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璧輝 辛紅娟
(1.南京曉莊學院外國語學院,江蘇 南京 211171;2.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 寧波 315211)
在中國翻譯學建設與發(fā)展的道路上,張柏然教授是一位具有明確學派意識的學者,致力于“系統(tǒng)闡發(fā)并努力構建中國特色翻譯學思想的理論框架”(胡開寶,辛紅娟2021:70)。張柏然教授的翻譯學思想不僅以中國傳統(tǒng)哲學-美學思想為源頭活水,更是多年翻譯實踐的自然轉化與升華。除完成《人生的枷鎖》《大白鯊》《綠陰山強盜——約翰·契弗短篇小說選》等近百萬字英美文學名著翻譯,他還開創(chuàng)國內(nèi)語料庫雙語辭書編纂先河,耗二十年之功領銜打造《新時代英漢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4),獲各方盛贊。洪銀興(2004:i)在《新時代英漢大詞典》序言中評價說,“譯文既求合于西文語法之形式格致,更求行文暢曉渾潤,得其要義,領其神旨”。另一位作序人王守仁(2004:iv)認為,“《新時代英漢大詞典》例證的譯文是一個亮點,做到了英文理解準確,中文表達地道。翻譯工作者從這些意義對等、形神兼?zhèn)涞淖g文中可以獲益匪淺,得到不少啟發(fā)”。其他有關該詞典的研究亦常見“自然性”(蔡新樂,張?zhí)N睿2004)、“準確中求地道,神似中揚功能”(陳偉2005)、“貼切自然”(陳宏薇2005)、“靈活動態(tài)”(吳軍贊,鄭晶2006)等贊譽之詞。重閱這部皇皇巨“典”,深覺貫穿其間的翻譯實踐堪稱一場美學試驗,故本文以《新時代英漢大詞典》為例,管窺張柏然教授翻譯實踐的美學特點,結合其理論著述梳理其翻譯美學思想框架,啟發(fā)中國譯學特色化發(fā)展道路。
在中國傳統(tǒng)美學體系中,自然本色為上,天然之趣為旨,人隸屬自然,歸屬社會,在審美實踐中發(fā)現(xiàn)美、體驗美、呈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達致“天人合一”。在崢嶸數(shù)十載的詞典翻譯實踐中,張柏然教授以自然感性為基調(diào),以生命氣韻為靈魂,摸索翻譯美學之道。
“審美始于自然感性,即自然形態(tài)的客觀物象”(劉宓慶2005:279),對雙語詞典而言,其作用是描述語言的自然形態(tài),并在兩種語言之間建立直觀的對應關系,便于讀者基于自然感性獲得審美認知。在語言層面,譯文需契合漢語文字的音、形、義等“自然形態(tài)”特征,形式要簡潔,意義要凝練。例如:
[1] His name was never mentioned without eulogiums.
他的名字有口皆碑。(張柏然2004:1475)
[2] I would be content with the smallest corner of this earth if only she were mine.
只要有了她,即使在這個世界上我只有一塊立錐之地,也會心滿意足。(同上:2199)
[3] He had been a burglar in his teens,in a small way.
他十幾歲的時候當過竊賊,但不過是小偷小摸。(同上)
[4] The appointment of Mary Chairperson of the Centre is only temporary.
安排瑪麗當中心主席只是權宜之計。(同上:2417)
[5] The hills ware green and crisp in the fair May weather.
群山在這明媚的五月里顯得蔥翠欲滴。(同上:1031)
此類例證譯文在《新時代英漢大詞典》中不勝枚舉,“有口皆碑”更明確,“立錐之地”更形象,“小偷小摸”更簡明,“權宜之計”更符合語境,“蔥翠欲滴”更富詩意。張柏然教授立足漢語的自然屬性,充分調(diào)用漢語特有的內(nèi)在表現(xiàn)力,以典型的、接受度高的語言形式呈現(xiàn)漢語富有自然感性的文字美,意義表達更充分,形式更具美感,言簡意明,準確地道,以自然的譯文建立起兩種語言之間的概念關聯(lián),引起讀者共鳴,激發(fā)讀者靈感,讓讀者易于理解和習得詞目的意義和使用場景,為詞目翻譯提供多種典型的翻譯的可能性。
在文化層面,自然感性的要求更高,張柏然教授認為,“編纂者應確保例證譯文與原文在言外功能方面的等值,并通過例證及其譯文突出原語和目的語在表達同一言外行為上的差異”(胡開寶,張柏然2004:52),一方面,“忠實有效地傳達原語信息以及植根于原語中的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即文化的信息”(魏向清2005:66),另一方面,雙語詞典例證選自不同類型的文本,自帶一定的語境特征,要說明詞目在不同語境中的用法,譯文需進行變通,借助增譯、套譯等方式輔助讀者的自然感知。例如:
[6] She was so grieved that the smallest twine may lead her.
她已經(jīng)傷心得連最細的一根細線都能牽著她走。(張柏然2004:2199)
[7] Then they were like rats in a hole.
此時,他們猶如洞中之鼠,毫無出路。(同上:1123)
[8](There is)no smoke without fire<諺>有火必有煙。(或無風不起浪)
We do not really know what goes on in the Browns’household, but generally, 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
我們并不真正了解布朗家發(fā)生了什么事,但一般來說,無風不起浪嘛。(同上:865)
例[6]采用英語特有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述了心痛無力的感覺,隱喻意象“細線”與“心”的自然屬性不存在地域與民族差異,直接將其引入漢語,同樣可以激發(fā)讀者相似的感性認知,還可以豐富漢語的修辭表達方式。例[7]中“洞中之鼠”與漢語成語“甕中之鱉”結構相似,可激發(fā)自然感性的審美認知,同時,原文意象“老鼠”和“洞”得以保留,且與詞目釋義“洞穴”對應,輔以“毫無出路”闡明內(nèi)涵。例[8]是一個諺語,在釋義中,譯者采取直譯與套譯結合的方式,既保留了原文意象“火”與“煙”,描述原語文化真實面貌,確保讀者掌握原文的表達方式和內(nèi)涵,又套用了“無風不起浪”的結構形式,以“有”“必”與括號注釋中的“無”“不”分別形成反義對照,同時在例證翻譯中直接以套譯說明該諺語的使用語境,減少文化差異導致的理解偏差。
面對包羅萬象且文化沖突的雙語詞典,內(nèi)有“自足性”微觀認知語境(陳偉2005:38),與詞目對應以演示釋義,具有“概括性、抽象性、靜態(tài)性”(吳軍贊,鄭晶2006:69),外有跨語言宏觀語境,呈現(xiàn)具體性、形象性、動態(tài)性,譯者只有“考慮到語境和話語功能等因素,譯句中的詞語才不會成為僵硬的沒有生氣的詞語,才能很好地傳達例句的審美功能”(韓江洪2008:117)。以生命的氣韻生動為靈魂,作品才能帶給人“完整又具體的感受”,這取決于“作品對現(xiàn)象本質的揭示深度以及形象創(chuàng)造的完美程度”,堅持“神與形在畫面上的統(tǒng)一”(謝赫,姚最1959:4),例如:
[9] After my marriage my wife edited everything I wrote. And what’s more, she edited me.
婚后,我妻子修改我寫的一切。更有甚者,她還“修理”我本人。(張柏然2004:712)
前后兩個edit 分別為本義與喻義,在描述婚姻關系的語義框架中有l(wèi)ove,harmonious,quarrel,respect,help 等概念,edit everything I wrote 和edit me 與豐富多樣的生活場景形成映射,鮮活靈動,躍然紙上。與之對應的漢語語義框架包括“相親相愛”“打情罵俏”“相敬如賓”“相夫教夫”等概念,張柏然教授選擇“修理”一詞,呼應“教夫”之嚴愛相濟,高度復寫出原文的氣韻生動。因此,相對于釋義,例證譯文的“文風一致尺度可以稍微放寬”(郭啟新2005:80),再如:
[10] He had learned how not to get married.
他學乖了,不再陷入任何婚姻關系。(張柏然2004:1347)
在learn 的義項“學,學習;學會,學到,習得”下,幾乎所有例證均譯為“學習或學會掌握某種能力或技能”,若將此例直譯為“他學會了如何不跟人結婚”,邏輯纏繞、語義不清。反觀之,learn 與not、marry 構成“拒絕婚姻”的微語境,此例證與該義項下其他例證映射同一個語義框架,關聯(lián)概念是“反復嘗試”“技能”“失敗”“成功”等。例句內(nèi)、例句間、詞典世界與生活世界間的認知關聯(lián)已然形成:他嘗試過婚姻,似乎并不滿意,反思后不愿再試。譯文巧用“學乖”一詞,同樣是“學習”或“學會”,但“乖”則隱含吃虧碰壁后領悟如何靈巧行事、避免受損,一個“學乖”靈活再現(xiàn)原語境中波動起伏的心路歷程。
此類“妙譯”不拘泥于詞目釋義,補充了釋義對多樣化語境適用性的不足,承繼了詞目譯義的動態(tài)開放性,比單一、孤立的詞目釋義更具色彩化的審美效果和言語范疇寬泛化的審美風格,具有由內(nèi)向外的生命力,由靜態(tài)的文字展現(xiàn)語言的活力,以動態(tài)與神韻連接相對固定的詞目個體與不斷變化的言語世界,豐富翻譯選擇,啟發(fā)翻譯靈感,重構認知,在互動中呈現(xiàn)和延續(xù)氣韻生動的審美品格。
秉承“從翻譯實踐中總結理論,再以理論為依據(jù)調(diào)節(jié)具體操作;從翻譯本體縱觀文化外圍,再從文化外圍透視翻譯本體,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討”(張柏然2012:1),張柏然教授逐步從“自然-生命”翻譯美學實踐中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文化-生命”翻譯美學框架。
中國美學與哲學一體,“蘊涵著豐富的生命精神,甚至可以這么說,中國古典美學實則是一種生命美學”(柳清泉2005:18),具有包容性和超越性,審美活動被視為“廣義的生命活動,只有把握了生命的靈魂性和能動性才能揭開審美的全部秘密”(顧祖釗2016:7),以生命的化育力和創(chuàng)造力生成萬物之美?!兑捉?jīng)》的“生生之謂易”,儒家的“仁”,道家的“自然”,禪宗的“自性”,佛家的“菩提之道”等等,其內(nèi)蘊都是生命為本,以心靈升華為訴求,通向人與自然化生化合、相融相處的精神境界。近現(xiàn)代以來,無論梁啟超的社會美學、魯迅的啟蒙美學、朱光潛的悲劇美學,還是李澤厚的實踐美學,以及熊十力、宗白華、方東美和潘知常等論述的生命美學,都打破了生命與審美的界限,強調(diào)人的精神生命與生命美的感應,認為“反映生命的藝術”就需要表現(xiàn)“生命體”的感覺(宗白華2005:277)。
基于生命美學的本質內(nèi)涵,張柏然教授將雙語辭典編纂看作“是一種宣泄,是內(nèi)心世界與外部世界抗衡的一種生命活動”(張柏然2004:vi),是“蘊含著生機、靈氣、活力、智慧的‘生命編碼’”(張柏然2012:5)。在前文的譯例分析中,“靈活”“自然”的例證譯文透著“氣韻生動”的美感,這種“以生命創(chuàng)造為本質的美感”向來被視為藝術創(chuàng)作與審美的“最高審美標準”和“首要精神原則”(張俊2018:154-155)。同時,“一部辭書的生命力,也在于能否做到與時俱進,常修出新”(張柏然2017:91),受生產(chǎn)力狀況、文化氛圍等影響,“源語詞典一經(jīng)翻譯,就開始了它在目的語語言文化環(huán)境下新的‘生命旅程’,開始了它的‘今生’”(同上:84)。
基于生命美學的實現(xiàn)路徑,即“生命之美形于創(chuàng)造”(方東美2013:428),萬物生生不息的活力取決于自然的創(chuàng)造力,而“自然生命的實現(xiàn)同時也必定依賴人的生命經(jīng)驗,只有經(jīng)過人的主體性作用,才能引導人真正把握并進入生命本質的最深心靈”(王冰冰,文學武2022:52),傾注主體意識的創(chuàng)造活動便有可能綻放獨具一格的生命美。由此而言,審美活動成為生命的凝練,不斷追求生命的嶄新境界,“人與對象之間不再是一種認識論關系,而是本體論意義上的可以相互交流的兩個主體性存在”(同上:50)。因此,張柏然教授(2012:21)在《翻譯本體論的斷想》中指出“翻譯正是在一種特殊的人類的‘生命-精神’的活動中方才顯現(xiàn)其身”,主張將這種非“實體性的在者”當成“翻譯作為一種對象存在的終極根據(jù)”。在他看來,翻譯學本質上“是一類以價值建構和意義闡釋為目的的價值科學或文化科學”(張柏然2017:101)。中國譯學理論強調(diào)感悟,重視“生命體驗力”,應在全球對話中建立洋溢“東方神采的‘感悟翻譯哲學’”,基于中國文化基本特征,“促使中國譯論走向生命科學,創(chuàng)立一種包含著豐富的中國智慧的‘文化-生命翻譯詩學’”(張柏然2012:42)。
生命美學以“天人合一”為審美追求,體現(xiàn)了中國美學的自然意識與人文關懷。在中國傳統(tǒng)美學體系中,“審美主要指向三個領域:自然、藝術、人生”(馬睿2010:161),人具有社會性,也歸屬自然,以當下審美對象為起點,尊重其生動性與差異性,走向自然,由感起興,積累具體審美經(jīng)驗,人與存在交融合一,領悟“天地之生命精神、萬千造化之玄妙”(李天道2010:47)。所謂“妙”,“最接近自然、接近大道”(楊寶春2003:144),通過悟“妙”感受天、地、人共生相融的境界。前文所述“妙譯”,可由義理分析知其“妙”法,但此“妙”何以可能?張柏然教授(2012:125)解釋說,“至于(詞目、例證等的)翻譯,就更有個心理學的問題。不論是個人,還是集體,從原語到受語的轉換卻都只能在個人的大腦里進行。編纂者對詞語,有時即刻理解,有時需冥思苦索;用受語表達時,有時一蹴而就,有時則需‘旬月踟躕’。但不管哪種情況,真正的轉換卻似乎只是一剎那即可完成。這一剎那的轉換究竟怎么產(chǎn)生?或許,人的大腦里存在一個轉換機制,好比鐵路的道岔扳子,一扳,某個信息就從一種語言轉換到了另一種語言?!睆埌厝唤淌谝浴耙话狻彪[喻譯者于兩種語言文化之間交互相融的自然“頓悟”,促成“信息”在兩種語言間呼應共生。
生命美學具有天然的包容性,奠定了張柏然翻譯美學思想的共生理念,他認為,“跨越時空的翻譯實踐”有助于“持存本民族文化軟實力、借鑒他民族文化優(yōu)勢基因”(張柏然2017:70),具體而言,學習者或讀者可以通過譯文形成對他者文化精華的“無意識的吸收”,還可以在兩種文化的“沖撞”與“消融”中“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更好地理解和發(fā)揚本民族文化(辛紅娟2005:57),促成兩種文化的跨時空傳承。這種和合共生的文化態(tài)度于前文譯例分析可見一斑:一方面,“對應”是詞目與例證翻譯的要旨,張柏然教授將雙語詞典編纂質量準則定為“忠實于所選用的例證原文,提供準確、等值而且地道的譯文,使讀者結合具體上下文,掌握原語詞匯的意義和用法,并充分發(fā)揮例證譯文對翻譯的指導作用”(胡開寶,張柏然2004:51)。另一方面,要充分調(diào)用漢語自身優(yōu)勢,采用譯語讀者喜聞樂見的表達,適時借用套譯、增譯等輔助方式,中和文化差異感,以自然感性營造共生氛圍。故而,蔡新樂(2004:61)評價:“正是《新時代英漢大詞典》的編纂者們抱著一種對中華文化虔誠的態(tài)度,才促使他們?nèi)找岳^夜辛勤勞作打造出了這樣一座文化豐碑”。
張柏然教授由“自然-生命”翻譯美學實踐衍生的“文化-生命”翻譯美學思想不僅具有守正創(chuàng)新的理論價值,亦具有繼往開來的實踐價值,觀照中國翻譯美學的學科品格與學術風格。
中國翻譯學需秉持更廣闊的跨學科思維,在翻譯實踐中,張柏然教授就深刻認識到,翻譯涉及百科知識,翻譯系統(tǒng)是涉及多種學科的開放系統(tǒng),頻繁發(fā)生著符號轉換、藝術再造、審美交際和文化交流等,翻譯學則是與哲學、語言學、美學、心理學、符號學等密切相關的交叉學科,描述翻譯實踐不能拘泥于文本語言,需考慮翻譯活動發(fā)生的自然場景,需要在相互比較、參照與闡發(fā)中對中國傳統(tǒng)譯論體系中的特色概念與元素進行跨學科的解釋,“惟如此才能使翻譯研究具備更廣闊的文化視域和更鮮活的話語生命力”(張柏然2012:83),生成隨時代洪流演進的獨創(chuàng)性思想,促進中國翻譯美學、甚至世界譯學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中國翻譯學需拓展更深遠的全球視野,貫徹和合共生的理念,與西方譯論進行平等的對話與溝通,以創(chuàng)造性思維改造西方譯論,以中國文化整合西方片面精確的譯論,建構“有中國理論資源參與的翻譯理論新形態(tài)”(同上:103),這不是自大,亦非依傍,而是對話交流,互證互通,探索建構“中和”的譯論話語機制,實現(xiàn)世界性與民族性的統(tǒng)一,“沒有民族性,就難談世界性;在世界性的文化視野中更能領略民族性”,反映譯學原典的“生命狀態(tài)”(同上:201)。
中國翻譯學需貫徹科學的歷史發(fā)展觀,依循學科發(fā)展生命周期,將中國傳統(tǒng)譯論資源帶入現(xiàn)代語境,“認真而冷靜地分析中國傳統(tǒng)譯論的可繼承處、須揚棄處,用現(xiàn)代學理,發(fā)掘淘煉”,“突破僅在古典領域翻滾的舊略”(張柏然1997:2),站在新的時代視角,選擇更符合當下實際的范疇和命題,及時關注時代催生的“新問題”,深化我們對“老問題”的認識,激發(fā)解決“新問題”的靈感,以現(xiàn)代觀念整理中國譯論遺產(chǎn),用當代觀念及思維方式對中國傳統(tǒng)譯論中的命題和學說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闡發(fā),激活在當代仍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有機元素,提出新概念、新見解、新思路,重構理論語境,實現(xiàn)“古代譯論的現(xiàn)代轉換”(張柏然2012:32),挖掘與當代審美觀念契合、能描述當代翻譯現(xiàn)象的視角與方法,形成具有生命力的中國譯論邏輯體系。
中國翻譯學首先應具有和合共生的包容風格,“海納百川、兼容并蓄”是中國美學精神的根本,“和合共生”便是翻譯美學實踐的努力方向,張柏然教授(同上:125)給出的方案是,“雙語詞典的編纂者和研究者必須透過語言結構的表層,深入地研究使特定語言具有特定價值的主要包括文化在內(nèi)的許許多多的超語言因素,然后用對比的手段在兩種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中尋找融匯點”,通過套譯、變通翻譯等“融匯相合”的方式打通理解和表達阻滯。在翻譯學理論建構方面,張柏然教授倡導采取理性的比較譯學方法,依循中西融通、古今融通的路徑形成“四方會談”的格局(張柏然,辛紅娟2016:134),“通過對共性與特性的梳理尋找相生互變的融通之道,共同構建一個均衡和諧的整體”(汪璧輝2021:27)。
中國翻譯學還應樹立中國氣派的個性風格,張柏然教授(1997:2)以“中國譯論要有中國味”為起點,塑造中國翻譯學的個性風格,認為中國翻譯學應該“立足于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化、思維方式,從本民族的語言與文化現(xiàn)實出發(fā)”,描寫本土翻譯實踐,理論基石必須是中國本土自成一體的譯學思想。他多次撰文闡述中國傳統(tǒng)譯論的美學思想及其價值,認為道安的“案本而傳”,嚴復的“譯事三難”,……傅雷的“神似”論,以及錢鍾書的“化境”說等,講求整體和諧與辯證統(tǒng)一,具有超越時代的民族性與經(jīng)典性,在當今世界范圍具有生長的可能性,可以跨越鴻溝,在自我與他者共存的未來空間大放異彩。同時,張柏然教授(2012:24)建議,中國翻譯學研究者需以當代中國語境中的治學立場為主體性定位,以“民族主體性”為“理性自覺”,把握自身傳統(tǒng),面向未來,返本開新。因此,他旗幟鮮明地主張以創(chuàng)造性的現(xiàn)代詮釋重塑傳統(tǒng),在創(chuàng)新中形成翻譯學派的“中國特色”(同上:87):第一,用中國人自己的目光、觀點與理解闡釋中外翻譯現(xiàn)象;第二,以古代譯論中具有生命力的觀念為新的譯論的血肉;第三,闡釋當代中外翻譯實踐中新的翻譯現(xiàn)象,形成新的翻譯理論;第四,中國特色的翻譯理論是多種多樣的。
中國翻譯學還需堅持契合自然規(guī)律的科學風格,張柏然教授甘于承擔“無害苦工”之職,將體現(xiàn)“自然感性”和“生命氣韻”的中國傳統(tǒng)美學原理融入豐富的翻譯實踐與翻譯批評,以其倡導的中國傳統(tǒng)美學為源頭,回到中國傳統(tǒng)譯論原典,進行文本細讀,從具體理論范疇的局部逐步開始清理,梳理妙言妙語,探究本意,挖掘跨越時代的經(jīng)典內(nèi)涵。同時,基于中國傳統(tǒng)譯論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范疇,借助邏輯分析方法,從宏觀角度整體把握中國譯論的根本精神、本質特征和深層結構,梳理傳統(tǒng)譯論話語體系,為中國特色翻譯學體系建構提供借鑒和利用的資源。這種循序漸進、有理有據(jù)的方法符合學術思想生成的自然規(guī)律,破除了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學術窘境,翻譯實踐透著美學思想的光輝,翻譯美學思想折射出實踐規(guī)律。
張柏然教授以美學貫通實踐與理論,在實踐中,尊重并充分發(fā)揮譯語的優(yōu)勢,以自然感性為基調(diào)、以生命氣韻為靈魂,無不體現(xiàn)著他對翻譯本質與功能的準確把握,以及他對中國美學與文化至深的認同。在理論建構中,承繼中國美學傳統(tǒng),逐步形成以生命美學為底色、以和合共生為要旨的翻譯美學思想,有利于提升中國翻譯學的學科品格,倡導更廣闊的學科思維、更深遠的全球視野和科學的歷史發(fā)展觀,強化了具有包容性、中國個性和科學性的學術風格,豐富并充實了中國當代翻譯學,更切實促進了中國翻譯學的特色化。中國譯學建設尚在路上,有待進一步研究集翻譯家和翻譯理論家于一身的譯界名家,梳理實踐經(jīng)驗,繼承理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