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 蕾
德國詩人歌德曾說過:“讀一本好書,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對話?!倍嘧x書、讀好書,對一個人,尤其是成長中的青少年有著重要的作用?!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lián)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創(chuàng)作的一部社會主義文學名著,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高大形象,對后人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筆者從創(chuàng)作背景、環(huán)境描寫、心理描寫、情感塑造等變化入手,對如何指導學生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讀者要想真正了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優(yōu)秀作品,必須深入作者的成長背景與小說的創(chuàng)作背景,追溯與分析作者的創(chuàng)作初衷,這樣才能更為深刻地感受小說的魅力,體會其中的變化。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1930年開始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于1933年完成,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一生是變化與精彩的。1904年,奧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烏克蘭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11歲進入當?shù)氐幕疖囌臼程么螂s,14歲進入發(fā)電廠給司爐工、電工打下手,還做了很多雜活。早年的奧斯特洛夫斯基看似平平無奇,但他15歲時就加入了烏克蘭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同年加入紅軍并參與蘇俄內(nèi)戰(zhàn),不幸的是他因頭部、腹部多處受傷,以及右眼失明離開了軍隊。雖然奧斯特洛夫斯基25歲時已經(jīng)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并且完全失去了活動能力,但他依然堅持創(chuàng)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梢哉f,這部小說的創(chuàng)作從另一個角度展現(xiàn)了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凸顯了主人公保爾崇高的革命主義信仰和道德品質(zhì),使得保爾這一人物形象更加立體飽滿,是一曲生命的贊歌。
為了讓學生了解小說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作者的人生軌跡,筆者讓學生自主搜索素材,鼓勵學生說一說作者創(chuàng)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原因,以此加深學生對小說作品的理解。
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作者用生動的寫作手法展現(xiàn)了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通過環(huán)境描寫進一步突出了作品的主題思想,揭示了主人公保爾堅持不懈的革命精神,贊美了保爾永不服輸?shù)念B強毅力,及其不怕艱苦的執(zhí)著信念。筆者通過分析小說不同的環(huán)境描寫,讓學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與寫作手法。
例如,為了體現(xiàn)戰(zhàn)后小城的蕭條及人們對戰(zhàn)爭的恐慌,作者使用了這樣的詞匯與語句:“遍地的戰(zhàn)壕”“縱橫交錯的帶刺鐵絲網(wǎng)”“整整一個星期,小城都是在隆隆的炮聲和清脆的槍聲中醒來或入睡的,只是到了夜深的時候,才安靜下來。偶爾有一陣慌亂的射擊聲劃破夜空的沉寂”“大炮張著黑色的嘴,又兇狠地發(fā)出可怖的吼叫聲”……這些文字帶給學生形象生動的畫面感,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閱讀共情,體會戰(zhàn)爭的可怕與殘酷。又如,為了凸顯冬妮婭內(nèi)心的郁悶與惆悵,作者使用了這樣的詞匯與語句:“這兒什么都沒有變,還是那些一排排精心修剪過的覆盆子灌木叢,依舊是那些設計成幾何圖形的縱橫交錯的小路,路邊依舊栽種著媽媽喜愛的三色堇花,花園依舊是那個一塵不染、井井有條的花園,處處都顯現(xiàn)出一個飽學的園藝師追求一絲不茍但又過分苛求的手藝。但是,令冬妮婭煩悶的恰恰是這些打掃得十分干凈、設計得十分整齊的道路?!边@幾個“依舊”將冬妮婭心中的煩悶展現(xiàn)無遺。
雖然作者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并沒有使用繁雜、華麗的詞藻,但是文章的語句將環(huán)境、心理、情緒都描寫得非常到位,筆者要求學生模仿借鑒這些語句,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以此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的情感變化不僅展現(xiàn)了他的愛情觀,同時也凸顯了他堅定的革命思想與極具個性的人物性格。通過保爾的情感變化,讀者可以感受到保爾的思想變化。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部主要講述了保爾與冬妮婭之間的愛情與情感變化,他倆初次邂逅于池塘旁,雖然保爾和冬妮婭之間有著身份地位、成長背景的巨大差距,但冬妮婭謙和、溫柔、愛憎分明、正義感十足,徹底吸引了保爾。通過分析這一情節(jié),學生很容易被保爾和冬妮婭之間的懵懂愛情所打動。保爾與冬妮婭的愛情最初也是真摯、狂熱的,保爾甚至為了冬妮婭做出了很多瘋狂的舉動:一連工作好幾天,不懼危險縱身跳下懸崖,即使后來受傷昏迷不醒,保爾依然念叨著冬妮婭的名字。少年時代的保爾雖然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但是已將冬妮婭看作自己人生的伴侶。作者將二人的愛情描寫得非常浪漫,讓學生從中可以感受到這種從相識、相知,再到相戀的情感變化。但保爾和冬妮婭之間的愛情最終卻是以悲劇收尾的,他們二人之間階級立場有著很大的差異,物質(zhì)條件、精神層面等均不匹配。筆者讓學生感受愛情浪漫氣息的同時,從字里行間、人物互動中體會他們物質(zhì)與精神上的差異,從而了解他們情感變化的主要原因。
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人物的心理是隨著其成長發(fā)展發(fā)生變化的,為了捕捉這種變化,筆者鼓勵學生對小說的細節(jié)進行了探尋與分析。學生發(fā)現(xiàn)作者將主人公保爾的心理描寫得極為細致,不僅有自我交流與對話,還有人生回顧與反思。筆者引導學生分析了這些心理描寫細節(jié),以此加深學生對人物的了解。
例如,保爾喪失行動能力時,心理與情緒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甚至一度舉起槍想了結(jié)自己的生命,但經(jīng)過反思他的心理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思考:“老弟,這是冒牌的英雄主義!干掉自己,任何一個笨蛋,任何時候都可以做到,這是擺脫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種辦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沒有試試去戰(zhàn)勝這種生活呢?為了掙脫這個鐵環(huán),你已經(jīng)竭盡全力了嗎?你是不是已經(jīng)忘了,在沃倫斯基新城附近,一天發(fā)起十七次沖鋒,不是終于排除萬難攻克了那座城市嗎?把手槍收起來吧,這件事永遠也不要告訴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難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實?!边@種心理斗爭與變化更能體現(xiàn)保爾堅韌不屈的品質(zhì),學生通過這些細節(jié)描寫對保爾這一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了解。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不乏深入且細致的心理描寫,筆者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保爾心理的變化發(fā)展,讓學生從中掌握心理描寫的重要性,從而在自己的作文中靈活運用心理描寫的方法。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的生活背景與保爾的生活背景有著明顯的差異,小說中的“保爾精神”是否值得弘揚是教師必須探究的話題。筆者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結(jié)合時代背景對小說中的“保爾精神”進行了探究,幫助學生發(fā)展思想認知,堅定學生的社會主義信念,塑造學生高尚的人格,從而使學生得到了長遠的發(fā)展。
筆者在教學初始讓學生思考:“我們的生活與這本小說的時代背景有著明顯的差異,我們是否應該弘揚小說中人物的精神與思想?”在此基礎上,筆者讓學生閱讀完小說第一部后,對其精神內(nèi)涵進行了提煉。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主人公保爾對共產(chǎn)主義社會有著美好的憧憬,但共產(chǎn)主義作為一種理想的社會制度,需要經(jīng)過漫長的歷史探索和一代代共產(chǎn)主義者的不懈奮斗,縱使社會發(fā)展、時代變革,保爾的精神也是值得繼承發(fā)展的。學生結(jié)合時代背景更為理智地對小說進行了分析,他們一致認為應該繼承保爾的頑強意志,避免吸收他簡單、盲從與偏執(zhí)的思想。
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作者用質(zhì)樸的語言和生動的筆觸塑造了一個堅強的保爾,對于中學生而言,通過閱讀從中可以了解保爾堅毅、正直、善良的性格特征。
基于此,筆者引導學生對主人公保爾的精神價值與性格特點進行了分析,學生認為保爾始終堅持著對自由的崇尚,但身處社會底層長期受到壓榨與剝削,他十分仇恨欺壓窮人的老板與花天酒地的富者,從小就有一種反抗精神,在進入電廠工作后更是激發(fā)了他對自由的向往,他將自己人生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對生命真諦的探尋中。這樣的保爾是頑強不屈、不言放棄的,即使在筑路工程快要結(jié)束時感染上了肺炎,但他依然堅持自己的理想,不輕易接受命運的安排,靠著頑強的斗志讓自己的人生熠熠生輝。十月革命期間,保爾無論是在肉體上,還是在精神上遭受的壓迫,都沒有使他因此而放棄,他時時刻刻都準備為共產(chǎn)主義理想而獻身,一直在頑強拼搏著。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筆者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成長中的變化,探究保爾鋼鐵般的意志,以及保爾頑強堅韌的性格和堅定不移的信念。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生動而又富于生活氣息的語言、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深得廣大讀者的喜愛,無論是在語言描寫上,還是在人物塑造上都充滿了精彩的變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帶領學生開展了細致的閱讀,讓學生從中了解這部小說中的“變化”,學習主人公保爾的高貴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