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琪,陳 祥(湖北經濟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新工科建設有助于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更好地支撐服務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在開拓工程教育新路徑的同時,也需要變革工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在這種背景下,更新和優(yōu)化工科學院文化育人路徑就顯得尤為重要,推進文化育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將有助于塑造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具有家國情懷和人文素養(yǎng)的高素質、多元化新工科人才。
新工科內涵豐富,可表述為新的工科形態(tài),對工科注入新的內涵以適應新經濟發(fā)展需要,即“工科+”[1]。單純的工科教育更加偏向學生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這也是工科人才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基礎,但是對于新工科人才培養(yǎng)而言,單一的專業(yè)能力顯然不足以應對未來的各種發(fā)展變化。尤其工科專業(yè)所涉及領域多為重要工程領域,工科人才的道德品質與人文素養(yǎng)將直接影響其技術應用,關系社會穩(wěn)定與國家安全?!叭绻麨榘l(fā)展做出的努力沒有把人的方面和文化的方面作為其中心內容和中心目標的話,經濟和技術的進步就會失去其真正的意義”[2]。因此,需要以立德樹人為引領,以應對變化、塑造未來為建設理念,以繼承與創(chuàng)新、交叉與融合、協調與共享為主要途徑,培養(yǎng)未來多元化、創(chuàng)新型卓越工程人才[3]。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有效引領和塑造人的精神、道德和價值認知。在《辭?!分校瑥V義的文化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指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而《中國大百科全書》則是將廣義的文化定義為“總括人類的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能力、物質的和精神的全部產品”[4]。西方學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認為,“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所需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盵5]從教育文化角度來看,鄭金洲在《教育文化學》中認為,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后天獲得的并為一定社會群體所共有的一切事物,包括物質層面、制度層面和精神層面;狹義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群體習得且共有的一切觀念和行為,把文化更多地看成一個受價值觀和價值體系支配的符號系統(tǒng)[6]。從各種“文化”概念理解中可以發(fā)現,它是物質和精神的統(tǒng)一,具備群體性、動態(tài)性和復合性特征。它們有著特定的表現形態(tài),如語言、工具、藝術等,也表現為一系列的活動,如制造工具、藝術表演、道德實踐等[7]。學校教育中文化的主要表現形態(tài)為課程文本、教學語言等教育形態(tài),表現活動多為道德實踐、藝術鑒賞等教育活動。因此,文化可以理解為符號化的人類經驗和道德情操以及行為、觀念中內隱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文化育人即是以優(yōu)秀文化教育引導學生,幫助其形成積極健康的主流價值觀念,更好地成長成才。
以文化人作為文化育人的總體機制表達,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文化為基礎,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學生,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形成良好品德[8]。這對于新工科人才培養(yǎng)的“以德為先”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文化育人,將進一步彌補工科學生專業(yè)能力以外的未來發(fā)展必備素養(yǎng)。這就意味著在原有工科培養(yǎng)模式上需要注入人文影響,實現“工科+人文”的工科學院文化育人新模式。從單一技術層面轉變至人的層面,更加強調其家國情懷、創(chuàng)新能力、跨界融合與溝通、終身學習、國際視野等素養(yǎng)與能力。
工科學院文化育人常規(guī)機制可分為直接育人和間接育人。直接育人是將文化知識以簡便且有效的符號、語言等方式直接呈現給學生;間接育人則是利用環(huán)境、氛圍等間接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學校課程與課堂教學屬于直接育人機制,學校課程將文化以符號形式表征為教材內容,而課堂教學是教師以語言形式進行文化加工和闡述;校園文化則屬于間接育人機制,利用日?;顒印⑿麄鞯葼I造文化氛圍,間接影響學生的文化認知。二者相互促進,共同構成工科學院文化育人機制。
學校課程并非獨立存在,而是社會文化傳播的工具,也是實現文化育人的有效工具。一般認為文化是課程的母體,課程是對文化在一定標準下選擇的結果,或是課程是對文化的一種精選[9]。這種選擇能將優(yōu)秀文化最大程度地傳播給學生,引領核心價值觀的建立。在社會學研究中,課程被認為是階級與文化再生產的工具,如布迪厄所提,“學校課程是上層階級實施‘符號暴力’的隱蔽載體”。阿普爾發(fā)出“誰的知識最有價值”的疑問,認為課程知識的研究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研究,即在特定的歷史階段,在特殊的機構中,特殊的社會群體和階級把學校知識看作是合法性知識[10]。簡言之,課程是一種官方知識,一種法定文化。課程作為法定文化,其呈現的內容必然是經過選擇的文化,是維護社會秩序所必需的優(yōu)秀先進文化。法定課程作為講授與學習的主要載體是實現文化育人的最有效工具。
工科學院由于其專業(yè)特殊性,專業(yè)課程文本多為專業(yè)知識,較少涉及人文類知識,這就需要人文學科的課程作為文化育人的課程補充。人文學科的核心使命是立德樹人,特別需要注重價值觀的培育,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世界眼光[11]。工科學院課程設置中將思政類課程作為通識必修課,同時要求通識選修課程學分必須包含人文類學分,就是為了更好的落實立德樹人要求,健全工科生人格的培育與引導。然而實際上,工科學院學生普遍忽略人文類課程,實則是知識地位存在差異。知識間的地位差異在偏差選擇中被不斷固化,實效或實用就成為知識的選擇標尺[12]。工科類專業(yè)知識更加偏向于應用型,是未來職業(yè)生涯的基石,因此學生對于專業(yè)知識有足夠的重視度并愿意投入更多時間。反之,“形而上”的人文學科更注重人的心靈與精神成長,并不能帶來直接效力,因而并不被看重,課程文本這一有效文化育人工具的效力不足。工科學院常規(guī)文化育人模式對于新工科人才培養(yǎng)而言需要進一步完善,“工科+人文”的跨學科模式或許能夠改變工科學院單一的課程文化育人模式。
課堂教學作為文化育人過程中的關鍵介質,能夠有效聯系課程與學生,形成積極互動。課堂教學中課程文本內容是教學客體,而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則是教學主體,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將學生與教材內容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從而實現文化育人。
教師作為獨立個體,本身帶有一定的文化傾向,因此,學校進行教師選拔時都會進行較為全面、嚴格的考察,如此才能使教師能夠代表社會發(fā)揮教育作用。因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能把所謂“法定知識”原封不動地傳遞給學生[13],課程內容生成過程中要受到很多社會因素的影響或制約,其中主要因素就是課程文化和教師的社會角色[14]。教師接受何種教育和文化影響,都會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加入自身對課程的理解,選擇適合自身的方式和內容進行講解,即教師一旦確立了“如何教”,就已經蘊含了“教什么”的課程內容的重構;學生一旦做出了“怎樣學”的選擇,就意味著他所學的已經不是法定課程和教師重構課程的內容了[15]。所以通過對學校教師的職前師范培養(yǎng)與在職教師培訓,加強社會主流文化的熏陶,讓其盡可能地與教材內容具有文化同質性,并在可控范圍內進行一定的自我理解,從而提升教學中的文化育人效果,給予學生積極正向的教育影響。反之,若教師在教學中過多加入自身價值觀,諸如一些過于功利化觀點,這種引導將進一步加劇學生對人文學科的反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即使教材內容具有高強度的引導性也不能保證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能夠給予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作為文化傳遞介質的課堂教學是實現文化育人的關鍵育人過程,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教師本身的素質和觀念同樣值得重視。
校園作為學生日常學習活動的場所,其中蘊含著潛在的文化育人環(huán)境,如文化櫥窗、校園標語、藝術節(jié)等宣傳或活動,在無形之中進行著價值引導與文化熏染。校園文化的豐盈與引導是對文化育人環(huán)境的把控,彌補了直接育人機制較難涉及的學校課余生活和活動空間,以間接方式施加教育影響。
校園文化控制的意義在于保持其平穩(wěn)、有序,且獲得長輩和年輕人共同認可的現實形態(tài)和發(fā)展趨勢[16]。共同認可是維持和穩(wěn)定文化傳承的保障,校內學生認可社會主流文化,才會在此基礎之上進行積極的創(chuàng)新,承擔文化傳播的責任。在網絡推動下各類文化匯集于校園中,注定校園內的文化氛圍是開放和自由的。校園內的文化熏染可以通過一件件小事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和傳播優(yōu)秀、先進的文化,潛移默化地進行正向價值引導。在學校這一教育環(huán)境中,校園文化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理念的集中體現,更是積極、正向的文化育人過程,能夠發(fā)揮正向作用,間接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文化識別與價值判斷能力。
學院以立德樹人為總體目標,通過文化育人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能提升青年學生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進青年學生自由全面發(fā)展[17]。學院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二級細化,其文化作用更能針對具體學生群體,文化育人效果將更加細致化。院訓、特色學院活動等都能給予學生針對性思想引導和價值建立,團學活動、黨建引領、第二課堂、社會實踐等能基于學院特色和學科培養(yǎng)目標加以組織與引導,從而培養(yǎng)具有學科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實際上,工科學院以簡練、效率和結果為導向,在文化建設上缺少必要的人文基礎,而且工科生對于非專業(yè)競賽類活動也缺少必要的興趣,因此工科學院的文化育人環(huán)境較之文科學院缺少一份人文氣息,這也是需要改善與加強的方向。
文化育人的有效實施需要根據時代變化,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原有的育人工具、過程和環(huán)境,促使積極作用的擴大化。通過跨學科課程設置、教師優(yōu)化教學過程和營造豐富的文化氛圍等方式,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我國優(yōu)秀文化,引領健康積極的價值觀建立。
打破原有課程桎梏,融入優(yōu)秀文化,關鍵在于完善工科學院的人文類課程的課程體系。建立完善的課程體系,明確其教學目標、內容、實踐方式,讓學生更加全面、真實地了解我國的優(yōu)秀文化,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人文精神和開拓的創(chuàng)新精神。
新工科提倡融合與協同,在課程設置上也可通過跨學科的方式實現“工科+人文”的文化育人模式。在原有思政課的基礎上融入其他人文類學院課程,形成大思政育人課程格局,構建思想性、選擇性與趣味性并存的跨學科課程體系。在跨學科課程體系中可以圍繞新工科人才培養(yǎng)目標設置相關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家國情懷等傳統(tǒng)工科課程較難涉及到的素養(yǎng)與能力。德才兼?zhèn)?,具備多元能力的新工科人才能更好地將所學應用于服務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建設上。
課程基于符號化文本進行文化育人是課程基礎,也需要通過社會實踐等第二課堂強化工科學生的社會認同與實踐認知。工科學生的第二課堂應鼓勵學生“逃離舒適圈”,讓學生走訪文化古跡,探尋紅色文化,感受與專業(yè)知識無關的人文歷史。通過這種現場感悟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認同感,認可并傳播我國的優(yōu)秀文化,進一步在實際生活中踐行主流文化價值觀。通過跨學科課程體系與特殊第二課堂的結合,“培養(yǎng)熟悉中華文化、理解中華文化、尊重中華文化、熱愛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化充滿信心的中國人。”[18]
作為育人第一線的教師理應吸收先進的文化理念并融入具體教學中,發(fā)揮積極的價值引領作用。社會發(fā)展帶來的網絡傳播與信息大爆炸讓學生更加充分地接觸社會現實和各類文化,也擁有多元手段進行知識學習和傳播。因此教師更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和吸收先進的文化理念,優(yōu)化教學過程,充分發(fā)揮文化育人和知識教學的作用。
優(yōu)化教學過程,吸收先進文化,教師需要重視和理解學生獨特的文化視角,學習和吸收先進、貼切時代的文化理念,以更適合學生的方式進行主流文化引導和學習指導。過去的知識傳播多在書籍、報紙、廣播等媒介中,學校教育也集中于課本知識和教師教學,學生所受主流文化引導主要源自教室場域?,F如今,自媒體運營、網絡通訊、手機普及等讓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多渠道了解和傳播知識或進行跨界文化交流。教師需要熟悉和運用信息化手段,利用多元化的方式進行多樣化的教學,將傳統(tǒng)教學與新興方式結合,讓線上與線下互動起來,充分發(fā)揮價值引領的文化育人作用。
教師應當充分挖掘專業(yè)課程和實踐課程中蘊涵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將誠信、求真的學術道德與科學精神相結合[19]。在教授專業(yè)知識時融入正向的價值引導,糾正學生“偏科”般的價值認知,避免消極功利化的思想傳播,營造積極的課堂育人環(huán)境。此外,黨員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專業(yè)課堂、黨課、黨支部等宣揚積極的主流文化,培養(yǎng)一批信念堅定、價值正向的學生黨員群體?!靶@內多一些優(yōu)秀群體,多一些來自同齡人的鼓舞和引導,對于大學生的價值選擇和實踐行動是十分有益”[20],榜樣引領學生群體價值觀念的方式也能間接發(fā)揮文化育人作用。
身處信息時代,各類文化影響著學生的文化認知和道德行為。整合校園文化,營造主流文化氛圍,將有利于保持校園文化的平穩(wěn)性、動態(tài)性與時代性,幫助學生識別和吸收優(yōu)秀文化,維護主流文化的穩(wěn)定和傳播。
更新校園文化,豐富文化氛圍,讓學生們置身于主流文化環(huán)境,有利于形成正確的文化認知與價值觀。校園內可以采用櫥窗、報紙、廣播、藝術節(jié)等方式進行直接與間接的引導與宣傳我國優(yōu)秀文化,諸如文化藝術節(jié)等開放性活動可以注重多元文化表達,而課堂教學則可利用辯論或者班會等形式助力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主流價值觀。通過自由、開放、多元的校園文化,鼓勵學生在比較和討論中辨別文化優(yōu)劣,強化學生的文化判斷力,滿足個性發(fā)展。
校園文化影響之下的學院文化應結合學科特色,營造獨具特色的學院文化氛圍。作為培養(yǎng)新工科人才的工科學院應當為學生“立心”,積極創(chuàng)立院訓和特色活動,表達對學生的期望。如湖北經濟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黨建鑄魂工程品牌,通過特色的品牌活動培養(yǎng)具有工科特征的新時代學生黨員,在理想信念、服務意識、終身學習、團結互助等方面積極發(fā)揮黨員的模范先鋒和價值引領作用。在學院文化引領下,若是黨組織、團組織、班組織都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圍,將有助于工科學院多方位傳播主流文化,營造良好文化氛圍,更好地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成長成才。此外,應當積極探尋適合當代學生的文化活動和引導方式,讓校園文化、學院文化更具時代性和人文關懷,從而使文化育人環(huán)境得到學生普遍的價值認同,進而傳播和踐行主流文化所倡導的正向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