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援
設立“特約欄目:中華文化域外傳播”有兩個目的:其一是為了切實加強對中國文化在域外傳播和影響的研究;其二是為國家社科基金相關的重大項目的階段性成果提供發(fā)表平臺。
中華文化在域外的傳播和影響作為一個歷史文化現(xiàn)象,經(jīng)歷了由個別事件到有體系和規(guī)模,由日常生活與物質(zhì)形態(tài)方面的傳播到文化觀念形態(tài)方面的傳播的發(fā)展過程。從陸路地理考察可知,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通過西域,經(jīng)西亞、中亞到達羅馬,沿著地中海北岸再往西,穿過法國和西班牙,到達葡萄牙西岸的羅卡角(Cabо da Rосa)。大西洋擋住了古人的腳步,遠眺無盡的前方,但見萬丈崖下,大西洋浩浩湯湯,橫無際涯,陰風怒號,巨浪轟鳴!葡國杰出詩人賈梅士(L.Cam?es,1524 —1580)來到這里,慨然寫下了“陸止于此,海始于斯”(Onde a terra aсaba e о mar соme?a)的詩句,令人感從中來,復有“子在川上曰”之嘆而過之!地理擋不住人類文明交流的腳步,大航海時代在15 世紀由此開始,全球史在這里拉開了歷史的帷幕。中外文化交流,由“物”的層面轉(zhuǎn)向“心”的層面,中華文化的域外傳播也從此開啟了新的時代。
早期的來華傳教士,他們像海綿吸水一樣努力學習和了解中華文化,并將其傳播到歐洲,他們是中華文化的搬運工。如今要對他們的搬運工作做一個完整翔實的清單,還做不到。①目前出版的著作是張西平主編,謝輝、林發(fā)欽副主編:《歐洲藏漢籍目錄叢編》(全六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20 年。北京外國語大學以張西平教授為首的工作團隊,多年來一直致力于中華文化域外傳播的研究,其工作重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第一,西方人翻譯介紹的中國古代文獻;第二,西方人編纂的歐洲語言—漢語詞典和語法工具書;第三,西方人搬運到歐洲的各類中文古籍和手抄文本;第四,西方人用中文寫作的介紹西方文化的各類著作。這四個部分之下又各有分支,都與中華文化域外傳播相關。這項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如果說要靠一兩代人的努力,也不為過。僅這支團隊在梵蒂岡圖書館的工作,復制完成900 余種、近40 萬頁文獻,就已耗費了七個年頭。②目前已出版66 卷,全部完成后約200 卷。
文獻是基礎性工作,既要整理,又要研究,加之語種多樣而版本各異,工作中的困難可想而知。例如前不久出版的《中國哲學家孔夫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皇皇四卷,就是中外學者經(jīng)多年努力,將傳教士柏應理(P.Cоuplet, 1623 —1693)等人翻譯成拉丁文的儒家“四書”中之三種回譯為中文,并以中文與拉丁文對照本的形式呈現(xiàn)給讀者。③柏應理等著,羅瑩、汪聶才、齊飛智等譯:《中國哲學家孔夫子》(四卷),鄭州:大象出版社,2021 年。此四卷內(nèi)容為“四書”中除《孟子》之外的《中庸》《大學》《論語》的中文回譯,并附拉丁文原文對照,由梅謙立(Thierry Meynard)、張西平主編。
中華文化的域外傳播和影響,除了文獻之外,還體現(xiàn)在物質(zhì)文化和藝術等方面,例如絲綢、茶葉、瓷器、繪畫與建筑,眾采紛呈,更是一個有待發(fā)掘的廣闊天地??傊?,中華文化域外傳播和影響在歷史上形成了繁紛的現(xiàn)象和復雜的特點。國家社科基金設立了重大項目“多卷本《中國文化域外傳播百年史(1807 —1949)》”(項目批準號:17ZDA195),包括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多所院校和科研單位的學者參與其中,已經(jīng)取得了可觀的前期成果。此期刊發(fā)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本欄目所刊文章側重于19 世紀之后中華文化域外傳播狀況,是囿于“中國文化域外傳播百年史”的國家社科重大課題的范圍。
歷史發(fā)展到21 世紀,當中華文化走入世界舞臺的聚光燈之下,中華文化域外傳播與影響的歷史經(jīng)驗轉(zhuǎn)化為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資源。這正是我們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