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銀華
“老師!”
最后一節(jié)下課已快12點,我前腳剛邁出教室,身后就追出來一個男生。是班里那個“話癆”,喜歡在課后找我聊他對許多事情的看法,常常占用我很多課余時間,有好幾次還拖過了食堂的飯點。所以,此時的我后脊背一陣發(fā)緊,下意識加快了腳下的步伐。
“話癆”姓M,說他“話癆”是有出處的。開學第一周的教材內容涉及紅色革命史,我讓學生先去準備,查閱相關資料,課堂上分組分享,每組控制在5分鐘之內。好家伙,這位M同學一打開話匣子根本剎不住車。兩個5分鐘過去了,我根本插不進話提醒他超時了。又兩個5分鐘過去了,我各種肢體語言的暗示都無效。好吧,索性放開了讓他說個夠。最終,那節(jié)語文課成了他的專場。從此,我嚴格控制課堂上他的發(fā)言機會。
再后來,經常會聽到老師們的投訴。歷史課上,他會突然站起來,很大聲地說,“老師,你說錯了,我讀到的史料和你講的不一樣”;辦公室里,他和政治老師關于一個哲學問題爭得面紅耳赤;英語課上,老師發(fā)現(xiàn)他在讀毛選;閱讀課,他在啃《資本論》;我嘗試著跟他聊“表達的得體”與“溝通的技巧”,他用“民主”和“自由”回懟……與同學的相處亦如此,教室里經??吹剿c同學爭論,話題涉及“女權主義”“社會主義”“資本主義”“階級斗爭”等等。
有一天下課,M同學又來找我聊天,這次的主題是《資本論》的核心思想。以我的閱讀量和認知范疇,真有些招架不住。于是我用了個“緩兵之計”,讓他回去寫讀書筆記,過段時間再與我分享。沒想到第二天他就帶了本厚厚的筆記本來,里面密密麻麻寫滿了讀書心得。我第一次對這個興趣取向與關注點與眾不同的男生產生了興趣,于是向他借了筆記回家認真閱讀。這一讀我極受震撼!雖說字跡潦草,但有書摘有評論有心得,看得出是花了很多心思的。而且思考有一定的深度,引述的文獻資料有理有據(jù)。雖說內容龐大,但條理又很清晰,邏輯也很嚴謹。我花了四個晚上的時間認真看完,再與他交流時,很真誠地夸獎了他。那天,這個平日里語速很快、一直處于緊繃狀態(tài)的M同學表情特別輕松,我還捕捉到了他嘴角一絲淺淺的笑。
我想起了《窗邊的小豆豆》,那個因淘氣被退學的小豆豆,轉學來到巴學園。巴學園的小林校長在第一次見到小豆豆時,就微笑著聽小豆豆不停地說了四個小時的話,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我想,這位M同學也需要這樣一份耐心的傾聽與全然的接納吧。
那天之后,我們的課間對話繼續(xù)進行。不同的是,我開始真正用心地傾聽他講的那些我需要很努力才聽得懂的內容。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自己能插上一兩句話了;再后來,當我對他的觀點提出質疑時,他也不會急著反駁我了;有時快錯過食堂飯點了,我會邀請他一起到食堂邊吃邊聊,這時他也能很識趣地及時收住話題,留待下次再繼續(xù)說。我感覺到這段時間的工作是有成效的。全然的接納與用心的傾聽讓這個孩子慢慢地放松下來,他的心理空間拓寬了,才有可能聽見其他的聲音。
日子一天天地過,M同學身上發(fā)生了諸多細微的變化。校園里相遇,他會主動微笑著打招呼了。科任老師也反映,課堂上他懟人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了,同學們越來越喜歡與他討論問題,對他講述的內容也越來越有興趣了。我看到了他與集體的融合,也察覺到了他愈加放松的狀態(tài)。
直到有一天……
那是一次月考后,他拿著答題卡來找我,說不明白為什么作文不及格。我一看,除了依舊近1500字的長篇大論(考卷作文要求800字),還明顯跑題了。我如實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很不解,覺得按照材料的意思就是寫這個啊。我告訴他:“任務驅動型作文要求完成一個寫作任務,而不是自說自話。你寫作時從一開始就陷入了自己的邏輯世界,并且極力想證明自己是對的。老師感受到,你一直都很想表達自己,想證明自己,有時會忽略了別人的感受。溝通應該是情感、觀點的流動,你來我往,有互動才是有效的溝通。寫作就是與讀者的一種溝通交流,生活中也是這樣?!?/p>
一反常態(tài)地,這次他沒有喋喋不休地繼續(xù)辯解,看得出他在很認真地聽,而且這段話對他是有觸動的。于是我決定再深入一步引導?!袄蠋熌芨惺艿侥惚锪撕芏嘣捪胝f,生活中是不是沒有什么表達的機會?”這句話就像一個奇妙的開關,M同學出現(xiàn)了很明顯的情緒波動。他雙臂微曲,雙手緊握拳頭,像是要奔跑又像是要戰(zhàn)斗。臉上的表情是凝重的,嘴唇哆嗦,眼眶發(fā)紅,眼神里既有不安又有憤怒。我扶著他緊繃的手臂,輕聲問:“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事?說給老師聽聽,我們一起想辦法?!苯又麛鄶嗬m(xù)續(xù)地陳述了在家里爸媽對他的否定、打壓、斥責與冷嘲熱諷?!拔矣肋h都是錯的?!彼o抿著嘴唇,眼眶是濕潤的。我輕聲說:“研究馬列、毛選確實是很高維度的哲學思考,別說同齡的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很少有人能達到。這條路一定走得很艱難,可即便如此,你依然堅定地走在這條路上,這一點很了不起?!彼难蹨I快流出來了,嘴唇也抿得更緊了,臉上的肌肉在細微地抖動,我知道他在極力控制自己的情緒?!鞍謰審膩矶疾蛔屛艺f這些,說了他們也不聽。”說完這句,他就再也說不下去了。
這時,上課的預備鈴響了,這一次我沒有催促他去上課,這個倔強的孩子太需要一次情感的釋放了。于是我不再說話,只是用理解與鼓勵的眼神靜靜地看著他,看著他怎么硬生生地把眼淚逼回去,看著他的手臂慢慢放松,拳頭慢慢松開,和他一起感受內心的翻江倒海與波濤洶涌。
這次“作文事件”后,M同學明顯跟我更靠近了一步。有時候,他會像個孩子一樣蹦蹦跳跳地笑著跑來喊我一句“老師”,然后又飛快地跑開;放學時能經常看到他與同學三三兩兩地結伴回宿舍,一路說笑一路打鬧;節(jié)日時,會像同學們一樣給我送明信片,但只用代號不寫自己的名字。被深度理解與充分共情后,這個孩子收起了滿身的硬刺,卸下了沉重的鎧甲,可以放松自如地與人相處了,但似乎還不夠自信,他需要一個“高光”時刻,來強化對自我價值的認同。
教育是講究契機的,這個契機是需要等待的。
2022年上半年,徐州豐縣“鐵鏈女”與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引爆了全網(wǎng)的憤怒。那陣子,M同學課間一直與同學們討論女性出路的問題,并時不時地把前方“戰(zhàn)況”分享給我。孩子們很有正義感,雖說有些討論略顯稚嫩,但那份樸素真誠的社會責任感本身就值得尊重與保護。借由一直以來對歷史的喜愛以及對馬列與毛選的研讀,M同學的思考是最有深度的。我覺得有必要給他一個“舞臺”,一來小結一下這段時間同學們的討論結果,二來想借由這個機會讓他更清楚深刻地感知,一直以來他堅持學習研究的這條路雖然少有人走,但是是有價值的。
于是,我和M同學約定,給他一節(jié)語文課的時間,總結分享近期大家的討論結果,只要在學期結束前完成就好,具體時間由他來定,他爽快地答應了。接下來的一個月,M同學來找我的次數(shù)明顯減少,每次來,基本都是與我討論分享的形式,PPT怎么做,流程要怎么設計,增加一個互動提問的環(huán)節(jié)怎樣……一個人專注地全身心地投入做一件事的時候,是閃閃發(fā)光的。這個時候的M同學就是這樣,我欣慰地看著他的這些細微變化,內心百感交集。
如我們所約,學期結束前,M同學用了一節(jié)語文課的時間,做了題為《敢問當代女權問題出路——從母權制氏族社會的解體找答案》的主題分享。從母權制氏族社會的形成與發(fā)展講起,再講到解體與父權制的誕生,以及當代女性的重新崛起與當代女權問題出路。學科內容涉及歷史、政治、哲學、社會學,引述的材料主要有摩爾根的《古代社會》、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以及大學里的公共必修課《思想道德基礎與法律修養(yǎng)》;穿插例舉莊子的《雜篇·盜跖》,魯迅《阿Q正傳》中的吳媽,《圣經》中亞當與夏娃的故事,以及潮汕民俗“外甥食母舅,從無食到有”等等。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經典論證結構來布局,內容豐富,邏輯嚴密,思路清晰,如果按考場作文800字的要求,真的不夠寫!但是那天,加上非常精彩的互動提問環(huán)節(jié),一節(jié)課的時間,M同學不僅講完了,還獲得了滿堂喝彩!結束后,他還受邀與幾位同學合影,我看到他渾身上下散發(fā)出來的自信與篤定。
世上路千萬條,少有人走的路常常困難重重,荊棘滿布。如果再加上世人的不理解與嘲諷,內心難免會動搖,會沮喪。這個時候耐心的傾聽、全然的接納能讓我們的心理空間變大,心理空間變大了才能聽見別人的聲音。M同學正是在被深度理解和充分共情后,才放下了防御與對抗,愿意靠近老師,愿意融入集體,后繼的信心與價值感的建構才有可能發(fā)生。
“感覺自己被接納,于是也就能接納自己了?!庇浀昧硪粋€自發(fā)研究潮汕鐵枝木偶的學生曾這樣對我說。研究鐵枝木偶也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很多人不理解,嘲笑,排擠,甚至覺得他在裝神弄鬼。可是這個孩子告訴我,研究的過程中,他找到了歷史的歸屬感與集體身份的認同。在與這個學生一同工作的過程中,他由衷地感嘆:特別感謝老師的傾聽與理解,很高興能有這樣一個表達的機會,讓更多的人了解鐵枝木偶,了解自己。
其實教育工作中能遇到不少這樣的孩子,生活中亦然。就讓我們從高品質的陪伴與傾聽開始,讓少有人走的路漸行漸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