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靈
波濤翻涌間,碣石古鎮(zhèn)憑借著“其地有漁鹽之利”,破譯了財富的初始密碼。唐代元和末年,于此處置石橋鹽場。石橋鹽場,又稱石橋場,是廣東著名的十三鹽場之一?!对贰份d:“大德四年(1300年),改廣東鹽課提單司……鹽場十三所……靖康場,歸德場,東莞場,黃田場,香山場,矬峒場,雙恩場,咸水場,漆水場,石橋場,隆井場,招收場,小江場?!笔瘶螓}場的制鹽歷史源遠(yuǎn)流長,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唐代劉恂的《嶺表錄異》:“廣人煮海,其口無限。商人納榷,計價極微數(shù),內(nèi)有恩州場、石橋場……”初代制鹽,一般采用煮海水為鹽。
在鹽場灶丁的技術(shù)革新下,出現(xiàn)了另一種制鹽方式,即“野煎鹽”。野煎鹽,指的是煎鹵水為鹽,具體做法:“但將人力收聚咸池沙,掘地為坑。坑口稀布竹木,鋪蓬簟,于其上堆沙。潮來投沙,咸鹵淋在坑內(nèi)。伺候潮退,以火炬照之。氣沖火滅,則取鹵汁,用竹盤煎之,頃刻而就?!?/p>
到了宋代,制鹽的技術(shù)再次革新,從煎鹵成鹽升級為曬鹵成鹽,極大程度上降低了制鹽成本。用這種方式制作出來的鹽被稱作“生鹽”或“曬鹽”,在明代的《海豐縣志》里就有記載:“鹽之品有煎鹽(熟鹽),有曬鹽。”
憑借著制鹽技術(shù)的兩次革新,石橋鹽場一躍成為遠(yuǎn)近聞名的產(chǎn)量王者,其地方史志中均有記載。如明代正統(tǒng)年間“年產(chǎn)鹽1311多噸”,清代乾隆初年“碣石石橋鹽場每年產(chǎn)配鹽33萬包”。與此同時,石橋鹽場也得到了各地鹽商的青睞,“閩廣鹽商諸舶聚此”。一時之間,鹽業(yè)產(chǎn)量與鹽商流量并行,場鎮(zhèn)也日漸繁榮富庶。明洪武三年(1370年),朝廷將海豐縣鹽課司設(shè)在了石橋鹽場,并置大使一員,主管全縣沿海鹽稅。每年產(chǎn)鹽2.4萬余石的石橋鹽場,約有1500多兩白銀的鹽稅收入,已然成為國家重要的鹽稅來源地之一。
隨著鹽稅的澎湃,碣石灣的海面也失去了往日的平靜。富庶的海風(fēng)飄散,引來了倭寇和海盜的垂涎。碣石頻頻受到侵襲,禍亂迭起,民不聊生。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為維護粵東地區(qū)安全,廣東都司朱亮祖遣都指揮花茂領(lǐng)兵駐碣石并建立了碣石衛(wèi)?!都尉富葜莞尽份d:“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揮花茂始建衛(wèi)城,城高兩丈,廣一丈八尺,周圍一千一百五十丈,雉堞二千二百六十二,池深一丈,溝一丈二尺,敵樓四下辟門。”碣石衛(wèi)城共有四座敵樓,每座敵樓下都開辟了大門,分為東、西、南、北向,東、北城門是陸路通道,西、南城門則有水路可直通大海。
最初選在碣石建衛(wèi),除了鹽稅可直接供給軍需,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碣石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阻山帶海的碣石,港汊交錯,島嶼瀠環(huán),擁有抗擊倭寇的天然海防前線?!都尉富葜莞尽份d:“粵東沿海尤重,東起潮州,西迄瓊廉,皆海也,而大寨尤為要害,近倭艚番舶于潮深澳,可見英紴豈盡,萬一奔突,則惠先遭其禍,督營通判守備,并駐碣石嚴(yán)絕接濟,練水軍扼律險,令此往彼來,威失利變,將自銷然,潮惠地乃唇齒,必相犄角有劑?!痹诔?、惠兩地犄角之勢的加持下,碣石衛(wèi)成為嶺南歷史上的海防要鎮(zhèn),保衛(wèi)著一方百姓。《乾隆十年陸豐縣志》載:“石橋場鹽課司俱罹倭寇,公乃筑土城保障之,寇至附近,民皆避城中,得免。”
如今,登上碣石古鎮(zhèn)北郊的玄武山,還可以俯瞰衛(wèi)城部分遺跡。古榕茂茂,翠竹深深,映射在這由歷史堆筑而成的土城墻上,光影尤為斑駁。2003年,碣石鎮(zhèn)政府在這段被稱作“北斗古城遺址”的古城墻處立碑,碑上刻有“古城系碣石衛(wèi)明清時期第三次筑城城址……全城以磚石壘筑,俗稱石城……上世紀(jì)五十年代毀棄城墻,以城基為環(huán)城馬路,現(xiàn)僅存此殘跡,列為鎮(zhèn)名城文物保護點”的碑記,為碣石衛(wèi)城的前世今生留下些許念想。
榕蔭掩映,城垣依稀,拼湊起了碣石衛(wèi)城的點滴過往;壘塔矗立,佛燈引明,見證著碣石衛(wèi)城的古往今來。
福星壘塔,坐落在碣石北郊的玄武山上。這座玄武山是一座有故事的山。玄武山,原名圭山,山上有一座供奉“北極玄武,元天上帝”神像的小廟。在建筑碣石衛(wèi)城時,這座小廟就被改建成了“玄武廟”。《新建碣石元武山記》載:“元武,北方之宿,其象龜鱉,有甲,能御侮,故兵家殿之?!惫艜r“玄”“元”二字通用,再加上要避清康熙皇帝玄燁的名諱,后世用“元武”代替“玄武”。
始建于明萬歷六年(1578年)的福星壘塔,最初為福星泥塔,由當(dāng)時的碣石總兵侯繼高主持修建。到了清同治四年(1865年),邑紳曾樾庭倡議置三層石體福星壘塔,由碣石總兵官泊承升主持籌建。作為海上軍事瞭望臺,福星壘塔歷來便是碣石衛(wèi)城瞭望敵情的重要場所。福星壘塔的塔尖有一盞明燈,起著導(dǎo)航引渡的功能。每當(dāng)夜幕降臨,過往船舶均能憑借福星壘塔的光芒順利入港,因此福星壘塔在當(dāng)?shù)厝诵闹羞€有“佛燈引明”的形象。后福星壘塔被毀,于1981年重建。如今通高18.6米的福星壘塔由5334塊不同規(guī)格的優(yōu)質(zhì)石料壘筑而成,是游人登高覽景的絕佳地。
登塔遠(yuǎn)眺,千點帆影,萬頃波濤,盡收眼底。南海的浩瀚在金嶼蒼茫中影影綽綽,讓人不禁聯(lián)想起波譎云詭的海市蜃樓。在碣石觀海的歷史上,確有海市蜃樓的記載。清乾隆九年(1744年),兩廣鹽運使朱介圭來到石橋鹽場,巡查鹽引征餉銀及附近居民走私鹽等問題。巡查期間,他還參觀了碣石、甲子、烏坎、潭西等名勝之地。應(yīng)知縣王之正之邀,朱介圭即興寫下了八首五律,為后人留下了“陸豐八景”,“碣臺觀?!本褪瞧湟??!笆幵品怛籽ǎ∪栈熙o宮”,寫盡了貝府鮫宮的光怪陸離,道出了碣石天界的玄空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