便可以。這種情況下,因為現(xiàn)行法律沒有就網絡協(xié)議的制訂提出嚴格的標準,導致很多網絡運營商在制訂用戶協(xié)議的過程中,埋下一些可能會導致用戶利益受損的細則?!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規(guī)定了格式條款的效力。當用戶不知曉網絡用戶協(xié)議內容或者網絡運營商沒有盡到說明義務時,則用戶可主張這部分無效。不過運營商始終主張其是賬號所有權人,能夠自由地管理所有的用戶。運營商明確提出,賬號的使用者不可以交易賬號,否則只要發(fā)現(xiàn)就會直接封號。運營商還規(guī)定只要有賬號長期不登錄,自己就有權回收。從某種角度上說,這類規(guī)定完全屬于霸王條款。依據繼承編的相關規(guī)定,并非只有權利主體享有所有權時才可以繼承,只要是屬于繼承范圍的,網絡賬戶繼承人均可以主張繼承權。在對網絡用戶協(xié)議內容上,運營商除了提供必須勾兌格式條款才能使用軟件的合同,還應給用戶提供多樣化的協(xié)議供用戶選擇。這樣既能使用戶明確知曉合同內容,還能給網絡用戶一定的警示作用。
國外對網絡虛擬財產繼承進行遺囑托管的服務已經逐步成熟,這種處理相關繼承問題的方式給我們提供了經驗和參考。即便目前我國立法較為缺失,但越來越多的繼承需求和因此出現(xiàn)的糾紛,要求網絡運營商必須予以重視。而且不少網絡運營商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支付寶就提出,如果支付寶賬號持有人已經去世,繼承人完全可以聯(lián)系客服繼承賬號。還有,中國數字遺產網、武漢“與親書”項目都已經開通了網絡托管服務,用戶可以借此協(xié)調網絡遺產糾紛。從實際情況看,目前我國財產繼承立法的環(huán)境還不夠成熟。這種情況下,應當積極引導運營商做好相關工作,從而滿足繼承的需求。
對以精神價值為主的網絡虛擬財產,諸如照片、文件、圖片、音視頻可以直接繼承,沒有確定其價值的必要。但對容易產生分割爭議的網絡虛擬財產,如游戲裝備、虛擬貨幣等,就必須確定其經濟價值。
在司法實踐中涉及評估網絡虛擬財產價值的案件并不少見,通常情況下,法官主要會參考服務提供商的定價以及實際交易價來作出評判。不過因為網絡虛擬財產原本便存在著明顯的多樣性以及復雜性,因此必須要結合多種評估方式??梢越槿胨痉ㄨb定機構或公證機構等半行政的機構有助于樹立認定的具體價值的權威,體現(xiàn)法律的權威和公正性[5]。同時為了避免出現(xiàn)定價不合理的情況,還可以由第三方機構對網絡虛擬財產展開評估,這方面網絡服務提供商應當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構建相應的評估平臺。就這樣才可以確保打造出科學規(guī)范的價值評估體系。首先,要了解網絡虛擬財產的成本框架,推出具體的評估模型。網絡虛擬財產基于特殊性,其成本衡量不能像實體產品進行簡單的核算。在考慮其物資資本投入、人力資本投入等常規(guī)投入的同時,還應該考慮到用戶的時間、精力的投入,如游戲時長等。并且應確定其成本核算模型,以綜合標準來衡量成本,并針對不同的網絡虛擬財產構建不同的核算模型。其次,根據市場供求關系,合理評估網絡虛擬財產的價值。網絡虛擬財產作為一種產品,其市場價格不僅僅與其成本有關,而且還取決于其風險溢價等,市場的供求關系也會產生影響。故可以根據當時市場的供求結合其價值給出合理的價值評估。再次,尊重個性化需求,尤其要重視網絡虛擬財產的精神價值。網絡虛擬財產存在著自身的特性,在于其可能精神價值大于財產價值,因而針對精神價值較高的產品可以依據信件等遺產進行合理評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就虛擬財產的可繼承性提供了基本立場,為網絡虛擬財產納入遺產范圍提供了依據,但針對其繼承中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指引。網絡虛擬財產蘊含精神價值和經濟價值,完善其繼承制度在內的法律制度的全面構建,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后我們既要確認網絡虛擬財產的可繼承性,同時要針對其具體問題展開對策研究,繼續(xù)推動我國網絡虛擬財產的專門化立法。
注釋:
①本概念參見百度百科“網絡虛擬財產”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