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市江寧開發(fā)區(qū)學校小學部 (211102) 周 霞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深度對話。英語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所占比例較大,而且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既包括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又包括對學生聽、說、寫等方面的訓練,是發(fā)展學生語言技能、培養(yǎng)學生文化品格與思維品質(zhì)的主要途徑。
在當前的英語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僅圍繞語篇講解知識點,逐個分析包含在語篇中的重點詞句和語法,但沒有關(guān)注到英語閱讀教學的系統(tǒng)性與整體性。這樣的英語閱讀教學將語篇分解成了零散的知識點,不利于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要想改善這一現(xiàn)狀,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要明確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自身的引導作用,要有整體性視野,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引領(lǐng)學生從淺層閱讀走向深度閱讀。
問題是引領(lǐng)學生主動探索的關(guān)鍵。在有思維含量、有教學深度的閱讀實踐中,教師的提問與引導尤為關(guān)鍵。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問題的設(shè)計,以問題引領(lǐng)學生參與英語閱讀活動、進行閱讀探究,利用問題為學生搭建學習支架,幫助學生實現(xiàn)從“讀”到“悟”、從信息的獲取到信息的整理和加工、從知識的記憶到語言的創(chuàng)造,從而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英語閱讀內(nèi)驅(qū)力,讓英語閱讀教學充滿能量、富有活力。
問題是課堂教學的紐帶,更是思維交流的媒介。然而,一些教師僅把問題視為提問的工具,問題的提出僅僅是為了獲得“Yes or No”這樣明確的答案,而非引發(fā)學生的深度思考。這樣問題設(shè)計本末倒置,服務的是以教師為主的教學,而非以學生為主的閱讀。也有不少教師會產(chǎn)生這樣的擔憂:提出的問題太難,學生不理解,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提出的問題太簡單,又激蕩不起課堂的“漣漪”,學生無法在問題的引導下進入話題中心。那么,教師要如何讓問題變得更加立體,促使學生深入閱讀探究活動呢?筆者認為,以問題創(chuàng)設(shè)情境,調(diào)動學生多感官參與,能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提高學生的閱讀感知能力。
例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 中的“Story time”板塊時,筆者在讀前預熱活動中為學生播放歌謠視頻clean the chair,通過生動有趣的音樂視頻創(chuàng)設(shè)活動情境,調(diào)動學生多感官參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在此基礎(chǔ)上以問題嵌入本單元的教學主題,引導學生在發(fā)現(xiàn)與表達的過程中,自然進入單元話題中心。教學流程如下:
Task:Talk about the video
Step 1:教師用問題引導——“What are they doing? See, the green clown is cleaning the floor. What about the other clowns?”
Step 2:教師利用多媒體提供語言支架——“The ____one is ____ing the ____. ”引導學生描述視頻畫面。
Step 3:引導學生關(guān)注并討論視頻主人公小丑說的話——“We’re helping our parents. We are busy,but we are happy!”
在問題情境中,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視頻中的小丑們正在干什么,自然呈現(xiàn)本課的重點句型“Someone is doing something”;同時,以小丑的話引出“busy”“parent”等 重 點 單 詞,以“The clowns are busy.Mike’s family is busy too.”自然地將學生的目注意力從視頻轉(zhuǎn)移到本單元的文本閱讀中。
這樣,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借助問題營造輕松、愉悅的閱讀情境,引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讓學生在進行閱讀前對所要學習的故事內(nèi)容產(chǎn)生好奇與疑問,激活學生的思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發(fā)揮了“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教學優(yōu)勢,利用多媒體豐富學生的視聽體驗,讓學生的閱讀更有真實感與體驗感。
深度閱讀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積極探究、閱讀實踐等方式深入學習文本,并嘗試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的問題不是為了讓學生止步于明確答案,而是為了推進學生的自主閱讀和深度學習。因此,在設(shè)計問題時,教師要注重發(fā)揮問題的“指路”作用,關(guān)注學生的思維過程,以問題搭建支架,加深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
小學階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難以對語篇有整體性的認識,學生在讀到語篇的下半部分時,往往容易忘記上部分的內(nèi)容。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shè)計問題鏈,注重問題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問題本身的邏輯性,以有條理的、螺旋上升的問題,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對語篇進行意義探究,幫助學生在閱讀中掌握語篇的邏輯框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語篇意識。
例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3Asking the way 中的“Story time”板塊時,筆者以問題鏈的形式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實踐,共設(shè)計了三個問題:
Q1:How does Yang Ling get to Su Hai’s new home?
Q2:Which station can she get on?
Q3:What’s next to Su Hai’s home?
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的過程中,筆者先讓學生依據(jù)語篇內(nèi)容思考這三個問題,再用選擇題的形式讓學生從選項中選擇與語篇內(nèi)容相符的答案。這降低了學生的閱讀難度,同時使學生更加明確閱讀的方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筆者留意學生在詞匯和語法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并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如在討論“Which station can she get on?”這個問題時,筆者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呈現(xiàn)相關(guān)的地圖、乘車路線,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支架“She can...the metro at...station and...the metro at...station.”對乘車路線進行描述,深化學生們對“get on/off at...station”這個短語的認識與理解。
英語閱讀教學中,問題鏈的設(shè)計關(guān)鍵在于問題與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尤其是問題的進階性。教師要在深度解讀文本的基礎(chǔ)上有序地提出問題,為學生對深入探究語篇提供有效線索,以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學習單是發(fā)揮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重要載體,它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教與學之間的聯(lián)動,既能縮短教學的時間,釋放更多的教學空間,又能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行為,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標和任務開展有意義的閱讀探究。不僅如此,學習單還是促進合作學習的有效載體。教師可以利用學習單布置合作任務,讓合作學習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得到有效落實。
例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 中的“Story time”板塊時,筆者采用了學習單的形式,將學習任務具體化、可視化,以促進合作學習的真實發(fā)生。筆者在學習單中設(shè)計了兩個問題和一個合作任務:“What makes our city dirty and messy?”“What can we do to keep our city clean?”“Make a poster with the them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以此將閱讀的過程轉(zhuǎn)變?yōu)榻鉀Q問題的過程。這樣,以問題為導向,驅(qū)動閱讀教學,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學習單中的任務,讓學生在信息獲取與信息加工的過程中主動解決問題,并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檢驗小組的合作成果,實現(xiàn)了先學后教。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發(fā)揮團隊的力量,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形成閱讀合力,相互合作完成任務,把閱讀的過程中轉(zhuǎn)化為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深度閱讀,不僅在于讀,還在于基于閱讀的交流與表達。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在閱讀的過程中感悟,并為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創(chuàng)設(shè)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獨特感受表達出來。復述是深化學生對文本理解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進行信息整合與個性表達的重要方法。復述活動可作為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收尾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以問題為驅(qū)動,為學生搭建有效的問題支架,推進學生的個性化復述,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
例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中的“Story time”時,筆者扣緊文本的體裁特征,發(fā)揮童話故事的教學優(yōu)勢,讓學生以說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深化閱讀理解。在設(shè)計問題支架時,筆者引導學生抓住Goldilocks 的情緒變化——“happy—hungry—tired—afraid”,以此為故事復述的線索,具體教學流程如下:
Step 1:Goldilocks is happy.
Q1:What does she find?
Step 2:Goldilocks is hungry and thirsty.
Q2:What’s in the house? Which soup does she like?
Step 3:Goldilocks is tired.
Q3:What’s in the house? Which bed does she like?
Step 4:Goldilocks is afraid.
Q4:Why? What do the bears say? What does Goldilocks say?
利用情緒線索與問題支架為學生的復述“橋搭鋪路”,為他們提供思考的方向,再以開放性問題“The next day, Goldilocks and her friends go to visit the house again. What will happen to them?”,鼓勵學生展開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展現(xiàn)自己對故事的獨特理解。
又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下冊同步繪本故事Can I play with you?時,筆者采用了“故事地圖”的方式為學生搭建學習支架,把問題當作能解鎖“故事地圖寶箱”的鑰匙,引導學生聚焦問題,解決問題,獲得“鑰匙”,從而理解故事。具體來說,首先,筆者引導學生圍繞“How many animals are there in the forest?”“Who are they?”這兩個問題,整體感知故事,理清故事的脈絡(luò),認識故事的主人公并初步感知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其次,引導學生聚焦“What are they doing?”“What does the Little Elephant want to do?”這兩個問題,“解鎖”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小動物的活動,以及主人公the Little Elephant 想要做的事情,并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小象的粗魯。再次,筆者拋出“What do the animals say to him?”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圍繞“What are you doing,Little Elephant?Go away!”這個反復出現(xiàn)的句子,感受小動物們對小象的厭煩。最后,鼓勵學生探討“What happen at last?”這個問題,“解鎖”故事的結(jié)局,學生從故事的內(nèi)容走向故事的內(nèi)核,學會要以禮貌的方式對待他人,才會獲得朋友的歡迎。在問題支架的幫助下,學生不僅可以有條不紊地開展閱讀探究,主動梳理并理解故事內(nèi)容,而且可以有條理地復述故事內(nèi)容,實現(xiàn)從理解走向遷移,從“讀故事的人”變成“講故事的人”,從而獲得真實而豐富的閱讀體驗。
閱讀教學既是語言的教學,也是思維的教學。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見解,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同時,要有機整合閱讀教學與語言實踐,一要提高閱讀的生活化程度,在語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所創(chuàng)設(shè)的問題情境要更有“人間煙火氣”;二要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以開放性問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想象、探究的空間,鼓勵他們在課外閱讀、課后實踐中進行拓展性探究,以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傊?,教師一定要把好“問題關(guān)”,以問題驅(qū)動課堂,讓問題成為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率的助推器,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