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廬
淚光中的微笑
莫扎特的名字就是古典音樂的代名詞。他三歲彈琴,六歲作曲,仿佛只是為了音樂才降生到這個世界。他的音樂如此純粹完美,有人稱在音樂史上有一個光明的時刻,所有的對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緊張都消除了,那就是莫扎特的出現(xiàn)。
莫扎特的創(chuàng)作領(lǐng)域涉及古典主義時期所有音樂體裁,在他卷帙浩繁的作品中,歌劇與鋼琴協(xié)奏曲是最偉大的兩個領(lǐng)域。他的鋼琴協(xié)奏曲風光無限,氣象萬千,是絕世天才的燦爛爆發(fā)。在這二十七首作品中,鋼琴與樂隊相融相抗,充滿了戲劇性的對比,又達到了精妙的平衡,完美地表現(xiàn)出莫扎特音樂的所有品質(zhì)與特征。莫扎特的作品不像他的生活,而像他的靈魂。他自幼看透人情世故,一生常處困境,而他的作品卻始終保持清和平靜,極少出現(xiàn)愁苦之聲。
他的二十七首鋼琴協(xié)奏曲,至少有一半可載入音樂史的經(jīng)典行列。尤其是從第十九號開始的成熟期作品,每一首都靈感迭現(xiàn)、妙不可言。莫扎特的作品愛用大調(diào),整體樂風和熙明快,如春風微拂、暖陽輕熏。他的鋼琴協(xié)奏曲只有兩首是用小調(diào)創(chuàng)作的,即《d小調(diào)第二十號鋼琴協(xié)奏曲》(K.466)和《c小調(diào)第二十四號鋼琴協(xié)奏曲》(K.491)。但莫扎特的小調(diào)并不等于悲調(diào),第二十四號鋼協(xié)雖然充滿陰郁的氣氛,總體卻是高貴壯麗、氣度恢宏。
這首由作曲家本人于1786年在維也納布魯克劇院首演,作品結(jié)構(gòu)奇異新穎,情感變化多端。第一樂章的樂隊引子,一上來就讓人產(chǎn)生痛苦的掙扎感。接下來進入莊嚴的主題,鋼琴的溫暖純凈與樂隊的喧囂冷酷形成鮮明對照。在鋼琴的不斷感召下,樂隊漸歸理性平靜。第二樂章是慢樂章,鋼琴彈出歌唱性旋律,在管樂器的襯托下呈現(xiàn)出夢境般的甜美,簡直就是一幅絕美的木管、弦樂與鋼琴之間的對話場景,充滿自然溫和的魅力。第三樂章是分量很重的變奏曲,也是感人至深的一個樂章。鋼琴和樂隊依托著憂傷的基調(diào),在平實質(zhì)樸的對話中來回穿梭?;野瞪{(diào)伴隨著主題不斷發(fā)展,不祥的感覺愈加明顯。但隨著強壯有力的快速度,鋼琴表現(xiàn)出令人動容的英勇剛勁,在堅強力量的支撐下毅然前行。于是曲終時,悲傷變得肅穆,顯得崇高,也更為壯美。
在第二十四號鋼協(xié)的眾多演繹中,我偏愛女性鋼琴家,感覺她們的演奏更契合這首作品的特質(zhì)。女大師安妮·菲舍爾的觸鍵輕柔晶瑩,在了無痕跡中變幻色彩,一派風輕云淡。海布勒從小在莫扎特的氛圍中長大,她的演奏追求音色的微妙區(qū)分,味道清新雋永。來自西班牙的拉羅查,她的每一個音符都珠圓玉潤,每一個觸鍵都優(yōu)雅端莊,使溫暖、親切而靈動的莫扎特風格躍然琴上。葡萄牙女鋼琴家皮耶絲的琴聲,是那么的靈秀流暢、清麗柔美。日本的內(nèi)田光子是一位公認的莫扎特專家,她的演繹溫婉寬和,別具一格。而民主德國女鋼琴家施密特,雖聲名并不顯赫,但聆聽她的演奏,卻覺質(zhì)樸直率,直抵人心。我曾經(jīng)花了整整一個上午,一氣不歇地聽完她的第二十號至第二十七號鋼協(xié)。
每次聆聽莫扎特的第二十四號鋼協(xié),都是美好而難忘的經(jīng)歷。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聆聽,是一個清澄明澈的秋日午后。當時,我獨自閑居在家,音響中播放的是哈絲姬爾與馬克維奇指揮的法國拉慕勒管弦樂團合作的錄音。陽光斜射透窗,音符隨著光影在木地板上跳動,雙耳被蕩氣回腸的樂聲緊緊揪住。一遍聽完,再播一遍,渾然不覺落日西沉、天色已晚。
有著鋼琴圣女之稱的哈絲姬爾,1895年出生于羅馬尼亞的一個猶太家庭。她六歲彈鋼琴,十歲在巴黎舉行獨奏音樂會。卓別林曾贊嘆:“我平生遇到過三位天才,一位是愛因斯坦,另一位是丘吉爾,還有一位就是哈絲姬爾。”正當世人羨慕她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時,伴隨一生的厄運也接踵而至。十八歲花樣年華的她患了罕見的硬化癥,整整臥床四年不能彈琴,病愈后脊柱終身側(cè)凸。二戰(zhàn)爆發(fā)時她已人到中年,又患上了腦瘤,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位腦科專家,專家卻身陷德軍占領(lǐng)區(qū),冒險偷渡到馬賽才讓哈絲姬爾從死亡邊緣走了出來。二戰(zhàn)結(jié)束,年屆五十的哈絲姬爾才擁有了第一臺屬于自己的鋼琴。這時,一種叫慢性脊髓炎的疾病又纏上了她。一次次的病痛侵襲,使哈絲姬爾的健康受到了極大傷害。看到她晚年照片中那些側(cè)頭駝背的衰弱模樣,實在無法想象她年輕時的絕代風華。
然而,晚年哈絲姬爾的琴聲卻是如此卓爾不凡。在她演奏的莫扎特第二十四號鋼協(xié)中,你聽不到半絲病魔困擾的煩憂,只能感受到遠離塵囂的脫俗,體會到晴雪滿江的清奇。第一樂章開始就很出色,哈絲姬爾用她的細膩和優(yōu)雅,將樂曲中蘊含的憂郁和傷感慢慢消融,直至無形。她的第二樂章堪稱偉大,不疾不徐地娓娓道來,平和寧靜,波瀾不驚,沒有悲痛也沒有喜悅。只有擺脫了一切紛繁世俗困擾的心靈,才能演奏出這么純凈的樂聲。到了第三樂章,鋼琴與樂隊不斷博弈,她并不囿于細節(jié)的精美,而是通過琴聲源源不斷地推動情感發(fā)展,將鋼琴的能量點點積聚,將樂曲的情緒漸漸升華,最終推上莊嚴光輝的尾聲。一曲終了,透過琴聲余韻,我似乎看到了歷盡劫數(shù)的哈絲姬爾高貴圣潔的微笑。
完成這次偉大的演奏后,在1960年的一個寒冷冬天,哈絲姬爾在布魯塞爾火車站的樓梯上意外跌倒,永遠地離開了這個給她帶來無盡苦痛和歡樂的世界。幸虧女大師生前留下了這個含淚微笑的經(jīng)典錄音,引領(lǐng)一代又一代的后人進入莫扎特的精神世界,領(lǐng)略琴聲深處蘊含的悲天憫人之心。
肖邦的味道
今年桂花開得遲。寒露已過,秋天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霜降都快到了,小園金桂才開始盛開。月夜清朗,空氣中彌漫著芳香和甜意,耳畔傳來的琴聲同樣沁人心脾,正是肖邦的《夜曲》。
鋼琴詩人肖邦的二十一首《夜曲》,曲曲浪漫醉人,篇篇精美絕倫,歷來膾炙人口。夜曲作為鋼琴曲體裁,由愛爾蘭鋼琴家約翰·菲爾德創(chuàng)立,是作曲家夜深人靜時的內(nèi)心獨白。菲爾德寫過二十一首《夜曲》,而肖邦也是二十一首《夜曲》,如果不是巧合,那就是特意向這位前輩致敬。事實上,正是肖邦發(fā)展了這一體裁。時至今日,菲爾德已被遺忘,肖邦《夜曲》則流傳千古。
肖邦注定是為鋼琴而生,他一生致力于鋼琴作品的創(chuàng)作,《夜曲》則是其中最為精彩的珍品。每次聽肖邦的《夜曲》,都會忘記何時開始,在陶醉感消泯之前悄然結(jié)束,讓你滿懷期待,又依戀不舍。他的二十一首《夜曲》中,我最喜歡并且播放最多的是前面三首。這三首夜曲作品標號為Op.09,在肖邦1831年來到法國之前完成,作品充滿著波蘭故土的氣息。肖邦后來在巴黎沙龍中彈奏最多的也是其中的第二號《降E大調(diào)夜曲》。這首夜曲,現(xiàn)已成為流傳最廣、最受歡迎的肖邦鋼琴作品。
優(yōu)美恬靜的旋律、精雕細琢的織體,是這首《降E大調(diào)夜曲》的顯著特色。全曲節(jié)奏自然,張弛有度,帶有船歌的蕩漾感。在華麗的三連音伴奏襯托下,鋼琴吟奏出樂曲的主題音調(diào),極為柔美溫馨。這一主題反復出現(xiàn),愈發(fā)浪漫朦朧,讓人忘卻了俗世的一切煩惱和痛苦。樂曲漸上高潮,鋼琴奏出熱情的華彩,情緒變得激動。最后,所有的一切都被溫柔地撫平,樂曲在靜謐的氣氛中結(jié)束。聆聽這首曲子,依稀可見在夜色薄霧中肖邦正訴說著心事。不由得激起心底的層層漣漪,生命中那些曾經(jīng)有過的美好情愫在心頭蕩開,久久回味。
在眾多鋼琴大家的指間,肖邦《夜曲》流光溢彩、神韻自見。他的《夜曲》有如一泓上好的山泉,而不同鋼琴家的演繹就是各色佳茗,一經(jīng)交融,便發(fā)出香氣四溢、奇妙無窮的茶香。
同樣來自波蘭的魯賓斯坦被譽為肖邦權(quán)威,在他那版經(jīng)典錄音中,每個音符奏來都純熟圓潤、高貴華美,恰如一壺陳年生普。而他三十年代年輕時的錄音,清新自然、生機盎然,好似新出鍋的明前獅峰龍井。女鋼琴家皮耶絲的演繹,音粒飽滿結(jié)實,樂風濃郁甘腴,正是武夷坑澗大紅袍的滋味。我國旅歐鋼琴家傅聰以肖邦之曲見長,他的琴聲清瘦奇峻,儼然來自大禹嶺的高冷茶。出生于智利的阿勞大師,琴音充滿彈性,斷句變幻莫測,玄思悠遠,莫非是巖茶五大名樅中的半天妖?廣受肖邦迷推崇的曠世奇才弗朗索瓦,他的觸鍵輕柔細膩,琴聲晶瑩剔透,有如濺珠瀉玉,隱約中又能聞見人間煙火,應(yīng)該就是福鼎野生白茶中的頂尖品種白毫銀針了。
法國鋼琴學派祖師爺科爾托的錄音已然久遠,琴聲卻依然清亮透明、流麗靈動,音色的微妙變化清晰可辨,音流的顫動猶如蝶翼驟振。那些飛快掠過的音階,就像月光穿過水面的光影浮動,如夢如幻??茽柾袕椬嗟摹兑骨?,初聽沖淡平和、溫潤柔順,漸覺鋒芒畢露、勁道十足,過后又是渾厚華滋、醇美無比。如此豐富而美妙的感覺,也只有潮汕極品的鳳凰老單叢差可比擬。
秋空月圓,桂馥氤氳,如此良夜,賞樂品茗,而雅興勃發(fā),竟夕不息,此中情趣實難以名狀。東坡居士有詞“人間有味是清歡”,今方得證悟。余是以記之。
暖暖冬日光
在我的眼里,江南的初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大自然的色彩一下子展現(xiàn)得如此豐富,澈亮的藍天下,遠山層林盡染,林蔭紅黃相間,落英繽紛。慣于喧囂的世界頓時沉靜下來,身邊的事物也變得透明純凈,一片安和澄明。清冽微冷的空氣,恰能激振精神,令人身心泰定。這樣一個美好的周末,實在不忍虛度,我決定好好聽一聽海頓。
海頓少時貧苦,其貌不揚,然終生勤勉苦研音樂,終成維也納古典樂派奠基人。曾經(jīng)有一位超級粉絲,立志要將海頓全部作品整理編號,當他編到第5000首時,終于絕望地放棄了。海頓的音樂風格如同他的個性,質(zhì)樸、親切、爽朗,既有出世的超脫,又帶著人性的幽默。
先聽海頓的兩首大提琴協(xié)奏曲暖場。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的演奏將聽者的心理距離拉近。這兩首作品創(chuàng)作隔了二十多年,C大調(diào)第一號帶有明顯的宮廷氣息,而D大調(diào)第二號則明快爽朗,更具人文關(guān)懷。在馬友友生動柔和的演奏下,深沉的琴聲與弦樂交替起伏、相伴相隨,聽來溫情十足。再聽英國傳奇女大提琴杜普蕾1967年的錄音,這一年正是她的新婚之年,而伴奏就是新郎巴倫博伊姆指揮的英國室內(nèi)樂團。這個錄音充滿了杜普蕾標志性的熱情和活力,洋溢著恬美的幸福感。這對古典音樂界的金童玉女,當時不知羨煞多少世人。然而造化弄人,三年后杜普蕾患上了罕見的漸凍癥,直至1987年香消玉殞,留下了一段“她比煙花寂寞”的傳說。
接下來聽一張大名鼎鼎的發(fā)燒碟,哈登伯格與馬里納·圣馬丁樂團合作的《降E大調(diào)小號協(xié)奏曲》。小號的音色明亮銳利,富有光輝,早期小號由于無法吹奏半音,在管弦樂隊中只能扮演配角。當時有人嘗試管壁開孔,發(fā)明了能演奏所有音符的新型小號,為此海頓興奮得專門創(chuàng)作了這部協(xié)奏曲。此時海頓已經(jīng)六十四歲,但這首協(xié)奏曲要比他的早年作品更具青春活力。在來自瑞典的哈登伯格的神奇吹奏下,小號表現(xiàn)出特有的英武氣質(zhì),同時又隱含著難得的私密抒情。第一樂章的小號聲明亮開闊,到第二樂章變得柔軟細膩,第三樂章則靈動跳躍。如此豐富的表現(xiàn)力,足以讓人對小號這種樂器產(chǎn)生全新認識。據(jù)說哈登伯格有一次現(xiàn)場演奏,最后樂章才用了四分多鐘,卻贏得超過五分鐘的掌聲喝彩!
過了一把精彩小號的癮,再來聽聽海頓的鍵盤作品。海頓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五十二首鋼琴奏鳴曲,恰好是莫扎特和貝多芬同類作品的總和。家中藏碟有普列特涅夫在維珍公司和安茲內(nèi)斯在百代唱片公司的錄音,當然還有布倫德爾在飛利浦公司錄的十一首奏鳴曲的4CD套裝,這可是企鵝三星戴花的名盤。這些錄音中都有海頓的第五十二號降E大調(diào)奏鳴曲,于是,我就好好細品這些當代大家對海頓最后一首鋼琴奏鳴曲的精彩演繹。海頓的早期奏鳴曲是為古鋼琴而作的,而在這首作品中,現(xiàn)代鋼琴的音響特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奏鳴曲以宏大的和弦拉開序幕,隨后既能聽到鋼琴清澈明凈的音符跳動,還能聽到樂隊氣氛的回響。鍵盤彈出了海納百川的恢弘氣勢,晚年海頓的“鋼琴即樂隊”創(chuàng)思顯現(xiàn)無遺,令人震撼。
再來好好聆聽海頓的室內(nèi)樂吧!在音樂史上,海頓被冠為“弦樂四重奏之父”,創(chuàng)作的弦樂四重奏多達八十四首,歷來優(yōu)秀的演奏版本多如過江之鯽。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手頭的CD是柯達伊組合的拿索斯公司廉價版本。好音樂無貴賤,這個匈牙利四人組合配合得天衣無縫,琴聲既高貴優(yōu)雅又樸素率真。最讓我欣賞的是,這個版本無論是演繹還是錄音,都體現(xiàn)了海頓音樂的特質(zhì)——純凈的明亮。這個組合還有一個譯名叫高大宜,我覺得這更配得上他們的杰出表現(xiàn)。接下來是一套無與倫比的唱片!美藝的海頓鋼琴三重奏全集,一架鋼琴、一把小提琴和大提琴,一個天才的組合。海頓的三十一首鋼琴三重奏在他們的合奏下渾然天成,旋律自然流動,不時閃耀著靈感的光芒。這套CD共九張,時長600分鐘,從黃昏一直播放至深夜,才聽完一半。漫長的冬夜,斗室中跳動著美妙動聽的音符,猶如壁爐中的火苗竄動,溫暖如春。
同樣,海頓還是名副其實的“交響樂之父”,不光是104首的數(shù)量讓后人高山仰止,他的更大貢獻是確立了交響樂的曲式結(jié)構(gòu)和管弦樂隊編制??梢哉f,是偉大的海頓真正開創(chuàng)了交響樂這一古典音樂。在海頓漫長的交響樂創(chuàng)作歷程中,風格不斷嬗變,經(jīng)歷了華麗時期、狂飆運動和浪漫主義,而公認的巔峰是十二首《倫敦交響曲》。這批作品,我平日聽慣的是約胡姆在DG公司70年代的錄音,其結(jié)構(gòu)均衡,溫暖厚重,百聽不厭。前不久,正好有樂友向我推薦比徹姆在EMI公司更早的錄音,一聽下來果然是天籟,演繹汪洋恣肆,還帶著特有的幽默感,無比輕松愜意,簡直是海頓再世!
生性隨和的海頓有著樂天知命的達觀,晚年他惦記著的作品只有一部,那就是《臨終七言》。這部奇妙的作品,從最初的樂隊版到弦樂四重奏版,再到他首肯的鋼琴改編版,已出版了多次。最終,還是作曲家親手將它改成了樂隊和人聲合唱版,這就是清唱劇《臨終七言》。海頓最后一次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就是在維也納他親自指揮該劇首演。聆聽此劇,感覺美妙的旋律在寂靜的生命中旋轉(zhuǎn)往復,音樂主題總是不斷地消失、重現(xiàn)、又消失,那些曾經(jīng)熾熱的渴望、難以平復的憤怒、無法割舍的愛戀,都在樂聲中失去了重量,直向天空飛升。
周末整整兩天,我都沉浸于海頓的音樂中,感覺全身沐浴在冬日陽光下,百骸俱暖。聽其樂,思其人,神奇海頓之所以成功逆襲,除了與生俱來的天賦和異于常人的刻苦,還在于他總是不斷地自我超越、不斷地開創(chuàng)新的境界。世上沒有人天生完美,唯有不停修煉蛻化,方有可能接近完美。民謠詩人萊昂納德·科恩唱道:“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焙nD那些純粹之至的音樂,如冬日里的一道暖光,照亮著艱辛跋涉者的前行路。
閃亮的風采
每次聽到拉赫瑪尼諾夫的《d小調(diào)第三號鋼琴協(xié)奏曲》(簡稱拉三),都會想起電影《閃亮的風采》。影片主人公大衛(wèi)·赫爾夫戈特是一位非常有天分的年輕鋼琴師,由于父親過多期許的高壓而產(chǎn)生心理問題。為了能獲得鋼琴大賽的佳績,他極度瘋狂地練習拉三,當在比賽現(xiàn)場按下最后一個音符時,大衛(wèi)徹底崩潰了,那一幕也成為整部影片的高潮。
大衛(wèi)·赫爾夫戈特的真實人生極富戲劇色彩。他1947年出生于澳大利亞一個貧窮的波蘭裔猶太家庭,自幼在父親的嚴厲管教下學習鋼琴,很快顯現(xiàn)出過人的音樂天賦??墒?,偏執(zhí)的父親要將這位音樂天才圈禁在自己的手心中,多次扼殺了他出國深造的機會。十九歲那年,他選擇與父親決裂,孤獨地踏上了異國求學的音樂之路。在英國,他的音樂才華進一步顯現(xiàn),憑借對拉三的精彩詮釋,獲得了諸多大獎,成為當時國際鋼琴界的明日之星。然而,大衛(wèi)前途無量的鋼琴事業(yè)在二十三歲那年戛然而止。長期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他,因摯友的離世終于崩潰,黯然離開舞臺。回到澳大利亞后,他在精神療養(yǎng)院住了十年之久。幸運的是,頑強的大衛(wèi)并沒有放棄鋼琴。在愛人和朋友的關(guān)愛幫助下,年近四旬的他奇跡般地重返舞臺,巡演世界各地,大受歡迎。他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飾演大衛(wèi)的男演員杰弗里·拉什憑借對角色入木三分的刻畫,獲得了1997年度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澳大利亞人。
拉三是世界上公認最難的鋼琴作品,對技術(shù)、速度的要求均達到了演奏的極限,被稱為鋼琴協(xié)奏曲之王。有人曾形容,彈奏一次拉三在體力上的付出相當于鏟十噸煤。拉赫瑪尼諾夫本人當年親彈鋼琴首演時,戲稱自己這部作品為“大象之作”,足見其龐大和沉重。
俄羅斯音樂大師拉赫瑪尼諾夫是音樂史上重要的作曲家,也是一位天生的鋼琴家。評論家曾贊譽他是由鋼鐵和黃金鑄成的,鋼鐵是他的手臂,黃金則是他的心靈。1909年夏天,拉赫瑪尼諾夫從莫斯科回到心愛的伊萬諾夫卡莊園,那里是一片廣袤無際的原野,空氣里充滿泥土的氣息,夾雜著黑麥的青蔥和野花的芳香。在此之前,他連續(xù)遭受了家道中落、姊姊早亡、愛情失敗等打擊,傾注了兩年心血的《第一交響曲》首演又遭遇意外的慘敗。一向雄心勃勃、自負孤傲的拉赫瑪尼諾夫?qū)ψ约旱哪芰Ξa(chǎn)生了嚴重懷疑,精神處于崩潰的邊緣,不敢再動筆譜寫一個音符。后來,憑著對音樂的執(zhí)著,在一位醫(yī)生的精心治療下,長期陷入抑郁的拉赫瑪尼諾夫逐漸恢復了信心,擺脫了陰影,寫出了《c小調(diào)第二號鋼琴協(xié)奏曲》,結(jié)果大受好評。由此,拉赫瑪尼諾夫走出了人生的低谷,迎來了創(chuàng)作黃金期。對他來說,伊萬諾夫卡莊園是一個與曠野沉思有關(guān)的寧靜世界,他沉浸其中,專心寫作拉三,短短幾個星期一氣呵成。
這是一部激情迸發(fā)的罕見作品,與其他鋼協(xié)不同的是,炫技的鋼琴占據(jù)了全曲的主導,音色之豐富令人眼花繚亂,鋼琴與管弦樂筑成一道綿密厚重、密不透風的銅墻鐵壁。第一樂章樂曲伊始,鋼琴奏出深遠綿長的歌唱性主題,管弦樂則在背景渲染中唱出柔和、溫暖和冥想的旋律,悠長的愁緒向深處蔓延。第二樂章柔板,在弦樂空靈哀怨的暗示下,鋼琴奏出的旋律蒼??~緲。管弦樂延綿不絕,陰暗憂郁的情緒醞釀發(fā)酵,樂隊果斷干脆地進入下一樂章,將絕望轉(zhuǎn)向希望。第三樂章終曲是全曲的頂峰。鋼琴奏出號角主題,樂隊不斷重復,活潑的音群如浪花般翻騰,轉(zhuǎn)為湍急,終于匯成洶涌澎湃的大河,以萬鈞之勢咆哮著,迎頭撞擊一切逆向而來的旋律。尾聲是如此的激蕩人心,鋼琴的強奏像鐘聲般敲響,這是所有鋼琴協(xié)奏曲中最為光輝燦爛的瞬間,鋼琴與樂隊齊奏出激情四射的音符,在萬馬奔騰的轟鳴中結(jié)束。全曲氣勢雄奇,織體厚重,由綿綿不絕的愁思轉(zhuǎn)化至所有情感的激蕩傾瀉,大悲大喜,蕩氣回腸。
1928年,來自基輔的霍洛維茨遠涉重洋,在紐約舉辦鋼琴獨奏會,震驚了世界樂壇。此時,顛沛流離、去國難返的拉赫瑪尼諾夫也在現(xiàn)場聆聽。音樂會一結(jié)束,他便決定邀請這位二十三歲的青年才俊演奏他的拉三。拉赫瑪尼諾夫在評論霍洛維茨的演奏時寫道:“他以猛虎般的憤怒,饑渴地撲向這部作品,將它一口吞了下去,令我目瞪口呆?!碑敃r的演出盛況,因為年代太過久遠,我們已無法感受實景。后來,這位天才鋼琴家因為精神與情緒問題先后三次退隱,最久的一次長達十二年。1965年霍洛維茨重返卡耐基大廳,演出彈奏的正是拉三,這個錄音已經(jīng)成為經(jīng)典?,F(xiàn)今看到的視頻是1978年已經(jīng)三起三落的鋼琴家的現(xiàn)場演奏,雕塑般凝重的臉部輪廓,山梁般深刻的額頭皺紋,手掌撐開連綿起伏的巍峨群山,充滿魔性的十指靈活騰挪,彈到激烈處,八度魔音狂飆激浪呼嘯而來,敲擊出震天撼地的聲響,觀之聽之無不血脈僨張。
霍洛維茨不愧是拉赫瑪尼諾夫欣賞的絕佳詮釋者,他的演奏深得俄國鋼琴學派的精髓,時而雷霆萬鈞,時而溫情脈脈,作品中的眷戀和憐憫、悲愴和激昂,無不演繹得淋漓盡致、感人肺腑,人類情感的強度、深度、豐富度在琴聲中充分展現(xiàn),讓你真切地感受到音樂的本質(zhì)——憂傷,總是源于深切的愛。
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是他所受痛苦的深度。生命是如此的真實而直接,因為這部神奇的拉三,飽經(jīng)苦難的拉赫瑪尼諾夫秉持著堅定的意志,成就了高光時刻的人性之美,綻放出生命中最閃亮的風采。
渴望春天
在這個寂靜的春節(jié),徜徉于莫扎特的音樂世界,對抗病毒的猙獰,遠離世間的苦難和悲涼。
莫扎特是為音樂而生的。他在這世上只來過短短的三十五個年頭,卻留下無數(shù)奇妙的音樂作品,據(jù)說專業(yè)抄譜員用正常速度謄寫,三十五年也抄不完。在他卷帙浩繁的作品中,鋼琴協(xié)奏曲被公認為成就最高,也最易進入的作品。
反正有的是時間,那就把莫扎特鋼協(xié)全集從頭至尾好好聽一遍吧!不管是此前從未聆聽的早期作品,還是耳熟能詳?shù)暮缶攀捉?jīng)典之作,一首都不錯過。這批作品是莫扎特短暫而豐富的一生的心路歷程,一首一首認真聽下來,你會驚嘆世界上竟然還有這般美好的事物存在!鋼琴聲轉(zhuǎn)眄流精,管弦樂若往若還,讓人沉浸其中,直生天光云影、羽化登仙之感。聆聽這二十七首鋼協(xié),猶如順江而下,兩側(cè)奇峰競秀、萬壑藏云,兩端氣象萬千、美不勝收,令人目不暇接。
當最后聽到《降B大調(diào)第二十七號鋼琴協(xié)奏曲》(K595)時,感覺瞬間被擊中,整個人都定住了。這首曲子平時聽得極熟,也很喜歡,而此時聽來卻有特別的感動。這兩天集中聽莫扎特鋼協(xié),一路領(lǐng)略了早期的青蔥爛漫,中期的意氣風發(fā),再細細品味了第十九首的歡悅明快、第二十首的憂憤激昂、第二十一首的優(yōu)美抒情、第二十三首的浪漫銷魂、第二十四首的寧靜內(nèi)斂、第二十五首的輝煌燦爛和第二十六首的輕松愉悅,聽到最后一首第二十七首時,一下子進入了澄明超然的境地,真有一種閱盡群山,絢爛歸于平淡的感覺。
這首鋼協(xié)是莫扎特在孤苦窮愁的病逝之年創(chuàng)作的,被稱為他精神的遺囑。整首曲子境界高潔,聽不到一絲悲觀和絕望。第一樂章,在一段優(yōu)美的弦樂引導下,輕柔的鋼琴音粒猶如珠玉般飄然而至,空氣間好似彌漫著淡淡的馨香。他是在沉思回憶嗎?也許是在忘卻世間的悲涼。童年的奔波,權(quán)貴的污辱,維也納的冷落,生活的窘迫,一切都已隨風逝去,心境顯得豁達平靜,仿佛在安詳自在地自彈自唱、自賞自訴。整個樂章有著積極而又安寧的情緒,充滿著愛意,那是對生命本身的愛。第二樂章開始,靜謐柔情的琴聲輕叩心扉,透出一絲淡淡的憂傷。那是多么深情的歌唱??!憂傷埋在心底,淚水含在眼中,歷盡人生苦難,嘗遍世態(tài)炎涼,在這慢板中大徹大悟。只有真正熱愛生命的人,才會把死亡看得這么坦然、從容。前兩個樂章,莫扎特在深思、在感嘆,第三樂章充滿著不可思議的歡愉情緒。鋼琴不停跳躍,樂隊層層遞進,彼此唱和,潑天似的無憂無慮,一片生機無限的景象。歡快的鋼琴再次彈出明朗閃亮的主旋律后,弦樂加入,管樂豐富,昂然曲終。
這個飛利浦莫扎特大全集中的內(nèi)田光子錄音一連播放了兩遍,還是意猶未盡。我索性起身,四處翻檢家中藏碟,找出十幾個不同時期的版本。施納貝爾的溫暖親切,季雪金的堅實精妙,巴克豪斯的壯懷激烈,哈絲姬爾的高貴肅穆,古爾達的靈光閃動,柯曾的仙氣裊裊,里赫特的深沉曠遠,布倫德爾的平和典雅,佩拉西亞的溫婉陰柔,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實在是過足了癮。在聆聽過程中,歡樂與憂傷、彷徨和希望、堅毅和溫柔,聽者的情緒反復交織,直至抵達體驗的巔峰。透過這些大師的琴音,我仿佛捕捉到莫扎特投射的純凈目光,充滿著愛與關(guān)懷。
聽足了K595,接著聽下一首編號K596的作品。這是一首短短兩分鐘的藝術(shù)歌曲,
卻有個響亮的名子——《渴望春天》。歌詞是詩人奧弗貝克的一首短詩:
來吧,可愛的五月,
讓樹木重披綠裝,
讓溪流旁的小小紫羅蘭為我盛開!
我又見到了一朵紫羅蘭是多么歡喜!
這首歌曲的曲子是莫扎特在寫完第二十七鋼協(xié)后,用其中第三樂章的回旋曲主題一氣呵成的,可以當作是這部杰作的一個完美注腳。這首歌曲,我聽的是傳奇女高音伊麗莎白·施瓦茨科普芙的演唱,雖是年代久遠的單聲道錄音,卻如黃鸝百囀,美妙無比。短短三段活潑的旋律和清亮的歌聲,便帶來了整個春天,到處鮮花盛開,綠草茵茵,四周群蜂飛舞、生機勃勃。
春天總會降臨!在莫扎特這位“愛與光”的天才的樂聲中,永遠有著美好的春天,他的作品滿懷著對生命的珍愛,給后人帶來無盡的溫暖、希望和愛。
美的歷程
從一年前開始,因為生活所迫,我每周都要搭乘五六個小時的高鐵奔波往返。漫漫長途,周遭都是陌生的旅人,幸有音樂與書的相伴,才足以打發(fā)這段寂寞的時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毕仍诟鞔笠魳肪W(wǎng)站注冊了會員,片刻間便已置身音樂曲庫的浩瀚汪洋中。隨后,在家中某個角落找出一副久未使用的拜亞耳機。這副戴起來有點笨重的高保真耳機,除了能夠忠實地還原聲音外,還有兩個好處。一是靈敏度高,適合手機直推,另外就是它的密封性超強,可將你與這紛擾喧囂的世界暫時隔絕。搞定了聽樂,再來準備讀書。我用不慣電子書,總覺得拿在手上的紙質(zhì)書才真實。那些早就想讀而一直未讀的,還有多年前讀過現(xiàn)又覺得有必要重讀的,趁機一一從書架上請下,堆成了一座小書山。
幾趟車程下來,摸出點門道,又作了些調(diào)整改進。出門前,先選好音樂,盡量挑選無損品質(zhì)的音樂下載到手機上,既保證音質(zhì),還避免消耗流量。聽從了樂友的建議,加了一個便攜式耳放,大耳機的表現(xiàn)力果然有了質(zhì)的提升。而書的挑選,則放棄了磚塊般的精裝新版,因為實在太沉以致雙手酸疼不已。裝入行囊的多是輕軟的平裝書,特別是八十年代的舊書,最宜輕松無礙地翻卷捧讀。這樣一來,每次旅程變得更加精彩而充實,往往一趟完成,就會迫不及待地期待和安排下一趟。
最近一次旅行,我讀的是李澤厚的《美的歷程》,1981年文物出版社出版。讀這本封面素雅的小冊子,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巡禮。從遠古龍飛鳳舞到殷周青銅饕餮,從先秦理性精神到楚漢浪漫主義,從魏晉風度到六朝佛容,從楚辭漢簡畫石書法繪畫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沿著數(shù)千年的中華文化藝術(shù)史順流而下,元氣淋漓,酣暢無比。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此書通篇激揚著那個年代特有的熱情,高屋建瓴、大氣磅礴而又洞見迭出、美不勝收,讀來實在過癮。
而此刻聆聽的音樂呢?我特地精選了西方古典音樂各個時期代表作品的片段,從中世紀的素歌,到巴洛克時期的蒙特威爾第、亨德爾、維瓦爾第和巴赫,再到維也納古典三杰海頓、莫扎特、貝多芬一路下來,舒伯特、舒曼、門德爾松、肖邦、李斯特浪漫群星璀璨,勃拉姆斯與瓦格納雙雄并峙,音樂史上重要的作曲家德彪西、拉威爾、德沃夏克、斯美塔那、柴可夫斯基、布魯克納……一個也不落下,一直到世紀之交的馬勒為止。音樂體裁則從交響樂、歌劇、協(xié)奏曲到室內(nèi)樂,擇精而選,無所不包,這份長長的曲單足足可以聽上多個來回。
耳邊回蕩的音樂和眼前之書,雖屬完全不同的路數(shù),有時卻也會奇妙地交織。當讀到作者論唐詩的那一段:“盛唐句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中唐句如風兼殘雪起,河帶斷冰流;晚唐句如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皆形容景物,妙絕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斬然。故知文章關(guān)氣運,非人力。”此時,聲聲入耳的正是樂圣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西文化的兩座巔峰同時呈現(xiàn),真是機緣巧合!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明朗質(zhì)樸,中期成熟百變,晚期幽微內(nèi)省。此中的風格差異,也正暗合作者對唐詩分期的評說。當耳機傳來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xié)奏曲開篇圓號那一聲著名長嘆時,書也剛好讀到中華文化的確立這一節(jié)。蒙元進據(jù)中原,社會變化急劇,士大夫只能退隱歸林,寄情山水以抒胸臆。有人說,崖山之后中華文化出現(xiàn)斷層,而勃拉姆斯恰是堅守古典主義音樂傳統(tǒng)的最后一人。讀書聽樂至此,不得不嘆冥冥之中皆有定數(shù)。
作者論藝時也涉音樂:“盛唐詩歌和書法的審美實質(zhì)和藝術(shù)核心是一種音樂性的美。正是這種音樂性的表現(xiàn)力量滲透了盛唐各藝術(shù)部類,成為美的靈魂,故統(tǒng)稱盛唐之音?!敝苯訉⒁魳吠粕纤囆g(shù)圣殿的寶座,這可與德國詩哲海涅的名言“語言的盡頭是音樂的開始”互證。
數(shù)百公里的旅程,同時巡游數(shù)千年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歷程,領(lǐng)略千余年西方古典音樂的精華,確實是一次難忘的際遇。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之旅由一段段的旅程組成,只要有足夠的興趣和心志,誰都可以將匆匆而過的每段旅程變得豐富美好,從而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豐盈。
責任編輯???徐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