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劉辰翁的時序詞

2023-01-24 07:53
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2年6期
關(guān)鍵詞:遺民詞作詞人

陳 悅

(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4)

劉辰翁(1232—1297),字會孟,號須溪,時稱須溪先生,吉州廬陵人。他在經(jīng)歷了南宋王朝的覆亡后隱居廬陵十八年而不仕,是一位有著強烈民族氣節(jié)的遺民。他在詩、詞、文及文學評論上均有建樹,《四庫全書總目》評價曰:“所作皆氣韻生動,無堆排涂飾之習”[1]。劉辰翁有《須溪集》一百卷,明代已失傳,現(xiàn)存《須溪集》十卷系從《永樂大典》中錄出,存詞作354首。在宋代,這個數(shù)量僅次于辛棄疾和蘇軾,夏承燾先生論詞絕句“稼軒后起有辰翁,曠代詞壇峙兩雄,憾事箏琶銀甲硬,江西殘響倚聲中”[2]所言即是。

對其詞作,歷來學者評價頗高。況周頤《蕙風詞話》有云:“《須溪詞》風格遒上似稼軒,情辭跌宕似遺山。有時意筆俱化,純?nèi)翁炷?,竟能略似坡公。往往獨到之處,能以中鋒達意,以中聲赴節(jié)。世或目為別調(diào),非知人之言也。”[3]朱庸齋《分春館詞話》亦云:“其詞亡國前直抒憤懣胸臆,強烈反映現(xiàn)實,對權(quán)奸誤國極其痛切;亡國后,偷生于元人殘酷統(tǒng)治下,撫時傷事,和淚寫成……是以南宋遺民中,《須溪詞》實為個中佼佼者。”[4]在他的詞作中,時序詞所占數(shù)量頗多,其中的送春詞和詠節(jié)令的元夕、重陽等作品,均反映出其詞獨特的審美質(zhì)感和情感蘊藉,值得我們予以深入探究。

一、如今煙草鎖春情——送春苦調(diào)

在中國文人創(chuàng)作的歷史長河中,以吟詠時序為題材的詞作并不少見,如:張元干《蘭陵王·春恨》“悵別后華表,那回雙鶴。相思除是,向醉里、暫忘卻”飽含了黍離麥秀之悲與眷戀故國之痛;朱淑真《蝶戀花·送春》“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寄寓的是閨中人目睹花落殘紅的無奈幽怨。而劉辰翁亡宋遺民的身份卻使他的時序詞多了一層與眾不同的含義:宋元易代之際的時代風貌與遺民心理。其中,尤以送春詞為代表?!俄毾~》中“春”這一意象共出現(xiàn)153次之多,所以厲鶚曾形容他:“送春苦調(diào)劉須溪,吟到壺秋句絕奇。不讀鳳林書院體,豈知詞派有江西?!盵5]劉辰翁用較多的筆墨去歌吟春天,寄托自己的幽思哀怨。

趙宋王朝覆滅于初春時節(jié),所有同時代的愛國文人都無法忘懷這一慘痛經(jīng)歷。夏承燾云:“丁桑海之會,國族淪胥之痛,為自來詞家所未有”[6]。面對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的現(xiàn)實,愛國遺民們處境悲涼,內(nèi)心凄苦,詞作自然也是字字血淚,滿目哀情。陶爾夫、劉敬圻在《南宋詞史》中指出,詞人看到春天就發(fā)作亡國之痛,是因為“詞人在這一年春天精神遭受的刺激和摧殘十分嚴重”,并且把與春天有關(guān)的事物都變成了有“情緒色彩的觀念群”,成為潛意識中的悲春情結(jié),再通過詞作加以宣泄[7]。所以,每逢初春時令,這位忠貞的遺民詞人就會吟詠出大量送春苦調(diào),抒發(fā)對故國江山淪落的哀嘆與懷念。如《菩薩蠻·丁丑送春》:

殷勤欲送春歸去。白首題將斷腸句。春去自依依。欲歸無處歸。 天涯同是寓。握手留春住。小住碧桃枝。桃根不屬誰。[8]

劉辰翁在詞題中標明是“丁丑送春”,這與陶淵明“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義熙以前,則書晉氏年號,自永初以來唯云甲子而已”[9]的為文之法相仿,可見他不愿用元帝紀年法,心中仍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南宋王朝。須溪寫下這首詞時,已是宋端宗景炎二年春,臨安被攻破,自己也在廬陵逃難?!疤煅耐窃ⅰ本褪窃诒磉_自己與“春”一樣都是無家可歸,淪落在外。詞的上片是在“送春歸”中隱晦表達自己欲歸無處歸的凄苦之情,下片作者雖淪落天涯,仍想要著手留春“小住”桃枝,而桃根卻不屬于誰。此句的言外之意是國家大勢已去,城土盡歸元人所有,抒發(fā)了須溪顛沛流離、身心俱損的傷國傷己之情。全篇都是用“春去”來喻國家衰頹之勢,表達了他欲歸無路式的悲傷無奈之感。

宋恭宗德祐二年(1276)的二月,元軍一舉攻破臨安,擄走了投降的宋恭宗、太后及群臣。丞相陳宜中及部分宗師逃往閩廣沿海地區(qū),擁立端宗來繼續(xù)抗元斗爭,但南宋大勢已去,滅亡已是定局。正在虎溪避難的劉辰翁在暮春時節(jié)才收到消息,因而以“送春”立意,寫下這首《蘭陵王·丙子送春》: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秋千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亂鴉過,斗轉(zhuǎn)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 春去。最誰苦。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里長門暮。想玉樹凋土,淚盤如露。咸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來否。正江令恨別,庾信愁賦。蘇堤盡日風和雨。嘆神游故國,花記前度。人生流落,顧孺子,共夜語。[10]

全詞共三片,都以“春去”起句。辛棄疾常用“春去”來象征國勢的衰落,如“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摸魚兒》),劉辰翁也效仿此命題,通過寫國家傾覆后的荒涼之景、悲憤之慨及思念之情,來寄托自己當時苦悶無處訴的心境。詞的開頭“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寫出了春天難留的悲苦,也表達出須溪自知抗元勢力微弱、國事危如累卵的嚴酷事實,故卓人月評此:“‘送春去’二句悲絕”[11]。第二片歷數(shù)春天的燕子與杜鵑,襯托傷春之情,并用何充把庾亮比作埋在土里的“玉樹”的典故,借以懷念那些為國捐軀的勇士。最后一片“花記前度”化用夢得詩“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再游玄都觀》),可謂精妙。在外避難漂泊的劉辰翁寫下這首詞時,對南宋王朝的眷戀油然而起,哀感彌生。

此后的歲月中,詞人不斷地作送春詞以抒發(fā)故國情懷,為國家命運慷慨悲歌,在詞作中抒發(fā)滿腔悲憤??娿X先生就曾評道:“碧山、叔夏傷離黍,誰及須溪重筆詞。”[12]如《沁園春·送春》中“春汝歸歟,風雨蔽江,煙塵暗天”以擬人手法寫王朝故去的遺民之痛;《減字木蘭花·庚辰送春》中“送春待曉。春是五更先去了。我醉方知”表露了自己的故國之思和人生感喟;《寶鼎現(xiàn)·春月》中“父老猶記宣和事。抱銅仙、清淚如水”暗合詞人心中時刻不忘南宋的“宣和事”。此外還有《浣溪沙·虎溪春日》《摸魚兒· 春暮》《大圣樂·傷春》《柳梢青·春感》《虞美人·客中送春》《菩薩蠻·丁丑送春》《八聲甘州·送春韻》《摸魚兒·甲午送春》等??傊?,舊王朝的覆滅促使劉辰翁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送春詞,并將滿腔的亡國之悲都熔鑄在這些詞作中。

二、今夜上元何處度——節(jié)令詞

節(jié)令在中國古代的詩詞作品中也是一個常見的題材,如黃庭堅的“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guān)外蜀江前”、李清照的“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等都將時序與其才思融合得天衣無縫?!俄毾~》中有50多首節(jié)令詞,隱晦地表達了詞人的亡國之恨和身世之感。其中,元宵詞頗能反映出作為遺民的典型心態(tài)。如《柳梢青·春感》: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臺月明。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13]

H社區(qū)的資金受到區(qū)政府限制,并且資金的審批過程復(fù)雜,時間長,效率低,導(dǎo)致許多老舊小區(qū)的消防安全設(shè)施無法得到有效完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對居民的人身安全具有潛在的威脅。

劉辰翁寫下此詞時,正是1277年元蒙大軍攻破臨安后的第一個元宵節(jié)。曾經(jīng)的“花市燈如晝”(歐陽修《生查子》)、“火樹銀花合”(蘇味道《正月十五夜》)在“鐵馬蒙氈”的踐踏下,不再是賞心樂景,而是“春入愁城”,勾起綿綿不絕的愁思。“笛里”一句展現(xiàn)了當時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鼓吹雜戲取代了漢族雜耍百戲的情景,這種文化的侵略更能讓南宋遺民產(chǎn)生對元蒙統(tǒng)治的痛恨之情。在《鶯啼序·感懷》中,“我狂最喜高歌去,但高歌、不是番腔底”明確表明自己對胡語的不喜與抵制。下闕換頭處三句承上啟下,化用李煜“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詞意,表達自己遙想故都的苦悶沉痛、蒼涼悲郁之情。接著用“輦下風光”表明自己心之所系,“山中歲月”表明自己身之所在,“海上心情”表明自己志之所向,把自己“身處亂世中的心境,對故國的懷念”[14]都蘊含在了這首小詞中。正如他的好友鄧剡評價他“思其平生,肝膽火熱”,實為知音。

朱庸齋《分春館詞話》指出:“其歲時景物諸篇(如上元、端午、重陽等),均因節(jié)序而棖觸萬端,主題顯而易見,亦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者。同時作手多隱晦不顯,無須溪之凄厲?!盵15]如《西江月·新秋寫興》:

天上低昂似舊,人間兒女成狂。夜來處處試新妝。卻是人間天上。 不覺新涼似水,相思兩鬢如霜。夢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16]

此詞雖題“新秋寫興”,實則是寫七夕節(jié)。上片是在婉約地寫兒女歡度七夕的景象,在國家發(fā)生一番山崩地裂的動亂之后,詞人看到眼前的歡樂之景,不免感傷。下片是在抒發(fā)作者的黍離麥秀之感、銅駝荊棘之傷。“不覺新涼似水,相思兩鬢如霜”與“新正月。不堪臨鏡,不堪垂發(fā)”(《憶秦娥》)異曲同工,使一位白發(fā)蒼蒼、心事重重的老翁形象躍然紙上。結(jié)尾二句用意新奇、畫龍點睛,假借夢境來表達自己對世事變化無常的慨嘆,對故土故國的追思懷想。

除上述詞外,劉辰翁還創(chuàng)作了有關(guān)其他節(jié)日的詞作。如重陽登高詞“想見登高無處,淮以北、是平地”(《霜天曉角·和中齋九日》)寄托了對國之傷逝的迷惘痛楚;端午詞“青山獨往,回首傷神。嘆魏闕心,磻石魄,汨羅身”(《行香子》)表達了對良師益友江萬里的深沉悼念。再如《金縷曲·壬午五日》《水調(diào)歌頭·和馬觀復(fù)中秋》《燭影搖紅·丙子中秋泛月》《促拍丑奴兒·辛巳除夕》《水調(diào)歌頭·甲午九日牛山作》《虞美人·中秋對月》《卜算子·元宵》等等,都是獨具匠心、別具一格的節(jié)令詞。

詞之興、觀、群、怨豈下于詩哉?在當時國家危亡、自身飄零的環(huán)境下,極具正義感和愛國情懷的劉辰翁無法淺斟低唱、偎紅倚翠,他把對國家命運的感思付諸于文字間,無時無地不從心底里吟誦出亡國之思、漂泊之感。每遇節(jié)日,這種傷痛之情便愈加深重,辭慟意苦,感人肺腑。正如喬力所說:“南宋末元初詞家們從總體上說,繼續(xù)摒棄娛賓遣興、詞為艷科的傳統(tǒng),而將之視作詩的同類,抒懷言志,以登大雅之堂,高揚調(diào)詞的品位,已絕非早時的小道末技,同時又強詞于詩外獨成一家,自具其特殊的表現(xiàn)形式和藝術(shù)功能?!盵17]劉辰翁的節(jié)令詞正是如此,沒有無聊的應(yīng)酬和對佳節(jié)盛況的描寫,更多的是在傾訴國家與自身的遭際,內(nèi)容愈加厚重,情感也更加真摯。

三、從時序詞中窺探藝術(shù)特色

時人常將劉詞與蘇、辛詞聯(lián)系在一起,將其視為沉郁詞風的延續(xù)。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云:“《須溪詞》風格遒上似稼軒,情辭跌宕似遺山”[18],吳熊和《唐宋詞通論》認為劉詞“骨干氣息,無疑是胎息蘇、辛的”[19]。但不可忽視的是,須溪詞有其自身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他在稼軒詞風的基礎(chǔ)上有所創(chuàng)新:《須溪詞》用了許多宋詞中的傳統(tǒng)句式,多對偶駢句,以意象連綴,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愛國詞派過于散文化的作詞方法。結(jié)合劉辰翁的時序詞,可以探尋其獨特的藝術(shù)特色,從而窺一斑而知全豹。

(一)內(nèi)蘊悲涼的意象

唐宋時期的詩詞作品中,女怨春、男悲秋是數(shù)見不鮮的現(xiàn)象。南渡以后,面對國家覆亡、異族統(tǒng)治的殘酷現(xiàn)實,南宋遺民心中泣血,苦不堪言。而春之落紅、秋之斜陽,更時刻觸動著他們“披發(fā)左衽”的痛楚。劉辰翁在面對元朝異族的統(tǒng)治和遺民群體的生存困境時,對詞作意象進行個性化的創(chuàng)作,使之呈現(xiàn)出獨特的內(nèi)涵。如《菩薩蠻·春日山行》:

江波何似西湖曲。村煙相對峰南北。何處不青青。青青是漢塋。 長亭芳草路。寒食誰家墓。舊日厭殘紅。人行九里松。[20]

這首詞是須溪路經(jīng)西湖時所作,“峰南北”是指杭州南北高峰。須溪在詞中列舉了“江波”“西湖”“村煙”“峰”“長亭”“芳草”“墓”“殘紅”等意象,展現(xiàn)了一幅春日西湖圖。與一般詞人描摹春景不同的是,劉辰翁選擇的都是春天的寂寥之景,春意象灰冷蕭瑟,其中化不開的是自己的哀婉惆悵,令人讀來倍感凄涼。又如《點絳唇·和鄧中甫晚春》:

燕子池塘,亂紅過盡秋千晚。絮飛欲倦。正是簾初卷。 睡起無情,猶道天涯遠。羞勻 面。乍驚紅淺。夢自無人見。[21]

須溪用“燕子”“池塘”“亂紅”“飛絮”“卷簾”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冷的晚春圖。所謂“物色之動,心亦搖焉”,詞中沒有一波三折的手法,沒有大痛大悲的情感,而是用淡語描繪意象,在美景消逝的過程中抒寫詞人的故國之悲。

此外,須溪也常常用春比宋,以飛絮、蝶、燕子這類春季常見之物來喻南宋群臣,以風沙、北風、亂鴉等喻元蒙大軍,如“鐵馬蒙氈”(《柳梢青·春感》)。這種比物之法新穎獨特又自然貼切。

總之,《須溪詞》中的春意象可以看作是故國覆亡和美景消逝的代稱。南宋詞人中,稼軒的春意象也是一直被后人稱贊和模仿的。辛棄疾詞中的暮春是由落花、煙柳、燕子等組成的意象,貫穿其中的是春光易逝、歸期難卜的詞意。如“晝永暖翻紅杏雨,風晴扶起垂楊力”(《滿江紅·暮春》)、“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祝英臺近·晚春》)、“華屋金盤人未醒,燕子飛來春盡”(《念奴嬌》)。而劉辰翁詞中的暮春是荒草連天、風雨如晦的陣陣凄涼。如“畫梁語透簾櫳曉。坼桐風送楊花老”(《菩薩蠻·春曉》)、“更欲徘徊春尚肯,已無花”(《山花子·春暮》)。須溪沒有稼軒在戰(zhàn)場殊死搏斗的抗爭經(jīng)歷,所以詞作中也少了那番豪邁的氣勢。他在送春詞中對意象的選擇和營造,既有對稼軒的繼承,也融入了自己獨特的身世經(jīng)歷與情感,拓展了詞作意象的深層蘊意,在“無路”的絕境中尋找希望和光明。

(二)語言直率自然,風格勁健豪硬

須溪詞的語言不假雕琢,多清新曉暢,直率自然。這與他本人“平生觸事感憤,或急欲語不自達,雖消磨至盡,終覺激至梗塞”[22],率意而道的個性氣質(zhì)一脈相承。如《摸魚兒·甲午送春》:

又非他、今年晴少,海棠也恁空過。清贏欲與花同夢,不似蝶深深臥。春憐我。我又自、憐伊不見儂賡和。已無可奈。但愁滿清漳,君歸何處,無淚與君墮。 春去也,尚欲留春可可。問公一醉能頗。鐘情剩有詞千首,待寫大招招些。休阿那。阿那看、荒荒得似江南麼。老夫婆娑。問籬下閑花,殘紅有在,容我更簪朵。[23]

這首詞讀來有一種民間口語的氣息,全詞幾乎脫口而出,毫無矯揉裝束之態(tài)。上闕“春憐我。我又自、憐伊不見儂賡和”與下闕“阿那看、荒荒得似江南麼”都是在用淳樸的口語描摹出詞人淪為遺民的落寞心境,最后更是在告示自己的愛國熱忱之心如屈原一般,至老不衰。況周頤曾評價:“須溪詞多真率語,滿心而發(fā),不假追琢,有掉臂游行之樂?!盵24]劉辰翁也在《水調(diào)歌頭·壽周溪園》序中自言:“某俚歌水調(diào),上贊金丹,輒陳宗工,竊幸微眄?!盵25]他創(chuàng)作時不加雕飾、不忌俚俗的語言特色由此可以得見。這也使得他的詞作更加流轉(zhuǎn)自然,在宋末詞壇可謂是別具一格。

除言多率語的特點外,須溪詞也體現(xiàn)出勁健豪硬的語言風格。南宋覆亡的慘痛事實印在劉辰翁的心中,也從他的詞中反映出來。辛棄疾的詞別開天地,龍騰虎擲,劍拔弩張,筆力峭拔。而劉辰翁作為辛派殿軍,其詞則勁健豪逸,融合了格律派詞人的特點,比起稼軒硬語盤空更顯收斂。既一除婉約派詞風的軟媚綺艷,又在豪放派清勁超曠詞風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出氣韻渾厚沉雄的詞作,將內(nèi)心郁積的故國之思酣暢淋漓地傾斜于筆端。

(三)以詞載史、以文為詞的特點

劉辰翁平生耽嗜文史,淹博涵深,繼承了蘇辛派“以文為詞”“以史為詞”的傳統(tǒng)。他廣泛地研讀文史典籍中的成語、熟典,隨手拈來,巧妙地運用在他的詞作之中。他的時序詞很多都表現(xiàn)了詩史的特點,如《鶯啼序·感懷》“試回首、龍山路斷,走馬臺荒,渭水秋風,沙河夜市”、《水龍吟·和中甫九日》“角聲正送層城暮”、《減字木蘭花·甲午九日午山作》“不用登高。高處風吹帽不牢”都是用了“恒溫登龍山”的典故,寄托了家國興亡、人世滄桑之感。盡管詞中有些使事用典削弱了詞的形象性,導(dǎo)致過于散文化的弊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須溪詞在豪放雄健之中依舊饒有跌宕之姿。時序詞中還有不少融詩、文、賦句入詞的例子。如《柳梢青·春感》詞末三句“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就是從辛棄疾“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化出,增強了詞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詞中多用題序,或在題中采用甲子紀年也可以看出劉辰翁以詞存史的藝術(shù)特色。如《蘭陵王·丙子送春》《蘭陵王·丁丑感懷和彭明叔韻》《摸魚兒·甲午送春》等,都是在詞題中有所紀年,給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歷史背景,有助于更深層地理解詞意。此外,須溪的節(jié)令詞也記錄了南宋滅亡后,元蒙統(tǒng)治下的節(jié)日情況?!稇浨囟稹分小盁裏艄?jié)。朝京道上風和雪。風和雪。江山如舊,朝京人絕”就是關(guān)于元宵燈禁史實的記述,他的詞作正是給后世留下一份信史。

結(jié)語

劉辰翁的時序詞向我們展示了宋元之交,以劉辰翁為中心的南宋遺民詞人的忠愛情思和懷都心態(tài)。他的送春詞或隱或顯地寄寓了自己的亡國之悲和遺民之恨,節(jié)令詞或深或淺地發(fā)抒了自己對異族統(tǒng)治的憂傷無奈和對未來無路的彷徨苦痛。歸納其藝術(shù)特點,則包括多用色調(diào)灰冷的意象,自然天成的語言和勁健豪硬的風格,用經(jīng)用史、以詞載史的創(chuàng)作方法,等等,而這些又與劉辰翁自身的個性氣質(zhì)以及當時宋元江山易幟的社會現(xiàn)實息息相關(guān)。明乎此,我們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他“暗中飲泣悲傷”的凄苦情懷,從而體悟《須溪詞》“于宗邦淪覆之后,眷懷麥秀,寄托遙深”[26]的價值。

猜你喜歡
遺民詞作詞人
詞人的職業(yè)
西夏遺民研究的全新力作——《西夏遺民文獻整理與研究》評介
西夏遺民余闕對魏晉六朝詩歌的接受
西夏遺民文獻研究的全新力作——《西夏遺民文獻整理與研究》
《浮世清歡,歲月安好》
西夏遺民也兒吉尼與元末廣西行省的設(shè)置與維持
淺議李清照詞風格的變化與時代的關(guān)系
林逋梅妻鶴子
論帝王詞作與尊體之關(guān)系
詞人的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