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王朝綿延四百年,是中國人揚眉吐氣的一個時代。王朝征伐四方、開疆拓土,依靠的是強大的國力和先進的技術。本期我們來介紹漢代一個神奇的物件——透光鏡。
鏡子在出土的古文物中不是什么稀罕的物件,“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代女子梳妝打扮最少不了的就是鏡子了。但要說鏡子中的珍寶,還真是少之又少,其中就有一面西漢的古銅鏡。它能被人們稱為“黑科技”,肯定不會是一面普通的青銅鏡。目前,這面古鏡被收藏在上海博物館。剛出土的時候,考古學家把它當作普通的文物,直到有一位考古隊員偶然將它放在燈光下,大家才發(fā)現它并不簡單。
鏡子的反射原理大家都知道,當燈光照射在鏡面上時,反射出的光斑應該是一個圓形,但這面青銅鏡卻將背面的銘文也反射了出來。按理說,燈光是照射在鏡子的正面,反射的也應該是正面的圖案,但鏡子卻將背面的圖案“轉”到了正面,再將圖案反射到墻上。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已經有這樣的“黑科技”了?
“穿衣戴帽,臨鏡觀影”,中國古人使用鏡子的歷史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煉銅技術發(fā)明之后,聰明的古人便開始用青銅鑄造鏡子,利用平滑光潔的金屬表面來映照自己的形象。
古代銅鏡由兩面組成:鏡的正面被打磨得十分光亮;鏡的背面則出于托物寄情與美觀需求,裝飾有各種花紋或銘文(刻在器物、碑碣等表面上的文字)。其繁復的造型與精湛的做工,絲毫不亞于現代人使用的玻璃鏡,體現出中國古代工匠高超的冶金工藝與雕刻技巧。
西漢時期的銅鏡種類繁多:按銘文內容,可以分為昭明鏡、日光鏡、銅華鏡等;按環(huán)狀銘文的裝飾紋樣,可以分為單圈銘文鏡和重圈銘文鏡。漢代的鏡子不僅樣式五花八門,大小也不一樣,光六寸以下的小型青銅鏡就不計其數。
我們之前提及的“黑科技”出土古鏡,陽光可以將其穿透,并將鏡背面的銘文毫無差錯地映射出來,因此這面古鏡被稱為“透光鏡”。古鏡呈圓形,正面用來照人,背面刻有花紋圖案,以寬平沿為主要紋飾,背面有三道凸棱,將圓盤分為中心、兩層里沿,以及外沿四個部分。最外沿是沒有花紋的窄素狀高邊,中心則是柿蒂形內連弧紋鈕座。在外側還有8個字的銘文“見日之光,天下大明”,“見日之光”透光鏡的名字便由此而來。除了最出名的這面,別的透光鏡上也刻有類似的銘文,如“見日之光,長毋相忘”。
“見日之光”透光鏡直徑只有7.4厘米,重量只有50克,材質為青銅。雖然是兩千多年的古鏡,鏡子的背面有很多紅色和綠色的銹,銹跡堅固,但因為透光鏡制作工藝非常高超,至今鏡面依舊光可鑒人,令人稱奇。
關于這種透光鏡,很多古代典籍中都有記載。唐代的《古鏡記》中寫道:“承日照之,則背上文畫,墨入影內,纖毫無失?!倍巴腹狻边@種說法也正是從唐代開始流傳的。古人一直把這種銅鏡視為神物,但奇怪的是,到了宋朝,人們已經完全不知道這種鏡子的制作原理,制作方法也就此失傳。之后,元代的吾丘衍、明代的何孟春、清代的鄭復光等人都對透光鏡做過研究,但具體的制作原理依舊不甚明了。
19世紀,我國的一些透光鏡被帶到了國外,引起外國人的注意,他們對這種銅鏡做了研究,試圖找到透光的原理,卻始終未能找到答案。20世紀70年代,周恩來總理到上海博物館參觀,看到“見日之光”透光鏡之后,囑咐要揭開這個千古之謎,關于透光鏡的研究才正式啟動。
透光鏡是用銅、錫等合金鑄造而成的,按理說光線根本無法穿過。那么,透光鏡的奧秘究竟是什么呢?要鑄造出一面透光鏡,有幾個關鍵要素。
第一,透光鏡在造型上要具有凸面、薄體、寬邊的特征,而且紋飾還要滿足同心圓分布的結構,這樣才能產生顯著的環(huán)向鑄造殘余應力(如下圖所示)。漢代以后的銅鏡紋飾復雜,鏡體變得大而平,失去了相應的結構,也就無法“透光”。
第二,在澆鑄過程中,由于透光鏡鏡體較薄,冷卻得快,鏡緣較厚,冷卻得慢,當鏡緣逐漸收縮時,鏡體已經凝固,有一定硬度,這樣鏡緣對鏡體產生一種緊箍作用,而鏡體對鏡緣有反方向的支撐作用。銅鏡內部產生的這種相互作用力,就是鑄造殘余應力,它使鏡體在原來上凸鏡面的基礎上進一步向上拱起。
第三,在打磨過程中,透光鏡的鏡體變薄、硬度降低,但有紋飾的地方較厚、較硬,不易變形,沒有紋飾的地方較薄,變形較大,從而使鑄造殘余應力得到釋放,令鏡體產生細微形變——薄的地方拱起較多,厚的地方拱起較少,形成了鏡面的凹凸不平,但這種形變肉眼很難看到。
當光源照射鏡面時,有紋飾的地方凸起較小,比較平坦,反射光集中,反射到墻上的光明亮;無紋飾的地方凸起較大,反射光分散,反射到墻上的光比較暗。于是,墻上便呈現出與鏡子背面完全相同的圖案,感覺就像是光透過鏡子,把背面圖案投射到了墻上。
中國古人制造的透光鏡,是世界青銅發(fā)展史中絢麗的一頁,是中國古代科技的瑰寶。
在這里要糾正一個錯誤認識:銅鏡并不是由純銅制造的,而是由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而成。最早它也并不是用來照形影,而是一種祭祀所用的禮器。直到西漢末年,銅鏡才漸漸走入民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之一。
知識拓展:世界古代銅鏡
世界古代銅鏡大致分為東、西方兩大體系。西方體系以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以及西亞等國的圓板具柄鏡為代表。東方銅鏡體系以中國圓形具鈕銅鏡為代表,盡管在不同時期,中國銅鏡曾出現過方形鏡、花形鏡、有柄鏡,但圓形具鈕銅鏡一直是銅鏡的重要形式。
中國古代銅鏡曾廣泛流傳到周圍地區(qū),西亞、中亞、西伯利亞、蒙古國、朝鮮半島、越南等地都發(fā)現過中國銅鏡。特別是日本,自彌生時代(公元前300—公元250年)以來,大量從中國輸入銅鏡,日本人將其視為神器或寶物,并在本地仿制。
與其他青銅器相比,銅鏡的錫含量較高,更容易讓鏡面光亮。戰(zhàn)國以后,銅鏡用的合金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含鉛的高錫青銅,主要為戰(zhàn)國至漢、唐制鏡所用;另一種是含錫的鉛青銅或錫黃銅,主要為宋至明清制鏡所用。
一般來說,制鏡合金以前者為佳。因為當錫含量達到20%或稍高時,銅錫合金顏色亮白,硬度較高,研磨過后不會留下明顯痕跡,而含有少量鉛則可增加耐磨性。
第二種合金相對更軟,不易拋光,顏色褐黃。宋鏡紋飾不如漢唐精致,與此有關。不過從另一方面講,這種合金也有可取之處,因為質軟便不易碎裂。
知識拓展: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的反射是指光從一種介質射到另一種介質表面時,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質中傳播的現象。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兩種。
鏡面反射是指平行光線射到光滑表面上時,反射光線也是平行的。例如,陽光照射到玻璃幕墻就是鏡面反射。
漫反射是指平行光線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時,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例如,電影屏幕就是漫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