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辛棄疾詠花詞的主體精神與藝術呈現(xiàn)

2023-03-09 05:20:23孫學堂
齊魯學刊 2023年6期
關鍵詞:稼軒辛棄疾詞人

孫學堂

(山東大學 文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中國古代詞人眾多,留下了數(shù)量龐大的詠花詞作。而詠花詞寫得特色鮮明、受人矚目的詞作家卻不過寥寥幾人。在那寥寥幾人中,又以“濟南二安”(李清照、辛棄疾)最受當代讀者重視。就藝術風格而言,易安之“婉約”比稼軒之“豪放”似更適合表現(xiàn)花卉之美;而就主體精神的張揚而言,稼軒才是古代詠花詞苑中當之無愧的“王者”。他擅長信手“拈花”入詞,或表達不同流俗的人生志趣,如“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鷓鴣天》)(1)辛棄疾著,吳企明校箋:《辛棄疾詞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中冊,第978頁。下文所引辛棄疾詞悉據(jù)此書,不一一出注。;或抒寫珍愛流光的輕柔嘆惋,如“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jié)”(《念奴嬌》);或表達對生命盛衰的深沉感慨,如“鼓子花開春爛漫,荒園無限思量”(《臨江仙》)。這些熠熠生輝的詞句,從廣義上說都可以稱作“詠花”之片段,但就安放它們的整首詞作來說,其主旨別有所在,并非詠花,因而不能歸入“詠花詞”的范圍。通常說的詠花詞,要求整首詞的構思、布局都圍繞某種花展開。按照這一標準,可從稼軒詞中檢得詠花之作50余首(2)馬赫認為辛詞中“明題為詠花者共五十余首”,參見馬赫:《淺議稼軒詠花詞的成就》,《湘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1期,第66頁;鄧魁英認為辛詞“以詠花為題的有40多首”,參見鄧魁英:《辛稼軒的詠花詞》,《文學遺產》1996年第3期,第61頁。筆者統(tǒng)計為56首,其中有些詞是否為詠花之作可能存在不同看法,詳見下文所列表格。。在這50余首詞作中,稼軒借獨特的題材類型,展現(xiàn)了他熱烈豪放而又不乏深曲之致的精神世界。

一、辛棄疾詠花詞長于自我表現(xiàn)

詠花詞屬于詠物文學。詠物的詩詞,一方面要寫物,一方面又要抒情,兩種成分能水乳交融最好,不能兼顧之時,物之描寫與自我表現(xiàn)在“比例”上往往呈現(xiàn)為此消彼長之勢。依照物、我表現(xiàn)孰輕孰重之“比例”,可以把詞人分為偏客觀和偏主觀兩種類型。偏客觀的文人善于寫景狀物,杰出者更擅長結合物之環(huán)境、氣氛加以烘托、渲染,如林逋著名的《山園小梅》頷聯(lián)“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雖然只是改了江為詩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中的兩個字,卻抓住了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特定氛圍下的梅花之美,捕捉到了文人心目中最普遍的梅花意象及其獨特氣質,因而成了詠梅的經典名句。辛棄疾不是一個偏客觀的詞人,恰恰相反,其詞的特點正在于極強的主觀性。在稼軒詞中,很難找到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的寫景狀物的片段,而詞人對自我的表現(xiàn)卻十分強烈。顧隨先生舉其《滿江紅》“點火櫻桃,照一架荼蘼如雪”二句,說這樣的開頭很響亮,但又說:“寫景沒有寫得這么有力的。魏武、老杜也有力,但他們是十分力氣使八分,稼軒十二分力氣使廿四分。但寫景不能這樣寫?!?3)顧隨:《稼軒詞心解》,葉嘉瑩筆記,高獻紅、顧之京整理:《駝庵傳詩錄·顧隨講中國古典詩詞》,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下冊,第45頁。按筆者的理解,這兩句有意突出了櫻桃的紅和荼蘼的白,使讀者高度關注這一強烈對比,于是,也就相應損失了畫面多層次的細節(jié)和氛圍,所以不算是高妙的寫景。由此可見,主觀性強、力量大是稼軒寫景狀物的一個突出特點。

辛棄疾的詠花詞以表現(xiàn)自我為中心,常常脫離所詠之花的物性特質,以強悍的筆力把某些人文屬性賦予甚至“硬派”給所詠之花。比如,他用男性人物比擬梅花,《念奴嬌》詠雙白梅:

……試將花品,細參今古人物。 看取香月堂前,歲寒相對,楚兩龔之潔。自與詩家成一種,不系南昌仙籍。怕是當年,香山老子,姓白來江國。謫仙人,字太白,還又名白。

把傅巖叟香月堂的兩樹白梅比為漢代性情高潔的龔勝和龔舍,又比作貶謫江州的白居易和謫仙人李白,中間還拿升仙的梅福作為一般“詩家”的常用比擬作陪襯。如果說拿美人、神仙來比梅花是一種俗套,那么,辛棄疾這首詞顯然擺落了這種俗套。他由梅花的潔白聯(lián)想到“兩龔”的高潔,再聯(lián)想到姓名中都有“白”字的白居易和李白。他不像一般人那樣著眼于視覺形象的相似,而是由花之特性出發(fā),經過高度抽象和大幅度跳躍,“轉喻”自己心儀的古人,其思理完全超乎常人所料?!蹲罡邩恰た陀袛∑逭?代賦梅》把梅花比作何晏、沈約,說“瘦棱棱地天然白,冷清清地許多香”,也是以男性喻梅花,雖然多少考慮了梅花“白”“瘦”之物性,但還是給人以取喻生新之感。這樣的擬喻,就像他在《沁園春》(疊嶂西馳)中形容青山:“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我覺其間,雄深雅健,如對文章太史公?!狈彩亲x過稼軒詞的人,莫不對這個“博喻”的片段印象深刻,這些比喻并不直觀,更談不上生動恰切,然而讀者卻被貫注其間的巨大氣勢所鼓舞,又為其新奇獨特、出人意料的聯(lián)想所折服。其特色鮮明、空前絕后,可以視為“稼軒體”(4)“稼軒體”是指最能代表稼軒詞藝術特色的寫法或風格,可參看施議對:《論稼軒體》,《中國社會科學》1987年第5期,第155 -170頁。詠物詞之最典型片段。他有一首《鷓鴣天》詠梅,上片寫道:

桃李漫山過眼空。也曾惱損杜陵翁。若將玉骨冰姿比,李蔡為人在下中。

把這繁茂滿眼的桃李花與“玉骨冰姿”的梅花相對比,說桃李就像是李廣的從弟李蔡。言外之意是,梅花就像有軍事才能但“數(shù)奇”的“飛將軍”李廣?!妒酚洝だ顚④娏袀鳌氛f:“(李)蔡為人在下中,名聲出(李)廣下甚遠,然廣不得爵邑,官不過九卿,而蔡為列侯,位至三公。”(5)《史記》卷一〇九《李將軍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9冊,第2873頁。這個新奇的擬喻,固然鮮明地表現(xiàn)了辛棄疾對梅花“才”與“品”的推崇,但辛棄疾主要是借以展現(xiàn)自己的人生追求,以及對世道不公的憤慨,而與梅花本身的物性相距甚遠。說梅花像李廣,平心而論,擬喻太過主觀,尤其是從花卉審美的角度看,難以令普通讀者產生共鳴。這就使得辛棄疾的詠梅詞具有較強的社會深度和批判色彩,但相應地也就缺少了對花卉自身審美韻味的體察和摹寫。這樣的寫法,在周邦彥、李清照、姜夔等擅長詠物的詞人筆下是看不到的。由此可以說,辛棄疾詠花詞的特點和成就主要不在于書寫花卉之美,而在于表現(xiàn)作者的主體精神。

二、辛棄疾詞中的桂花、梅花及牡丹

據(jù)筆者統(tǒng)計,辛棄疾詠花詞有56首,其所詠花之類型及創(chuàng)作數(shù)量見下表:

在這些詠花詞中,數(shù)量最多的是詠梅之作(19首),其次是詠牡丹之作(10首),詠桂花者(8首)數(shù)量居第三。但數(shù)量多少與對該種花的喜愛程度并不完全對應。從詞中表現(xiàn)的評判眼光和審美態(tài)度來看,辛棄疾最喜愛的是桂花和梅花。他贊美桂花高絕的品格,《踏莎行·賦木犀》:

弄影闌干,吹香巖谷。枝枝點點黃金粟。未堪收拾付薰爐,窗前且把《離騷》讀。 奴仆葵花,兒曹金菊。一秋風露清涼足。傍邊只欠個姮娥,分明身在蟾宮宿。

惟其對桂花品格高度認可,才肯許之以伴讀《離騷》。李清照寫桂花:“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蓖瑯淤澝拦鸹榛ㄖ兄?用語灑脫自在。相比之下,辛棄疾寫得更有力,為了“尊題”,把葵花和金菊斥為奴仆、兒曹,比“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李清照《鷓鴣天·桂花》)(6)李清照著,黃墨谷輯:《重輯李清照集》,濟南:齊魯書社,1981年,第25頁。更豪橫,富有丈夫氣概。辛棄疾《念奴嬌·再用韻和洪莘之通判丹桂詞》:

翠幰裁犀遮不定,紅透玲瓏油壁。借得春工,惹將秋露,薰做江梅雪。我評花譜,便應推此為杰。

“推此為杰”也是“第一流”的意思。就用意和修辭而言,錘煉精工,句句“當行”,字字力透紙背?!敖璧么汗ぁ比?已不完全是站在觀賞者的立場上看桂花,而幾乎是化身為桂花,寫出它如何用力“經營”自己的一生,最大限度地追求生命價值的實現(xiàn)?!稗棺鼋费?寫桂花經歷過春去秋來而醞釀成的香氣;“江梅雪”三字形容空曠的氛圍,意象雖是寒冷的,主體的精神卻極其熱烈。

與桂花相比,梅作為花(而非梅子)就顯得頗為高冷,辛棄疾對其“冷淡”表現(xiàn)出些許不滿,也就不難理解了?!督褡印べx梅寄余叔良》:

暗香橫路雪垂垂。晚風吹。曉風吹?;ㄒ鉅幋?先出歲寒枝。畢竟一年春事了,緣太早,卻成遲。 未應全是雪霜姿。欲開時。未開時。粉面朱唇,一半點胭脂。醉里謗花花莫恨,渾冷淡,有誰知。

上片不像其他詞人那樣寫梅花“不爭春”,而是說它要“爭春”,搶在了百花之前開放,可是“緣太早,卻成遲”,弄巧成拙,真可謂時運不濟。下片同樣一反宋代以來贊美梅花傲雪凌霜、冰清玉潔的常套(7)不可否認,辛棄疾自己的詠梅詞也有“更無花態(tài)度,全是雪精神”(《臨江仙》)及“冰姿玉骨”(《洞仙歌》)、“雪艷冰魂”(《丑奴兒》)之類的常規(guī)寫法。,描繪它含苞欲放時胭脂色的“粉面朱唇”,結尾則對梅花提出批評:你如此高冷,怎能讓別人理解呢?此處略帶一些嘲謔的口吻,故而不可泥于“謗花”字面,其通篇對梅花也不乏贊美之意,且不能排除作者有以梅花之“冷淡”自我寓托、自我反思的意思。但“謗花”又不完全是“正言若反”,稼軒對梅花也確有些許不滿。既然要“爭春”,何不拿出十分的勇氣?這種不滿,要與他詠桂花的詞對比來讀,才會有更直觀的體會。由此看來,稼軒詠梅詞雖然有19首之多,且在多數(shù)篇章中對梅花也不吝贊美,但梅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并不比桂花更高。

還有一個例子?;蛟S是基于梅花“百花頭上開”(《生查子》)、爭春而未得春之特點,稼軒寫過一首十分特別的《永遇樂·賦梅雪》:

怪底寒梅,一枝雪里,直恁愁絕。問訊無言,依稀似妒,天上飛英白。江上一夜,瓊瑤萬頃,此段如何妒得。細看來、風流添得,自家越樣標格。 曉來樓上,對花臨鏡,學作半妝宮額。著意爭妍,那知卻有,人妒花顏色。無情休問,許多般事,且自訪梅踏雪。待行過、溪橋夜半,更邀素月。

說這首詞特別,是因為詞人虛構了一個彼此相妒的故事:梅花“無言”“愁絕”,竟然是因為自己的潔白比不上滿天飛雪而心生妒忌!詞人站在一旁說:這是妒忌不來的,實際上飛雪之白恰恰增添了你梅花的風流標格,你又何必妒忌它呢?下片一轉,又寫到樓上有對花臨鏡的美人妒忌梅花的顏色?;ǘ恃?人妒花,各有“外慕”。作者則說“無情休問,許多般事”,如杜甫《縛雞行》說“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8)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4冊,第1566頁。,采取了一種超脫出來的態(tài)度。梅花在這里與美人一樣,扮演了一個“著意爭妍”的角色。這樣的梅花,當然就無法與飄香濟世的桂花媲美了。

辛棄疾詠牡丹的詞作數(shù)量也超過了桂花詞,但牡丹的品格在他心目中更低一等。詠牡丹的題材本就很難寫好,稼軒賦牡丹多系應酬,大都未脫離“天香國色”“太真出浴”等套語,但也有“以故為新”的寫法。其一,是在賦詠中表達諷刺之意。如《杏花天·嘲牡丹》:

牡丹比得誰顏色。似宮中、太真第一。漁陽鼙鼓邊風急。人在沉香亭北。 買栽池館多何益。莫虛把、千金拋擲。若教解語應傾國。一個西施也得。

上片從牡丹的色相想到楊貴妃,轉念想到與她“沉香亭北”的行樂相關的國家戰(zhàn)亂,從而衍生出對其禍國殃民的諷刺之意。下片化用羅鄴《牡丹》詩“買栽池館恐無地,看到子孫能幾家”(9)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10冊,第7560頁。,冷眼旁觀豪奢者的行徑;再搬用羅隱《牡丹花》“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10)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增訂本),第10冊,第7589頁。語,“傾國”顯然有雙關之意,謂楊貴妃只是導致了安史之亂,尚不能真正“傾國”,而西施卻真正能夠“傾覆國家”。在這首詞中,詞人對牡丹顯然并無多少好感。其二,是向牡丹發(fā)號施令。《臨江仙》:

只恐牡丹留不住,與春約束分明。未開微雨半開晴。要花開定準,又更與花盟。 魏紫朝來將進酒,玉盤盂樣先呈。鞓紅似向舞腰橫。風流人不見,錦繡夜間行。

上片先與春天“約束”,再與牡丹定盟,表現(xiàn)出詞人作為“統(tǒng)兵文臣”指揮若定的架勢。下片繼續(xù)以“指揮官”的口吻,命令牡丹按照酒宴歌席的需要,依次進獻各個品種。在這里,牡丹僅是滿足娛樂之需要的工具。其三,是用“翠圍紅陣”來形容牡丹的繁茂。牡丹花型大、高低錯落,讓辛棄疾想到了排兵布陣的“陣”,故在詠牡丹花的詞中多次使用,如《念奴嬌·賦白牡丹和范先之》“對花何似,似吳宮初教、翠圍紅陣”,《鷓鴣天·賦牡丹,主人以謗花,索賦解嘲》“愁紅慘綠今宵看,恰似吳宮教陣圖”,《最高樓·和楊民瞻席上用前韻賦牡丹》“漢妃翠被嬌無奈,吳娃粉陣恨誰知”,都是用吳王闔閭任用孫武訓練后宮女子之典。用軍事意象寫花卉之美,是辛棄疾的獨創(chuàng),與韓偓“夜來風雨葬西施”(《哭花》)(11)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增訂本),第10冊,第7900頁。、周邦彥“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六丑·薔薇謝后作》)(12)周邦彥著,孫虹校注,薛瑞生訂補:《清真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上冊,第81頁。格調完全不同??紤]到這一典故中“娘子軍”訓練時由嬉鬧到被懲的過程,可知充斥“陣圖”的牡丹只堪驅使,在詞人心目中并無多么高的地位(13)馬赫認為在辛棄疾的11首詠牡丹詞中,“言明皇失國舊事者四,及孫武吳宮教陣故實者三,始終含有對耽于淫樂而誤國者的辛辣譏刺,全不肯用一筆去為牡丹生色,而是要剝盡這‘王’者面上欺人的粉黛”。參見馬赫:《淺議稼軒詠花詞的成就》,第67頁。。

辛棄疾還寫到一些其他花卉。這些詞大都流露出不同于世俗的人生態(tài)度和審美情趣。如題詠文官花之《水龍吟》,由于這種花開的過程是“先白,次綠,次緋,次紫”,在人們心目中象征著在仕途上迅速升遷,因此為世人所貴;而辛棄疾則想到,這樣的“鐘靈毓秀”要耗費多少大自然的力量?同時又有多少相形見絀的花因為它的承寵而得不到重視?“幾許春風,朝薰暮染,為花忙損。笑舊家桃李,東涂西抹,有多少、凄涼恨”。詞的下片卻調轉鋒芒,諷刺得意者不會長久:“擬倩流鶯說與,記榮華、易消難整。人間得意,千紅百紫,轉頭春盡。”這是閱世者的至理名言。對于世人熱衷的文官花及富貴功名而言,這又是冷酷的嘲諷。又如《賀新郎·賦水仙》從水仙花濃郁的香氣中體會到生命的熱烈:“不記相逢曾解佩,甚多情、為我香成陣。待和淚,收殘粉?!狈从谩读邢蓚鳌匪涏嵔桓Τ鲇斡鼋⒍馀逑噘浿?以表現(xiàn)水仙對作者的熱烈情意?!盀槲蚁愠申嚒边\用稼軒最擅長的軍事化意象,表現(xiàn)出強勁有力的氣勢和開闊矯健的格局?!皭垡稽c嬌黃成韻”和“待和淚,收殘粉”,則是從“我”的角度,表達了對水仙之熱烈情感的回應。詞人筆下的水仙孤獨、高潔,是陰柔的;同時又熱烈、誠摯,富有生機和力量。

三、英豪氣概與用世激情

辛棄疾有時也把自己的英雄豪氣和用世激情寄寓在梅花詞中。如《瑞鶴仙·賦梅》把梅花比為美人:“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艷妝難學。玉肌瘦弱。更重重、龍綃襯著?!毙形闹链?還都是注重摹寫形貌、偏于“優(yōu)美”的寫法,而接下來說:

倚東風一笑,嫣然轉盼,萬花羞落。

雖然也合了“閉月羞花”的意思,但“嫣然”一笑之際,眼波“轉盼”之間,便令萬花羞落,如此一來,梅花與“萬花”構成了極度強烈的對比。萬花之羞落,把梅花獨有的英氣襯托得淋漓盡致。這樣寫梅花,實在是十分強悍,其風險是驟然顯現(xiàn)的英氣與前文“含香弄粉”“玉肌瘦弱”“重重龍綃”等柔性的描寫明顯不相稱。這三句中的英氣,實際是詞人主體的英氣在描寫梅花時突然顯現(xiàn)出來。由此可見,稼軒詞在遵循詞體“本色”以及詠花詞柔性傳統(tǒng)的同時,偶爾會驟然流露出自己的“真面目”(14)《宋史》卷四〇一辛棄疾本傳記載僧人義端對辛棄疾說:“我識君真相,乃青兕也?!?《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35冊,第12161頁)本文所言之“真面目”,乃稼軒詞中的“英雄本色”。。他寫荼蘼說“飛絮殘紅避”(《虞美人》),寫牡丹說“莫攜弄玉欄邊去,羞得花枝一朵無”(《鷓鴣天》),都表現(xiàn)出相似的逼人的英氣。

《最高樓·又用韻答趙晉臣敷文》也用美人來比梅花:

花好處,不趁綠衣郎??c袂立斜陽。面皮兒上因誰白,骨頭兒里幾多香。盡饒他,心似鐵,也須忙。 甚喚得、雪來白倒雪。便喚得、月來香殺月。誰立馬,更窺墻。將軍止渴山南畔,相公調鼎殿東廂。忒高才,經濟地,戰(zhàn)爭場。

“綠衣郎”比喻楊柳。梅花早開,不像群花一樣追逐楊柳爭春?!熬G衣郎”又指唐代的新科進士,“不趁綠衣郎”已暗將梅花比為性情高潔的美人?!翱c袂”用蘇軾詠梅詩“月黑林間逢縞袂”(《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十首》其一)(15)蘇軾撰,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6冊,第1736頁。語意,蘇詩本用趙師雄遇梅花仙子之典,也是將梅花擬人化了?!懊嫫ぁ薄肮穷^”二句仍沿著前文的美人擬喻繼續(xù)寫,“心似鐵”用“鐵腸石心”(皮日休語)的宋璟賦梅花之事。換頭兩句,采用了夸張的對比手法:要把雪喚來,跟她比誰白,要贏,要“白倒”對方——這不難理解;又要把月喚來,跟月比香,要“香殺”對方——月本無香,要“香殺月”便有些不講道理,所以有點近似于“搗亂”。顧隨先生謂其“用力太過”,但又將其與林逋“疏影橫斜”的名句對比,高度評價這兩句表現(xiàn)出的熱情和力量,說:“不能只看其搗亂,似白話,要看其力、誠、當行?!?16)葉嘉瑩筆記,高獻紅、顧之京整理:《駝庵傳詩錄·顧隨講中國古典詩詞》,下冊,第51頁。下片由梅花寫到梅子,《尚書·說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17)《尚書正義》卷一〇,阮元???《十三經注疏》(影印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75頁。宰相治國,如調鼎中鹽梅。又用了曹操帶兵“望梅止渴”的典故。這兩個典故強調了梅子的實際功用。據(jù)程杰先生研究,“鹽梅和羹”之典在唐人詠梅詩中還比較常見,但入宋以后,“人們從梅花身上著力推究的是以淡泊、幽峭、貞靜、疏雅為主要特征的人格理想,其中還潛含幾分落寞孤清的人生感受”,所以不再常用這個包含著名位顯達意義的典故,“我們在南宋的詠梅作品里經常讀到對‘和羹’之事的卑抑乃至否定”(18)程杰:《宋代詠梅文學研究》,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2年,第354 -355頁。。而稼軒與普通文人不同,他渴望用世,對建功立業(yè)有執(zhí)念,渴望在“經濟地、戰(zhàn)爭場”發(fā)揮自己的才力。

這種熱烈的希求用世的人生態(tài)度,在詠花文學(不包括越過“花”的邊界去詠果實)的歷史上,可以追溯到陳子昂《感遇》詩所寫的蘭若:“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19)陳子昂撰,徐鵬點校:《陳子昂集》(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3頁。只有被帝王賞識,為世所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才能實現(xiàn)。在北宋中期之后,這種用世、濟世的精神在士大夫的詠花文學中已很少見到了,人們更偏重欣賞花的品格和風韻:孤芳自賞,不必祈望有人采擷,與張九齡《感遇》詩所說“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20)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增訂本),第1冊,第575頁。一脈相承。而在辛棄疾的筆下,花不需要媒介、不需要在君臣體系中被采擷,仍然可以實現(xiàn)它改變世界的愿望?!肚迤綐贰泤墙p木樨》:

少年痛飲。憶向吳江醒。明月團團高樹影。十里水沉煙冷。 大都一點宮黃。人間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風露,染教世界都香。

桂花形體極小(一點宮黃),竟然如此芬芳,這是辛棄疾從桂花中體會到的特別的精神?!叭窘淌澜缍枷恪睂懙氖枪鸹?而表現(xiàn)的是詞人尋求自我實現(xiàn)、以自我力量改變世界的熱誠。辛棄疾渴望建功立業(yè),在君臣體制中卻成了失敗者,但失敗沒能掩埋他的濟世精神,他仍然渴望改變世界。這種愿望在詠花詞中熱烈地表露出來,讓讀者感受到他發(fā)自心底的“精誠”。《浪淘沙·賦虞美人草》從草木在風中搖曳想到“只今草木憶英雄”,說它“唱著虞兮當日曲,便舞春風”;《虞美人·賦虞美人草》則說“人間不識精誠苦”,是從這種花的身上發(fā)現(xiàn)了生命“精誠”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正是來自作者的積極用世的主體精神。

辛棄疾《聲聲慢·嘲紅木犀》說:“只為天姿冷淡,被西風醞釀,徹骨香濃。”天姿冷淡,受了一世的凄涼,才換來無盡的芬芳。如此看待桂花的生命,與李清照筆下“情疏跡遠”、遺世獨立的風韻完全不同。李清照把桂花寫得清貴而高冷,而辛棄疾筆下的桂花“染教世界都香”,滿含濟世熱誠?!叭窘淌澜缍枷恪?可以說是對陳子昂“芳意竟何成”和張九齡“何求美人折”——士大夫“兼濟”和“獨善”兩種不同人生路向的補充和開拓。士大夫在君臣體制中被冷淡,如何在現(xiàn)實世界中發(fā)揮他的濟世熱誠?這僅僅表現(xiàn)了辛棄疾美好的個人愿望,還是可以落實為某種現(xiàn)實生活中的進路?辛棄疾雖然沒有給出答案,卻為士大夫人生價值的思考提供了新的啟發(fā)。

四、孤獨自憐與風流自賞

辛棄疾詠花詞中的主體精神,除直接呈現(xiàn)為熱烈奔放的英豪氣概與用世激情外,還有另外兩種“變相”:一是借梅花、桂花之書寫,寄托了作為“歸正人”和“江南游子”的身世之感;二是在個別詠花詞作中表現(xiàn)了作為“當行”詞人對才思、文采的高度自覺和意氣風發(fā)、風流自賞的創(chuàng)作情態(tài)。

辛棄疾在詠梅、詠桂的部分詞作中寄托了他作為“江南游子”對中原故土的思念之情。如《念奴嬌·梅》上片寫梅花“迥然天予奇絕”的清美,下片則寫到了梅花的“前世今生”:

嘗記寶篽寒輕,瑣窗人睡起,玉纖輕摘。漂泊天涯空瘦損,猶有當年標格。萬里風煙,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歸去,閬風有個人惜。

這首詞作于紹熙五年(1194),辛棄疾五十五歲,任福建安撫使。詞人把梅花的“前世”安排在“寶篽”(皇家園林)中,“今生”則是在南方的福州,故稱其“漂泊天涯”?!叭f里風煙”是從“寶篽”到三山的迢迢遠途;“一溪霜月”是和“寶篽”完全不同的野水荒灣;在“閬風有個人惜”句中,“人”就是“寶篽”中的“瑣窗人”。身份高貴的梅花來到南方,遭到風煙霜露之“欺”,深感“不如歸去”為好。這首詞中“寶篽”“閬風”當有寄托,雖難以坐實,但應與辛棄疾仕宦南宋的孤獨感有關。

如果說這首《念奴嬌》的寄托還比較隱微,那么,《聲聲慢·嘲紅木犀》因為有小序的交代,意旨則更為清楚。小序說:“余兒時嘗入京師禁中凝碧池,因書當時所見?!痹~云:

開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瓏。管弦凝碧池上,記當時、風月愁儂。翠華遠,但江南草木、煙鎖深宮。 只為天姿冷淡,被西風醞釀,徹骨香濃。枉學丹蕉、葉底偷染妖紅。道人取次裝束,是自家、香底家風。又怕是,為凄涼、長在醉中。

辛棄疾兒時北方已經淪陷,所謂“開元盛日”當指北宋盛時。那時,桂花也極為繁茂?!肮芟夷坛厣稀庇锰迫死缀G?、王維在安史之亂中被囚禁菩提寺之事,意指金人占領開封,祖父辛贊忍辱偷生,桂花也在風月中默默感傷?!按淙A遠”指徽、欽二帝“北狩”,宋室播遷,作者來到江南,與江南草木為伴,往日所見桂花在“深宮”中遙不可及,故曰“煙鎖”。下片前半流露出“嘲”的意思,言丹桂“冷淡”,與上文所舉《江神子》“謗花”之意相似,不同處在于桂花“天姿冷淡”,以被“西風醞釀”作為代價,收獲的是“徹骨香濃”。“枉學丹蕉,葉底偷染妖紅”也還是“嘲”的口吻,謂丹桂也要展示鮮活熱烈的生命色彩,卻因被綠葉掩映而枉然,無濟于事。“偷染妖紅”頗有貶抑色彩,“妖紅”謂其色彩不正,“偷染”則不夠光明坦蕩。鄧魁英先生認為,這首詞中所寫的桂花“讓我們聯(lián)想到那些隨波逐流,善自粉飾的平庸之輩。他們不關心國家命運,安于醉生夢死的生活,卻散布‘南北有定勢,吳楚之脆弱不足以爭衡于中原’之說以自辯”,并且認為桂花對南北宋之交的巨大變遷無動于衷,“依舊在西風中那樣盛開,那樣芳香”(21)鄧魁英:《辛稼軒的詠花詞》,第64頁。。這樣理解,便無法解釋“天姿冷淡,被西風醞釀”等語,投降派尤其配不上“徹骨香濃”四字。按筆者的理解,“偷染妖紅”是就丹蕉而言的,桂花有沒有“學丹蕉”呢?接下來就是作者的回答,他提出了兩種可能性。可能性之一是:“道人取次裝束,是自家、香底家風”,意謂紅色是丹桂“自家”本色、自然裝束,何必學丹蕉?可能性之二是:這掩映在葉底的紅色,恐怕是丹桂借酒澆愁的“酒紅”吧!要之,丹桂沒有學丹蕉,說它“枉學丹蕉”,是嘲諷者的誤解。“長在醉中”是比擬,也可以視為作者用世激情不得實現(xiàn)而苦悶、而借酒澆愁的自我寫照。就整首詞而言,其寄寓著辛棄疾離開中原、漂泊江南、不被世人理解,甚或被誤解、被嘲侮的身世之感。沈祥龍說:“詠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國之憂,隱然蘊于其內,斯寄托遙深,非沾沾焉詠一物矣?!?22)沈祥龍:《論詞》,唐圭璋編:《詞話叢編》,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第12冊,第4071頁。這首《聲聲慢》可謂是“寄托遙深”之作,在藝術表現(xiàn)上以深婉曲折為特點。

辛棄疾在詠花詞中還表現(xiàn)了自己和朋友作為“當行”詞人的文采風流,這可以視為其濟世熱情在現(xiàn)實世界無法安頓,從而在虛幻的藝術世界尋求到的自我實現(xiàn)的途徑?!顿R新郎·賦海棠》上片以擬人手法摹寫海棠的聲色形貌之美,所謂“誰與流霞千古醞,引得東風相誤”,所謂“鬢亂釵橫渾不醒”,用意用力,本色而當行,但在古代的詠花詞中尚不算十分出彩。而下片后半寫“清明三月近”的海棠“須要詩人妙句”,然后敘寫自己與友人“笑援筆、殷勤為賦”的情狀:

十樣蠻箋紋錯綺,粲珠璣、淵擲驚風雨。重喚酒,共花語。

先寫所用箋紙之美艷精良,再寫參與者之才華橫溢、才情風發(fā)。“粲珠璣”喻其語言之明麗、珍奇?!皽Y擲”二字,一方面化用《莊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23)郭象注,成玄英疏:《莊子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552頁。,形容其構思立意之深遠、錘字煉句之不同尋常;另一方面又以“擲”字表達出才情富厚、不自以為珍貴的豪氣,同時又給人以“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目不暇接之感。“驚風雨”則化用杜甫詩句,以表達其藝術效果之驚動人心。僅僅八個字,使在場者的才情獲得了酣暢淋漓的表現(xiàn)?!爸貑揪啤倍?則意味著諸公才思敏捷,寫作很快結束,重新回到賞花的“節(jié)目”。以此結尾,頗有庖丁解牛完畢之后“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24)郭象注,成玄英疏:《莊子注疏》,第67頁。的得意情味。在作品中寫到賦寫者的才情和寫作狀態(tài),之前見于杜甫《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25)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第1冊,第428頁。辛棄疾在詞中描寫相似的情態(tài),卻不乏創(chuàng)造性。

類似的例子還有《鷓鴣天》“點盡蒼苔色欲空,竹籬茅舍要詩翁”,下句的“要”字與《賀新郎》中說海棠花“須要詩人妙句”用法完全一致:梅花點點,即將飄零殆盡,它在竹籬茅舍旁,需要詩人來賦寫(26)吳企明《辛棄疾詞校箋》引孫覿《送智海上人二首》其一:“大師興趣在江湖,拄杖扶行穩(wěn)當車??嘁娢陶勆?穿云涉水到西徐?!辈⒔忉屨f:“意謂竹籬茅舍的景境,需要詩翁來吟誦?!?吳企明:《辛棄疾詞校箋》,中冊,第1043頁)解釋為“需要”是對的,但孫覿的詩句中“要”卻是“邀請”的意思。張孝祥《浣溪沙》詞:“暮雨不堪巫峽夢,西風莫障庾公塵,扁舟湖海要詩人?!?張孝祥撰,宛敏灝箋校:《張孝祥詞箋校》,合肥:黃山書社,1993年,第122頁)“要”才是“需要”之意。?!盎ㄓ喔栉铓g娛外,詩在慘淡經營中”,是說花已經所剩無多,但并未完全凋殘,詩人立意構思,慘淡經營,在“歌舞歡娛”之外與梅花進行了深度的交流。相似的還有《江神子·和人韻》:

梨花著雨晚來晴。月朧明。淚縱橫。繡閣香濃,深鎖鳳簫聲。未必人知春意思,還獨自,繞花行。 酒兵昨夜壓愁城。太狂生。轉關情。寫盡胸中,磈磊未全平。卻與平章珠玉價,看醉里,錦囊傾。

這是一首詠月下梨花的詞,“淚縱橫”是用擬人手法寫帶雨的梨花,“繡閣”二句則是寫梅花所處之環(huán)境。下片寫為愁所困的詞人雖然自命疏狂,卻為梨花的絕世風姿所打動(轉關情),于是打開了靈感的閘門,“寫盡胸中,磈磊未全平”——借題發(fā)揮,借賞花來抒寫胸中不平?!皡s與平章珠玉價”則是詠花、賦花、品花、論花,“珠玉”在這里特指梨花?!翱醋砝?錦囊傾”,則是形容靈感觸發(fā)時酣暢淋漓而又字字珠璣的寫作狀態(tài)。描寫創(chuàng)作之際才情風發(fā)、才華橫溢的狀態(tài),是辛棄疾詠花詞主體精神的別樣的藝術呈現(xiàn)方式。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賀新郎》),辛棄疾筆下的物象從來都是為表現(xiàn)其主體精神服務的,壯美的青山是如此,優(yōu)美的鮮花也是如此。杰出的作家在不同類型題材的作品中表現(xiàn)的主體精神定有相通之處,但也一定會“隨物賦形”,呈現(xiàn)出屬于此類作品的獨有的精神風貌。辛棄疾詠花詞所表現(xiàn)的英豪氣概和用世激情,在“英雄詞”中雖然也有所呈現(xiàn),但呈現(xiàn)方式不太一樣。就其相通處而言,《清平樂·憶吳江賞木樨》未始不可以視作“英雄詞”(27)筆者將表現(xiàn)辛棄疾英雄氣概的詞作分為懷古、憶昔、感今、祝勉、寓托五類,其中“寓托類”便是托物寓情之作,并舉《清平樂·憶吳江賞木樨》和《浪淘沙·賦虞美人草》為例。參見拙文《論辛棄疾的“英雄詞”》,《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1期,第73 -82頁。;而就其相異處而言,“英雄詞”對詞人英氣和精誠的表現(xiàn)力度大多數(shù)情況下反不如詠花詞酣暢明快。至于“江南游子”的孤獨自憐之感、“當行”詞人的風流自賞之情,更是詠花詞所獨有而其他題材的辛詞所無者。因此可以說,辛棄疾詠花詞所表現(xiàn)的主體精神與“英雄詞”“農村詞”等有所不同,而發(fā)掘辛棄疾詠花詞的獨特之處,則是我們進行分類研究的主要意義所在。

猜你喜歡
稼軒辛棄疾詞人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中學生博覽(2022年4期)2022-03-05 23:11:41
稼軒詞里擬人多
中華詩詞(2021年10期)2021-12-31 08:56:30
論詞人擇調與審美聯(lián)想
稼軒詞錘煉字句與對仗的藝術
北方論叢(2021年2期)2021-05-22 01:33:42
辛棄疾:男兒到死心如鐵(上)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12
試談辛棄疾的田園詞
中華詩詞(2020年6期)2020-12-14 07:46:10
詞人的職業(yè)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8
辛棄疾的元宵節(jié)惹人妒
林逋梅妻鶴子
“命題作文”看圖說話
中國收藏(2013年5期)2013-04-29 08:44:55
嘉鱼县| 凤庆县| 芒康县| 林口县| 始兴县| 巴楚县| 称多县| 达州市| 嵊泗县| 临泉县| 安龙县| 新沂市| 桃源县| 神木县| 海兴县| 桦甸市| 巫溪县| 伊宁市| 新闻| 吉水县| 修武县| 施秉县| 西华县| 江西省| 上饶县| 定兴县| 大理市| 横峰县| 盖州市| 南雄市| 南涧| 亳州市| 江孜县| 阿拉尔市| 许昌市| 洛隆县| 右玉县| 景德镇市| 泸溪县| 天等县| 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