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川
文物發(fā)掘和考古研究表明,遠在4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欽州就已經有陶器。在欽州發(fā)掘的那麗獨料,東場上羊角,犀牛腳芭蕉墩、黃金墩,大番坡妮義嘴等多處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經磨制的石刀、石鏟、石鋤、石斧等石器及陶片,尤以那麗獨料新石器時代遺址最具代表性。1976年和1978年,廣西區(qū)文物工作隊和欽州縣文化館先后對那麗獨料新石器時代遺址進行調查挖掘,發(fā)現有灰坑、灰溝、柱洞等遺址和石器、陶片、果核等大量遺物,形成一篇題為《廣西欽州獨料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工作簡報,較為詳細地記敘了有關情況:
獨料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欽州縣那麗公社獨料村西側的禾塘嶺上……1964年獨北生產隊在該嶺擴建曬谷坪時,將遺址高出部分挖掘深30—50厘米填入低處,發(fā)現許多陶片、石器及火燒過的欖核、木炭渣……為了進一步了解遺址的文化內涵和探討廣西新石器時代各類遺址之間的關系,我區(qū)文物隊和欽州縣文化館于1978年4月組織發(fā)掘組……發(fā)現有灰坑、灰溝、柱洞等遺址和石器、陶片、果核等大量遺物……各洞內均填滿黑褐色土,出有碎陶片、小石片及木炭之類……有的坑口布滿紅燒土粒,坑內亦有成堆的紅燒土塊??觾忍顫M深褐色灰土、紅燒土,多夾有木炭粒、炭化果核和少量陶片、石器等遺物。其中,有的灰坑可能是當時的燒火坑……
陶片出土甚多,采集二千余片,但無一復原者……其中粗砂紅陶占半數,余為褐灰陶和黑陶……有少量陶片火候較高,厚薄較均勻,內壁光滑,可能經慢輪整修加工……少量黑陶夾細砂,質地堅硬,火候高,表面打磨,胎厚僅0.3厘米。紋飾多數為繩紋、籃紋、曲折紋和部分交錯繩紋組成的網紋,在籃紋和繩紋內常常夾有指甲紋,有少量劃紋和拍印紋。
未發(fā)現完整的陶器,從出土的陶器口沿和底部的碎片看,有直口和微斂口的圜底釜和罐一類的器物,部分口沿有指甲捏制的痕跡,頸部有穿孔。沒有發(fā)現足或器把之類的器物,這些或許是這一文化遺存的特征。當時制陶手工業(yè)有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陶祖”的發(fā)現,則說明隨著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男子在生產中逐漸占據重要地位,當時已由母系氏族社會進入父系氏族社會……陶器普遍為夾砂粗紅陶,少量夾砂粗灰黑陶,這些共同的特點,說明獨料遺址原始文化與我國東南沿海諸原始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而獨料遺址文化堆積層中石器與陶片共存,這種情況在廣西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中比較少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驗室1979年3月對遺址出土的木炭進行了碳十四測定,其結果為距今4145±120年,樹輪校正值為距今4585±160年……因此,我們推斷獨料遺址應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存。
獨料遺址的發(fā)掘,在制陶史方面至少說明五個問題:
一是大量陶片的出土,說明早在4000多年前,欽州先民已經懂得利用本地特有的紅赭泥等陶土,用手工捏制的方法來制作陶器。
二是部分陶片“厚薄較均勻,內壁光滑”,說明當時先民已初步掌握利用“慢輪”轉動來成型、修整的工藝。
三是出土的陶片有繩紋、籃紋、曲折紋、網紋、劃紋、拍印紋等多種紋飾,“在籃紋和繩紋內常常夾有指甲紋”的紋飾,說明制陶人已經懂得用刻劃、壓線等多種方法去美化和裝飾陶品。
四是在遺址發(fā)現形狀各異的灰坑,大小不等,深淺亦各不相同,有的坑口布滿紅燒土粒,坑內亦有紅燒土塊、木炭粒和陶片,說明制陶人已經懂得構筑窯、穴來燒制陶器,從而有了一些火候較高的陶器。
五是出土的陶片當中有一些“質地堅硬,火候高,表面打磨”,表明欽州先民不但用石頭去磨制石器,還想到用石頭去打磨陶器,開創(chuàng)了欽州人用頑石打磨陶器的先河。
1920年,在距欽州城東35千米的平心村發(fā)現逍遙大冢,內藏唐代刺史寧道務陶碑一方,為高4尺余(約1.3米)之巨制,此碑刻有“開元二十年”(732年)字樣。1977年和1981年,廣西區(qū)文物工作隊先后兩次在今欽州市欽南區(qū)久隆鎮(zhèn)境內,發(fā)掘寧氏族人南朝至隋唐時期的墓葬7座,總共出土陪葬品130多件,其中瓷器53件、陶器41件。1988年,欽州進行全市文物普查,在欽南區(qū)沿海東場鎮(zhèn)西5000米的潭池嶺一帶意外發(fā)現多處陶瓷窯址。經專家鑒定,以上遺址出土器物與當時先進的中原地區(qū)相比,產品質量差別不大,在造型設計上有地方特色。這說明至隋唐時代,欽州的制陶業(yè)在生產規(guī)模和燒制技藝上都有了極大的發(fā)展和進步,并制作出堪稱奇跡的特大陶碑,印證了民國《欽縣志》有關“我欽陶器,諒發(fā)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的說法。
宋代,欽州的陶業(yè)仍延續(xù)興盛。這讓交趾看了十分眼紅。宋嘉祐四年(1059年)和嘉祐五年(1060年),交趾連續(xù)兩年多次入侵欽州。余靖奉命平息邊亂。宋熙寧八年(1075年),交趾統(tǒng)治者李乾德起兵騷擾廣西南部邊境,攻陷欽、廉、邕三州,處在欽州沿海的窯場作坊首當其沖,位于其中的潭池嶺窯場被洗劫一空,只留下一些殘垣碎陶。陶工于是在欽州選地重起爐灶,因不能再出海走南洋經銷,便以制作普通日用陶器為主。
明代,明太祖朱元璋為防倭匪之害,下令從遼東至廣東(其時欽州隸屬廣東)所有的衛(wèi)城,一律砌以燒制的城墻磚。當時的州城城墻都是夯筑的三合土墻。經測量,欽州州城環(huán)圍594.5丈(約1982米)、高2.45丈(約8.2米)、厚2.5丈(約8.3米)。因用磚數量巨大,本地陶工磚匠數量有限,州府頒布公告,廣招四方窯工能人。布告一出,即有橫州永順圩的張國泰、莫國麟、蘇田董、劉昌賢、顏文秉5人應招而來。他們選擇城東北臨近欽江邊一片既開闊平坦又有小嶺崗丘的地方,建置簡易的家室和窯爐,著手燒制長1尺(約0.33米)、寬6寸(約0.2米)、厚4寸(約0.13米)的大城磚。
因燒磚任務繁重,計要燒城磚1000多萬塊,后來這五姓人又邀同鄉(xiāng)盧、袁、王三姓人到欽州加盟。他們既燒城磚,又燒制煲、盆、罐、缸、碗、碟之類日用陶器。日用陶器銷路很好,生意興旺。當城磚燒造任務大體完成,張國泰、蘇田董、顏文秉為了日后的生計,相繼建了屬于自己的龍窯,其中張國泰建了2條,蘇田董建了1條,顏文秉建了1條。如此一來,昔日荒涼的地方儼然成了熱鬧的村落。久而久之,這個專門燒制缸瓦(欽州人稱日用陶器為“缸瓦”)的村落,便被稱作“缸瓦窯村”,此名字從明代一直沿用至今。
缸瓦窯的窯工經過長期不斷的探索和嘗試,最終發(fā)現,按紅石泥四成、五花泥六成配比的陶泥做出的陶器品質最優(yōu)良,故稱這種陶器為“四六瓦”。由于“四六瓦”工藝流程繁瑣復雜,舊時缸瓦人仍以生產大宗的日用陶器為主,同時制作一些小型的茶具、餐具、神器等陶坯,套裝進大缸、大罐中去燒制,借以提高龍窯的使用價值。傳說,清咸豐年間,欽州人胡老六突發(fā)奇想,用“四六瓦”之法制作煙槍之吸嘴和煙斗,幾番周折,終獲成功。此煙具一問世,癮君子蜂擁而至,一搶而空,在欽州引起不小的轟動。再后來欽州的陶藝人除制作煙具,又附帶制作文具、花瓶、茶具、食具、熏鼎等陶器,隨煙具一起遠銷國內及南洋各國?!八牧摺敝o論制作什么產品,全都古樸優(yōu)雅、精巧自然而別具一格。但以“瓦”相稱未免太俗,于是,欽州人經再三掂量,依據“民眾興用這種二泥混制的陶器”之意,取了個很接地氣的名字——坭興(舊時亦稱“泥興”)。這個“興”字,既有“民眾喜歡”之意,也有祈求“興旺發(fā)達”之意,反映了實際,也表達了心愿。后來,欽州坭興陶盡領風騷,名傳海外,進入中國名陶之列。2006年,為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欽州市文化部門組織調研組深入缸瓦窯村采訪一批歷代傳承的老藝人,從中了解到“四六瓦”的歷史成因,并進一步挖掘整理出一套獨具特色的“坭興六藝古法”。此為后話。
繼胡老六之后,同期從事坭興陶研制的還有潘允興、尤醉芳、鄭金聲等幾家。清同治年間,由于黃廣益、胡國音、曾芳聲、周泉聲、姜湘紀、章秀聲等人的加入,從事坭興陶研制的作坊增至40家。他們大都聚居于欽州城南魚寮橫街,建置坭興生產作坊,開設商店,銷售煙斗等陶器。當時制作的煙斗,不但工藝精湛,而且品種繁多,圓形斗、四方斗、六角斗、盒子斗、通花斗、螃蟹斗、龍珠斗等都有。而斗內注水,吸煙時水氣若云繚繞的云水斗更是當時的杰作。于是這條曲尺形的魚寮橫街便得了一個自命不凡的名字——煙斗巷。
李體團《欽州泥興陶史話》記述,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為了讓更多的人掌握坭興陶制作工藝,官府曾開設“泥興習藝所”,筑建欽州官窯,產品質量大大提高。從此,欽州坭興陶馳名國內外,各地來欽做官經商者,都喜購坭興產品,以寄贈親友或帶回原籍使用。民國以后,除國內的廣州、上海,國外如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也開設商店,經營坭興陶,銷路日廣。
1939年,侵華日軍進犯欽州,狂轟濫炸。坭興陶的店鋪和作坊、物品器具均被摧殘殆盡,坭興藝人為躲避戰(zhàn)禍,四散而逃。此后10年,坭興陶生產走入低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坭興陶重獲新生。1956年4月,新成立的廣東欽縣坭興工藝社廠址就在缸瓦窯村內,廠長是缸瓦窯世代傳人盧文祖。該廠于當年10月正式開工生產。12月底,政府投資7500元,新建廠房兩座,共8間。1958年7月,廣東省政府投資4.5萬元,在欽州一橋頭規(guī)劃建廠房和窯爐。同年12月24日,坭興工藝社遷入新廠生產,更名為“廣東欽縣坭興工藝廠”。1959年,廣東省政府再次投資20萬元擴建廠房,增添生產設備,生產人員也由101人增至200人。從1957年開始,欽州坭興產品再次進入國際市場,首批產品花瓶、茶具等200多件運抵廣州銷往海外,被海外僑胞搶購一空?!赌戏饺請蟆?957年4月14日以《欽縣特產“坭興”重新出國 首批二百多件被僑胞搶購一空》為題進行報道。
1962年4月21日,著名劇作家、詩人田漢到欽州考察,對坭興的古樸幽雅和窯變之美大加贊賞,隨后題詩一首:“欽州橋畔紫煙騰,巧匠陶瓶寫墨鷹。無盡瓷泥無盡藝,成功何止似宜興。”
20世紀70年代,欽州坭興產業(yè)有了長足發(fā)展。生產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廠房建筑面積達1.3萬多平方米,工人由200人增至390人,年產量在600萬件以上。1979年9月,欽州坭興陶被評為廣西優(yōu)質名牌產品;同年11月,獲“全國輕工業(yè)優(yōu)秀產品”榮譽稱號。1980年,坭興陶茶具榮獲國家優(yōu)質產品銀質獎。隨著科研技術力量進一步增強,到20世紀80年代初,除100多個傳統(tǒng)品種,科研人員先后創(chuàng)作設計的新花色品種有400多個,共8大類。1980年、1981年和1984年,在我國北京、香港和意大利分別舉辦的展覽會或展銷會,累計展出700個品種2000件坭興陶作品,陣容之大、品質之高,轟動一時。這一時期的坭興陶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產品暢銷美、德、法、日、瑞典、芬蘭、挪威、丹麥、意大利、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
坭興陶地理標志認證
2009年,廣西欽州坭興陶藝有限公司成為欽州首家獲得使用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的企業(yè)
此后不久,欽州坭興陶產業(yè)跌入低谷,直至2005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一批有識之士以及制作坭興陶的精英,大膽創(chuàng)新產業(yè)。
這一次大變革,使欽州坭興陶上了一個新臺階,達到一個新高度。2006年、2012年、2016年和2018年,坭興陶制品《高鼓花樽》《時來運轉》《心連心》《海絲之夢》分別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世界杰出手工藝品徽章”認證。2008年,坭興陶燒制技藝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12月,坭興陶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欽州坭興陶藝有限公司繼2010年被文化部授予“國家文化產業(yè)示范基地”稱號后,2014年,又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2013年1月,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欽州市“中國坭興陶之都”稱號。2018年10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批準“欽州坭興陶”地理標志商標注冊。與此同時,相距百年,欽州坭興陶再次握手世博會,一個坭興陶大花瓶《世博緣·壯鄉(xiāng)情》和一尊刻滿“壽”字的坭興陶樽《萬壽樽》入選上海世博會,在廣西館展出,并被上海世博會世博局永久收藏。據不完全統(tǒng)計,改革開放以來,坭興陶在國內外專業(yè)評比中,共獲獎560多項,不少藝術精品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多國領導人,并被國內外多座國家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