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靈芝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祥瑞園小學
①利用PowerPoint工具,借助學生制作的“神像卡”等圖片,設計“猜盲盒”“是不是”等線上答題游戲,激發(fā)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豐富閱讀的檢測形式,師生在“玩”中檢測閱讀的效果。
②利用“釘釘直播課堂”平臺開展線上教學,互動環(huán)節(jié)分為全班主場交流和小組分場討論。全班主場交流時利用“答題器”發(fā)布題目,即時產生大數據,進行重點講解指導。小組分場討論利用“騰訊視頻會議”平臺,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線上討論,完成書中天神的“封神致辭”,學生利用該平臺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成為一個個獨特的哈姆雷特。
《中國神話傳說》是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四學制)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快樂讀書吧”的推薦閱讀書目,是在學習“很久很久以前”主題單元下的《盤古開天地》《精衛(wèi)填?!贰镀樟_米修斯》《女媧補天》四篇課文后,進一步鼓勵指導學生運用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中國神話傳說》整本書的閱讀,更深入地體會神話的神奇,感悟神話的人物形象,感受神話永恒的魅力。
首先,從課標理念來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三、四年級學生要閱讀中國古今寓言、中國神話傳說等,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翱鞓纷x書吧”欄目的設置作為統(tǒng)編教科書的一大特色,其目的便是把課外閱讀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成為語文課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以引導學生積極自覺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其次,從編排意義來看,安排《中國神話傳說》一書的閱讀,前有四篇課文作為閱讀方法基礎,后有《世界神話傳說》作為課外閱讀延展,充分體現了統(tǒng)編版教材倡導的“1+X”理念,以及終身閱讀的追求。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國內外的神話故事,讀得越多收獲越多,同時還要注意發(fā)揮想象,感受神奇,學習運用更多的閱讀方法,才能真正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
學生在小學段前三年已經經歷了六次“快樂讀書吧”活動,對閱讀推薦課、閱讀推進課、閱讀交流課三種閱讀整本書的課型非常熟悉,對如何開展活動有了較多的認識和實踐,這是開展這次活動的有利條件。四年級的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等能力和團隊合作的意識開始逐步形成,這也有利于學生課外開展閱讀活動,培養(yǎng)閱讀興趣,為交流分享提供更多可能。
通過調研發(fā)現,本班學生除了每周的閱讀課,均能夠每天抽出30分鐘以上的課余時間自主閱讀。
但是,僅有80%左右的學生能在自主閱讀時完成導讀任務,需要實時指導學生制訂閱讀計劃,采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展開閱讀課堂分享,既加深對書中內容的認識,又可以展示出自己的作品,對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另外,“快樂讀書吧”指導閱讀完全可以通過各種網絡平臺搭建起一座線上線下融通的“空中課堂”,將整本書閱讀指導打造成與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型相似的活動體驗課,實現讓學生能持久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為目的的課,從而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和形成閱讀習慣,并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評價。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指導細讀、對比閱讀等方式初步了解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按照興趣組成小組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形成小組閱讀成果,做好個人的閱讀記錄,進行交流分享。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閱讀、統(tǒng)整全篇,掌握閱讀神話故事的方法,感受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神奇的想象,體會閱讀神話故事內在的神性和人性。明白神話故事是在生產力低下的遠古時代,人類無法正確解釋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而產生的。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聯(lián)系生活,認識閱讀《中國神話傳說》的現實意義,通過感受母語文化的璀璨與美好,明白神話傳說是老百姓的精神寄托和美好愿望的表現,閱讀神話故事是對中華文化和探索精神的傳承。
PowerPoint工具、寬帶網絡、攝像設備、“釘釘直播課堂”平臺、“騰訊視頻會議”平臺。
1.舊知鏈接,導入新課
教師和學生測試直播設備和網絡暢通情況,聯(lián)系上一節(jié)推薦課并導入推進課。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推薦了《中國神話傳說》這本書,經過兩周的自主閱讀,相信你們一定有很多的收獲,今天就繼續(xù)走入神話的世界。
2.讀前:線上檢測會
游戲活動“猜盲盒”。
教師在屏幕上呈現五個盲盒,學生任意選擇一個,打開盲盒根據呈現圖片猜出神的名字。
有的學生不能直接猜出神的名字,可以向老師申請出示一條信息進行提示。
盲盒及信息條如下:
盲盒1—《山海經》陸吾像。信息條—人面虎身虎爪而九尾,半人半獸的他掌管著昆侖山。
盲盒2—《山海經》祝融像。信息條—他是火神,獸身人面,出游時騎兩條龍。
盲盒3—精衛(wèi)像。信息條—它是女娃死后所變,發(fā)誓向東海報仇每日填海。
盲盒4—神荼和郁壘像。信息條—他們掌管度朔山的鬼魂,中國人春節(jié)張貼門神像的由來。
盲盒5—伏羲和女媧像。信息條—漢代神話中的一對夫妻,手持圓規(guī)和矩尺,現代人類的始祖。
游戲活動“是不是”。
教師依次出示判斷題,并下發(fā)“線上答題卡”,學生快速搶答,兩個選項A和B分別代表“是”和“不是”。根據答題卡數據反饋,進行糾錯和重點講解。
判斷題目如下:
題目1:神話中最偉大的奇跡是女媧造人嗎?
題目2:天穿節(jié)是為了紀念巫山女神嗎?
題目3:水神共工一怒之下撞倒了不周山嗎?
題目4:掌管幽都鬼魂的是禺強嗎?
題目5:八卦是炎帝發(fā)明的嗎?
題目6:太陽和月亮的父親是帝俊嗎?
題目7:天空最高的一層是九重天嗎?
題目8:中國第一部藥學著作《本草經》是黃帝寫的嗎?
設計意圖:經過推薦課和兩周的自主閱讀,學生已經通過觀察書本封面掌握了一些基本信息,讀目錄理清了書的內容結構,并運用已學單篇神話的閱讀方法,如畫神像卡、關系圖等,從故事中初步體會了人物形象。此時進入推進課,收集學生做的神像卡,選取細節(jié)的問題,連通空中課堂游戲檢測學生的閱讀效果,分別指向檢測學生天神名稱及外貌、神話傳說情節(jié)的記憶,既節(jié)約時間,又極具趣味性。
3.讀中:線上交流會
先請學生暫時退出釘釘直播,打開騰訊會議進入小組討論群,組長有序組織組員借助“人物情節(jié)圖”講故事,再共同選擇一個神根據他的能力完成“封神致辭”,6分鐘后回到“釘釘直播課堂”進行全班匯報。
預設學生匯報:盤古封為創(chuàng)世神,女媧封為保護神、婚姻女神,炎帝封為神農、藥神,帝俊封為商族天神,陸吾封為昆侖神,等等。
設計意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線上討論,這種從“主場”到“分場”的線上課堂,還原了線下課堂中師生互動、小組合作、生生互動的場景,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表達自己的時間。而且,各個小組的交流視頻都可以發(fā)到班級群進行回放分享,小組間形成一個個“線上閱讀圈”,通過一個個分場討論的視頻資源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重點引入“炎帝”的傳說,感受其神奇之處,并指導讀寫融合。
預設學生抓住關鍵語句匯報:“天神被他感動,降下了一場五谷雨?!薄把椎凵裢◤V大,想要雨,就來雨;想要晴天,就來晴天?!薄八纳眢w是透明的,吃了植物后,可以看到植物在他身體里的反應。”“他獲得了一根神奇的紅色鞭子。無論什么植物,只要用這根鞭子一抽,立刻就能夠顯示出它的性質?!痹诟惺苎椎凵衿娴幕A上,明白在寫神話時可以從神的身體、形象、能力、工具等方面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出神奇之處。
繼續(xù)推進閱讀:關注神的神性和人性,自主閱讀《鯀治理洪水》,完成人物情節(jié)圖并封神致辭(如右上圖)。
設計意圖:借助“鯀”的人物情節(jié)圖進行學方法用方法的實踐,明白神話傳說中的大多主人公和炎帝、鯀一樣,既有神性的巨大力量,也有人性的喜怒哀樂,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神,只是具有一定的神奇的力量,是人化的神或神話的人。
4.讀后:線下讀書會
教師提出問題:自由翻看目錄,圈一圈,找一找,接下來的六個單元又出現了哪些天神?
學生從目錄中圈畫出黃帝、蚩尤、刑天、少昊、顓頊、共工等天神。
教師追問:請從中選擇一個神,從身體、形象、能力、工具等多方面展開想象,猜猜他有怎樣的神力?寄托著人們怎樣的夢想?引導學生繼續(xù)去書中尋找答案。
完善閱讀計劃,運用所學方法展開線下自主閱讀。錦囊提示:神像卡、情節(jié)圖、人物關系圖、列問題清單等方法能使閱讀更深入。
設計意圖:一節(jié)導讀課起到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肯定或糾正學生的自讀過程,同時為下一步自讀提供方法指導。指導學生完善閱讀計劃,布置繼續(xù)閱讀“五方天帝”剩余部分和“人間五帝”部分,為閱讀交流課做準備。
1.游戲活動,寓教于樂
上課伊始,教師設計開展“猜盲盒”“是不是”兩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游戲,游戲的規(guī)則和畫面的色彩吸引學生的注意,不僅檢測了自主閱讀的知識掌握情況,還激起學生對閱讀課堂的興趣和期待。
2.線上交互,讀寫融合
通過線上閱讀教學打破時空界限,教師指導學生隨時隨地開展閱讀交流,讓整本書教學在35分鐘的課堂上充滿無限可能性。
3.線下實踐,運用方法
在《中國神話傳說》這本書的閱讀過程中,學生養(yǎng)成每天至少30分鐘的閱讀習慣,在這個過程中適時完成閱讀摘錄卡和閱讀導引單,教師為學生的深入閱讀搭建支架,運用了聯(lián)結、提問、圖像化、推測、轉化等閱讀策略推進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