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潔文
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三單元共四課,圍繞“至情至性”這一人文主題,選入了《陳情表》《項脊軒志》《蘭亭集序》等六篇文章。這些課文充滿作者的真情與個性,歷經(jīng)千百年,依然以其真誠觸動著讀者的心靈。學習了這六篇課文之后,本單元的寫作任務聚焦“說真話,抒真情”,在“單元研習任務”當中設計了這樣的寫作任務:
高中時代,我們會面臨重要的選擇,比如選擇什么高考科目、未來從事什么職業(yè)等。給友人寫一封信,談談自己的選擇及理由。要求說真話,抒真情,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這屆高三學生基本上都曾在高一學習過生涯規(guī)劃課程,在高二經(jīng)歷了加三選科的選擇,又要在高三進行高考院校和學習專業(yè)的反復斟酌和選擇,所以說,這個寫作任務對高三學生而言,應該是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感可發(fā),很有意義。
考慮到當代學生日常生活中與友人的交流基本不會通過寫信來進行,所以,在寫作過程中,我們將這一情境設計修改為“給友人或下一屆可能與你有同樣困惑的學弟學妹們寫一封信”,也就是增加了“下一屆可能與你有同樣困惑的學弟學妹們”這一閱讀對象。希望“可能與你有同樣困惑”這一情境能夠觸發(fā)學生分享自己真實體驗的激情。
在這次寫作實踐中,我們的設想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讓學生熟悉書信這一傳統(tǒng)實用性文體的特征。今天的高中生很少有機會感受收到友人來信的快樂,各種通訊工具和網(wǎng)絡交流軟件以其便捷、即時、視聽一體等特點,取代了書信在大部分生活場合中的交流功能。在這樣的現(xiàn)狀之下,熟悉書信的體式,就不僅僅是在開頭結(jié)尾體現(xiàn)稱呼、問候語、署名、日期等形式要素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書信是與特定讀者進行思想情感交流的文體,學生要學習如何通過800字左右的文字來表情達意、傾訴體驗、剖析思考,如何面對特定的讀者,選擇適當?shù)?、個性化的、豐富多元的語言進行表述。
其次,什么是“真”?迎合主流的聲音,說虛情假意的“大話”和“空話”,固然失去真實的價值,但是確乎盤踞內(nèi)心的功利之語、卑俗之言就是“真話”和“真情”嗎?我們認為,學生要“說真話,抒真情”,還需傾聽內(nèi)心的聲音,反思自己,剖析自己,將內(nèi)心的思考和情感沉淀、梳理、辨析,最后找到幫助自己做出選擇的真實原因,明白什么是自己的“真話”“真情”,然后再“持中正之心,言真誠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