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元帝國時期(13-14世紀)唐古特民族與宗教變更①

2015-03-20 18:01葉甫蓋尼克恰諾夫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古籍文獻研究所李梅景史志林編譯
甘肅開放大學學報 2015年5期
關鍵詞:伊斯蘭教西夏穆斯林

葉甫蓋尼·克恰諾夫(俄羅斯科學院 東方古籍文獻研究所)李梅景,史志林 (編譯)

(蘭州大學 敦煌學研究所,甘肅 蘭州 730020)

?

元帝國時期(13-14世紀)唐古特民族與宗教變更①

葉甫蓋尼·克恰諾夫(俄羅斯科學院 東方古籍文獻研究所)李梅景,史志林 (編譯)

(蘭州大學 敦煌學研究所,甘肅 蘭州 730020)

西夏——曾經屹立于中國西北近兩百年的神秘國度。而今,其國雖然早已消亡,但是它留給世人的卻是無盡的謎題。西夏滅亡后,西夏遺民的去向、中國西北回民族落的形成及這二者之間的關聯(lián)問題,一直都是國內外西夏學專家探討的熱點?,F謹根據有關文獻,譯介俄羅斯著名學者克恰諾夫先生關于西夏遺民及其宗教問題的文章,以饗學界。

西夏遺民;唐古特;西北回民;宗教

歷史學家們曾多次探究公元1227年夏末秋初成吉思汗滅亡西夏后,西夏人的去向問題[1]。這一難題被確切地分為兩個主要問題——唐古特(木雅[2],彌藥[3])人,漢人,吐蕃人,畏兀兒人等西夏國主體民族的命運問題,另一問題是為何西夏故地的居民轉變成了新的民族宗教共同體——漢化-穆斯林(中國回教徒)。

一部分在征服戰(zhàn)爭中幸存下來的西夏遺民后來徙離故土。在西藏、青海和四川省的一些地區(qū),以及中國和內蒙古的中部地區(qū),出現了不少有利于蒙古人的西夏工匠及其他一些有用的人。自然,黨項人投身到了蒙古人的軍隊中并參與了蒙古軍的西征。在元帝國時期,他們獲得了相當高的色目人地位[4]。

西夏被征服以后,其領地最初由窩闊臺的兒子闊端統(tǒng)轄,大本營駐扎在西涼(武威)。1261年,在西夏故地置西夏(西夏-中興)行省[5]。1272年該地區(qū)被賞賜給忽必烈的第三子蒙哥剌,同時,蒙哥剌獲得了安西王的爵位。蒙哥剌死后安西王的爵位及該地區(qū)的統(tǒng)轄由他的兒子阿難答繼承。1281年在阿難答統(tǒng)治期間復立了于1273年就廢除了的僅存在過一年的西夏行省[6]。

阿難答曾參與帝位之爭,于1307年在這場爭奪戰(zhàn)中慘敗。西夏故地被并入甘肅行省。

眾所周知,元政權曾遷移西夏遺民至中國內地以及今天的新疆地區(qū),同樣的,來自不同地區(qū)的移民也來到了西夏故地定居。

在西夏政權形成之前及西夏立國時期,關于曾生活在西夏故地的穆斯林的資料,對于解決該區(qū)域伊斯蘭化的問題是極其重要的。唐代時在這一地區(qū)就存有不大的伊斯蘭教團和基督教團。大體上這一區(qū)域在敦煌及五臺山佛教建筑群之間。西夏時期這一地區(qū)的情況仍舊是這樣的。無論是漢人還是唐古特人所著西夏語的原始文獻中都未曾提及曾生活在西夏國境內的穆斯林抑或是基督徒。西夏法律典集(1149-1169年)多次提及僧侶、道士及他們的宗教團體,但是對于穆斯林教團抑或是基督教團卻未置一詞。因而如果他們曾存在于此地,那么他們的作用曾是極其微小的,不能認為11-12世紀在該地區(qū)存有相當多的穆斯林。

西夏滅亡以后,伊斯蘭教在這一地區(qū)的作用驟增。這可能與基督教的大力傳播有關,從敘利亞文寫成的《大總管雅巴拉哈三世及拉班·掃馬傳》中的一篇文章中,我們了解到這些:唐古特人大主教的齋戒,兩名景教僧徒從北京去往耶路撒冷,畏兀兒人在種族屬性方面與西夏境內的基督徒兄弟是一致的,“他們思想純潔”,而信仰“狂熱”。這些基督教團體可能在西夏時期尚存在,也可能他們是在這里停留下來的某些移民,就如同這些基督徒以后的命運一樣,不為人所知,很可能,他們后來被伊斯蘭教同化了。13世紀在西夏故地穆斯林的人數增長了。他們被認為是來自中亞,來自前花刺子?!澈盏囊泼?,還有可能是來自蒙古人侵略戰(zhàn)爭圈下邊遠地區(qū)的移民。不管怎樣,13世紀中葉在西夏故地雜居著西夏遺民——唐古特人、漢人、吐蕃人、維吾爾人及其他我們不了解或是了解但不能將它們等同起來的民族共同體,例如某些山國,以及來自中亞,來自今天的新疆境內的蒙古人和蒙古國遺民,來自與西夏毗鄰的中國腹地的新移民,以及尚未并入穆斯林、基督徒和其他宗教信仰的佛教徒。

在這一時期蒙古人以包容宗教信仰的一面,也就是“宗教自由”而著稱,這曾是元朝統(tǒng)治者們的典型特征[7]。假定整個元朝遼闊的疆域內混居人口曾以漢語為主體語言,更確切地說,漢語的確未喪失自身的意義,因為西夏時期漢語在西夏國是與西夏語并列的第二大語言,其地位曾等同于佛教語言及西夏語和藏語。從西夏國的法典中可以確定這一點。

這個區(qū)域一下子變成了今天最大的居有數百萬說著漢語的漢化-穆斯林的伊斯蘭區(qū),那么他們自認是信奉伊斯蘭教的中國人嗎?這里的穆斯林名流自認是近東來的移民后代,首推阿拉伯移民。如果存在這些情況,那么當時他們的人數曾是極少的。我們沒有關于11-12世紀這一地區(qū)可觀的穆斯林人數的任何資料,也沒有保存下來的或是毀壞了的穆斯林宗教建筑(清真寺、麻扎[8]、穆斯林學校,等等)。有一種說法認為,8-10世紀近東及中亞來的移民,抑或是后來遷徙來的蒙古人在這一地區(qū)信奉伊斯蘭教的居民構成中占了主體地位,這一說法無說服力。因為11-12世紀是西夏立國時期,也就是說,這些仍舊是1227年西夏滅亡以后,元代在中國立國時出現的。因為中亞來的穆斯林不可能驟然變更了宗教方向。

這一時期某些事情只有蒙古政權有能力做成,幸運的是,有史料認為,當地的多民族居民改宗了伊斯蘭教的恰恰是蒙古人。這一史料是——拉施特的《史集》。

元朝的實際創(chuàng)造者忽必烈的孫子阿難答[9]27-42曾是狂熱的伊斯蘭教教徒(《史集》)。他的父親是忽必烈的第三子,前面提到的蒙哥剌,蒙哥剌的孩子經常夭折。阿難答出生后,父母竭力保護他,曾將他托付給中亞來的一個名為蔑克帖兒·哈散·阿黑塔赤的穆斯林的家庭撫育。“這個人的妻子祖來哈把他奶大,耳濡目染之下,不可動搖的伊斯蘭信仰在他心中確立了下來,他誦讀并且善用阿剌壁文字書寫古蘭經”[10]279-381。這樣,在耳濡目染下阿難答接受了伊斯蘭教,自小就改宗了伊斯蘭教,他接受穆斯林教育,盲目遵從宗教教條。對于蒙古王子的他來說,伊斯蘭教是生活的象征和方式,就如拉施特所說“不可動搖的伊斯蘭教信仰在他心中確立了下來”[10]279-381。

使異教徒改宗伊斯蘭教是穆斯林的任務之一。哪怕令我們想起的蘇聯(lián)戰(zhàn)俘——阿富汗馬札海德也是如此,而這往往頗有成效。因此,1279年阿難答掌權成為安西王及唐古特地區(qū)的統(tǒng)治者后,利用自身地位,首先“使受他支配的十五萬蒙古大軍中的大部分……改宗了伊斯蘭教”。拉施特強調,首先改宗伊斯蘭教的是那些依附阿難答的人,強制措施也就是那些強制政策,以強硬的附加稅“說服了”不順從者們接受伊斯蘭教。于是,順應這一坦途,阿難答,如拉施特所說“對大多數蒙古男孩施行了割禮,并且使大部分蒙古軍隊改宗了伊斯蘭教”[10]279-381。

這些做法引起了不滿,阿難答的一個名叫撒兒塔黑的侍從向忽必烈告發(fā)了阿難達。忽必烈個人生前更傾向于佛教,他曾為西夏故地的佛教發(fā)展做了很多事情,例如用唐古特語頒發(fā)佛教經文。他生前下令拘捕了阿難答,但拘禁時間很快就結束了。因為忽必烈需要阿難答治下的軍民。1276年末忽必烈的兒子那木罕被封為北平王,忽必烈的堂兄海都統(tǒng)領的一些叛王抓住了他。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孫子脫脫-帖木兒以及忽必烈敵對方阿里不哥的兒子們將那木罕送往了金帳汗國。直至1284年那木罕才回到北京。雖然海都表面上不支持拘禁元朝皇帝兒子的叛王們,但他被排除在忽必烈的政權之外,他的領地在元帝國的西北面,對元代后任繼承者們構成了常在威脅。阿難答和他的軍隊曾最靠近海都的領地。除此之外,唐古特地區(qū)需要為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供應糧食,因而成吉思汗曾多次采取措施發(fā)展這里的農耕,這里生產的糧食被送達蒙古。并且,最后成吉思汗,就如同當時地道的蒙古人認為的那樣,伊斯蘭教的保護神“菩薩”與滿人的菩薩是等同的。在他的一些領地上甚至曾免除穆斯林定期的課稅。穆斯林阿合馬在1262-1282年間曾統(tǒng)管帝國的經濟,他鼓勵穆斯林貿易,是穆斯林在中國的支持者,1282年4月漢人陰謀家們刺殺了他[11]。

1282—1291年,忽必烈政權的幕后實權人物是桑哥,他同樣保護穆斯林甚至還創(chuàng)辦了專門的“穆斯林寫作”學校。這樣,正是在忽必烈統(tǒng)治時期,總是會有伊斯蘭教的保護者。

忽必烈個人對于伊斯蘭教的態(tài)度曾是矛盾的。有一次他接見伊斯蘭商人。午餐時,商人們拒絕了羊肉,因為羊是以蒙古人的方式而不是按照穆斯林的習俗宰殺的。商人們要求尊重他們的習俗,這令作為蒙古人、作為皇帝的忽必烈異常氣憤。于是,1280年忽必烈發(fā)布命令禁止在京畿地區(qū)以穆斯林的方式宰殺羊。1287年他甚至打算發(fā)布將穆斯林驅逐出中國的命令,但是桑哥勸阻了他如此做,因此桑哥成為了穆斯林的保護者嗎?實際上,忽必烈在位期間曾在云南行省鼓勵積極推行伊斯蘭教教義。1279年之前,賽典赤·贍思丁統(tǒng)轄云南行省,而后是他的兒子納速剌丁和忽辛[9]27-42。這樣,佛教徒忽必烈在位期間對于伊斯蘭教的態(tài)度曾是矛盾的,但是他絕不反對伊斯蘭教。正是由于這些,忽必烈的妻子闊闊真·哈敦為被捕的阿難答求情時,忽必烈聽取了妻子的建議并釋放了他。按照拉施特的說法,該地區(qū)積極推進伊斯蘭教教義的事業(yè)取得了成功,“因為唐古特地區(qū)軍隊和居民中的穆斯林——堅持于此”[10],也就是說,不僅是軍隊的大部分,而且唐古特居民中的一部分也已經改歸伊斯蘭教了。

從拘押中釋放出來的阿難答“甚為關心伊斯蘭教”,就如拉施特進一步寫道的那樣“從阿難答和他的軍隊的狀況可以作出結論,最近,伊斯蘭教的事業(yè)在該境中臻于完成,并按《古蘭經》的名言‘他們將成群加入安拉的教’,他們將成群地加入,[他們]和[他們的]子孫也將成為虔信者和一神教徒”[12]142-276。后一種情況屬于無一神信仰的佛教徒。甚至曾經揭發(fā)過阿難答的撒兒塔黑,“現在也成了木速蠻,而他是他的大異密之一”[12]142-276。

根據拉施特的描述,阿難答曾是個“高個,肥胖,面黑,蓄有黑色胡須”的人[12]142-276。忽必烈死后他的繼任者鐵穆耳(成宗)。在武宗登基期間阿難答曾卷入蒙古帝位的內訌之爭,1307年阿難答所支持的派別慘遭失敗,1307年,據《元史》記載,阿難答“被賜死”。鑒于這一原因,阿難答的傳記難免相當模糊,并且未被列入《元史》的編撰中,這使得后人和學界失去了一些元代西夏故地唐古特人伊斯蘭化的重要資料。

拉施特有一點沒有弄錯:強制令唐古特的居民以及他們的子孫后代們“成群地加入到了真主的信仰中”[12]142-276抑或否,不能確定,但相當可信的一點是,唐古特地區(qū)的多語言的居民——唐古特人,漢人,畏兀兒人,吐蕃人,蒙古人,來自西亞的人,來自元帝國境內同說漢語的其他地方其他民族的人,大約在13世紀形成了漢化-穆斯林“回”這一統(tǒng)一的民族宗教共同體。但這一共同體的最終“漢化”,多半是在明代進行和完成的。

這曾是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居住在今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畏兀兒人由佛教徒轉變成了穆斯林。武力的使用是唐古特地區(qū)快速伊斯蘭化的重要條件,這一區(qū)域雜居的居民改宗伊斯蘭教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暴力強制,盡管強制的形式可能是靈活多樣的。1205-1227年西夏被征服過程中唐古特政權大部分居民的喪生,西夏政權的滅亡,曾對于這一地區(qū)居民的佛教信仰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西夏立國時期由多民族構成的居民僅剩下了民族共同體的碎片,模糊的接替者增補了該地區(qū)的居民組成,形成了中國與中亞及近東的一些地區(qū)間的“走廊”、“可通行的庭院”。

蒙古人,特別是蒙古執(zhí)政精英們包容不同宗教信仰的存在是相當重要的。這些精英中曾有薩滿教信徒,佛教徒,基督教-景教教徒,穆斯林。如果不觸及某些人的政治利益,容許以無差別的強制態(tài)度處理某些居民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信仰問題。中國歷來沒有統(tǒng)一的信仰,以及伊斯蘭教教團在中國一直存在直到13世紀中葉,這對于元帝國是相當重要的現實。要指出的是,漢語是新的民族宗教共同體的語言。漢語對于多民族的,且民族成分中的絕大部分是中國人(漢人)的元帝國曾是通用的語言。重新改宗伊斯蘭教的一部分人同樣是漢族人。新的信仰擁有宗教語言(阿拉伯語),但是沒有通用語言。蒙古帝國的西部邊區(qū),金帳汗國的伊斯蘭化取得了一些成就,通用語言波洛伏—欽察語(后來是——韃靼語),而對于元帝國的穆斯林通用語言則是漢語。

就如同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一樣,中國境內源自遠古的[民族]同化進程,至今仍未完成。數十年來,非漢人的民族共同體變成了中國人,西夏遺民也未把自己當做例外。在中國腹地定居下來的唐古特人,也變成了中國人。不久前在青海省發(fā)現了西夏皇族(李氏)的后代,如果他們是真正的[李氏的]后代,那么他們也已變成了中國人。再一次想要強調的是,這不僅僅是認為的,這是地道的中國現象。文化互滲和同化的進程在全世界都在進行。論及元代時期西夏故地的伊斯蘭化,考慮到元代時期中國穆斯林地位的變化,我們大概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臨時生活在中國境內的穆斯林,已經成為了中國統(tǒng)治者的子民,他們已經不是僑民了。”

蒙古人,無疑促進了歐亞大陸自伏爾加河上的薩賴——北京這一區(qū)域內部分居民的伊斯蘭化。研究8—9世紀時伊斯蘭化的現實性實踐經驗,在今天無疑是伊斯蘭教新的激化劑。

雖然尚不能發(fā)現中國唐代至宋代存有大批量的漢化—穆斯林的轟動性資料(而這也不大可信),但是公認的結論認為,漢化—穆斯林這一宗教團體的基體正是出現在元代,這是正確的。漢化—穆斯林的急劇增長依靠的不僅是移民、自然的繁殖,還有通常認為的,是大量民眾,首先要提的是西夏故地內,還有云南省境內的大理國的居民轉信伊斯蘭教的結果,目前,對這一問題令人滿意的解釋,只有拉施特保存下來的資料。

注釋:

①葉甫蓋尼·克恰諾夫《元帝國時期(13-14世紀)唐古特人民族與宗教變更》一文出自《西夏國史》一書,圣彼得堡國立大學語文與藝術系,2008年,第691-696頁.

[1] Рашид-ад-дин Сборник летописей[M].Москва-Ленинград: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СССР,1952.

[2]上官劍壁.四川的木雅人與西夏[J].寧夏社會科學, 1994(3):22-29.

[3]湯開建. 關于彌羅國、彌藥、河西黨項及唐古諸問題的考辨[J]. 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15-23.

[4]胡小鵬. 元朝統(tǒng)治下的西夏故地[J]. 西北師范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6):1-7.

[5]李范文.西夏通史[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5:347-378.

[6]李蔚.簡明西夏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61-264.

[7]馬可波羅.馬可波羅行紀[M].馮承鈞,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54- 71.

[8]金宜久.伊斯蘭教小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189.

[9]海洪濤.中國穆斯林三百歷代名人歌[M].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7.

[10]拉施特.史集[M].余大鈞,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11]宋濂.元史:22卷、108卷[M].北京:中華書局,1976:1260.

[12]古蘭經[M].馬堅,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責任編輯 張亞君]

2015-07-22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文化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項目“絲綢之路文化主題創(chuàng)意關鍵技術研究”(2013BAH 40F01)。

葉甫蓋尼·伊萬諾維奇·克恰諾夫(Евгений Иванович Кычанов)(1932-2013),男,俄羅斯西夏學專家,教授,史學博士,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古籍文獻研究所前所長。

譯者簡介:李梅景(1989-)女,安徽蚌埠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藏敦煌學研究;史志林(1988-),男,云南曲靖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敦煌學與西北歷史地理研究。

K281

A

1008-4630(2015)05-0006-04

猜你喜歡
伊斯蘭教西夏穆斯林
印尼·雅加達
英國穆斯林更重國家認同
西夏“上服”考
試述西夏軍抄
穆斯林在歐洲與居民互認度迥異
伊斯蘭教中國化:歷史與現實
再考西夏的馬
堅持文化自信 走好伊斯蘭教中國化道路
開羅伊斯蘭教老城
西夏人眼中成吉思汗在西夏的最后一戰(zhàn)
札达县| 八宿县| 临高县| 石林| 康定县| 高要市| 拜泉县| 和政县| 突泉县| 从江县| 大港区| 林州市| 美姑县| 府谷县| 淳化县| 文化| 福清市| 长丰县| 行唐县| 库尔勒市| 湾仔区| 耿马| 富顺县| 新密市| 西城区| 保靖县| 孙吴县| 峨眉山市| 临安市| 龙陵县| 嵊州市| 兴文县| 白沙| 磐石市| 南丹县| 满城县| 凤阳县| 上虞市| 慈溪市| 阿勒泰市| 沙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