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建 偉
(華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黨的建設研究院,廣州 510631)
“在現代政黨分類譜系中,中國共產黨具有鮮明的獨特性,是典型的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1)唐皇鳳:《使命型政黨建設的理論基礎與中國經驗》,《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2期。貫穿黨的二十大報告的一條紅線,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特質。報告全面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使命型政黨的特質及其內在邏輯,深化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一把鑰匙。
基于政黨類型學的創(chuàng)新,結合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和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實踐,我國學者提出了使命型政黨這一政黨類型,以區(qū)別于資本主義社會充當國家與社會的中介、以獲取選票為目的的選舉型政黨或掮客型政黨。使命型政黨“不是作為‘國家與社會的連接中介’,而是‘國家與社會的最高政治領導力量’”(2)唐亞林:《使命型政黨: 新型政黨理論分析范式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之道》,《政治學研究》2021年第4期。,在國家治理和發(fā)展中占據中心位置,具有領導國家、整合社會、表達民意、分配價值等重要功能。使命型政黨有不同的形態(tài),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是使命型政黨中的代表和典范。所謂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是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把握為前提,以實現民族解放、國家振興、人民幸福為直接的使命任務,以實現共產主義、推進人類大同、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為最終使命,具有強烈的主體意識與擔當精神的政黨類型。(3)李海青:《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的使命型政黨》,《江西社會科學》2018年第2期。學習和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可以發(fā)現,報告從更高的站位、更全面的角度,表達和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鮮明的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特質。
忠誠擔當、自信主動,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鮮明品格。使命型政黨必須忠誠于自己的使命,擔當好自己的使命;政黨成員必須忠誠于黨的信仰、黨的組織、黨的事業(yè),肩負起自己的責任。使命型政黨必須有清醒的認知,具備堅定的自信,把握歷史主動,引領歷史向前發(fā)展,完成自己的使命任務,決不能彷徨猶豫,被動等待歷史的選擇。黨的二十大報告不僅重申了“四個自信”,強調對黨忠誠,而且從偉大建黨精神、“三個務必”、“歷史自信、歷史主動”等方面,進一步彰顯和闡釋了中國共產黨作為使命型政黨忠誠擔當、自信主動的品格特質。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精氣神”。擔當使命、對黨忠誠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分析,偉大建黨精神本身其實就是中國共產黨忠誠擔當、自信主動品格特質的直接表述和生動呈現。黨的二十大將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列入大會主題,意味著中國共產黨使命型政黨特質成為黨的二十大的重要基調,也是對中國共產黨忠誠擔當、自信主動的品格特質的彰顯。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4)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22,第1頁。這句話被概括為“三個務必”?!安煌跣?、牢記使命”來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也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毛澤東同志“兩個務必”的核心內容,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西柏坡精神”的核心要素,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忠誠擔當的體現和要求;“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來自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斗爭精神的強調和闡發(fā),意味著自信、擔當、主動和進取,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將“堅持敢于斗爭”列入黨的重要歷史經驗。概而言之,無論是思想來源還是內容表述,“三個務必”都是對中國共產黨忠誠擔當、自信主動的品格特質的闡發(fā)和彰顯。
具有高度的歷史自信,始終掌握歷史主動,才能成為不斷推動歷史進步的使命型政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5)習近平:《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求是》2022年第1期。。黨的二十大報告開篇就強調自信自強,強調歷史自信和歷史主動,進一步突出了中國共產黨作為使命型政黨自信主動的品格特質和要求。
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根本立場和顯著標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第9頁。
人民中心、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貫穿黨的二十大報告。報告強調,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必須貫徹人民至上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是理論創(chuàng)新的不竭源泉”(7)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第19頁。。黨的工作和實踐也必須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比如,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實踐本質要求的表述一共有九個分句,規(guī)定了中國式現代化實踐各方面的原則要求,其中三個分句中有“人民”二字,兩個分句中有“人類”二字,“人類”是擴大了的“人民”,其他分句中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質量發(fā)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人民立場根本上是一致的??傮w來看,可以說九個分句中每個分句都有“人民”,人民至上、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貫穿其中。(8)同上書,第23-24頁。報告指出,在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必須牢牢把握五條重大原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是其中一條。此外,報告進一步明確和完善了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全過程人民民主等與人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和發(fā)展目標??梢姟叭嗣瘛倍衷邳h的二十大報告中的中心地位。
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推進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必須守正,必須讀好用好馬克思主義這本“真經”,如此才有科學的方法論,才能不忘初心,推動完成使命任務;創(chuàng)新必須開放和包容,使命型政黨必須對新事物保持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才能推動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發(fā)展,推動黨的自身發(fā)展,為實現崇高使命打下堅實基礎。馬克思主義具有開放包容的特質,中國共產黨開放包容的特質更為鮮明。在黨的百年奮斗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形成并不斷豐富守正創(chuàng)新、開放包容的特質。“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fā)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2016,第406頁。從社會主義運動史來看,中國共產黨對這一論斷的領會最為深刻,運用最為純熟。
中國共產黨守正創(chuàng)新、開放包容的特質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全面彰顯。比如,報告進一步明確了“兩個結合”,提出了“兩個行”的重要論斷;從“一個結合”到“兩個結合”,從“一個行”到“兩個行”,是中國共產黨理論發(fā)展上守正創(chuàng)新、開放包容特質的生動呈現。又如,中國式現代化是守正的、特色的,也是創(chuàng)新的、包容的,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完善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和方略,始終強調“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10)同①書,第27頁。,強調堅持改革開放基本國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都是中國共產黨在理論和實踐上守正創(chuàng)新、開放包容的重要體現。
使命型政黨屬性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必須是行動主義導向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為使命而生,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和苦難輝煌的歷史實踐,造就了敢于斗爭、使命必達的行動特質。毛澤東同志把敢于斗爭和完成使命視為中國共產黨的基本工作方法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的基本邏輯,“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爭”,“斗爭,失敗,再斗爭,再失敗,再斗爭,直至勝利——這就是人民的邏輯”。(11)《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1161、1487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戰(zhàn)勝的強大精神力量?!?1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第12頁。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黨的探索奮斗為主線,全面總結了百年黨史的偉大成就,強調“黨和人民百年奮斗,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13)《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人民出版社,2021,第2頁。。這些都是對中國共產黨敢于斗爭、使命必達的行動特質的生動描述。
使命和斗爭這兩個關鍵詞貫穿黨的二十大報告。報告明確了中國共產黨在新征程上“兩個全面”的使命任務,即“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4)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第21頁。。報告開篇提出的“三個務必”中就有“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15)同上書,第1頁。;對新時代10年的總結,突出強調“義無反顧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16)同上書,第6頁。;對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強調“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yè)發(fā)展新天地”(17)同上書,第26-27頁。??偠灾?,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共產黨使命型政黨敢于斗爭、使命必達的行動特質增加了許多新的權威論述,中國共產黨敢于斗爭、使命必達的行動特質更加彰顯。
馬克思主義政黨是先鋒隊政黨,這決定了它有鐵的紀律要求,必須高度自律。中國共產黨成長于殘酷的武裝斗爭環(huán)境,自律特質更為突出,管黨治黨全面從嚴、堅持自我革命是自律特質的根本表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能夠從最初的50多名黨員發(fā)展到今天的9 100多萬名黨員,戰(zhàn)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關鍵在于我們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不放松,在推動社會革命的同時進行徹底的自我革命?!?18)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求是》2021年第7期。從革命年代鐵的紀律、“打掃思想上的灰塵”,到改革開放新時期的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再到新時代的全面從嚴治黨、黨的自我革命,無不是黨的自律特質的發(fā)展和體現。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全面從嚴治黨”一詞出現了8次,“自我革命”一詞出現了5次,報告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19)同④書,第64、69頁。習近平總書記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強調:“一個飽經滄桑而初心不改的黨,才能基業(yè)常青;一個鑄就輝煌仍勇于自我革命的黨,才能無堅不摧。”(20)《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強調,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4日。這些話語,無不生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管黨治黨全面從嚴、敢于自我革命的自律品格,表達了對自律品格的堅持和自信。
使命型政黨有三重內在邏輯,即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黨的二十大報告全面揭示和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三重內在邏輯,深化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
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兩個結合”(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21)《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第24頁。)的重要論斷,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深化和完善了“兩個結合”的理論敘事。重大的理論創(chuàng)新來自“第二個結合”。對此,黨的二十大報告從三個方面進行了闡釋:第一,從理論發(fā)展的一般原理來講,只有植根中國大地、植根中華民族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才能根深葉茂、開花結果;第二,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來講,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寶貴思想資源,這些思想資源與科學社會主義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第三,從理論的特色來講,必須賦予馬克思主義鮮明的中國特色,才能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扎根。(2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第18頁。
“兩個結合”的理論敘事揭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本質特征,中國共產黨作為使命型政黨的理論邏輯進一步完備。
其一,揭示了中國共產黨使命型政黨特質的來源和根據?!皟蓚€結合”表明,中國共產黨的使命型政黨特質,既源于馬克思主義揭示的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和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又源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就前者而言,正如唐皇鳳指出的,在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的譜系中,無產階級政黨獨特的功能定位和使命任務,是實現人類大同的共產主義社會,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有效承擔這一使命則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存在依據”(23)唐皇鳳:《使命型政黨建設的理論基礎與中國經驗》,《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2期。。就后者而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所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社會大同、革故鼎新等寶貴思想資源,是中國共產黨的文化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使命目標、使命意識極為重要的思想來源和精神源泉,進一步賦予了中國共產黨扎根本土、更具中國智慧的使命意識和實現路徑。如黃相懷指出的,以“老百姓是天”的中國傳統(tǒng)政治智慧,使作為使命型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將人民群眾作為實現政黨使命任務的主體與目的,而不是把人民群眾當成實現政黨任務的工具和手段,這就衍生出了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生死與共、水乳交融的生命共同體關系。(24)黃相懷:《馬克思主義者初心與“使命型政黨”的理論邏輯》,《理論學刊》2020年第4期。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互激蕩、相互激活、相互融合,中國共產黨忠誠擔當、自信主動,人民中心、人民至上,守正創(chuàng)新、開放包容,敢于斗爭、使命必達,全面從嚴、自我革命的特質更加鮮明。
其二,夯實了中國共產黨使命型政黨的理論基礎。毋庸置疑,中國共產黨使命型政黨特質的理論基礎主要來自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能夠為忠誠擔當、自信主動,人民中心、人民至上,守正創(chuàng)新、開放包容,敢于斗爭、使命必達,全面從嚴、自我革命等使命型政黨特質提供有效的理論支持,闡釋這些特質的合規(guī)律性、合目的性。中華文化則為中國共產黨的使命型政黨特質提供了扎根本土的正當性論證和重要的道德證成。黨的二十大報告列舉了天下為公、民為邦本、革故鼎新、自強不息等諸多中國寶貴的傳統(tǒng)思想,強調這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25)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第18頁。,這無一不為中國共產黨的使命型政黨特質提供了支持和論證。最為重要的,是二者的結合及其帶來“化學反應”。比如,強世功敏銳地注意到,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提共產主義概念時,借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格言,把共產主義的西方實證科學傳統(tǒng)巧妙轉化為中國傳統(tǒng)的心學,共產主義由此“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心學’”,中國共產黨“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心學重新激活了共產主義這個概念所具有的精神能量”(26)強世功:《哲學與歷史——從黨的十九大報告解讀“習近平時代”》,《開放時代》2018年第1期。??梢?,中國共產黨使命型政黨特質最為重要的根據,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結合。
黨的二十大報告最為重要的命題、也是最集中的理論創(chuàng)新,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命題揭示了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出場邏輯和歷史必然性,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奮斗邏輯和歷史發(fā)展性。
其一,揭示了中國共產黨作為使命型政黨的出場邏輯。我國學者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形成了“出場學”范式。出場邏輯是出場學的首要問題?!熬统鰣鰧W提出的初衷和主體而言,馬克思主義出場邏輯本身就是一個經典的出場學范例?!?27)任平:《論作為一種關于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范式的出場學》,《天津社會科學》2017年第2期。厘清中國共產黨的出場邏輯,是一個重大的理論任務。歷史地看,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發(fā)展是“互構”的關系。如王韶興所言:“近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深刻危機以及現代化轉型,是社會主義政黨政治在中國緣起的社會根源。”(28)王韶興:《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社會主義政黨政治》,《中國社會科學》2019年第6期。中國共產黨誕生于20世紀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傳統(tǒng)東方大國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歷史任務、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接受、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先進知識分子的努力探索等形成的歷史合力,共同造就了中國共產黨。使命邏輯是中國共產黨出場邏輯的核心,出場的使命邏輯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必定是使命型政黨。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國共產黨的出場邏輯,其實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出場邏輯——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引領的現代化。具體來說就是,以中國共產黨這個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為中心,引領和實現國家主權再造,完成國家的人民性改造,完成現代國家的建構,形成以中國共產黨為中心的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探索完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chuàng)造新的文明形態(tài)。(29)燕繼榮、王江成:《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現代國家建構邏輯》,《政治學研究》2022年第3期。事物的出場邏輯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事物的在場邏輯,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百年歷史,使命型政黨特質的出場邏輯始終堅持、始終伴隨,這也構成了黨的二十大報告的底層架構,并貫穿始終。
其二,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作為使命型政黨的奮斗邏輯。中國式現代化是以使命型政黨為中心、使命型政黨引領的現代化,“兩個一百年”是使命型政黨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路線圖,中國共產黨的奮斗邏輯體現為“兩個一百年”前后相繼的內在規(guī)定性和發(fā)展規(guī)律性,具體表現為主動式、遞階性、漸進式的奮斗和使命實現進程。(30)陳家喜、邱佛梅:《主動式、遞階式、漸進式:政黨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展開邏輯》,《科學社會主義》2022年第2期。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將百年黨史分為四個歷史時期,分別論述各個歷史時期面對的使命任務和取得的歷史成就,這是對中國共產黨“兩個一百年”現代化奮斗邏輯的具象化,全面呈現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使命而努力奮斗的階段性螺旋式上升的歷史邏輯和實踐進程。不可否認,中國共產黨在奮斗歷程中的特定階段發(fā)生過錯誤,走過彎路,但作為使命型政黨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邏輯始終沒有改變。黨的二十大強調,黨在新時代新階段要完成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兩步走”戰(zhàn)略任務,這是主動式、階段性、遞梯式奮斗邏輯和發(fā)展序列的要求與體現。
使命型政黨的實踐邏輯,是使命型政黨特質作用于社會實踐、發(fā)揮使命型政黨功能、推動使命任務最終完成的內在邏輯。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獨特和重要的實踐邏輯。
黨的自我革命的基本內涵是,黨既是革命(歷史實踐)的主體,同時又將自身作為革命(歷史實踐)的客體,作為主體的黨組織對作為客體的黨組織進行革命性鍛造,永葆黨的使命型政黨特質。社會革命是一個宏大的范疇,包括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進行階級斗爭、改造經濟社會制度、開展思想斗爭等。共產主義的實現有賴于徹底的社會革命。進行徹底的社會革命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主張,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任務。中國共產黨始終強調社會革命,如中共二大就已指出,中國共產黨的目標任務是“用階級斗爭的手段,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31)《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第133頁。。
中國共產黨使命型政黨的實踐邏輯是兩重的:一是直接開展社會革命;二是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這兩重邏輯需要同時發(fā)揮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也貫穿著這兩重邏輯。不過,在一段時期內,我們對第二重邏輯一定程度上認識不足。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第二重邏輯的認識不斷深化,“堅持自我革命”已經成為黨的百年奮斗重要歷史經驗。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強調,“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斷自我革命中淬煉而成的”,“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32)《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第70、25頁。
黨的二十大承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對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實踐邏輯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一方面,揭示了使命型政黨實踐邏輯的獨特性和重要性。中國共產黨具有馬克思主義大黨的清醒認識,敢于將自身作為革命對象,堅持以自我革命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而非被外部力量和社會洪流所“革命”。這是中國共產黨實踐邏輯的獨特性所在,是那些被動接受社會歷史選擇的選舉型政黨所不能做到的,對中國共產黨的生存和發(fā)展、對完成肩負的使命具有極端重要的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就此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33)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第64頁。另一方面,彰顯了使命型政黨實踐邏輯獨特的功能性和優(yōu)越性。治亂循環(huán)、王朝興替的歷史周期率,是困擾各國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政治現象,中國歷史的周期率現象尤為明顯。作為使命型政黨,中國共產黨負有化解歷史周期率,探索和建構中華民族長遠發(fā)展康莊大道的歷史責任。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經過不懈努力,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34)同上書,第14頁。黨的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是密不可分、互相促進的關系,以自我革命引領和推進社會革命,同時通過社會革命鞏固和深化自我革命,既保證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執(zhí)政能力,又不斷促進經濟社會全面進步,以實實在在的發(fā)展成果贏得人民支持,跳出歷史周期律就有了條件和基礎。黨的自我革命與毛澤東同志提出的“人民監(jiān)督”相結合,就能從根本上跳出治亂循環(huán)、朝代更替。這也是中國共產黨使命型政黨特質的實踐邏輯所在、最重要的功能和優(yōu)勢所在。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特質及其內在邏輯的揭示和彰顯,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意義重大。筆者認為,揭示和彰顯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特質及其內在邏輯的現實價值和意義,突出表現為“三把鑰匙”。
使命型政黨是黨的二十大報告的底層框架,是貫穿其中的一條紅線。全面準確理解黨的二十大報告,使命型政黨特質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線索和重要視角。彰顯和把握使命型政黨特質及其邏輯,為深層次把握黨的二十大報告的主題和主線、理解報告的理論創(chuàng)新提供了一把鑰匙。
比如,從使命型政黨特質視角可以深入理解黨的二十大的主題。細讀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二十大主題的陳述,從使命型政黨的視角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改革開放以來探索創(chuàng)造的最重要成果,其本身就是中國共產黨使命任務的一部分,也是中國共產黨完成自身階段性使命任務和最終使命的唯一正確路徑;“偉大建黨精神”內含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內含完成使命任務的原則要求和推動力量;“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內含中國共產黨的第二個百年使命,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主動式、階梯式、遞進式的使命任務提出和實現方式;“自信自強、守正創(chuàng)新,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是推動黨的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應對內外挑戰(zhàn),完成新階段使命任務的原則要求和精神動力。(35)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第1頁。
又如,從使命型政黨視角可以解讀“兩個行”“兩個結合”及其內在關系。馬克思主義賦予了中國共產黨終極使命、強大的使命意識以及完成使命任務的理論方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賦予了中國共產黨具體的遞梯式的使命任務和具體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工作方法,二者共同建構和豐富了中國共產黨的使命型政黨特質,讓中國共產黨擁有了完成使命任務所需的本領。如此,才有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36)同上書,第16頁。;如此,才需要不斷推進和深化“兩個結合”。
科學認識中國共產黨、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三者間的內在聯系,是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關鍵所在。我們要問的是,中國共產黨究竟賦予了中國式現代化什么內涵、本質特征和發(fā)展動力?中國共產黨的前途命運與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途命運究竟是什么關系?回答這些問題,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特質是一把鑰匙。彰顯和把握中國共產黨使命型政黨特質及其內在邏輯,才能從本質上把握三者間的必然聯系,進而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實質和內核。
其一,如前所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使命型政黨特質的重要歷史邏輯。換言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內含于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特質中。三者密不可分、有機統(tǒng)一,共同構成了中國共產黨長期執(zhí)政的合法性基礎。
其二,以政黨為中心建構現代國家,以政黨引領國家發(fā)展為基本路徑,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內核,以人民至上為根本價值立場,以改革開放為根本發(fā)展動力,這些都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賦予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要素。沒有這些內在要素,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空心化”的,失去了依憑,黨的使命任務也不可能實現。正如李海青所言:“對于中國式現代化而言,中國共產黨實際上是其內生的本質性因素。”(37)李海青:《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與中國式現代化——基于新時代的分析視域》,《甘肅社會科學》2022年第4期。
其三,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互構的關系,推動和實現互構的內在因素就是中國共產黨的使命型政黨特質。中國共產黨忠誠擔當、自信主動的品格特質,人民中心、人民至上的價值特質,守正創(chuàng)新、開放包容的發(fā)展特質,敢于斗爭、使命必達的行動特質,全面從嚴、自我革命的自律特質,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力量。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歷史進程,就是鍛造和豐富中國共產黨使命型政黨特質、展示其推動實踐發(fā)展內在邏輯的過程。中國共產黨作為使命型政黨的前途命運,就是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途命運。
相對于資產階級的掮客型政黨而言,使命型政黨對自身建設有著更高、更嚴格的標準和要求。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特質是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重要基礎,為新時代新階段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重要指引。彰顯和把握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特質及其內在邏輯,才能深刻把握新征程上黨的自身建設的方向、目標和路徑。
新時代新征程上黨的建設,要緊緊圍繞中國共產黨作為使命型政黨的五重特質來推進,永葆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特質。具體來講,忠誠擔當、自信主動是中國共產黨首要的品質和特質,是中國共產黨完成使命任務的根本保證,也是新征程上全面從嚴治黨首要的任務要求;人民中心、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價值特質,規(guī)定了中國共產黨使命的價值對象和利益歸屬,是新征程上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發(fā)展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守正創(chuàng)新、開放包容是中國共產黨理論發(fā)展和實踐創(chuàng)新的鮮明特質,是中國共產黨完成使命任務的根本動力,也是新征程上黨的建設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敢于斗爭、使命必達是中國共產黨重要的行動主義特質,是中國共產黨完成使命任務和推動自身建設的精神動力,也是新征程上必須保持和發(fā)揚的精神品格;全面從嚴、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特有的自律特質,是中國共產黨完成使命任務的根本保證,也是新征程上推進黨的建設的根本途徑。
新征程上深化黨的建設,要牢牢把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內在邏輯。要把握和運用其理論邏輯,不斷推進“兩個結合”,深化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以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指引和激活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特質。要把握和運用其歷史邏輯,始終不忘黨的出場邏輯,牢記作為使命型政黨的本質;始終不忘黨的奮斗邏輯,在奮斗和實踐中不斷激活和豐富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特質。要把握和運用其實踐邏輯,保持自我革命的高度自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的有機結合、相互促進中,永葆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特質,引領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