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文玉
(遼寧師范大學 文學院,遼寧 大連 116081)
近年來,“嗑CP”一詞在“飯圈”中流行開來,成為網(wǎng)絡(luò)流行語。“嗑”字古已有之,在互聯(lián)網(wǎng)迅猛發(fā)展的今天,“嗑”字又發(fā)展出了新義,且在蛛絲馬跡中可以發(fā)現(xiàn)“嗑”字新義的演變過程?!班綜P”一詞首先在“飯圈”中被大量使用,而后,由“嗑CP”又衍生出了“嗑劇”“嗑學家”“嗑糖”等一系列“嗑”字詞語,但“嗑”作為動詞,其用法與其他普通動詞相比沒有太大差別。網(wǎng)絡(luò)流行語“嗑”的大量使用表現(xiàn)了年輕人追求時尚、追趕潮流,以求群體認同的心理。但是目前對網(wǎng)絡(luò)流行語“嗑”的研究還不夠充分,我們有必要對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許慎《說文解字》:“嗑,多言也。從口,盍聲,讀若甲。候榼切。”[1]27“嗑”是一個形聲字,古義表示話語多。
《漢語大詞典》中“嗑”字有3個讀音,分別為:“k蔓h锓xiá”。讀作“kè”時,有以下7個義項[2]456。
①說話,閑談。例如:“休來這里閑嗑,俺奶奶知道罵我?!?元·無名氏《玉抱肚》)
②用牙齒對咬有殼的或硬的東西。例如:“[淑華]抓了一把瓜子,捏在手里,慢慢地放在嘴邊嗑著。”(巴金《春》)
③指上下牙齒的對碰。例如:“加上剛剛出過汗,給風一吹,全身就冷得發(fā)抖,牙齒嗑得咯咯地響。”(鄧洪《山中歷險記》)
④方言??拷ぶ@纾骸皬鸟v地出發(fā)時,太陽已經(jīng)嗑山了?!?峻青《秋色賦·火把贊》)
⑤象聲詞。例如:“編氓賣者,手二銅盞疊之,其聲嗑嗑?!?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賜冰》)
⑥用法同“瞌”。例如:“嗑睡”。
⑦用法同“磕”。例如:“隨尊興,哩嗹花啰能堪聽,孤魯子頭嗑得精。”(明·湯顯祖《南柯記·謾遣》)
“hé”和“xiá”這兩個讀音不常見,不再舉例。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只收錄了兩個讀音,分別是“kē”和“kè”。作名詞時讀作“kē”,屬于方言用詞,解釋為:話,有時特指現(xiàn)成的話[3]736。如:
他的嘴老不閑著,嗑兒真多。(《現(xiàn)代漢語詞典》)
作動詞時讀作“kè”,解釋為:用上下門牙咬有殼的或硬的東西[3]742。如:
老鼠把箱子嗑破了。(《現(xiàn)代漢語詞典》)
《漢語大詞典》和《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都收錄了讀作“kè”時,“用上下門牙咬有殼的或硬的東西”這項詞義。該詞義在當代漢語中仍然比較常用,例如:
(1)仙鶴仍笑盈盈的,用兩個指尖從盤里拿起一顆瓜子,放在口中嗑開,棄了皮殼,籽粒便點在舌尖上。(尤鳳偉《金龜》)
(2)剛出土的花生散發(fā)著泥土氣息,嗑幾粒在嘴里,脆嫩清香,滑潤爽口。(《光明日報》2021-10-30)
(3)她從不清楚有多少男人為她格殺打斗,每回倆人在她房里打起來,她就靜靜地騰出場地,抓一把瓜子去嗑。(嚴歌苓《扶?!?
例(1)中的“嗑開”指用牙齒把皮殼咬開;例(2)中的“嗑”指用牙齒咬開花生殼,并且吃下花生仁;例(3)中的“嗑”同樣有咬開瓜子殼并吃下瓜子仁的意思。此時的“嗑”,包含著“用牙齒咬有殼的東西”并將殼去除后“吃殼中的食物”這兩個動作,而不再單純指用牙齒咬帶殼的或硬的東西。顯然“嗑”的詞義被擴大了,含有“吃”的意思。此外,“嗑”有時還用作擬聲詞。
另外,“嗑”在方言中還有一些特殊用法,這些用法已經(jīng)被固定在特定的詞語中,與其他語素結(jié)合起來表示特定的含義。如:東北方言中的“毛嗑”,讀作“kè”,是瓜子的意思;東北方言中的“嗑巴”“結(jié)巴嗑兒”,陜北方言中的“結(jié)嗑嗑”,均讀作“kē”,是口吃、結(jié)巴的意思。
網(wǎng)絡(luò)語言以其新穎、獨特、便捷、隨意和對傳統(tǒng)語言的叛逆引起了語言學界的廣泛關(guān)注[4]。與“嗑”字組合較早出現(xiàn)的網(wǎng)絡(luò)流行語就是“嗑CP”?!癈P”是英文單詞“couple”或“coupling”的縮寫形式,意思為“一對、兩個”,尤指夫婦或情侶。而“嗑CP”指的是十分喜愛自己支持的情侶。該詞最早出現(xiàn)在“二次元文化”中,指的是粉絲對日本動畫、漫畫、游戲、小說中虛構(gòu)的情侶十分支持和喜愛并沉迷其中,捕捉情侶間微小細膩、表達愛意的互動情節(jié)或親密行為,從而使粉絲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感。近年來“嗑CP”不僅運用在“二次元文化”中,現(xiàn)實世界中也被廣泛使用。例如:
(4)愛,原本就是一件喜氣和慶的事情。嗑CP,就是相信愛情的力量。相信愛情的強大,終能戰(zhàn)勝重重困境,修得一世圓滿。我們要和和氣氣,團團圓圓的在一起嗑啊,最后抱得他們的花好月圓。(微博“隨心取舍”2021-11-26)
(5)他們的態(tài)度是:我不要談戀愛,打游戲不香嗎;我不要談戀愛,我只要“嗑CP”;我不要談戀愛,我要專心搞學習……(光明網(wǎng)《高校里的“愛情課”,指向哪里》2021-10-15)
(6)不行了最近嗑糖又嗑上癮了,他泰這對CP太甜了,顏狗的快樂。(微博“如逝時光”2021-11-26)
“嗑”在上述語料中都作動詞,后面加名詞,表達支持、喜愛的意思,尤其是例(6),非常直接地表述出上癮、沉迷的語義。而其中“嗑糖”的意思是粉絲觀看劇情中情侶間的親密行為,從中感受到的甜蜜幸福感,就像吃了蜜糖一樣。
作為網(wǎng)絡(luò)流行語的“嗑”在傳統(tǒng)語義中并沒有找到直接源頭,其新義與傳統(tǒng)語義都不太相符。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嗑CP”出現(xiàn)以前,“嗑藥”一詞在臺灣作家的一些作品中被頻繁地使用。
(7)然后他們蹲在廟前嗑掉一下午的花生殼和煙蒂,拍拍膝蓋,走了,把滿地花生殼踏得枯癡枯癡亂響。(朱天文《最好的時光——侯孝賢電影記錄》)
(8)吉姆紅到二十八歲,嗑藥過度,死掉。又成一頁燦爛傳奇。(蔡康永《LA流浪記》)
(9)島上已遍地夜吧,擠滿了歐洲的靈肉解放者,嗑藥、跳舞,絕大部分是已成為雅痞的嬉痞。(朱天文《巫言》)
例(7)中的動詞“嗑”的語義分別指向“花生”和“煙”?;ㄉ灰ч_殼后吃花生仁,而煙既不是硬物也不是帶殼的東西,更不需要用牙咬并吃下去,而是用來吸或抽的。所以,當“嗑”的語義指向“煙”時,“嗑”就有了“吸”的含義。例(8)(9)來源于臺灣作家的作品,這兩句中的“嗑藥”都是“吸食毒品”的意思。在當?shù)卦捴?,“吃”也被讀作“嗑”[5],如“嗑一粒止疼片”即“吃一粒止疼片”。后來“嗑藥”專指“吸毒”,成為吸毒成癮的委婉說法。王緣也認為“嗑藥”是“吸毒”的俗稱[6]。
祝杰認為,人在現(xiàn)實的戀愛中大腦會分泌一些激素,這些激素的分泌會使人“感到精神抖擻、不知疲憊”。在“嗑CP”的過程當中,人們通過看熒幕情侶互動來想象他們在一起的畫面,這個過程會讓他們得到快感并沉迷上癮,“就像自己在談戀愛一樣”。所以,他們的身體中也會分泌讓人精神抖擻、不知疲憊的激素,導致他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7]?!班綜P”的這種興奮刺激、沉迷上癮、不能自拔之感,與吸毒后獲得快感、因上癮而無法自拔在抽象意義上極為相似,是用吸毒獲得生理上的快感比擬觀看情侶互動后獲得精神愉悅的感受,并且二者都會使人深陷其中,甚至成癮,停不下來。所以,“嗑CP”中的“嗑”不僅含有“喜愛支持”的語義,也含有“沉迷上癮”的語義特征。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新詞“嗑CP”中“嗑”的新語義,應(yīng)是從“嗑藥”一詞發(fā)展而來。但在感情色彩方面二者截然相反,“嗑CP”的感情色彩是中性的或是褒義的,而“嗑藥”是貶義的、消極的。
網(wǎng)絡(luò)上“嗑”除了簡單地作動詞直接加名詞,如“嗑CP”“嗑糖”,還有一些由“嗑”衍生出來的新詞匯。
(10)腐女與普通觀眾不同,她們的參與度和忠誠度極高。別人“追劇”,她們“嗑劇”。(光明網(wǎng)《耽美作品改編盛行,幾點問題需關(guān)注》2021-04-07)
(11)給我們嗑顏人的心動一擊!怎么會有這么甜欲甜欲的美女!(微博“綜藝大雜燴”2021-12-18)
(12)就在宋雨琦揚言嗑定兩人時,第二位女嘉賓何丹妮的到來讓首集節(jié)目出現(xiàn)了四角關(guān)系。(光明網(wǎng)《〈我們戀愛吧3〉浪漫開播 田園偶像劇式展現(xiàn)戀愛細節(jié)》2021-09-29)
(13)近日,四川南充。外公為了讓外婆摘菜時不被泥巴弄臟鞋襪,便專門為外婆打造了一個夢幻菜園。網(wǎng)友:實名羨慕這神仙愛情了!外公外婆的愛情太好嗑了(微博“四川日報”2021-10-14)
(14)我從來沒有嗑到過男主和女主,但嗑到了男主和女二,太子和太子妃就是我的宿命。(微博“想拔貓毛”2021-11-25)
(15)這到底是腳無意滑下還是在提示?。。。【让?,嗑死我了!(微博“Cookya-”2021-03-14)
(16)報告!零食瓜子已準備好 !坐等開播做嗑學家,這倆的互動真的是想甜死誰??!(微博“AOKeYa”2021-11-22)
(17)為了打造一對讓人“嗑生嗑死”的CP,作者在設(shè)定人物特質(zhì)時可謂煞費苦心,作出種種排列組合,如傻白甜×腹黑,小狼狗×高嶺之花,瘋批×反斯德哥爾摩……不斷地翻著花樣變更“人設(shè)”,都是為了能讓讀者“嗑”起來。(光明網(wǎng)《網(wǎng)絡(luò)文學評論——90后的聲音》2021-09-13)
例(10)中的“嗑”作動詞,加名詞“劇”后,意思就是十分喜歡和支持電視劇,沉迷于其中,且根據(jù)語境可知,“嗑劇”對電視劇的喜愛程度要遠遠超過“追劇”。例(11)中的“嗑顏人”,其實是“科研人”的諧音,而“顏”指的是高顏值、相貌出眾的明星,“嗑顏”在結(jié)構(gòu)上是簡單的動詞加名詞,意思是十分欣賞和喜愛某一明星的相貌,甚至達到迷戀的程度。而“嗑顏人”是指特別關(guān)注和欣賞明星出眾容貌的粉絲,他們達到了十分專注的程度,甚至像“搞科研”一樣。這只是一種調(diào)侃的說法。例(12)中的“嗑定”,在結(jié)構(gòu)方面,“定”作“嗑”的補語;在語義方面,用“嗑”來表示說話人十分喜愛并支持兩個人的情侶關(guān)系?!班径ā笨梢岳斫鉃椤罢J定了、支持定了”。例(13)中的“太好嗑了”,在結(jié)構(gòu)上是副詞加動詞再加“了”,意思是欣賞他人之間表達愛意的行為,讓人情不自禁產(chǎn)生喜愛之感并想要支持,而觀者則會精神愉悅甚至沉迷其中。例(14)(15)中的“嗑到過”“嗑到了”“嗑死我了”在結(jié)構(gòu)上都是動詞后加補語的形式,意思是感受到劇中角色之間的甜蜜愛意并極度興奮,粉絲的喜愛程度因補語的不同而不同,“嗑”帶有“感受、見證”的意味。例(16)中的“嗑學家”是取“科學家”的諧音,指將“嗑CP”當作一門學問,根據(jù)劇情有理有據(jù)、一絲不茍地品味和分析熒幕情侶間的互動細節(jié),沉迷其中而樂此不疲,也是一種調(diào)侃的說法。例(17)中的“嗑生嗑死”,“生”和“死”都是補語,換一種通俗的說法就是“嗑得死去活來”,其與“嗑起來”同屬于動詞加補語的形式,語義同前面的“嗑”加補語的例子沒有太大差別,不再贅述。
結(jié)合上述語料,網(wǎng)絡(luò)流行語“嗑”作為動詞與其他普通動詞的用法沒有太大差別,通常在其后加名詞形成動賓結(jié)構(gòu),或在“嗑”后加補語,形成動補結(jié)構(gòu)。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嗑”幾乎沒有充當其他成分的情況,其新用法是青少年網(wǎng)友因新潮獵奇而衍生出來的。語義方面,“嗑”表達了欣賞、喜愛、支持、沉迷甚至上癮的含義。
“嗑”作為網(wǎng)絡(luò)流行語,意思為“支持、喜愛、沉迷上癮”,來源于“吃、吸食”的含義,而“嗑”的本義是“話語多”“現(xiàn)成的話或說辭”“用牙咬帶殼的或硬的東西”,并不包含“吃、吸食”這種含義,人們在運用“嗑”這個詞的過程中,無意間擴大了其詞義,如“嗑瓜子”“嗑藥”,使其帶有了“吃、吸食”的含義。而后年輕網(wǎng)友將“捕捉愛人間微小細膩、表達愛意的互動情節(jié)或親密行為,感受愛情的美好而沉迷其中,從而獲得身心愉悅的感受,達到上癮的程度”,比作“吸食毒品獲得快感停不下來”的感受,此時“嗑”就有了新的意義。需要注意的是,“嗑藥”一詞的感情色彩是消極的、貶義的,而“嗑CP”等“嗑”衍生的流行語都是積極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