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俊生
明代朱承爵在《存余堂詩話》中提到:“作詩之妙,全在意境融徹,出音聲之外,乃得真味?!彼^“意境”,是通過情與景、意與象的交融營造虛實相生的藝術(shù)形象系統(tǒng)及其生發(fā)的審美想象空間,用以追求“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韻外之致”“味外之味”的藝術(shù)效果,是藝術(shù)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與表達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藝術(shù)境界。童慶炳在《文學概論》中把“意境”定義為“抒情作品中呈現(xiàn)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
一、意境的理論基礎(chǔ)
(一)意境理論之“根”
從莊子《逍遙游》的“榮辱之竟”到《秋水》篇中的“是非之竟”,這里提到的“竟”字就是今天的“境”字。這里的“竟”可以從表意上翻譯成邊界、界限,是一種實體化的概念;而“是非”“榮辱”都是抽象化的概念。莊子將實體化的邊境賦予抽象化的感知理念,莊子的《齊物論》中又有“振于無竟”之論?!巴晖x,振于無竟,故寓諸無竟”這句話的意思是:忘掉死生,忘掉是非,到達無窮無盡的境界,因此先賢總是把自己寄托于無窮無盡的境域之中。這里的“竟”就要從“空間”上去領(lǐng)悟。莊子的“逍遙游”到現(xiàn)今可理解成身體和精神上的一種自由。這里的“無竟”不再是實體化沒有邊界、界限。邊界、界限是二維的概念,這里的“竟”是心靈上的自由,強調(diào)一種境遇,是一個三維空間的概念,追求的是“心之逍遙”,從自由自在的物理空間到無拘無束的“心靈”境域。因此,“竟”在這里引申為“境界”,乃是一種心靈的空間,精神的境界,抵達“無所待”的自由之境。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莊子在《天下》篇言:“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边@里不僅展現(xiàn)出莊子對“無竟”的追求,還可看出莊子也強調(diào)了“形之逶迤”,也就是說心之自由向往不可脫離現(xiàn)實世俗,不可脫離現(xiàn)實?!板羞b游”在精神上是虛境的概念,而真正意義上的自由空間是不能脫離實境物質(zhì)的;實體性的身體是實現(xiàn)心靈、精神自由的根本,二者是相互生成、相互成全的。這種理念與文學中的意境審美空間是一致的,文學意境是情景交融、虛實結(jié)合的結(jié)果。莊子的“無竟”為文化的意境理論奠定了根基。
(二)意境哲學之“道”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边@里的“道”作為一種境界,是精神性的境界與物質(zhì)性的境界的交融,是虛與實的統(tǒng)一,從哲學的高度來講就是“有”與“無”的統(tǒng)一。
1.“道”乃存在之“無”
《道德經(jīng)》第四十二章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用最簡明的一二三演變出整個宇宙萬物從無到有的生成邏輯,這里的“道”乃萬物之源,存在之無。老子提出強字之曰“道”的理念,也指出“道”乃自生自成,獨立不改之道?!独献印返谑恼卵浴耙曋灰姟薄奥犞宦劇薄安坏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又指出“道”的超感官特性。世間之萬事萬物乃是有聲有形的存在,而“道”作為萬物之根本,必定是無形無限,是一種超感官的存在,萬物之源也必定是自生自成的。
2.“道”乃存在之“有”
《道德經(jīng)》第二十一章言:“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崩献痈嬖V我們“道”并不是絕對虛無的,雖恍兮惚兮,但其中有物,可被我們感知,有象、有物、有精、有信,作為萬物之源,道并不是絕對的虛無,既有客觀理性的存在又有虛無感官上的超越。
3.“道”乃有與無的統(tǒng)一
從老子對“道”的論述可見,“道”既是存在之無,又是存在之有,這種辯證統(tǒng)一性,強調(diào)的是有無相生,這為意境的生成奠定了哲學基礎(chǔ)。意境作為具有生命力的多維的情感境界,要生成這樣的審美對象,既要有實境的存在,又要引入虛境來交融,有無相生,虛實結(jié)合,才能使作品達到一個審美的空間,達到自由的審美境界。
(三)意境美學之“秀”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指出,“隱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獨拔者也”“秀以卓絕為巧”。從以上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隱”的內(nèi)涵是“重旨”,也就是具有多重性、豐富性的意蘊。單指某種實境是不夠豐富的,就像劉勰強調(diào)的“文外”之“重旨”所講意境,應(yīng)該追求的是“韻外之致”的藝術(shù)效果。只有文“卓”方可構(gòu)建“秀”之境,方能觸發(fā)人心。因此,“隱秀論”將意境生成的機制與審美特征初步闡明—意蘊豐富飽滿使意境“秀”,文外之蘊使“秀”之意境生成。
二、意境的理論內(nèi)涵特征
在意境理論逐漸形成的過程中,隨著歷史文化展現(xiàn)形式的不斷增加與深入,關(guān)于意境的理論內(nèi)涵特征的理解也在逐步展現(xiàn)。
(一)情景交融
關(guān)于歷史文化的意境理論,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闡述過情與景的問題在對詩歌的觀察、創(chuàng)作和鑒賞的整個過程之中如何去運用,進一步完善了意境理論。在王夫之看來,情景“有在心在物之分”,在心即為“情”,在物即為“景”,意境需要創(chuàng)作者基于觀察景,而傳達出情,又因情而發(fā)現(xiàn)景,以達到心物相一、相融相生。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人間詞話》)講的就是在“物”中可引申至“心”,反之則亦然?!耙磺星檎Z皆景語”,將“心”融入于“物”,方可讓物靈活生動,超脫自然。如果一味地用情語去展現(xiàn)心之所向,那樣虛境會更加縹緲,難以捉摸;只有以“物”托“心”,才能將情得以真切展現(xiàn)。用景語去描述實景,那樣的實境則是滯固僵景,毫無靈性。從自然實景到審美意境,實現(xiàn)心與物的交融升華,就要“情景雙會”,以情寫景,以景抒情,渾然天成。情景交融可分成三種形式:其一,景中含情式。在這種展現(xiàn)形式上,作者會寓情于景,用真切的物語打動人心,見物思情,如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黃昏時分,日落余暉,點點滴滴的秋雨打在梧桐葉子上。作者獨坐窗前,聽雨聲滴答作響,頓感一絲秋風寒意。此情此景,心中頓感憂傷,別有一分愁滋味。其二,情中見景式。作者通過酣暢的情感描述可在腦海中展現(xiàn)出一幅由情而生的景象,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弊髡卟]有描述實景,卻可以通過“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直抒胸臆,展現(xiàn)一幅高遠的遼闊之境,感受到天地、宇宙的浩渺,出現(xiàn)一個獨立蒼茫的詩人,在悲憤中吐露心聲,歷史的車輪在不停地旋轉(zhuǎn),而作者的身影則是傲然屹立,久久不去的。其三,聲情并茂式。作者在寫景的同時也會將情寫在作品中,情景都有實實在在的描述,這樣渾然一體的表達,使情境、物境交織,讓心語、物語結(jié)合,如杜甫《登高》中的“風急天高猿嘯哀”,既有天高風急的實景,又有哀嚎的猿叫,悲傷之情,油然而生。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三峽》中,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也是聲情并茂的體現(xiàn)。
(二)虛實相生
虛實相生是意境的結(jié)構(gòu)特征。虛境也曾被文人說成“情境”,側(cè)重通過充分的情感抒發(fā)來構(gòu)建審美空間,主要展現(xiàn)在抒情類文化作品中;實境也就是“物境”,側(cè)重通過自然物象及其觸發(fā)的情感來構(gòu)建審美空間,更傾向于一些實景、自然類的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總結(jié)。虛境通過實境來實現(xiàn),實境要在虛境的統(tǒng)攝下來加工,虛實相生成為意境獨特的結(jié)構(gòu)方式。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保ɡ钌屉[《夜雨寄北》)詩的開頭是對眼前環(huán)境的抒寫,是一種實境的展現(xiàn)。在某個秋雨纏綿的夜晚,池塘已漲滿水,這種秋雨悲涼的情境總能喚起離人的愁思,作者通過自己身居的環(huán)境和心情,將讀者帶入思念苦楚的情境之中。詩的后兩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又暢享了來日聚首之時溫馨的場面。當返回故鄉(xiāng)之時,你我共敘巴山夜雨之離情,剪去蠟燭結(jié)出的藏花,有言不盡的重逢之喜悅。此時的苦楚與未來的幸福相互交織,虛景、實景相互襯托,將作者的思歸的急切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保▌⒂礤a《烏衣巷》)描述秦淮河上,朱雀橋與烏衣巷的繁華景象;“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照,詩中的“野草”“夕陽”“燕”等是實景,而六朝古都的繁華是虛景,虛實結(jié)合,相輔相生,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作者借“燕子”已不在舊時主人家的實景,巧妙地把現(xiàn)實與歷史結(jié)合起來,以實生虛,以虛引實。高適的《塞上聽吹笛》以開朗壯闊的基調(diào)開篇,“雪凈”“牧馬”這些實景描寫塞外西北冰雪消融、明月清輝的場景,已是牧馬時節(jié),意味著邊境戰(zhàn)火平息,戰(zhàn)爭危險消失的虛境。
(三)生命律動
生命律動是意境的本質(zhì)特征。意境要展現(xiàn)的是生命本身的“美”。這種美是活靈活現(xiàn)的,是心靈的生命律動,主要包含表真摯之情、狀飛動之趣和傳萬物之靈三個方面。其一,表真摯之情就是要抒發(fā)真情實感;其二,狀飛動之趣就是以動寫靜,讓實境律動;其三,傳萬物之靈就是萬事萬物皆有其形神,描繪事物時需形象生動。
賈平凹的長篇小說《浮躁》,開篇對山水的描寫:“州河流至兩岔鎮(zhèn),兩岸多山,山曲水亦曲,曲到極處,便窩出了一塊不大不小的盆地……脊頂聳起白灰勾勒而兩角斜斜飛翹,儼然是翼于水上的形勢?!绷攘葦?shù)語便將山水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將整個畫面賦予了生命的律動。讀者品讀至此,已將山水之美和靈動的畫面賦予了生命節(jié)奏,仿佛讓人置身于山水之間,聽見涓涓細流的靈動之音,感受自然無盡的律動。魯迅的《故鄉(xiāng)》,在開頭一段中這樣寫景:“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xiāng)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這短小精悍的一段描述,魯迅以中國畫中的大寫意手法,以極簡括而冷峻的筆調(diào),將故鄉(xiāng)蕭索的冬景與荒村勾勒于紙上,仿佛又是一幅生動的畫卷。作者運用極具張力的手法,將“物境”賦予了靈動的生命力,意境之美展現(xiàn)無遺。
(四)韻味無窮
韻味無窮是意境的審美特征?!绊嵨丁笔侵敢饩持刑N含的那種耐人尋味、引人入勝的臻美體驗。從意境的修辭效果來看,虛實相生和情景交融會讓文學作品渾厚豐盈,讓人回味無窮。所謂“韻”,指的是余音。試想,深山中那座寺廟里的鐘,每當敲鐘人敲響巨鐘,“當”的一聲,響徹山谷,卻不刺耳,而是環(huán)繞在整個青山綠水間,余音不絕,而后會有“嗡嗡”沉悶的作響,余音繞梁,或者說在我們的腦海中會有深刻的印記;而“味”在表意上可理解成品味之感,品嘗食物后給我們的感官帶來的耐人尋味的感受,所以“韻味結(jié)合”是指帶給我們從感官到心靈上的美好意境,是一種享受,是“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那個精神永鄉(xiāng),“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是浪漫的生活入口。讓我們置身于世外桃源,這里安靜祥和,無憂無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人向往的地方。從古至今,多少人讀罷此文都會給自己一個心靈的洗滌,向往其和諧共處的狀態(tài),那份精神自在的安然,韻味之美,滌蕩心間?!袄袭斠鎵?,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閣序》)的波瀾壯闊、豪情壯志,讓我們把堅定不移的民族精神深深地銘刻于心,肅然起敬。這些文學作品的無窮韻味都可以把人們帶進美的意境中,體會所蘊含的那種咀嚼不盡的美的因素和效果;這是一種豐富的感受,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等因素共同構(gòu)成。意境,之所以能給我們營造出如此的審美空間,是因為它亙古通今,置身于作者所在的情境又可融入自己的生活,因為它參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飭之致,從句式語句的打造感受作品的極致情趣,使人看了好感倍增、神清氣爽。
意境以它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虛實相生的結(jié)構(gòu)特征、韻味無窮的美感特征,以及呈現(xiàn)生命律動的本質(zhì)特征,浸透著瀟灑超脫的中華氣韻,也體現(xiàn)了中國人“天人合一”的處世哲學。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廳2023年高校教師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基于法治中國建設(shè)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研究”(項目編號:2023B—46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