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夢秋 廖喜琳 黃子津 黃夢珍 滕蘭軒
(1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護理學院,南寧市 530001,電子郵箱:861267689@qq.com;2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附設中醫(yī)學校護理專業(yè),南寧市 530022; 3 廣西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南寧市 530021)
【提要】 近年來,隨著積極心理學的發(fā)展,研究者對疾病的研究從疾病所帶來的消極影響轉(zhuǎn)向積極的影響。疾病除了給患者帶來消極情緒外,還可能給患者帶來積極向上的動機和行為,如疾病獲益感。本文從慢性病患者疾病獲益感的現(xiàn)狀、影響因素、評估工具、干預方法等方面進行綜述,以期為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提供參考。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使得惡性腫瘤及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有研究顯示,我國心腦血管疾病位居慢性病死亡率首位[1-2]。對于患者而言疾病是一種壓力源,加上慢性病病程長,患者極易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導致患者生活質(zhì)量受到影響。例如一些腦卒中幸存者存在偏癱、語言和認知障礙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這可導致其生活無法自理,極易產(chǎn)生消極情緒[3]。抑郁在慢性病患者中較為常見,如腦卒中患者抑郁的發(fā)生率可達到20%~40%[4],腦卒中復發(fā)患者抑郁的發(fā)生率高達58.1%[5]。因此,需增強慢性病患者的心理適應,減少抑郁的發(fā)生。隨著積極心理學的快速發(fā)展,研究者從關注疾病所帶來的消極影響轉(zhuǎn)變?yōu)殛P注其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并發(fā)現(xiàn)慢性病患者在患病后能產(chǎn)生積極情緒,如疾病獲益感、創(chuàng)傷后成長等。積極的情緒能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與康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6-7]。因此,關注逆境中的積極因素比關注消極因素更利于患者的健康[8]。本文從慢性病患者疾病獲益感的現(xiàn)狀、影響因素、評估工具、干預方法等方面進行綜述,以期為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提供建議。
1.1 疾病獲益感的概念 疾病獲益感,又稱益處發(fā)現(xiàn),由“benefit finding”翻譯而來,由美國學者Taylor在1983年提出,屬于積極心理學的范疇[9]。Cassidy等[10]將“benefit finding”定義為“個體從逆境中獲得積極成長的過程”。劉諄諄等[11]將“benefit finding”譯為疾病獲益感,并認為疾病獲益感是指患者把疾病當成重大的壓力事件時,個體從疾病的診斷、治療等許多方面感知到積極的變化,這種積極的感知有益于患者的康復。也有學者認為疾病獲益感是個體在逆境中尋找積極或好處的能力,有益于身體和精神的健康[8]。目前,國內(nèi)外對疾病獲益感尚無標準定義。目前普遍認為,疾病獲益感是指患者對疾病的積極感知和對不良環(huán)境的積極評價,以減少其負面影響,是一種認知和行為的應對過程[12]。
1.2 疾病獲益感測評工具 目前,被廣泛應用的疾病獲益感評估工具是Antoni等編制的疾病獲益感量表(Benefit Finding Scale,BFS),適用于乳腺癌患者及慢性病患者[13]。2014 年王瑜萍[14]將BFS漢化成中文版的益處發(fā)現(xiàn)量表,適用于我國乳腺癌患者。劉諄諄等[15]將Weaver等[16]改良后的BFS漢化成中文版的疾病獲益感量表,該量表適用于乳腺癌患者,隨后有研究者將劉諄諄漢化的量表應用到慢性病患者以及照顧者中,如腦卒中患者[17]、老年腦卒中患者照顧者[18]、心肺聯(lián)合移植患者[19]。王如婷等[20]將劉諄諄改良后的疾病獲益感量表應用到缺血性腦卒中照顧者中,并對其信度和效度進行檢驗,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939。胡曄[21]將BFS進行漢化以及本土化調(diào)適,即益處發(fā)現(xiàn)評定量表,適用乳腺癌患者。有研究者將該量表擴展應用到其他疾病,如桑明等[22]將胡曄漢化的BFS運用到2型糖尿病患者中,并進行檢驗,該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795。目前,經(jīng)胡曄和劉諄諄等漢化的BFS量表逐漸被運用到乳腺癌、腦卒中、2型糖尿病患者等慢性病患者中,用于測量其疾病獲益感水平,信效度良好。該量表是否適合推廣到其他慢性病患者還需進一步驗證。
國內(nèi)外關于疾病獲益感的研究主要針對癌癥患者,如乳腺癌患者[7]、肺癌患者[23]、結直腸癌患者[24]等,其結果顯示疾病獲益感與癌癥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抑郁存在相關性。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獲益感。張蕾等[25]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患病后能感知到益處。桑明等[22]研究發(fā)現(xiàn),2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獲益感處于中等水平,其影響因素有文化程度、樂觀、社會支持等。夏春桔等[26]研究發(fā)現(xiàn),冠心病患者疾病獲益感得分為(59.25±7.50)分,其影響因素主要有年齡、家庭收入、合并癥數(shù)量。賈改霞等[27]研究發(fā)現(xiàn),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獲益感得分為(58.78±18.4)分,年齡、經(jīng)濟收入、社會支持是其主要影響因素。Gillen[28]發(fā)現(xiàn),63%的腦卒中患者在患病后能采取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來重新構建新的生活。雖然疾病會對個體造成巨大的打擊,但是部分患者能識別疾病相關的積極結果,這種積極結果會促進心理和身體健康[8]。梅菁等[17]研究發(fā)現(xiàn),腦卒中患者疾病獲益感得分為54分,處于低水平,通過漸進性肌肉放松療法進行干預能提高患者的疾病獲益感水平。以上文獻顯示,慢性疾病患者疾病獲益感的研究取得一定的進展,但今后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慢性病以及照顧者的疾病獲益感。
3.1 人口學因素 疾病獲益感與年齡、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婚姻情況有關。Dong等[29]發(fā)現(xiàn),相比老年大腸癌患者,年輕患者從疾病中感知到的益處更高。王瑜萍[14]發(fā)現(xiàn),與年輕患者相比,年長的乳腺癌患者疾病獲益感水平更高。夏春桔等[26]研究發(fā)現(xiàn)冠心病患者年齡越大其疾病獲益感水平越低。然而,也有研究指出疾病獲益感與年齡無關[30]。研究結果的不同,可能與納入研究對象的病程、文化程度不同相關[31]。因此,年齡是否影響患者的疾病獲益感還需進一步研究證實。賈改霞等[27]發(fā)現(xiàn),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家庭收入和文化程度越低,其疾病獲益感得分越低。原因可能是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其越能利用自身知識儲備去了解疾病,并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去應對疾病[22]。不同的婚姻狀況對患者疾病獲益感的水平有影響,與沒有配偶的患者相比,有配偶的乳腺癌患者其疾病獲益感水平更高[32]。這可能與疾病的性質(zhì)以及乳腺癌患者多為女性有關,在長期抗爭疾病中,不少乳腺癌術后的患者存在羞恥感,有配偶的情感支持與安慰能減少消極情緒的產(chǎn)生。然而,張蕾等[25]的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婚姻狀況與疾病獲益感無關。因此,婚姻狀況與慢性病患者疾病獲益感的關系有待進一步探討。
3.2 心理因素 Dunn等[33]對439例癌癥患者進行調(diào)查,結果表明,樂觀的患者疾病獲益感水平更高,兩者之間存在正相關。王曉令[34]研究發(fā)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程度越嚴重的老年腦卒中患者,越關注疾病帶來的痛苦,而疾病獲益感水平越低,越不利于康復。
3.3 應對方式 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采用積極的方式面對疾病可降低其自身的心理應激障礙水平,并對心理健康有促進作用,減輕抑郁水平,其疾病獲益感水平和生活質(zhì)量也較高[35]。面對的應對方式能幫助患者面對疾病時樹立信心和積極的心態(tài)。而回避的應對方式指的是轉(zhuǎn)移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減少患者對疾病的過度關注,亦屬于積極的應對方式。梅雅琪等的[36]研究顯示,當乳腺癌患者采取面對或回避的應對方式時,疾病獲益感水平均較高。因此,應該鼓勵患者正確看待疾病,必要時可幫助患者轉(zhuǎn)移對疾病的注意力。
3.4 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尤其是家庭的支持能降低腦卒中患者消極情緒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心理適應性和改善其生活質(zhì)量[37]。桑明等[22]的研究發(fā)現(xiàn),2型糖尿病患者感受到的社會支持水平越高,其疾病獲益感水平越高。一定程度的社會支持,有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感知疾病的積極意義,提高患者疾病獲益感水平[27]。此外,社會支持是化療期乳腺癌患者疾病獲益感的主要影響因素,社會支持與疾病獲益感呈正相關[32]。
3.5 自我效能 張瑞芹等[38]的研究表明,當乳腺癌患者處于困境時,采用促進健康的行為方式,做出積極的改變,可獲得更多的益處。康乃馨等[39]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乳腺癌患者疾病獲益感水平越高,其運動自我效能越高,而更高的運動自我效能有助于患者的康復與積極情緒的產(chǎn)生。牛杰等[40]的研究顯示,化療期乳腺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是疾病獲益感的影響因素,通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可提高患者的疾病獲益感水平。自我效能是否能影響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獲益感水平,值得進一步研究。
4.1 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支持 互聯(lián)網(wǎng)對人們的社會生活及發(fā)展產(chǎn)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也改變了患者獲得健康信息的方式。大多數(shù)患者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來獲取疾病相關的信息,如利用微信、微博等平臺實現(xiàn)資料共享,并建立“同伴支持”群和公眾號等,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論壇來尋求信息、支持和安慰[41]。陳玫瑰等[42]的研究表明,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正念減壓配合有氧運動干預能有效減少患者負面情緒的發(fā)生,能促進患者產(chǎn)生積極的感知,并獲得成長。陳紅濤等[43]的研究顯示,微信群同伴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喉癌術后患者積極的疾病感知和創(chuàng)傷后成長的水平,降低患者消極的疾病感知。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信息易于獲得且大部分免費,大多數(shù)患者將互聯(lián)網(wǎng)作為獲取健康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但是,也會出現(xiàn)對獲取到的信息難理解或理解不深入的情況。值得關注的是,互聯(lián)網(wǎng)應確保患者能夠訪問并被引導到正規(guī)及相關的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確保信息的質(zhì)量。
4.2 情感表達 情感表達最常見的干預方式有自我表露和寫作干預。自我表露是個體向他人表達自己對疾病的真實想法和感受,是常見的心理干預方法。研究顯示乳腺癌患者自我表露與疾病獲益感、親密關系呈正相關,通過自我表露能增進患者夫妻情感,促進患者采取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面對疾病[44]。周霞等[45]、劉少華等[46]采用書寫表達法對乳腺癌化療患者進行干預,結果顯示,書寫表達干預能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提高患者疾病獲益感水平。高婕等[47]的研究發(fā)現(xiàn),表達性寫作干預能減輕甲狀腺癌初診患者的焦慮水平,提高其疾病獲益感的水平。更多地意識到、接觸到負面情緒并遭受更多負面情緒困擾的甲狀腺癌患者,能從寫作干預中獲益最多[48]。Gallagher等[49]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對18歲以上的照顧者進行每周3次,持續(xù)2周的短暫寫作干預,在改善照顧者心理結果方面是無效的,特別是難以通過寫作表達自己的人,然而,對于喜歡寫作的患者而言,該干預照顧者的效果卻很明顯。上述有關寫作干預與疾病獲益感的關系的研究結果不一致,原因可能與干預持續(xù)的時間、研究對象的選擇不同有關。情感表達容易受到年齡、文化程度、病恥感、傳統(tǒng)觀念等影響,部分患者不愿意表露自己對疾病的想法和感受,因此,該干預方法是否適用于慢性病患者還需進一步探討。
4.3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和行為干預是標準治療的低風險輔助手段,其能使慢性病患者重新評價自己,采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看待疾病,建立自我肯定的認知,從而采取健康的行為方式。Antoni等[50]對199名乳腺癌患者進行為期10周的認知-行為壓力管理干預,并隨訪1年,結果發(fā)現(xiàn)干預后患者負面情緒減少,擁有積極的生活方式。契約式管理屬于認知-行為干預的一種。方惠等[51]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契約式管理干預,結果顯示,契約式管理能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疾病獲益感水平。認知行為壓力管理可促進患者積極面對疾病,緩解負性情緒,提高其獲益感水平,改善生活質(zhì)量[52]。智謀理論干預是認知行為療法的一種,是指個體能獨立完成或從外界獲得幫助,去面對壓力事件的一種能力。楊瑩等[53]的研究指出,基于智謀理論基礎,通過給患者講解相關疾病知識、健康指導、提高患者社會支持度和每周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等可提高患者自我控制和自我效能,從而提高患者疾病獲益感水平和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
4.4 補充/替代療法 瑜伽屬于補充/替代醫(yī)療的一種形式。Nugent等[54]采用瑜伽療法對抑郁癥患者進行干預,每周給患者上2節(jié)課,持續(xù)10周,課程總時長80 min,內(nèi)容包括呼吸練習、冥想、瑜伽體式、實踐的總結和討論瑜伽療法帶來的益處,結果顯示,瑜伽能有效緩解患者抑郁,改善其身體健康。冥想是瑜伽中的一種技法,定期進行冥想練習,能改善情緒,促使抑郁癥患者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來消除壓力經(jīng)歷中的消極情緒[55]。正念減壓療法屬于冥想訓練方法中的一種,沈美英等[56]對100例女性更年期綜合征患者進行正念減壓療法,結果顯示,正念減壓療法能調(diào)節(jié)患者的情緒,緩解個人壓力,促進患者內(nèi)心產(chǎn)生正向的情緒,提高疾病獲益感水平。漸進性肌肉放松療法屬于瑜伽的一種訓練方法,其通過反復進行肌肉收縮、放松循環(huán)訓練,減少機體骨骼肌的緊張和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性,對抗心理應激引起的情緒障礙,達到心理放松的目的。有研究表明漸進性肌肉放松療法能提高中青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疾病獲益感水平,促進患者疾病康復[17]。
4.5 其他 祝志慧等[57]發(fā)現(xiàn),通過延續(xù)性護理干預能降低乳腺癌患者術后的自我感受負擔,增強患者的疾病獲益感,使患者以積極的應對方式面對疾病。問題解決療法是病例管理中重要的干預手段,其重視和培養(yǎng)患者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患者通過解決問題和適應社會,積極應對問題,從而有效提高生活質(zhì)量。施劍青等[58]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療法能改善青年乳腺癌化療患者疾病獲益感水平,促進其個人成長、家庭關系、社會關系和健康行為。能提高癌癥患者疾病獲益感水平的還有同伴支持[59]、曼陀羅繪畫療法[60]等。
疾病獲益感屬于心理護理新的研究方向。目前,國內(nèi)外對癌癥患者疾病獲益感的研究取得顯著的成果,發(fā)現(xiàn)疾病相關的積極結果與患者健康密切關聯(lián),增強疾病獲益感的干預措施在該群體中是有效的。然而,關于慢性病患者疾病獲益感的研究報告較少,目前僅局限于在腦卒中、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中進行橫斷面研究,干預性的研究報告較少,值得進一步探討。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應研制出更具有針對性,適用于不同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獲益感量表,從多個視角去探索影響慢性病患者疾病獲益感水平的因素,進行針對性、多樣化的護理干預,鼓勵患者發(fā)現(xiàn)益處并積極面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