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作為《荀子》的開篇之作,是一篇談學勸學的議論性散文?!秳駥W》把深奧的道理寓于大量淺顯貼切的比喻之中,運用比喻論證時手法極其靈活自然。
一是與排比相結合的比喻論證。本文把排比與比喻論證運用到了極致。例如:“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痹谶@種排比中,語氣越來越強,并在這越來越強的語氣中,通過形象的比喻論證,把“積累”在學習中的重要性,通過具體的物象,以不可辯駁的事實生動地展現在了讀者的面前。
二是與對比相結合的比喻論證。本文把對比和比喻論證結合在一起,形象地突出了論證的事理。如作者在闡述學習要積累時,把“騏驥一躍”與“駑馬十駕”進行對比,得出客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的決定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鍵;將“鍥而不舍”與“鍥而舍之”對照,闡述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把無“爪牙之利”的蚓與有“六跪而二螯”的蟹進行了對比,闡述除了做到積累外還要專一。
三是表現為遞進關系的比喻論證。所謂的遞進關系就是在上下文之中出現后文的意思比前文的意思更進一層,一般由輕到重,由淺到深,由易到難。本文就是把所要論證的道理,通過一種遞進的方式形象而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如在論證學習的作用時“登高而招……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首先,由登高時的現象,引出聲音的傳遞;再由聲音的傳遞現象,引出駕馭奔馬而致千里;最后上升到“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這段文字用比喻來論述借助外部條件對人的發(fā)展的重要性,形象地闡明了學習可以彌補不足的道理。
文章在論述學習應當不斷積累、堅持不懈、專心致志時,運用比喻“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從正面用生動的比喻說明了積累的重要性,進而延伸到人善行的積累,當人不斷行善,就會形成美好的品質,并具備圣人崇高的道德。這里從生活現象引出作者想要闡明的道理,由淺入深構成一種遞進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