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菊
思維導圖由各種圖形、文字、線條組成,從中心主題向四周擴散,展現了不同對象之間的關系。它能將人們腦海中零散的、復雜的信息碎片合理有序地整合在一起,用可視化的方法展現出來。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不散”,看似作者寫的內容頗多,但是有特定的中心思想將它們串聯在一起。由此可見,教師要采用思維導圖輔助學生梳理作品的結構,揣摩意象內涵,理解其中的主題思想。
在不少散文中,都有豐富、細膩的故事情節(jié),學生在自主閱讀的時候,難免遺漏其中的要點。利用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知識點,閱讀的效率和理解能力都會有所提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精美的敘事記人類散文,整理作品中的細節(jié)并對比分析,感受其中的情感。這有助于學生將情感和事件串聯起來,從而和作者形成強烈共鳴。
在學生解讀《藤野先生》的時候,教師先讓他們找出作品中寫了哪些事件,用一個個孤立的節(jié)點展示出來。學生依次找到了“前往仙臺、仙臺見聞、添改講義、修改解剖圖、匿名信事件、棄醫(yī)從文、關心實習、了解裹腳、看電影事件、師生分離”等內容。然后,再讓學生總結歸納上層信息,整理這些事件的上下層關系。如“前往仙臺、仙臺見聞”都屬于作者和藤野先生初次見面的內容。除了“師生分離”外的其他部分都隸屬于“師生相處”這一塊。在此基礎上,學生再展開對比細節(jié)的活動。他們不僅要對比作者在來到仙臺、住在仙臺、離開仙臺的整個過程中,情感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了解其為何要離開仙臺,還要分析作者和藤野先生之間的情感關系,又發(fā)生了什么微妙的變化。最后,學生要將總結出的情感變化補充寫到思維導圖中。如在“相處”階段,能感受到藤野先生真摯熱誠、治學嚴謹、平等對人的態(tài)度。“我”雖然能感受到他的關愛,卻依然決定離開日本,因為“我”體會到了國家貧弱給自己帶來的情感傷害,決定回去報效祖國。
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先找到細節(jié),再按照時間線索串聯起細節(jié),然后對比分析,看看在此過程中作者的心情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再串聯變化的情感。借助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直觀明了地體會人物情感變化。
不少散文作品中都包含豐富的意象,某些意象寓意深刻,耐人尋味。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整理信息。學生可以先整理,看看作者寫了哪些意象,然后再將這些意象整合起來并加以想象,說說它們組合成了什么畫面,給自己怎樣的感受。
在學習《春》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整理作品中的意象,并結合導圖設計了讀寫結合的創(chuàng)意學習環(huán)節(jié)。第一步,先讓學生在中間寫上“春”,在周圍輻射若干線條,標注作者寫了哪些意象。學生不難發(fā)現作者寫了草、花、風、雨、人等意象。第二步,讓學生在原思維導圖的基礎上再次標注,寫一下這些意象的細節(jié)特點,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如對于“草”,作者認為它們“一大片、軟綿綿、嫩綠”,使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第三步,讓學生運用聚合思維,將所有的意象組合在一起,在頭腦中形成特定的畫面,然后試著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該畫面。如有一名學生描述:“作者展現了鳥語花香、草木生長的狀態(tài),體現了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钡谒牟?,讓學生運用發(fā)散性思維,想象春天還有哪些意象,并將其補充到思維導圖中,圍繞新加入的意象寫一段文字。
思維導圖具有可伸縮性的特點,它順應了人類大腦的自然思維模式。利用思維導圖,學生可以采用聚合性思維,將各種意象整合在一起,想象它們組合成了什么畫面。同時,也可以運用發(fā)散性思維,想象在此特定的時空中,還有哪些其他的意象也可以融入進來。
一些作者創(chuàng)作思路比較靈活,這使得文章結構比較復雜。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梳理文章的結構,思考作者按照什么思路寫作。此外,學生還可以畫出自己頭腦中的結構圖,進而發(fā)展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時候,教師組織學生用思維導圖整理文章內容,并歸納其結構。學生發(fā)現,這篇文章可以分成“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兩個部分。在“百草園”部分,作者寫了夏天的快樂、聽長媽媽講故事而生出的感慨、雪地捕鳥的快樂。在“三味書屋”部分,作者寫了入學情況、不準提課外的問題、不準去后園玩耍、師生讀書場景、“我”畫畫場景。此后,教師讓學生在原思維導圖的基礎上加以調整,看看除了并列對比的結構,還可以按照什么順序來寫。如有學生認為可以按照時間的變化或空間的變化來寫。
在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又讓學生思考如果自己要描寫校園,會按照什么結構來寫,嘗試和小組成員一起討論,用各種不同的結構呈現校園學習和玩耍的場景。最后,學生要從諸多思維導圖中選擇一種自己認為最具有邏輯性的結構模式,按照它的思路框架大膽創(chuàng)作,試著寫出新意。
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發(fā)現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安排文章結構,故此不同的作者寫相同的內容,也會寫出不同的味道。通過實踐,學生對散文創(chuàng)作又有了新的認識,進而提升他們的創(chuàng)作能力。
在繪制思維導圖的時候,學生不僅可以寫下閱讀散文時獲取的信息,還可以將自己的生活感悟、作者的生活經歷、當時的時代背景等其他內容融入導圖中。結合這些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
在閱讀《春》的時候,教師讓學生關聯生活繪制思維導圖。第一步,先標注一下作者的生活狀態(tài),包括作者朱自清的生平經歷;創(chuàng)作本文時作者的生活狀況;作者對特定時代的想法等內容。第二步,在背景信息中加上特定時代其他人的生存狀態(tài)。包括本文創(chuàng)作時發(fā)生了哪些社會大事,人們的生活水平如何。第三步,結合“春花、春草、春風、春雨”等信息,說說如果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看到這些事物,內心會有什么感受,產生哪些想法。如有一名學生標注提出:“春天是草木生長的季節(jié),讓我感受到了生的希望?!边€有一名學生標注:“春雨并不大,而且滋養(yǎng)萬物,讓我感受到了‘春雨貴如油,看到它會產生喜悅之情?!弊詈螅處熥寣W生基于所有的生活信息總結歸納作品的主題思想。如有學生提出:“《春》創(chuàng)作的時代雖然比較黑暗,但是作者卻對生活懷有希望。加上他當時已經結婚并喜得貴子,所以更加生出了喜悅之情。在看到春天美景的時候,情不自禁地想謳歌它,并期盼國家發(fā)展得越來越好?!?/p>
在關聯生活的時候,學生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收集和整理信息,包括作者的生活信息、特定時代其他人的生活信息和學生個人的生活感悟。將這些綜合起來探究,學生的理解就更深刻。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思維導圖可視性、非線性的特點指導學生整理散文信息,通過對比細節(jié)、發(fā)散意象、厘清結構、關聯生活來讀懂散文的思想內涵,提升學生的散文賞析水平。
作者簡介: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金郊初中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