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蝶
(武漢大學 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武漢 430070)
自西方以堅船利炮打開近代中國大門以來,越來越多的西方人進入中國工作、生活,也將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發(fā)展以來的生活方式帶入近代中國社會。“公園”作為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工業(yè)發(fā)展應運而生的產物,同樣被在華西方人帶入中國社會,進入近代中國人的生活之中,也成為了構筑近代中國“公共”意識的成分之一。
在以往對近代公園的研究之中,歷史學領域的研究者一方面聚焦于各地公園的建造、管理、變化發(fā)展沿革等依托于公園本身深入挖掘的角度,如朱鈞珍[1]、儲兆文[2]均從中國園林整體發(fā)展角度進行了研究,戴海斌[3]通過梳理二十世紀以來北京中央公園的歷史變遷,論述公園在北京社會生活各方面起到的作用。王敏[4]運用詳實的史料,講述了在公園平等開放問題上,近代華人的抗爭過程,揭露了西方人拒絕向華人開放公園是出于維護外僑特權及歧視華人的心理,借上海租界花園管理方對華人的態(tài)度探討近代中國人民所遭受的殖民主義侵害。熊月之[5]則探究近代上海公園在當時社會起到的社交、集會功能,發(fā)現上海租界公園被西方各國作為表達其民族情感、弘揚民族主義的工具,表現了當時社會歧視華人、宣揚西方人至上等獨特的帶有殖民主義色彩的現象。他又以上海張園為例,詳細敘述了上海私人建設花園向公眾開放時的功能特點,著重論述了進入二十世紀后,張園所特有的政治集會場所的功能,勾勒出西方政治思想傳入中國后,革命派以公園這樣的公共開放場所為舞臺,宣傳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反對封建政府的政治活動[6]。上述論文史料翔實,論據充分,展示了近代公園建立以來所承擔的多種功能作用,以及當時上海公園之中所發(fā)生的多種歷史現象,但更多關注公園政治功能背后的社會歷史進程,對公園展現的近代社會文化的探索停留于史實層面。
另一方面則轉向對公園背后展現出的文化殖民、政府管理、城市發(fā)展等文化社會方面的研究。例如胡俊修和姚偉鈞[7]以漢口中山公園在管理上遇見的問題為例探討了近代時期公園管理之中存在的問題。吳昌和孫善根[8]則通過報刊史料探尋了寧波公園面臨的管理困境。通過以上學者的研究可以看到,近代時期的公園管理共同面臨著民眾素質低下損害公園環(huán)境以及公園方服務意識低、管理效果差、損害公眾利益等弊病。除此之外,李德英[9]詳細探尋了成都城市公園在近代社會中發(fā)揮的大眾教育與社會活動職能。陳蘊茜[10]則聚焦于中國近代公園所獨有的弘揚民族主義的建筑功能,追溯中國近代公園之中“民族空間”的建立與被殖民經歷的關系。鞠熙[11]從民俗學角度出發(fā),認為北京公園建設過程中蘊含的西方時間、空間、審美、道德觀念與中國舊有民俗間的矛盾導致市民生活狀態(tài)及思想觀念與政府在建設公園時的期望不符的狀態(tài),揭露了近代北京公園建設歷程中,由于進展過快,未能協調好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銜接問題而導致的社會割裂的矛盾。風景園林建設領域的研究者則致力于近代公園的建筑風格美學以及與西方園林的對比研究[12]。
此前相關研究大多著眼于公園本身,對公園這一新生事物所展現出的社會認知變化關注較少。公園作為一個能夠為公眾提供活動休憩場所的開放公共空間,是國人“公共”意識建立的途徑之一?!肮病币庾R是伴隨西方近代民主政治體系發(fā)展而產生的新思想,與近代中國同樣是西風吹拂的產物。通過研究清末民初之際報紙、雜志刊登的時人有關公園的論說,可以一探近代“公共”意識建立的過程。
現代社會中,“公園”一般是指政府修建并經營的自然觀賞區(qū)和供公眾休息游玩的公共區(qū)域。這種近代意義上的公園在中國此前漫長的社會歷程之中并不存在,直至清朝末期,封閉已久的中國被西方強行打開大門,“公園”才被西方人帶入中國民眾的視野之中。
中國古代園林起于殷商,稱“囿”“苑”“圃”“園”。這些園林歸屬于商王,主要的用途是進行捕獵、游樂、訓練武技等活動,以滿足商王休閑娛樂的需求。在生產力較為低下的奴隸社會,這種耗費巨大的休閑娛樂場所僅商王具備能力修建。兩漢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私家園林開始出現,在其后的歷史進程中,園林作為統治階級休閑娛樂生活的最佳場所不斷發(fā)展變化,直至明清時期,集中國審美意趣之大成的各種古典園林在全國各地建造起來,并依據各地的自然條件、人文環(huán)境產生了不同的特點[13]。這些構建精巧、審美高雅的園林是只有統治階級才有財力與能力獲得的額外享受,家境貧寒的普通士人或商販、農民等底層勞動者根本無緣得見,更沒有機會進入園中享受休閑娛樂活動。
公園是近代資本主義工業(yè)社會發(fā)展的產物。農業(yè)社會之中,大多數人作為農民居住于鄉(xiāng)村,自然之美隨處可見,活動場所也十分廣闊,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活才是常態(tài),并不需要特意修建花園等人工建造的綠化設施。資本主義興起后,隨之而來的城市化使越來越多的人群聚集于狹小的城鎮(zhèn),工業(yè)化造成的大氣污染隨時威脅著市民的健康,大量增加的工作崗位使父母忙于工作,孩童無人看管,產生了青少年犯罪等嚴重的社會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西方政府開始在城市中修建公園,建造綠化帶。一方面起到凈化空氣、緩解城市居民健康危機的作用,另一方面為居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為結束工作的人們提供放松身心的去處,也讓青少年有消磨時光的地點[2]。因此,公園的誕生從一開始就有著社會公益的性質。
鴉片戰(zhàn)爭后,隨著大批西方人進入中國居住,公園也作為生活配套措施傳入中國社會。據《北華捷報》記載,1850年前,外國人已經在上海修建了一個面積較小的公園,但由于這一公園人員嘈雜、環(huán)境簡陋,上海外國人委員會決定成立專門的公園委員會負責在上海周邊地區(qū)尋覓大塊土地修建新公園的事宜。由于不熟悉中國官場的一些潛規(guī)則,在買地時受到了一些阻礙,但他們并沒有放棄這一計劃,而是更換了一個更加熟悉中國世情的副委員長處理此事。此人多方奔走,上下打點了5個衙門后,終于以5000美元的價格購得了用于興建新公園的土地[14]。這一公園由在華外國人共同出資建造,所面向的自然也是外國人。
與中國古典園林不同,公園是西方工業(yè)發(fā)展后應運而生的產物,它的出現本就是為了滿足廣大市民休閑娛樂、放松身心的需求,因此具有顯著的“公共”特性,社會大眾均可自由出入。公園等為保障公共利益而修建的大型公共設施此前已經廣泛進入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公共”的觀念在西方已然深入人心,管理者應當為公共利益服務的觀念十分普遍。然而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初期的中國,“公園”這一舶來品尚未進入普通中國人的視野,國人對于“公園”的認知也需要一個過程,但既然切實的公園已經在洋風吹拂最前沿的上海建立起來,這一新興事物進入中國人的生活也不過是時間問題了。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上海的文人已經頻繁踏足公園,并對這一新的游樂之地頗為推崇[15]。隨著“公園”逐漸進入國人的社會生活,人們對“公園”這一新事物所帶來的新觀念的認識也在與公園的互動過程中建立起來。
公園在中國興建的初期,國人對于“公”的認知主要來自對“公平”的訴求。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當在華外國人提出在上海建立一座public garden時,國人便稱之為“公家花園”,與中國傳統私人園林相對應。
據《申報》記載,1872年,在華英國人提出在上海外灘筑堤并建造外灘公園,以便改善環(huán)境、游玩休閑,時人便將外灘公園釋以“公家花園”四字,并提議向社會募捐籌修建之資,而非向西方借貸,以免花園落成后“將禁華人入內游玩,以示結清嚴密之關防”[16]??梢娭袊舜饲耙呀浽庥隽瞬簧俨还降拇觥H欢珗@落成后,華人仍不免受到排斥。1885年,《申報》發(fā)表《論華商致工部局請準華人得共游公家花園事》一文,文中顯示,上海外灘花園的建造經費由多方共同募集,西方人主持修建,修建資金大半來自華商,日本人稍有貢獻,朝鮮人則全無參與。但公園建成后,不僅西方人得以在其中游玩賞樂,于公園建成貢獻微小的日本人,乃至毫無貢獻的朝鮮人均可來去自如,唯獨中國人被拒之門外。作者在文中提出,“西人于造成之后名之曰公家花園,以見其大公無私之意”,認為西方人建造“公家花園”,其用意是宣揚公平公正,以示其毫無為己打算的私心??梢姰敃r的知識分子并無“public”的意識,于是套用更為熟悉的“公平”的含義,認為public garden既然向公眾籌款,便應當公平地向所有民眾開放,但事實上的“公家花園”卻被西方人視為私有物。對于這種行為,作者首先站在西方人的立場,認為禁止素質不一的中國人進入公家花園這等高雅場所情有可原:
華人之居租界者實繁有徒。其中貧富貴賤各有等差,良莠賢愚亦不一品。若一聽其入內游觀,則富貴者可往,貧賤者安得阻之勿往?賢良者可往,愚昧者安能禁其勿往?倘竟概聽其往,則不免有人品混雜之弊,與花草催折之虞。夫是以一律阻止,是其情尚可緣也。[17]
他認為,只有具有一定經濟實力,明事理、有修養(yǎng)的人才有權進入公園;其他家境貧寒、愚昧無知的茍茍小民,不被允許進入環(huán)境優(yōu)美、草木繁盛的花園之中也是理所應當的。作者心中“公家花園”的“公”字,是有條件及限制范圍的,其應用范圍只在有地位的中國人之中,其意味則更加注重于“公平”之義。但他眼中的“公平”,只分別作用于中國有教養(yǎng)的人與西方人內部,而非如今所說的人人平等。為爭取華人入園權利,華商陳詠南、吳虹玉、顏永京等曾聯名致函工部局,提出了華人憑證入園、每周向華人開放一兩日入園、擴大公園面積、改造跑馬場為花園以便各地華人也能進入外灘公園游玩的舉措,作者卻認為均不可取,更是直指擴大公園面積的建議“因欲使華人得有游目騁懷之地而特加葺治,恐亦必無此事也”,表現出當時社會西方人與華人之間存在著明顯的不平等,并習以為常。但當作者論及華人內部關系時,卻認為在有權進入花園的華人階層內部,應當實現人人機會均等,不考慮名氣、財富的差別,“若竟擇有名大商巨賈,始獲領據,則不免有向隅人,即斯舉仍不得謂之公”。而作者認為愚鈍無知、有礙觀瞻的人,卻并不在“公”所應當保障的范圍之內,這與作者論及處理與西方人關系時所持的諂媚態(tài)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認為,雖然作為公園的主要出資人,“華商此舉理直氣壯,無有能非之者”,但中國人在與西方人交涉時應當“先為籌度”,萬事先為西方人著想,對于“公平”的要求似乎蕩然無存,幻想希望能夠通過自我篩選及自我規(guī)訓,使“合規(guī)”華人獲得進入公園的權利,而不愿直面西方人禁止華人入內的出發(fā)點正是出于對中國人的歧視[17]。
然而這樣態(tài)度卑微的懇切請求并不能打動公園管理者,中國人仍舊無權進入自己出資建立的公園。1888年,《申報》又一篇公園論的作者赤花散人憤而指出禁止中國人入內的外灘花園分明是“外國花園”,“何為而以公家名也”[18],以“公家”所應當蘊含的“公平”之義反對公園管理方對華人的不平等對待。赤花散人認為,西方人以華人“品類不齊,性情各異,其知自愛者旅進旅退,靜穆宜人。其不知自重者,往往酗酒滋事,指桑罵槐。又其甚者,以風雅之場,為角勝之地,斗口斗手,鬧鬧嘈嘈。一交三伏,汗氣逼人,雖非西子蒙不潔,人皆掩鼻而遇”為由拒絕華人入內論調是“今一言而推我數十萬人盡入陷阱而不知”[18]。
從提升國民素質的角度來看,民眾勞作整天后進入公園游玩休閑,正可以使他們徜徉于花草山水之中,而“不致胡行于酒樓妓館,中日沉迷而莫返也”。公園是休閑娛樂、放松抒懷的絕佳地點,對于改善市民的精神面貌、身體素質均有極大幫助。因為部分素質較低的民眾行為不當而禁止所有華人進入公園,不僅不公平,而且不利于中國國民素質的提升。不努力提升國人道德水平,只一味禁止舉止不合規(guī)范的群眾入園,使素質較低的民眾享受不到社會發(fā)展的成果,一直處于不懂得公共道德的境地之中,國家自然也難以富強,這對于出錢又出力的中國而言是極為不公平的[18]。
可見赤花散人同樣認為公園所擔負的“公”應當重在公平公正。他在文中問道:“名之曰公家花園而獨禁華人弗入,……然西人不公之處正不止此,西人至華,華人未敢阻止。華人至新金山舊金山等處則西人禁之、拒之甚,而至于驅之、殺之,此其事公乎?不公乎?”“名曰公家花園,中國又豈得過而問之?彼因公家捐資而成,而不盡沒公家二字?”[18]將華人被禁止進入公園的遭遇與華人在海外的境遇相聯系,論證在“公家花園”面前,國人并沒有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所謂“公家”的“公”字,只作用于外國人,于中國人來說則名不副實。
從此階段公園論可以看出,公園在國內建立的初期,國人對于“公園”之“公”的認識,多來源于對現實生活中所遭遇不公之事的反抗。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隨著與英、法、美、俄等列強之間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喪失了大部分主權,西方人可以在中國境內自由生活,進行游歷、經營、傳教等社會活動而不受中國法律的制約。而海外華人卻飽受排擠,各地均有排華事件發(fā)生,與西方人的地位存在強烈的不對等,即使在中國國內,也存在中國人出資興建“公家花園”卻被禁止入內的不公遭遇,更是當時社會中西地位嚴重不平等的表現之一,這引起了時人的思考與發(fā)聲。因而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公園論中,知識分子開始關注國人是否擁有平等進入公園的權利的問題,提出有教養(yǎng)的中國人應當與西方人獲得平等待遇的要求,但并無作為社會公眾的一份子而爭取應有公共權益的意識。
即使輿論對于公家花園禁止華人進入一事頗多抗議,由外國人管理的具有公共性質的外灘公園仍舊沒有對中國人開放。但此次論戰(zhàn)無疑反映出公家花園這樣精心設計、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公共場所頗受文人雅士的歡迎,這令不少商人看到了新的商機。各式各樣的由私人經營的具有營業(yè)性質的游樂園林出現,張園、徐園、愚園等私家園林的開放是這批以公司性質經營的游園的先聲。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無錫富商張叔和將自家花園“張氏味莼園”改造成為一座向公眾開放的大型游園,李士棻曾在詩中描寫過園中場景:
煙波小筑近黃灘,士女來游從異觀。
五里恰當蕭寺半,一園堪賦碩人寬。
水心山活三神似,屋角花稠萬錦攅。
上下蜂房迷戶牗,幾疑深入大槐安。[19]
園中煙波浩渺,建筑鉤心斗角,蔚為壯觀,游玩者中頗多名伎騷客,往來應酬之間一片繁華景象。1892年,張園已免費向中外游人開放[20],除了集中西園林景觀之大成,還伴有多種游樂設施。1893年,張園試放電光焰火,因所選用焰火效果不佳且燃放時間較短,使斥資觀看的游客大為不滿,園主于是登報表示將園方所得收入捐給善堂[21]??梢姀垐@雖在后期免除了入園門票,但若要享受園中多樣的游樂設施仍需額外支付費用,這筆開支對于普通民眾來說也不是可以隨意消遣的小錢。
與主動免除門票面向普通游客的張園不同,由富商徐鴻逵創(chuàng)建的徐園則更受文人偏愛。徐園以中式園林景致見長,園中多次舉辦“賞菊會”“品蘭會”等雅宴,時人贊嘆其不愧為一處清幽勝境,與“沾俗子,負販農夫,以及鄉(xiāng)媼郵姬,重臺賤隸,莫不插足,爭先往復。甚至煬者、癩者、盲者、跛者、算命者、賣卦者”[22]來往出入的豫園大不相同。徐園雖然由家庭私有的花園變成了可購票進入的場所,園中卻人煙稀少,往來其中的也多是文人雅士,追求“清雅脫俗”的游玩體驗。被讀書人津津樂道的“賞菊”“品蘭”等風雅活動更是需要引薦,由園主發(fā)出邀請方能入內參與,眾人揮毫潑墨、吟詩作賦以襄盛舉,是一種擴大版的文人詩會。雖然對購票的參觀者一視同仁,但實際進入徐園游玩的人群只局限在經受過教育、有錢有閑的上層中國人之中,是少數階層方能享受的公園。
上海雖出現過私園開放的熱潮,但私家園林終究有限,且受園主個人影響較大。有商人看到了市民對于大型花園的熱情,開始興辦“公司花園”。1889年,由粵商共同出資建造的楊樹浦大花園建成開放,園中裝置完備,配套完整,購票便可入園游覽。這種由商人出資建造,以營利為目的向所有人開放的園林可被概括為“公司花園”。園中不僅有花卉植物等自然風光,還引入了商業(yè)店鋪等休閑娛樂場所,集戲院、馬戲團、動物園等娛樂項目為一體,且不論身份國籍,只需花費一角錢購票便可入內游覽,一時間游人如織,頗受民眾歡迎[23]。
此類由商業(yè)公司開辦的具有商業(yè)性質的公園只要有能力購買門票就能進入,因此有關上海楊樹浦大花園的記載多以記錄其中風景設施為內容的游玩見聞為主,而少有對此前類似公家花園運營中存在不公的不滿。但由于進入需要門票,且所處位置較為偏遠,雖然園方設置了接駁車船以便游客前往,但對于普通民眾來說,見識過花園之中的新鮮事物后,公司花園的吸引力便驟然下降,不會重復前往游覽。楊樹浦大花園經營不久客流量便不斷下降,至于瀕臨破產的地步。1892年1月,即有包工頭登報控訴建造者卓子和父子欠下一萬三千兩工程款未結清,并擅自抵押公園地產房屋[24],僅十余日后,大花園便由英國商人接手,改名半淞園,取消門票,并擴展出向外出租宴會場所、戲臺、拍攝場地等業(yè)務[25]。短短幾年時間,這座由中國人主持興建的商業(yè)樂園便半途夭折??梢姶藭r中國國內并無支撐民眾尋求額外享受的物質條件,位置偏遠、門票昂貴的公司花園對于普通民眾來說,并不是不可或缺的社會生活場所。
1917年,上海著名游樂場地大世界興工建造,“游場系由黃楚九君發(fā)起創(chuàng)辦,據聞所集資本以某大帥之三十萬為最大股東……場內多特別花園一處,將來竣工必大有可觀”[26],是一座典型的公司制游樂花園。園中園景、水池、高臺、商場、餐廳、動物園等設施應有盡有:
其中往來游客,男女衣著悉如富人。黃發(fā)垂髫,咸相顧色喜。見有人,乃大悅,問所從來,具答之。偕入餐室,呼酒點肴共食。室中更多熟人,便各問訊,并述南北戰(zhàn)禍迷漫,使同胞國人,陷于苦境,不聊生焉,并為外人侵凌。問現已和未,乃不意仍戰(zhàn),無怪增兵。游客一一為具言所聞,皆痛恨。[27]
大世界中的游客雖無性別、年齡限制,但皆衣著富貴、關注時政,且彼此熟悉,進入其中的眾人均能平等交往,分享資訊,共同娛樂,儼然已有西方中產階級俱樂部的模樣。不僅能夠娛樂休閑,還能交換資訊、互通有無、結交朋友,比以往單純觀賞景觀、游玩放松的公園更具備公共交往的特性。
這一類型的公園雖然能夠做到不分身份對象地面向所有人開放,但其所有權歸屬于企業(yè),而非政府部門等非盈利機構,其作用是供人娛樂,以盈利為目的,商業(yè)性遠大于公共性,與其稱之為“公園”,倒不如說是“游樂園”更為恰當。公司花園作為商業(yè)項目,自然不會將顧客拒之門外,而門票這一道關卡使得能夠進入公園的人群只能是居住于城市且有一定收入的市民。對于尚處于農業(yè)國狀態(tài)的中國社會來說,能夠支付這筆費用的人群上至官員地主,下至工廠工人,絕對數量并不大。
“公司花園”雖然也是“公園”,其實質仍舊只是少數人消遣娛樂的場所,雖然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公共空間,但只適用于少數群體,人口中占大多數的農民以及底層城市居民仍舊無緣享受“公園”這一公共設施。這一獨特的公園類型所指的“公”指向的是共同出資建立商業(yè)機構的集體,對于公司來說,其“公共”性質僅適用于該公司的成員,公司作為由數位出資人共同出資建立的營利組織由出資者共同所有,表現的是所有權在特定集體之中的共有,“公平”也僅適用于民眾之中有能力支付門票的少數派,而非所有人。
以往的研究中,學者多將目光聚焦于公園正式向公眾開放后的歷史,認為直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公園才不再是華人的禁地。但通過對當時報刊雜志中公園論的研讀,可以發(fā)現,二十世紀初,許多知識分子已經要求政府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公園,公園被視為理應面向公眾開放的場所。在此之前,國人對于公園的看法更注重于外國人對華人的不公平對待,進入二十世紀后,則開始注意到“公園”這一構造所具有的公共特性。
《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被迫進一步向西方列強開放,全國各地外國商人開始提請建造“公眾花園”[28]。清朝末年,清廷派出考察團對西方各國社會進行實地體驗考察后,發(fā)現城市中均大量建有公園等公共設施,于是將公園等公共場所的建設視為西方列國強盛的原因之一。受此啟發(fā),各省督撫紛紛開始重視創(chuàng)辦公園,并寄希望于公園的建設能夠“開各人智識”[29]。社會輿論也將公園視為強盛國家必不可少的公共場所,1905年《大公報》上便有人發(fā)表議論,認為應當順應世界潮流,在首都北京興造公園。
各國京城地方皆有公園,且不第有一處之公園。今中國之北京,市肆之盛、民居之稠,與泰西各國等,而街衢之不潔、人畜之污穢,則尤非各國京城可以舉。似于此而不設公園,其何以造福于臣民而媲美于各國哉?[30]
作者認為西方各國興造公園是出于改善城市衛(wèi)生、培養(yǎng)民眾公德心的目的,而作為清廷首都的北京則十分臟亂,這顯然不是一個大國所應有的風范。中國只有跟上此時世界興建公園的浪潮,才能夠追上西方國家前進的步伐。至于公園建造、管理的花費,則一改上世紀向民間籌款的風氣,轉而要求清政府出資建造。
造之經費不過二萬金,長年需人照料之經費不過二千金。中國公家之帑項雖極支絀,然年來建一離宮,修一衙署,動輒靡費數十萬以至數百萬金,寧獨于區(qū)區(qū)公園之經費而靳之哉?如謂此項經費當出于民間而不動用公款,則城內各處極大之道場佛寺,用以供奉木偶而無益于地方者,民間皆能合力以建設之,更不宜于此公益公利之公園而視為緩也。[30]
作者已經認識到公園的公益屬性,要求將公園的建造管理花費納入政府公共開支之中。文中指出,建造民眾活動的公共場所是政府應當承擔的管理職責,因而應當由政府出資修建管理,而非由民眾自籌。并以西方各國在各殖民地建設公園的行為作為對照,顯示建造公園對于當地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性。
要之公園之于社會,實有莫大之利益,泰西各國獲一殖民之屬地,除整理街道,推廣市廛以外,必先構造公園。奈何中國以北京為首善之者已六七百年,而于此項工程羞無人議及耶。[30]
將興建各種西方傳來新鮮事物的舉措與國家近代化程度相聯系是近代輿論界的普遍論調。有人甚至將各行各業(yè)的興盛均托于公園,稱“農業(yè)有這公園,農業(yè)就不難發(fā)達;工業(yè)有這公園,工業(yè)就不難振興;商業(yè)有這公園,商業(yè)就不難茂盛”[31]。這當然是夸張的說法,但公園作為一個不屬于事關“軍國大事”的重要機構,而僅僅作為一個供民眾平等游玩休閑的公共空間,被列入振奮國家的要地之中,無疑是近代國人持個人主體性與獨立性參與到社會之中的公共意識覺醒的一種表現。
局限于公園尚未普及的社會現狀,國人在公園之中的經歷較為貧乏,因而起初關于公園的認識一向著眼于觀察體會園中花草、景色、建筑構造等較為具像化的方面,而缺少公園是一個由民眾共同享有的社會交往空間的認知。進入二十世紀后,隨著國人與西方各國的交流進一步加強,對公園的認識方得到進一步深化。1903年,《啟蒙畫報》刊載的《敘公園》一文提及了公園作為公共空間的特別之處。
無事到公園歇歇,可以聽許多人說話,便能長各樣的知識,如同讀了各種書一班。也有一家團聚閑談的,也有閑步歌唱的,也有領著小孩,坐在椅子上教書的,也有坐著小馬車,穿林游逛的。個人自樂其樂,天機活潑,沒有一份拘束?!▏屠璧墓珗@,比別處的更好。閑暇無事,到這公園里走一回,看見許多的字,如同進了圖書館??匆妺D女們做活計,如同入了裁縫所。聽見各人的談論,又好像讀了新聞紙……每逢到了禮拜放工的日子,陸軍海軍樂隊都要到公園里游玩,一面奏著音樂、唱著軍歌,無論上下貴賤人等,都可以隨著唱和……就是我們別國人,隨著他們進去逛逛,果然懂得他們的話,亦肯詳詳細細的講給聽。[32]
公園作為公共空間是開放的,不論年齡、性別、職業(yè),都可以自由進入,不管是在公園之中進行休閑娛樂、教育運動活動還是在此地工作、聊天,都是人們的自由。在公園,眾人得到的不僅是自身休閑娛樂方面的滿足,也能夠在公共空間中與他人產生交互,不論身份的高低貴賤、種族資產,都能自由地交換信息,滿足自身與社會各界溝通交往的需要。這在近代中國社會中也能夠起到消除階級意識、開闊市民眼界的作用。
1909年,陳蘭薰在《時報》上發(fā)表《創(chuàng)辦南洋公園說》一文,指出公園的公共特性于國人認知的作用:
高齋雅士,市肆華商,以及征夫行人,村童里嫗,得以歲時游覽,呼吸新氣??煨哪慷鴮в魷?,養(yǎng)天和以紓神慮。佛氏所謂一大悲木,繞益眾生,使之離惡道而入天堂者,殆于是見之耶。雖然公園之利,要非徒供人游覽而已也。道德者人之要素也,而法律者則驅人而入于道德。中國人不自治,游蹤所致,放僻邪侈,恣所欲為。遇有美觀,必毀而后己。其乖戾道德實甚。公園之中,嚴定規(guī)則?!H?,漸摩益熟,則人人皆知以法律自治。[33]
公園不僅打破平日里的階級隔閡,使得不同階級地位的人進入同一公共場所,還通過推行公園的管理條例使得國人逐漸適應有例可循的公共生活,明了社會生活中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界限,使“公共”意識進入國人的社會意識層面。這是近代封建階級觀念逐漸被外來力量打破,應掌握新的經濟資本的階級崛起、新的生產生活方式出現的需要而產生的公共交往空間所帶來的獨特作用。由此產生的公園、公共圖書館、學校等帶有大眾性、平等性的空間建造,在無形中讓國人意識到了公共空間蘊含的近代政府職能、階級關系等方面發(fā)生的改變。曾經,以官員為首的上層階級可以理所當然地占據公共設施以供私用的觀念發(fā)生了變化,公共設施因其共有性而不應被任何人隨意占用,理當由大眾共同使用的觀念盛行。因此,當甯垣公園的洋房被某協統占據舉辦私人宴會,禁止園中游人進入后,便被披露于輿論,從而有了“所謂公園者,其性質固如是乎?”[34]的質問。
進入民國時代,新建立的中華民國政府進一步學習西方社會管理制度,更加重視社會教育、環(huán)境衛(wèi)生等公共領域,把提升國民的文化水平、建立公德觀念等工作視為政府的職責,并將建立公園以及博物館、美術館、運動場、圖書館等“種種社會教育之設施”的公共場所視為改善國民“每逢休息時間,三五成群,酣嬉賭博,狹邪冶游”的陋習,以達到“改良習俗,增進智識教育”的社會教化目的的重要途徑[35]。
公園的建設在一定意義上也確實達成了這一期待。1917年,《湖南警察雜志》刊載的《論公園與市民之關系》的作者發(fā)現,中央公園開放之后,一年四季,不僅“春秋佳日,士女如云”,即便“日暮天寒”,園中仍舊游人“往來如織”。公園如此受到市民的喜愛,可見此處“必有于心理上受無窮之感化,于身理上受無形之利益,而不自知者?!盵36]作者將這一現象視為公園向民眾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公眾生活的佐證。公園這一能夠供人游目騁懷的公共場所的出現,使國人不再沉迷于小群體之間短時間內能夠給予人強烈刺激的賭博、狎妓等無意義的活動,也不再因無處可去、無事可做而終日無所事事、沉淪頹喪,而是通過欣賞自然美景、與他人溝通交流發(fā)現了公共生活的美妙,也意識到身處的社會之廣大,自己便是社會公眾的一份子,與社會的聯系更加緊密。
二十世紀初,有關公園的論述中出現了從十九世紀末時針對已有公園的現狀發(fā)表議論到主動對公園的建設展開豐富設想的轉變,這也意味著公園被納入作者的私人視野之中,成為時人眼中社會公眾理當享有主動建設權、建議權、監(jiān)督權的公共設施。隨著君主專制統治的清王朝在不斷地沖擊下徹底滅亡,此前被壓制于君權之下的民權浮上水面,新的思想解放浪潮提出政府應當成為為廣大民眾服務的社會管理機構的要求,社會公眾成為此時段內毋庸置疑的主體,“公益”“公利”成為熱點話題,而公園則是政府得以助力“公益”的最佳載體之一。要求政府興修公園的聲音與將民眾視為公園主人的觀念無疑昭示著“公共”意識在民眾之間的廣泛建立,公園中豐富多彩的社會公共生活也將這一意識落實到了具體的市民生活之中。
“公”的概念古已有之,起初指朝廷、國家,與統治者的統治息息相關,公園初次在中國出現時,國人稱之為“公家花園”,即取此意。陳弱水在《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一書中曾對中國歷史上“公”的含義進行梳理,主要可分為三類。第一類即社會治理之中政府的統治,與“私”的概念相對。第二類指普遍、全體,即人類共同福祉、全體平等的心態(tài)。第三類指由程朱理學闡發(fā)的天地間的至理等理學概念。至近代則與“共”并用,指在政治、宗族、社會生活等方面的集體事務與行動[37]。在此之前,“公”字多指政府事務而少有涉及公共領域,由此衍生的公共生活、公共事務、公共道德等概念同樣不顯于近代中國。公園作為公眾共有的休閑娛樂場所,是“公共”意識的重要體現,公園在中國的建設過程以及時人撰寫的公園論中論述主題的變化過程投射出了“公共”意識在近代中國的建立歷程。
中國本沒有公園。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專制統治者是國家的主人,自然的享有一切權利而無需對作為被統治者的民眾履行義務,國人也并無官府應當提供公共生活場所的意識。長期以來,中國的園林建筑均由私人所有,明清時期江南地主的私家花園更是千年來中式古典建筑藝術登峰造極的產物,而能夠供全體國人共同使用的休閑娛樂場所則未見蹤影。這種情況直到西方人進入中國殖民居住,開始在中國建立近代意義上的公園方才改變。
公園初次在中國出現時,國人僅僅將其視為西方人興建的新事物之一。由于歷史上缺乏此類建筑,國人對于公園所代表的由社會公眾所共同享有的公共空間并無概念,只是以修建時的出資額為依據,要求得到進入其中的權利,所尋求的并非“公共”而是“公平”。十九世紀晚期,“公共”意識尚未建立,公園論中相關論斷對public的理解是基于當時所感受到的中外之間強烈不對等狀況,認為既然名為“公家”則管理者理應大公無私,對想要入園者平等相待,不能因洋華之別而區(qū)別對待。公司花園的興建使一些經濟狀況較好的市民有了進入大型游樂項目中游玩的機會,但這種基于商業(yè)目的而興修的公園只是小部分人能夠享受的游樂場所,此類“公園”與其他商業(yè)建筑并無區(qū)別。部分公司花園的修建雖無“公共”概念作用,但其向所有具備經濟能力的民眾開放的特點使得其中聚集了一大批能夠相互交往、分享資訊的人群,具備了社會公共交往場所的雛形。二十世紀,更多華人得以進入西方國家學習生活,在西方公園中切實地參與公共社會交往生活,使作為“公眾花園”存在的公園進入國內輿論界的視野,并在國內要求實行政治民主的呼聲下,要求政府承擔起為社會公眾修建公共設施的責任。這一要求政府從廣大民眾的統治者轉變?yōu)樯鐣芾碚叩挠^念變化,正是“公共”意識建立的體現。
公園是西方近代政府為居住于擁擠的城市而無法擁有私人花園的市民、工人提供的休閑娛樂場所。為滿足工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隨著圈地運動等強制城市化的歷史事件的開展,越來越多的農民失去土地,被迫進入城市。他們居住于狹窄的房屋內,生活單調枯燥,缺乏休閑娛樂場所。隨著工廠的大量興建,逐漸加重的大氣污染以及大量缺少父母看顧的少年兒童造成的社會問題使政府開始在城市中興修公園。公園由政府出資建造,平等的開放給所有居民。公園的出現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環(huán)境,減少了大氣污染,保障了城市居民的健康;另一方面則使父母均全天工作而四處游蕩的少年兒童獲得了休閑娛樂的場所,其日?;顒佑赏蹈`、搶劫轉變?yōu)檫\動、健身,城市面貌大為改善。公園的修建不僅滿足了城市居民放松身心、改善環(huán)境的需求,也達到了改善城市治安的目的??梢哉f,公園的出現是近代西方政府履行管理與服務職能的典型產物。而這一行為也正是西方近代政府進行統治的基石,其社會建設多在這一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由政府建設的圖書館、博物館、醫(yī)院、學校等西方近代公共設施皆基于政府的管理與服務職能而得以建立。
這種為社會公益服務的性質正是近代民主政府所應當承擔的責任。逐漸覺醒的社會公共意識與政治民主化進程相輔相成,時人開始意識到政府不應是全然的支配者,而應是有義務為市容市貌、國民素質、社會風尚等相關社會發(fā)展問題負責的機構。公園的建設正與中國國內高漲的要求廢除封建統治、建立民眾政府的聲音相互呼應。作為有利公益的公共場所,公園理應由政府出資興建。在近代中國,公園的修建使越來越多的國人有機會走出胡同、弄堂等日常生活的固定區(qū)域,進入更加廣闊開放的社會空間,不分階級、財產的與社會各色人等產生交互,也使進入公園的人們更加認識到世界的廣闊與真實,真正認識到“社會公眾”的存在。在這一過程中自然產生的人際交往規(guī)則得以將虛無縹緲的社會公德落實到了市民日常生活中所應當遵循的共同守則,公共道德的意識便在這一過程中建立。
至此,中國近代“公共”意識建立的過程也得以顯現。起初國人對于“公共”之意不甚明了,只是基于海內外華人所遭受的不公對待以及上海華商付出了參與建造公園的資金的立場,要求獲得與外國人平等的入園權利。在發(fā)展過程中,由于自然的商業(yè)行為而出現了獨特的“公司花園”,此間的“公”指由多人共同出資、共同所有,而非公眾公有,但少數人在公司花園之中的社會交往活動已經具有近代社會民眾公共生活的雛形。政治民主化的進程促使更多人認識到公園應當是政府負責承建的公共福利設施,社會公眾有權對公園等社會公共設施發(fā)表建議觀點,將公園建設納入到社會公眾的權利領域之中。而且,逐漸在各地建立的公園中豐富多彩的公共生活也使得民眾建立了對公共空間、公共道德的認知,使“公共”意識進入大眾認知之中。
報紙雜志等出版物中記載的清末民初這一歷史時期時人對于公園的議論,是中國國內近代“公共”意識建立過程的一個側影。由這一過程可以看到,中國近代化的過程中新事物的出現,往往伴隨著一系列與之相呼應的新概念、新意識、新文化,而這一事物在中國傳播、普及的過程,就是其后的思想文化逐漸被學習、理解、接納,最終得以適應中國發(fā)展的過程。新事物與新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中的相互作用,共同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
近代公園建設的過程同樣如此。從十九世紀局限于西方殖民聚居地區(qū),至二十世紀在全國全面鋪開,公園在近代中國的建設歷經了半個多世紀。它的發(fā)展歷程之所以如此漫長,是因為公園作為大眾公有的休閑娛樂場所,其建造需要擁有雄厚財力且無意攫取高額回報的近代政府的大力支持,而為封建統治者服務的清廷自然無法做到。因此,在近代民主政治與先進思想作用下誕生的公園只有在清朝封建專制統治動搖,大眾民主思想傳入的基礎上才能大量出現。而近代民眾針對公園產生的議論,也同樣是社會狀況的真實反映。從十九世紀晚期在公園論中表達中國人面臨的中外之間不對等關系的抗議,至二十世紀主動要求政府建設公園,并對公園進行設想、監(jiān)督的歷程無疑展現出了“公共”意識隨著時代發(fā)展而逐漸建立的過程。
公園論的變化發(fā)展佐證了近代“公共”意識是如何進入中國,并在日常生活之中逐漸被民眾吸納接受,成為普遍概念的歷程。研究這些新事物及其背后承載的意識變遷,是我們探索中國近代化歷程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