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青,史曉紅,鄭雅寧,李秀花,魏素花,張 浩
南京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鼓樓醫(yī)院,江蘇 210003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 年11 月—2021 年12 月接受我院產科一體化護理管理,并行居家產后護理服務的32 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陰道分娩;②產婦出院后有產后會陰傷口、母乳喂養(yǎng)、新生兒護理服務需求;③居住地為我市;④產婦和家屬簽署互聯網+居家產后護理線下服務知情同意書;⑤產婦或家屬能熟練使用微信。排除標準:①剖宮產;②有嚴重妊娠合并癥或并發(fā)癥;③居住地為外市;④產婦或家屬不會使用智能手機。32 例產婦中存在會陰傷口服務需求的17 例,存在母乳喂養(yǎng)需求的9 例,存在新生兒護理服務需求的16 例。
1.2 方法
1.2.1 模式構建 互聯網+居家產后護理服務模式涵蓋了產婦的收案、居家產后服務內涵和護理規(guī)范、健康教育等,整個模式從產婦預約下單開始就形成了安全有效的管理路徑。①建立互聯網+居家產后護理服務管理小組。建立以6 名助產??谱o士、2 名母嬰??谱o士、1 名新生兒科??谱o士為核心的互聯網+居家產后護理服務管理小組,其中7 名成員具有中級職稱、2 名成員具有副高級職稱、1 名助產??谱o士為我院傷口護理組核心成員。②通過文獻檢索查詢篩選互聯網+居家產后護理服務操作內涵和護理規(guī)范,建立居家產后護理上門前評估記錄單、居家產后護理操作記錄單和居家產后護理上門后評估記錄單。③召開專家會議針對互聯網+居家產后護理服務模式進行論證專家會議成員共10 人,其中護理管理專家2 人、科室主任2 人、傷口護理專家4 人、母乳喂養(yǎng)專家1 人、新生兒護理專家1 人;高級職稱4 人,中級職稱6 人;臨床工作年限>30 年1 人,20~30 年8 人,11~19 年1 人。專家組對與產婦的收案、互聯網+居家產后護理服務的流程和內涵等提出意見和建議,并形成最終的互聯網+居家產后護理服務模式。
1.2.2 模式實踐及護理干預
1.2.2.1 產婦端 孕婦從20~24 周至我院產科門診建卡時納入“互聯網+護理服務”平臺收案,定期推送健康教育課程及進行互聯網健康咨詢。出院后有居家護理需求的通過“鼓醫(yī)互聯網+護理服務”APP 選擇居家產后護理服務,進行線上預約,填寫服務需求及家庭住址等信息。
1.2.2.2 護士端 護士收到預約訂單,根據合適的服務時間選擇接單,接單護士查看產婦住院期間病例,電話聯系產婦,了解產婦需求,填寫居家產后護理上門前評估記錄單,評估是否符合居家產后護理條件并確定居家護理上門服務時間。每次由1 名助產??谱o士(負責產婦情況)和1 名母嬰??谱o士或新生兒科專科護士(負責母乳喂養(yǎng)和新生兒護理)進行居家產后護理。
1.2.2.3 物品準備 居家產后護理服務箱,包括碘伏、乙醇、棉簽、鞋套、無菌紗布、速干免洗手皮膚消毒液、無菌手套、一次性薄膜手套、一次性會陰護理墊、黃疸檢測儀(南京理工大學科技公司生產)、換藥器械、醫(yī)用垃圾袋。
1.2.2.4 居家護理 上門后再次進行評估,如產婦陰道流血較多、會陰傷口嚴重感染、急性乳腺炎、產褥期感染、新生兒臍部嚴重感染、新生兒嚴重黃疸及其他用護理方法無法解決的問題,則無法進行居家護理,建議到醫(yī)院就診。填寫居家產后護理上門評估單,評估環(huán)境、生命體征、產婦及新生兒的情況。進行居家服務。產婦護理:①評估產后子宮復舊情況,查看子宮底高度和惡露;②會陰傷口護理,查看會陰傷口愈合情況,傷口輕微紅腫者,指導產婦清洗會陰部,保持會陰部的清潔干燥;傷口有硬結者,指導產婦會陰按摩、溫水坐浴促進硬結的吸收;有線結反應者,拆除不吸收線頭;傷口輕度感染者,拆除縫線,清除傷口處腐肉和壞死組織,碘伏消毒并用高錳酸鉀溫水坐浴促進傷口愈合;③母乳喂養(yǎng)指導,指導正確含接姿勢,乳脹者進行手法按摩,疏通乳腺;乳汁不足者,飲食指導、增加哺乳次數。新生兒護理:①臍部護理,查看臍帶是否脫落、是否有臍部感染;臍周皮膚紅腫或有少許膿性分泌物,進行碘伏消毒;嚴重的臍部感染需到醫(yī)院就診;②黃疸檢測,測量新生兒黃疸值,根據出生天數判斷是否正常,查看新生兒皮膚、黏膜黃染情況,進行退黃的相關指導;③新生兒撫觸,指導產婦及家屬進行撫觸,包括時機、方法、溫度等;④臀部護理,查看臀部皮膚是否完好,有無發(fā)紅、破潰等,指導正確清洗及護理方法。
近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國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越來越重視。建設水生態(tài)文明城市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城市中小河流治理,要求整個工程的總體布置和設備選型不但具有常規(guī)水利工程所要求的使用功能, 而且更要具備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相適應的多種功能。
1.2.2.5 健康宣教 對產婦及家屬進行產褥期母嬰護理的健康教育。
1.2.2.6 填寫記錄單 ①居家產后護理操作記錄單,包括會陰傷口的護理、乳脹的處理、新生兒護理及其他異常情況等;②居家產后護理服務費用結算清單,包括項目及出診費用等;③醫(yī)療廢物處理,居家產后護理服務期間產生的所有垃圾需帶回醫(yī)院進行處理。
1.3 評價指標
1.3.1 會陰傷口愈合情況 隨訪居家產后護理后產婦會陰傷口愈合情況。傷口愈合分為3 個等級,傷口愈合良好,局部無感染、脂肪液化為甲級愈合;傷口伴有急性或慢性的炎癥或者傷口出現脂肪液化為乙級愈合;傷口內伴有局部膿腫形成,需要局部清創(chuàng)引流為丙級愈合[5]。
1.3.2 純母乳喂養(yǎng)率 跟蹤居家產后護理后42 d 純母乳喂養(yǎng)率[6]。
1.3.3 新生兒臍炎發(fā)生率 隨訪居家產后護理后新生兒臍炎發(fā)生率,表現為臍部分泌物增多,可出現臍部發(fā)臭,而且出現血性或其他膿性分泌物[7]。
1.3.4 產婦及其照顧者獲得感受 對32 例產婦及照顧者進行訪談。探究其對互聯網+居家產后護理服務模式的獲得感受,根據研究目的擬定訪談提綱,內容主要為:①您認為居家產后護理服務能解決您的會陰傷口、新生兒喂養(yǎng)及新生兒護理相關問題嗎?②您對居家護理服務是否滿意?③您對居家產后護理的體驗如何?
2.1 會陰傷口愈合情況 居家產后護理后產婦的會陰傷口甲級愈合率為100%。
2.2 純母乳喂養(yǎng)率 居家產后護理后42 d 純母乳喂養(yǎng)率為95%以上。
2.3 新生兒臍炎發(fā)生率 居家產后護理的新生兒臍炎發(fā)生率為0。
2.4 產婦及照顧者獲得感受 產婦和家屬均認為互聯網+居家產后護理服務可以減少往返醫(yī)院的次數,在家就能得到專業(yè)的護理和照護,掌握產后護理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減輕產后焦慮。產婦及家屬體驗良好,滿意度為100%。
3.1 互聯網+居家產后護理提供了優(yōu)質延續(xù)性護理服務 延續(xù)性護理是指通過制定計劃讓病人在不同的健康照護場所得到連續(xù)性或協(xié)作性的照護,通常是指從醫(yī)院到社區(qū)、家庭的延續(xù),包括醫(yī)療護理服務的延續(xù)以及醫(yī)患關系的維持[8‐9]。互聯網+護理服務主要用于“點對點”的慢病??谱o理服務,根據調查,國外的居家護理服務主要為60 歲以上的老年病人[10],國內的居家護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腦卒中慢病管理等方面[11]。近年來,隨著圍生期保健服務技術的增加,延續(xù)性護理逐漸被應用于圍生期服務,有效促進了自然分娩[12],明顯改善了產婦的生活質量,提高了母乳喂養(yǎng)率,促進了產婦子宮復舊[13‐14]。居家護理服務開始被孕產婦廣泛需要。雖然居家產后護理并不是一個新概念,但是現階段尚沒有成熟的居家產后護理實踐模式及評價方式,且居家產后護理服務覆蓋率與熟知度較低[15‐16]。對于資源有限、有產后合并癥和特殊護理需求的婦女,居家護理可以解決此方面的問題[17]。
3.2 互聯網+居家產后護理模式的建立可拓展居家護理服務應用范圍,提高專業(yè)性 隨著三胎政策的實施,妊娠人群結構復雜及疾病譜多元化,高齡再生育與高齡合并妊娠并發(fā)癥的孕產婦比例顯著增加[18],臨床高齡經產婦的數量從原來上升1.62% 增加到10.32%[19],尤其三級醫(yī)院收治的孕產婦大多為高危妊娠婦女,給產科臨床工作帶來巨大沖擊,各種產科合并癥增多,高危妊娠增多,產后出血、會陰傷口愈合不良、乳腺炎、早產、巨大兒的發(fā)生率較高[20],產后康復護理困難,單純靠社區(qū)的家訪難以全面掌握產婦及新生兒的情況,針對性差,因此,通過互聯網+居家產后護理服務可以使得優(yōu)質護理服務資源下沉,有效實現高危孕產婦產前、產后一體化管理,全面掌握產婦及新生兒產前、產時、產后的動態(tài)變化。醫(yī)院醫(yī)護人員專業(yè)知識更豐富,護理服務更有針對性,能夠更好地取得產婦及家屬的信任,顯著提升滿意度及體驗。同時,產婦通過手機下單,避免了產褥期醫(yī)院復診的煩惱,線上申請便可享受到專業(yè)護理人員居家手把手的指導和護理,節(jié)省了時間,方便了產婦。
3.3 互聯網+居家產后護理服務能夠改善產科質量,增強醫(yī)院影響力 2021 年中國婦幼保健健康大會明確指出將降低足月新生兒窒息率、提高會陰傷口愈合率作為產科質量改善指標。本研究針對圍生期母嬰健康,利用互聯網+護理服務,建立居家產后護理實踐模式與評價方法,大力發(fā)展圍生期居家產后護理服務,結果顯示產婦會陰傷口愈合率、純母乳喂養(yǎng)率、新生兒臍炎發(fā)生率均明顯改善。研究者通過訪談,產褥期的產婦與家屬最關心的問題即產婦會陰傷口的愈合情況、新生兒臍帶護理與母乳喂養(yǎng)情況,同時,大多數產婦都愿意接受居家產后護理服務。根據電話回訪,接受居家產后護理服務的產婦與家屬照顧新生兒的信心比之前更高,護理更規(guī)范。證實居家產后護理服務能夠有效提高產婦及家屬的健康意識,改變健康行為,提高依從性,減少產褥期各種并發(fā)癥,最終改善產科質量,提升滿意度,增強醫(yī)院的影響力。
3.4 互聯網+居家產后護理服務能夠促進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成長,提高產婦自我管理能力 國內有學者對產婦產后需求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現階段產婦對產褥期保健知識及嬰兒護理知識匱乏[21],大多反饋存在產后宣教遺忘的現象,國外也有相關研究顯示產后居家康復知識對母嬰健康的重要性[22]。張瑩等[23]認為延續(xù)性護理能夠增強病人自我管理能力,通過現場的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使得產婦了解產褥期的正常變化及護理要點,科學合理地飲食、運動,并手把手指導產婦主動參與嬰兒的照顧中,讓產婦更好地適應角色的轉化。建立后續(xù)的互動渠道,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通過開展互聯網+居家產后護理,??浦a士走出醫(yī)院,走進家庭,面臨著更多的壓力和挑戰(zhàn),不僅需要??浦R和技能、產褥期的相關知識,還需要良好的溝通、協(xié)調、健康教育及指導能力[24],把專業(yè)知識傳授給產婦與家屬,以提升產婦與家屬自我照顧與新生兒護理的能力。對居家護理服務的護士有著較高的要求,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隨機應變的能力等,并且通過參與居家產后護理服務,積極進行總結,反饋產褥期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住院期間的管理,提高住院期間的護理服務質量。發(fā)揮??谱o士的專業(yè)引領作用。
建立規(guī)范的互聯網+居家產后護理服務模式,可提供延續(xù)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提高產婦滿意度,改善產科質量,增強醫(yī)院影響力,促進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成長,能夠滿足產婦、家庭及社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