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釗
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
水利工程導論是水利工程專業(yè)的基礎課程,該課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繁雜性。開設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拓寬有關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知識面,讓學生能夠初步了解水利有關專業(yè)的學習內容以及教學目標,使其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對本專業(yè)的興趣,進而順利完成學業(yè),為未來從事水利相關工作奠定基礎。當前水利工程導論的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仍存在不足,因此需要進一步改革優(yōu)化,提高教學質量[1]。
當前,不少高校教師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授課,水利工程導論課程也不例外。教師在臺上一味輸出知識和觀點,而學生在臺下被動接受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不佳,從而影響后續(xù)的相關教學。
通常而言,水利工程導論課程開設在大學第一學年第一學期,并且課程教學多以理論教學為主。而本專業(yè)的實踐教學往往開設在大學第二學年或者更高年級,學生到野外或工程現(xiàn)場實習時往往已經忘了相關的概念和基礎知識,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2]。另外,傳統(tǒng)的課程考核主要是通過學期末的筆試成績來體現(xiàn),而學生日常表現(xiàn)成績所占比例較少。在這種考核方法下,大部分學生往往不重視日常課程的學習,只是到期末時突擊應付考試,最終導致本課程的學習流于表面。
在對水利工程導論進行講授前,教師可以將知識點進行分類,劃分成不同專題,進行專題教學,這樣更有針對性。例如將所有擋水建筑物劃分成一個教學單元,重力壩是該教學單元中的一個專題。教師可以結合經典工程案例、水利專家的故事和人文方面的知識引導水利工程概論方面的專業(yè)知識[3]。課堂的講授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件的設計上可以結合動畫、視頻、圖片,將知識點生動形象地體現(xiàn)出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識。如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運用豐富的互聯(lián)網資源,采用慕課、翻轉課堂以及微課等形式讓學生在課堂外也可以自主學習需要補充的教學內容。同時,對于部分內容的教學,可以利用模型實驗室和水工建筑物的錄像片進行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運用程度[4]。
在課堂上,教師應多與學生互動,在進行討論或實驗時可以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展開提問和競賽等,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參與度、積極性。
水利工程專業(yè)的培養(yǎng)方案需要進行一定的優(yōu)化和調整。本課程可調整到大學第一學年下學期,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理論后就參加有關的專業(yè)實習,有利于其將所學的理論有效地運用到實踐中,促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效結合,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導論的教學大綱可結合每屆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微調和更新,同時還可加入一定的實驗或模型學習。
教師在選擇教材時,需要結合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方向以及學生的接受水平,謹慎選擇適合本校實際的水利工程導論教材。在課程講授時結合多本教材內容,讓知識的講授更加完整和全面。同時,把控好教學內容的難度,認清導論課程的教學目的,并通過具體案例講解相關的概念和基礎知識,將案例與教材內容相結合。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水利工程導論的知識要點,培養(yǎng)學生對本專業(yè)的學習興趣與歸屬感,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關的課外拓展作業(yè),并讓學生自由選擇主題,例如依照實際的工程案例探析國內水利工作的發(fā)展情況;收集暴雨或洪澇災害案例并具體介紹和分析某一案例的實際情況等,這些具有一定思考深度的課外拓展作業(yè)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對專業(yè)的學習興趣,并了解更多的專業(yè)知識。
在平時的課堂講授中可安排一些課時進行短暫的實踐教學,讓學生感受現(xiàn)場氛圍或是參與有關課題實驗,讓理論知識更加具象化,降低知識掌握的難度。在開展實踐教學時,可借助水工試驗和學校附近的水利工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通過操作和體驗,鞏固和理解理論知識,并讓學生在課后完成相關實驗報告。
水利工程導論所涉及的概念和知識繁雜且抽象,要求教師不但要熟練掌握相關基礎課程的知識,如結構力學、材料力學、測量學等,而且還需要熟練掌握農田水利學、水利工程施工、水電站等專業(yè)后續(xù)的有關課程。同時還要求教師在工程實踐方面具有一定經驗。所以,水利工程導論的講授不是一個簡單任務,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教師可以多向富有經驗的教師請教;還可以多與同系的專業(yè)課教師共同參與研究性教學并探討優(yōu)化教學方式的有關方法;此外,教師還應積極參加教師技能競賽,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為了更加全面、客觀考核學生學習水利工程導論的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課程考核的最終成績可劃分為多個板塊,各個板塊根據(jù)重要程度占不同比例。從多個方面考核學生對水利工程導論的掌握程度,最終成績應包括課堂表現(xiàn)成績、實驗報告成績、平時作業(yè)成績、階段測驗成績以及期末考試成績,全面評定學生的學習成果。
第一,課堂表現(xiàn)成績可以從學生的出勤率、課堂上對問題討論的積極性、是否開小差等方面考慮。而在課堂問題的設置上,教師需要按照教學計劃并結合一定的案例,及學生的具體情況,設置難度適中的問題,以期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把握。
第二,實驗報告成績不僅要看學生實驗報告的完成度,還需對學生實驗課程的操作過程進行評定。而對于需要小組合作完成的實驗報告,教師要設置分工表,讓學生填寫,根據(jù)學生小組內部的分工情況給予學生合適的實驗報告成績。
第三,教師需要結合教學進度定期開展階段性測驗,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程度,并督促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調整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第四,期末考試成績需通過閉卷筆試進行評定。教師需要把控好筆試題目的難度,并且盡量豐富內容,讓考核內容更加全面。
水利工程導論作為一門理論課程,是水利工程相關專業(yè)學習的重要一環(huán)。該課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繁雜性,不易激發(fā)學生學習水利工程的興趣,教學方式有待改革。因此,根據(jù)當今社會對水利專業(yè)人才的需求,積極探討水利工程導論課程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與改革對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