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璽 王萍 丁成智 白豐璽
肺結核是由于結核分支桿菌感染肺部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2020 年統(tǒng)計結果中肺結核是導致人群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1-2]。我國是結核病大國,有較大的結核病患者群體,且患者普遍存在營養(yǎng)狀況差、治療依從性低等特點[3],雖然結核病宣傳和防治消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但仍有較多結核病患者在初次接受治療后出現(xiàn)復發(fā)的情況[4],對患者預后產(chǎn)生不良影響。肺結核疾病復發(fā)受到多種因素調(diào)控和影響,干擾素作為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產(chǎn)生的多功能蛋白質(zhì)[5],在同種細胞上可產(chǎn)生廣譜抗菌、抗病毒效果,對細胞生長、分化、調(diào)節(jié)免疫等多個生物學過程產(chǎn)生影響[6]。干擾素調(diào)節(jié)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1,IRF-1)可通過激活相關信號轉(zhuǎn)導通路刺激機體產(chǎn)生干擾素,并進一步調(diào)節(jié)結核菌誘導的細胞死亡過程[7-8],從而對肺結核患者病情產(chǎn)生影響,但對初治肺結核患者而言,IRF-1 與其抗結核療效臨床關聯(lián)尚不明確,本研究對此進行探討,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2018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河南省胸科醫(yī)院連續(xù)收治新診斷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18~60 周歲。②符合肺結核診斷標準[9],且為初次接受治療。③均為本地戶口,持續(xù)接受治療6 個月以上。④相關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治療中途失訪或轉(zhuǎn)院者。②合并艾滋病、病毒性肝炎。③合并惡性腫瘤。④對治療藥物不耐受或中途更改治療方案。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中IRF-1 水平檢測,并根據(jù)結果進行分組,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所有患者均在開始治療前1 d 采集外周靜脈血標本2 份,其中一份常規(guī)分離為血清后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檢測血清中IRF-1 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紀寧生物公司(人干擾素調(diào)節(jié)因子-1ELISA 試劑盒,貨號:JN19646)。根據(jù)IRF-1 檢測結果,將患者平均分為高IRF-1 組和低IRF-1 組。另一份血樣使用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分離液將其分離為單個核細胞并將細胞調(diào)至1×106個/mL 后,以流式細胞術檢測外周血中CD4+、CD8+、Th17 和Treg 細胞水平,其中Th17 細胞以CD4+IL-17+標記,Treg 細胞以CD4+IFN-y+標記,并自動計算得出CD4+/CD8+,所用NAVIOS 10 流式細胞儀由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生產(chǎn),所有抗體均在避光條件下依次加入。
患者初治方案均為2HRZE/4HR 為主,其中H 為異煙肼,R 為利福平,Z 為吡嗪酰胺,E 為乙胺丁醇。所有患者均在規(guī)范治療6 個月后接受臨床療效評估,且治療期間每個月進行1 次痰涂片和細菌培養(yǎng),統(tǒng)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痰涂片轉(zhuǎn)陰、肺部浸潤影消失和臨床治愈情況。臨床治愈標準:連續(xù)兩個月臨床癥狀消失、肺部浸潤影基本吸收且至少連續(xù)3 次痰檢結果陰性[9]。
采用SPSS 21.0 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中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評價治療開始前IRF-1 水平對患者治療6 個月不同臨床結局的預測效能;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高IRF-1 組和低IRF-1 組初治肺結核患者性別、年齡、戶口、體質(zhì)量指數(shù)、合并糖尿病和合并咯血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n(%),(±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n(%),(±s)]
分組高IRF-1 組低IRF-1 組t/χ2值P 值n 55 55性別(男/女)30/25(54.55/45.45)32/23(58.18/41.82)0.148 0.701年齡(歲)40.86±4.55 40.62±4.50 0.278 0.781戶口(農(nóng)村/城市)15/40(27.27/72.73)13/42(23.64/76.36)0.192 0.662體質(zhì)量指數(shù)(kg/m2)23.53±3.28 23.70±3.31 0.271 0.787合并糖尿?。ɡ?(10.91)5(9.09)0.101 0.751合并咯血(例)10(18.18)12(21.82)0.227 0.634
高IRF-1組CD4+、CD4+/CD8+、Treg低于低IRF-1組,CD8+、Th17 水平高于高IRF-1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細胞免疫功能和IRF-1 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and IRF-1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細胞免疫功能和IRF-1 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and IRF-1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分組高IRF-1 組低IRF-1 組t 值P 值n 55 55 CD4+(%)32.34±3.40 36.53±3.51 6.359<0.001 CD8+(%)28.40±3.28 24.67±3.10 6.129<0.001 CD4+/CD8+1.14±0.35 1.48±0.38 4.881<0.001 Th17(%)8.34±2.01 6.97±1.88 3.692<0.001 Treg(%)4.34±1.28 5.53±1.32 4.800<0.001 IRF-1(ng/mL)64.53±18.64 46.34±13.72 5.829<0.001
高IRF-1 組規(guī)范抗結核治療6 個月后臨床癥狀消失率、痰涂片轉(zhuǎn)陰率和肺部浸潤影消失率低于低IRF-1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臨床治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6 個月后臨床結局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n(%)]
ROC 分析結果顯示,開始治療前IRF-1 水平預測初治肺結核患者治療6 個月臨床癥狀消失、痰涂片轉(zhuǎn)陰和肺部浸潤影消失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731、0.792 和0.775,截斷值分別為54.34、56.73 和53.86。見表4。
表4 開始治療前IRF-1 水平對初治肺結核患者治療6 個月不同臨床結局的預測效能Table 4 Predictive efficacy of IRF-1 level before starting treatment on different clinical outcomes of 6-month treatment-na?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隨著卡介苗接種的普及、公共衛(wèi)生措施的推廣以及各種標準化治療手段的完善,肺結核發(fā)病率在本世紀已明顯改善[10-11]。近年來隨著病原學、影像學、分子生物學技術不斷發(fā)展,肺結核診斷技術有很大提高,但由于TB 清除較為困難,服藥周期往往較長,在長時間的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毒副作用風險也逐漸加大[12],為了提高患者的治療和生存體驗,有必要對肺結核患者的發(fā)病因素進行調(diào)查。
T 淋巴細胞在機體免疫反應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而免疫功能損傷是患者肺部出現(xiàn)結核重要原因[13],研究[14-15]表明,IFN-γ 可誘導IRF-1 表達,隨后在免疫細胞的發(fā)育及活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外,另有研究[16-17]表明IRF-1 在MHC I 類分子的誘導性表達及凋亡中起重要作用。CD4+、CD8+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可以有效反映機體免疫功能,其中CD4+細胞則經(jīng)由分泌各種細胞因子來介導機體免疫反應,可以發(fā)揮誘導體液免疫,幫助促進T 淋巴細胞轉(zhuǎn)化為效應細胞作用[18];CD8+細胞在機體中通過抑制B 細胞抗體生成以及T 淋巴細胞活性發(fā)揮抑制免疫功能作用;CD4+與CD8+細胞在機體中保持平衡以維持正常機體免疫狀態(tài),CD4+/CD8+比值則有效反映了這種平衡狀態(tài)[19]。此外,Th17/Treg 免疫細胞軸及其釋放細胞因子在機體感染及抗感染過程中免疫作用發(fā)揮重要作用,Th17介導的炎癥反應和下游細胞因子主要發(fā)揮促炎功能[20],而Treg 介導的炎癥反應和下游細胞因子則主要發(fā)揮抑炎功能[21]。本研究發(fā)現(xiàn)高IRF-1 組CD4+、CD4+/CD8+、Treg 低于低IRF-1 組,CD8+、Th17 水平高于高IRF-1 組,機體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以及CD4+/CD8+比值水平變化顯示機體成熟T 淋巴細胞數(shù)量減少,CD4+細胞免疫誘導作用減弱,CD8+細胞免疫抑制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平衡被打破,免疫功能減弱。同時對肺結核患者而言,促炎反應失調(diào)可能是病原發(fā)揮免疫逃逸的重要機制,Th17 細胞促炎功能受損導致機體對結核桿菌的清除能力下降。
綜上所述,血清IRF-1 水平可反映初治肺結核患者T 細胞免疫功能,且與患者規(guī)律治療6 個月臨床療效有一定關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