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馮蓬 李霞
隨著文化的全球化發(fā)展,不同國家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我國作為外交大國每年都有大量外國友人到訪,廣西作為著名旅游地點擁有大量游客。為了讓外國友人充分了解當?shù)仫嬍澄幕?,廣西在對美食進行翻譯時可以采用直譯、音譯等多種翻譯方式,向外國友人宣傳本地特色美食,對其完成飲食上的文化輸出,促進本國文化軟實力的發(fā)展。
近年來,隨著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深入交往,越來越多的游客到中國旅游,飲食也逐漸成為國與國之間交流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中國飲食擁有較長的歷史,在中國文化發(fā)展歷史上占據(jù)著重要位置。廣西作為自古以來官宦商賈云集之地,這里的飲食融合了各地的飲食特色,廣西小吃集聚了粵、川、湘、浙等地方美食的特點,其烹飪方法集眾家所長,在烹飪中可以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保證美食味道的鮮香、酸辣開胃,各種精致小食色味俱全,十分受游客的喜愛。如何通過翻譯讓外國朋友了解廣西特色美食,成為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因為只有在翻譯中將廣西特色美食誘人之處體現(xiàn)出來,才能拉動外國朋友對美食的喜愛之情,以此促進其對中國美食文化進一步的了解。
1.正確翻譯廣西特色飲食的重要性及原則
1.1重要性
因為不同生活習慣及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國家的文化習俗不同,飲食文化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也體現(xiàn)出不同國家不同的文化特色。在跨文化交際理論下,正確翻譯廣西特色飲食可以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發(fā)展。飲食文化是文化組成的一部分,中國的飲食多樣且復雜,若是翻譯得不準確難免造成外國朋友對飲食產(chǎn)生誤會,影響其對美食的體驗。中西方由于使用不同的語言體系,所以翻譯就是一道橋梁,承擔起連通兩國飲食文化友好交流的重任。在宴請賓客時,中國的飲食文化講究菜品的豐盛程度及數(shù)量的多少,而西方國家則更加注重簡單。在美國就有一種宴請習俗,當客人到主人家吃飯時需要自己帶食物,主人只提供飲品。中國人在聚餐的時候喜歡熱鬧的氛圍,而西方人在用餐時講究獨立性,不喜歡被打擾。由此可見,由于生活習慣的差異,在飲食上也有較大的差異。所以,在對廣西美食進行翻譯的時候,也要遵循西方國家的語言順序原則,盡量將美食名字進行還原,帶給外國友人良好的體驗。
1.2原則
在對廣西美食進行翻譯時需要堅持準確性原則,只有準確地翻譯才能讓外國友人理解中國飲食文化的不同,不會讓其對美食產(chǎn)生誤解。如柳州的螺螄粉作為地道的廣西美食,沒有嘗過的人很難接受其味道,第一次來的外國友人在沒有嘗過的情況下,只有經(jīng)過翻譯才能理解。螺螄粉的英文翻譯為river snails rice noodle,整體為河螺米粉,完美向外國友人解釋了螺螄粉的內(nèi)涵。在翻譯中也可選擇直譯原則,南寧檸檬鴨翻譯過來就是Nanning lemon duck,這種用美食名字本身進行翻譯,可以很好地幫助外國友人對其進行理解,促進其對廣西美食的理解程度。
2.美食翻譯中存在的問題
在對美食進行翻譯時,要格外注重拼寫錯誤,很多商家在進行翻譯的時候沒有考慮過語法的問題,對美食的名稱翻譯錯誤為外國友人帶來誤解。如荔浦芋扣肉“Lipu Taro purk with purk”、竹筒雞“Chicken in bambotobe”、艇仔粥“Dingzaipurridg”等均出現(xiàn)了翻譯錯誤,這也導致外國游客不能很好地對美食本身進行理解。其正確拼法應該是荔浦芋扣肉“Lipu Taro Pork With Pork”、竹筒雞“Chicken in Bamboo Tube”、艇仔粥“Dingzai Porridge”,要注意在英文翻譯中元音等詞語的拼寫,也要注意英文字母大小寫問題。漢語在實際交流中不涉及大小寫的問題,但是在英語中許多單詞的首字母都需要大寫,如上述舉例中,正確的翻譯就是將每個單詞的首字母大寫,但是介詞短語除外。這樣的翻譯模式可以給外國游客更好的文化體驗,也會使外國游客體會到他們國家文化被尊重的感覺,有利于促進兩國文化交流。
3.跨文化交際理論下廣西特色飲食翻譯策略
3.1了解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
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各不相同,翻譯人員需要了解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然后進行翻譯。在文化交際理論下,需要翻譯者從文化、語言等多個角度對廣西特色飲食進行翻譯,保證翻譯的準確性,避免在翻譯過程中出現(xiàn)文化差異。如橫縣魚生。廣西橫縣山靈水秀之地,在沒有污染的河流中養(yǎng)出了沒有污染的魚,這是魚生的靈魂。用刀將魚肉片成晶瑩剔透的薄片,隨后進行擺盤,就是一道著名的美食。在進行英文翻譯時,將其翻譯為“Heng County Yusheng”,但對其進行日語翻譯的時候就要將其翻譯為“橫生”,以尊重每個國家的語言屬性。翻譯人員要注意在跨文化交際理論下,各個國家的人都會在中國游玩,不能僅僅依靠英語一種翻譯,避免翻譯市場上亂譯現(xiàn)象。翻譯者也要正確理解菜品名稱,理解好美食名稱可幫助翻譯者更好地進行翻譯工作。只有對菜名進行正確的理解,才能保證翻譯準確,如“五彩糯米飯”又稱為五色飯或花米飯,因為糯米飯團有黑、紅、黃、紫、白五種顏色而得名,是壯家用來招待客人的美食,翻譯者可以將其翻譯為“Multicolored glutinous rice”,并將其美食背后的含義翻譯出來,對外國友人進行文化滲透,吸引其對廣西特色美食的探索欲望,了解廣西文化歷史,推動我國文化軟實力的發(fā)展。
3.2選擇直譯與意譯結合
直譯與意譯是目前翻譯中最常見的兩種方式,且不僅僅局限于美食翻譯中。直譯是按照美食的意思一字一詞地進行翻譯,意譯是對美食整體意思進行翻譯。在對廣西特色飲食進行翻譯時,一定要選擇二者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翻譯,保證美食文化翻譯的準確性。在翻譯過程中,也要堅持以意譯為主、直譯為輔的翻譯方式,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最佳效果。因為中國飲食文化無論是從飲食名稱還是做法再到其所蘊含的意義,都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含蓄的特點,單純地使用一種方式難以對美食進行準確的翻譯。西方美食則是固定的,直接翻譯可以很好地詮釋其美食的含義,如法國的法棍“baguette”一詞可以很完美地解釋其含義,不需要再對其進行任何的修飾。而廣西的早餐種類豐富多樣,有“百色燒鴨粉、河池煮粉、生榨粉”等。廣西的不同地區(qū)早餐形式不同,如侗鄉(xiāng)人喜歡喝油茶,油茶是其獨有的,但是tea-oil tree一詞難以對油茶進行全面的翻譯,因為油茶的主要原料是米,但是其配料豐富多樣,單純的直譯難以讓外國友人對其進行了解,這時就可采用意譯與直譯相結合的翻譯方式,保證外國友人可以順利對其進行理解。
3.3根據(jù)烹飪方式進行翻譯
在烹飪方式上,中西方烹飪方式上也不盡相同,翻譯人員可利用烹飪的不同形式對廣西美食進行翻譯。如蒲塘卷粉是用米漿進行蒸制,猛火燒開后將其取出,可以卷餡、可以涼拌、可以做湯粉、可以做炒粉,根據(jù)烹飪方式的不同翻譯出來的也大不相同。湯粉翻譯為“Soup powder”、炒粉翻譯為“Fried powder”、涼拌粉翻譯為“Cold mix powder”,翻譯者要對美食進行了解,保證對每種形式的美食均可做到正確的翻譯,以此強化外國友人對中國美食的理解程度。翻譯者要正確認識到中國作為地大物博的國家,不僅美食是多種多樣的,其烹飪方式也是多樣化的,在文化交際中,翻譯者可以從多個角度對廣西美食進行翻譯,在最大程度上翻譯出美食自身的特色,推動我國美食文化的不斷發(fā)展壯大。
3.4選擇正確方法
在對廣西特色美食進行翻譯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翻譯者一定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對于特色美食要對其帶有的地方特色進行翻譯。在對有典故的菜進行翻譯時,可不局限于翻譯本身,而結合菜的背景、了解其所需材料,以此提高翻譯的準確性。如“螺螄粉”,作為柳州當?shù)刈钪男〕?,其酸、爽、辣讓人欲罷不能。這道食材由米粉、酸筍、木耳、花生等多種配料,加以螺絲熬煮的濃湯制作而成,據(jù)傳是由商人在趕路時饑腸轆轆懇求攤主給點食物充饑,攤主就將米粉放在螺螄湯里再加以配菜煮熟給商人食用,商人吃過后贊不絕口。在后續(xù)發(fā)展中,螺螄粉的加工過程被逐漸完善,最終形成一個獨具特色的柳州美食。對螺螄粉采取直接翻譯的方式就是“Snail noodle”,但是“Snail”在英語中代表的是蝸牛的意思,外國友人難以從這種翻譯中了解螺螄粉的概念,這時就需要翻譯結合螺螄粉的材料,將螺螄生活的環(huán)境進行分解。螺螄在英文中用snails 表示,螺螄生活在河里所以用river表示,米粉則分開用rice、noodle解釋,最終形成river snails rice noodle與螺螄粉意義相近的翻譯。這種翻譯方式可以很好地將美食名稱展示給外國友人,讓其對廣西特色飲食進行詳細的了解,在飲食上加強友好溝通,向國外輸出我國多樣的飲食文化,推動我國文化向國外傳播。
結語
總之,中西方文化差異較大,在文化交際中,對廣西特色美食進行多樣化的翻譯,必須保證其翻譯的準確性,促使外國友人對廣西的特色美食進行深度的了解,展示我國豐富的飲食文化,做好文化溝通與交流。在實際翻譯過程中,可以采用直譯、音譯等多種翻譯方式,將美食形象化地翻譯出來,便于外國友人進行選擇。
基金項目:
1.2021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跨文化背景下廣西特色菜肴名稱英譯研究”,立項編號:2021KY1852。2.2020年度廣西城市職業(yè)大學校級科研立項項目“跨文化背景下廣西特色菜肴名稱英譯研究”,立項編號:GXCVUKY2020A002。
作者簡介:
余馮蓬(1985.06-),女,壯族,廣西隆安縣人,副教授,“雙師型”教師,就職于廣西城市職業(yè)大學;研究方向:大學英語、職業(yè)英語教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