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市新洲區(qū)第一初級中學 朱華華
審題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文章成敗關鍵性的一步。對于材料作文來說,審題就是領悟題旨,是一種嚴謹的思維取向過程。由于材料作文的命題,提供的信息比較細致,因此,如何仔細審讀題目信息,運用好題目提供的信息,切實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實質,理解清楚命題者的意圖,就十分重要且必要。
下面,筆者就以2021年武漢市中考作文題為例,談談如何運用題目信息,準確理解題意。
【原題呈現(xiàn)】
①中國革命生死存亡關頭,毛澤東沒有照搬俄國革命的成功經驗,而是立足中國國情,確定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引領中國革命走向勝利。
②國民經濟瀕臨崩潰之際,鄧小平沒有固守舊的經濟體制,而是依據中國實情,確定了“改革開放”的發(fā)展道路,引領中國經濟走向繁榮。
③無論革命戰(zhàn)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年代,都需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大到民族復興,小到個人發(fā)展,仍需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題目給出了具體的事例材料,也有概括歸納性語句。材料①②段列舉了毛澤東、鄧小平在國家民族面臨艱難處境時,立足本國國情,確定適合當時實際的策略、舉措,從而改變中國命運的例子,突出了“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價值。材料第③段,對所舉事例進行歸納總結,提示學生思考“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價值,從而明確了本題的寫作方向。
那么,對于這些信息應該怎樣最大限度地利用呢?要學會“兩看”——
從表層信息看實質信息,即我們常說的“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要從題目中的敘述、舉例部分,看出內里的實質性規(guī)律。事例是用來講清道理的工具,那么我們就要弄清楚表面的文字敘述是為了傳達什么內在信息。
第①段:“中國革命生死存亡關頭”說明事件的艱難處境,“毛澤東沒有照搬俄國革命的成功經驗”,指明主人公對待他人的成功經驗的態(tài)度;“而是立足中國國情”,中國國情便是當時的實際情況,“確定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這是基于實際情況制定的策略、舉措,最后“引領中國革命走向勝利”,改變了中國,這是事件結果。
第②段:“國民經濟瀕臨崩潰之際”同樣,點明了事件的艱難處境;“鄧小平沒有固守舊的經濟體制”,“舊的經濟體制”是先前的、固有的、因襲的經驗;“而是依據中國實情”,這就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改革開放’的發(fā)展道路”,這是基于實際情況的策略、舉措,“引領中國經濟走向繁榮”改變中國的貧窮落后,這是事件的最終結果。
兩段材料都敘述了這樣一個事實:在國家、民族處于極端艱難的情況下,主人公沒有照搬他人的、前人的成功經驗,沒有固守習慣、思維定勢等模式、陋見,而是基于當時的不同實際情況,作出有針對性的應對,提出符合實際情況的策略、舉措,解決了困難,改變了不利局面,取得了成功。
第③段:“無論革命戰(zhàn)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年代”,在拓寬我們的選材空間——無論是什么時候;“大到民族復興,小到個人發(fā)展”,在拓展我們的思考空間——無論是什么對象;“都(仍)需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點明了統(tǒng)一的寫作方向。
那么,我們可以看出,在表面的敘述性語言下,有暗含的實質性內容。命題人每透露一點信息的時候,他實際是要指向什么,告知什么,我們要清楚。這就要我們能夠透過敘述表象,看出背后的信息指向。
有時候,題目的語言表述委婉含蓄,不夠直白,也需要我們能透過表象看本質,明白它的實際意思。比如2022年武漢市中考作文題,“呵護他人的尊嚴,可以點亮生命之光,讓社會更溫暖”這一關鍵句中,“點亮生命之光”就是形象化說法。結合材料整體語意,“點亮生命之光”既可以是精神層面的溫暖,也可以是實際功用層面的力量。我們在日常表述中,既會用“黑暗”象征精神困境,也會用“黑暗”象征實際困難,“點亮生命之光”當然可以具備雙重屬性。簡言之,“點亮生命之光”就是讓當事人在精神或現(xiàn)實層面有良好的改善。
要從顯性信息看隱性信息,就是從已有的字面上的顯性信息,推導出隱性要求,從而使支撐過程更嚴密、全面,避免邏輯上的漏洞。語言是思維的外衣,由于表述空間的限制,命題語言必須精煉,命題者不可能把事件敘述得詳盡周到,那么,我們就要依據命題人給出的明確信息,把命題者沒有點明的隱含信息補充出來,完成完整的思維鏈條。
題目第①段中,同樣是面臨革命生死存亡關頭,“俄國的成功經驗”是什么?是城市包圍農村模式,因為俄國當時的工業(yè)化程度比我們高,城市工人多,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基礎好。而“中國國情”是:經歷漫長的封建農耕社會,正處于半封建半殖民狀況,工人群體力量不強,而廣大的無產階級對象是貧苦農民,俄國經驗當然行不通。但正因為我們的農村地區(qū)遠大于城市,農民作為中國無產階級力量的重要構成,首先在農村地區(qū)開展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更符合實際情況。于是,毛澤東選擇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實際情況不一樣,應對的策略當然也不一樣。這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第②段,在國民經濟瀕臨崩潰之際,我國舊的經濟體制是集體經濟,國有經濟體制。當時為什么這么選擇?是基于鞏固國家政權的需要,且美西方圍堵新中國,外部環(huán)境嚴峻的情況。幾十年之后,原有的經濟體制已大大抑制了國民生產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生產力遠遠不能滿足國民的生活需求。那么,國民對現(xiàn)有經濟體制的不滿,對追求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被壓抑的勞動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是我們巨大的動力,鄧小平正是基于這一實際情況,才制定了“改革開放”的國策,順應時勢民心,最終引領中國經濟走向繁榮。
通過這么一番仔細思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字面上給出的信息——面臨的艱難處境、他人前人的成功經驗、自己確定的策略舉措以及結果之外,我們還要補全幾個信息:此時的實際情況是什么,為什么要作出這樣的選擇,這個選擇為什么是對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為什么要作出這樣的選擇”,總的方向是“從實際出發(fā)”,那么,是基于實際中的哪方面情況?這就要分析清楚,實際情況中的不利因素、有利因素各是什么,而作出的舉措,如何避免了不利因素,利用了有利因素,正是這樣揚長避短、因勢利導了,因此,它是最佳選擇。這樣,在邏輯上,這個條件與舉措之間才算完成了邏輯的聯(lián)系。那么,為什么這個舉措能取得最終的成功?那一定是在這個舉措之下,讓事情發(fā)生了內在的好轉,帶來局勢的良性改變,因此成功。
于是,我們對“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就不能簡單片面理解了,基于題目的整體立意,它應該是:面對當前任務或亟需解決問題時,不依賴既有的教條和經驗,而是基于當前形勢特征的認識和分析,找到其內在規(guī)律,明確影響任務完成或解決的有利和不利,從而確定正確的方針政策、方式方法,實施恰當、有效的行為舉措,最終完成任務、解決問題。
歸結來說,在思維的路徑上,我們要注意的是這些要素:面臨什么艱難處境(或要達成什么艱巨目標),別人或前人、習慣的經驗是什么,當時的實際情況是什么,其中不利條件是什么,有利條件是什么,制定出什么應對的策略、舉措,這樣的策略帶來什么變化,最終結果如何。
從整個審題過程,我們可以看出:審題需要我們能透過文字的表層,看出命題人實際要傳達的信息;審題還需要我們既不能忽略材料中的明顯信息,又要能夠推導出顯性信息背后的隱性要求,完成完整的思維路徑。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運用材料提供的信息,準確把握題意,精準審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