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研究·
急診室第三方陪同就診的話輪轉(zhuǎn)換分析
張青華, 范皓鳴(1.1)
漢英“難易”類中動句對比分析及漢語習得研究
趙成新, 舒 琳(1.10)
具身認知視角下動作動詞語義加工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
潘雪瑤, 李 西, 曹 婷(1.17)
現(xiàn)代漢語相互事件編碼策略的隱現(xiàn)規(guī)律研究
崔苗苗, 俞 琳(1.23)
詞類問題的神經(jīng)語言學研究科學知識圖譜分析
羅霄揚, 鄧 宇(1.36)
基于邏輯回歸模型的send類與格交替的多因素分析
袁詠雪, 李健雪(1.46)
堅守初心,篤行不怠——《外文研究》創(chuàng)刊十周年論壇綜述
李巧慧(1.55)
語法隱喻語義效用的合法化闡釋
許文濤, 袁傳有(2.1)
指稱對比、構式網(wǎng)絡與“人稱代詞+這個NP”
郭 威, 張 韌(2.10)
俄語構式庫:參項、原則及應用
謝 昆(2.17)
TED演講中第一人稱表達的語用身份構建研究
穆心慧, 王勃然(2.27)
國內(nèi)認知語言學“事件”研究的發(fā)展和趨勢(1998—2021)——基于CiteSpace的文獻計量學分析
趙思媛, 李金妹(2.33)
話語的多模態(tài)互動分析新路徑——《多模態(tài)理論與方法:互動與身份分析》介評
孫小孟(2.43)
Samuel Levin的經(jīng)典隱喻語義論評騭
孫 毅, 李 敏(3.1)
認知事件框架和變式的形式表述
程倩雯(3.11)
漢英習語中太陽隱喻異同的認知文化語境闡釋
王雅琪(3.19)
語言景觀三維分析模型調(diào)適——語言規(guī)劃的空間凸顯性案例研究
閔 杰(3.26)
從標記性看情態(tài)的主客觀對立
潘晨光(3.34)
“情境關聯(lián)論”視域下的借代
楊玉倩, 何愛晶(3.42)
象似性研究新進展——LanguageandCognition雜志2019—2020專刊述評
王宇澤, 張建麗(3.49)
回顧與反思:Langacker認知語法在中國30年
郭 楓(4.1)
國外拒絕言語行為實證研究綜述與展望
章鳳花(4.10)
科普演講中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功能分析
張晨瀟(4.19)
派生型標記“хорошо”/“好”的認知語用對比分析
關雅文(4.28)
·文學研究·
創(chuàng)傷之腦:《安德魯?shù)拇竽X》的認知學解讀
趙 娜(1.59)
凝視與存在: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羽毛球》中主人公的“自我完形”
王作偉(1.66)
《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中的情感與倫理
王振平, 陳 馨(1.72)
莫里森《恩惠》中的背景認知與生存反思
管海佳(1.78)
《別讓我走》中的穩(wěn)態(tài)經(jīng)濟與共同體形塑
王衛(wèi)新(2.47)
本質(zhì)、前序與映射:《科里奧蘭納斯》中共和政體的“雙向表演”
張建萍(2.55)
阿莉·史密斯的短篇小說觀
郝玉梅(2.62)
赫斯頓《約拿的葫蘆蔓》中的反成長與倫理缺位
張玉紅(2.73)
石黑一雄《別讓我走》中的醫(yī)學技術倫理困境管窺
屈琳玉(2.83)
論索羅金《碲釘國》中的國際政治圖景與中國形象
陳向明(2.87)
拆解與集成——湯亭亭《在西宮》的文本張力
李桂榮, 陳佳旻(3.56)
反抗、流亡、還鄉(xiāng):蒙戈·貝蒂的現(xiàn)實主義書寫
汪 琳(3.63)
《遠山淡影》中“空白”的現(xiàn)象學解讀
閔瑞琪(3.70)
戴薩特的身份之“失”——《伊庫斯》中悲劇人文主義精神的現(xiàn)代性重建
王一諾, 呂春媚(3.76)
《艾凡赫》中的食物共享與殖民話語
張秀麗(4.37)
阿多諾文化工業(yè)理論創(chuàng)立的個體化起源
馬曉靜, 彭 越(4.46)
李淑芳小說《東方之終》的哥特敘事
李良博(4.51)
從倫理選擇通向科學選擇:科學時代的《達·芬奇密碼》
王洪羽嘉(4.58)
·翻譯研究·
視界融合理論觀照下《詩經(jīng)》婚戀詩英譯的詩學功能傳達效度探微
王金安, 梅 龍(1.84)
語用身份翻譯認知觀──以文學人物個性言語的語音換譯為例
倪璐璐, 趙鑫磊(1.92)
翻譯質(zhì)量評估中的“論辯”——《評價評估者:翻譯質(zhì)量評估新視角》述評
李夢利, 張 娟(1.99)
翻譯理論與翻譯實踐的互動關系研究——兼談高校翻譯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困境與建議
馮全功(2.93)
機器翻譯:語言學習與翻譯發(fā)展新動力——《所有人的機器翻譯:在人工智能時代為用戶賦能》評介
肖志清, 李靜霞(2.100)
知識翻譯學視閾下的翻譯過程
楊朝軍, 炎 萍(3.82)
莫言小說英譯中葛浩文譯者闡釋的倫理分析
胡作友, 彭九州(3.89)
計算機術語的構詞與英譯——以《世紀漢英大辭典(上、下卷)》中計算機術語為例
施阿玲(3.98)
漢英翻譯中致使性狀態(tài)變化事件的再詞匯化過程——基于小說文本雙語對比
李家春, 李悅聰, 梁博男(4.65)
“創(chuàng)譯”:許淵沖莎劇翻譯話語研究——基于《羅密歐與朱麗葉》翻譯手稿的動靜態(tài)考察
張 汨(4.76)
改編+翻譯:中國民間文學域外傳播的有效雙路徑——從湯、趙“真假木蘭之爭”談起
劉碧林(4.84)
·書刊述評·
以人為本 民族意蘊 對話視野——《漢語鄉(xiāng)土語言英譯行為批評研究》評析
彭白羽, 黨爭勝(4.92)
從語言相對論到文字相對論的研究轉(zhuǎn)向——《文字效應:思維、認知、文化的潛在驅(qū)動力》評介
鄭楚越, 陸志軍(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