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的課堂教學與學術交流等場合,筆者曾多次戲言:在基于科學實證的音樂表演研究(Musical?Performance?Studies)逐漸深入展開的21世紀,我們對于演奏與演唱中的傳統(tǒng)“時空觀念”以及相應的描述語言也早該“升級換代”了——從以靜態(tài)平坦的時速快慢概念為主,逐漸延伸過渡到與曲式結構、調(diào)性和聲以及旋律形態(tài)等各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動態(tài)“時空”觀念。遺憾的是,這些在學術界已經(jīng)基本達成共識的較新理念,卻往往止步于非常理論化的研究論述中,而很難在音樂表演的實踐、教學與評論等方面得到充分應用。為此,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周全(Danny?Zhou)教授在他2022年由英國劍橋學者出版社(Cambridge?Scholars?Publishing)發(fā)行的全新英文專著《鋼琴演奏風格的理論框架構建:超越快慢的速度》(A?Taxonomical?Framework?for?Evaluating?Piano?Performances:?Tempo?Styles?beyond?Fast?and?Slow)中提出了一種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解決方案。
一、三個維度與六個變量:理論框架的構建
在該書的序言中,周全不無感慨地回憶了從一位狂熱的音樂愛好者成長為音樂學家的心路歷程與所見所聞。他十分希望能夠把音樂表演從造成學術研究與音樂生活相互隔閡的“巴別塔”(Tower?of?Babel)中帶回到萬眾矚目的舞臺中央,而最大的障礙便在于語言與術語問題——干冷的技術語匯與模糊不清的形容詞都不足以準確描述音樂表演中的各種關鍵屬性,特別是速度。由此,引出了該書的主要目標——構建一個能夠讓音樂學家與演奏(唱)家們都能超越快慢之類的表面現(xiàn)象去深入探討速度特征的分類框架。
(一)語境與范疇
通過引用尼古拉斯·庫克(Nicholas?Cook,1950—)等人早年的前瞻性觀點,周全在該書的第一章中首先聲明寫作這本書的基本信念是“我們所處時代的著名演奏家與他們的表演應得到音樂學中的作曲家與作品所經(jīng)常獲得的那種相同程度的學術關注”。實際上,近年來關于演奏家個人風格等方面的研究并不算少。不過,周全認為,它們往往存在語言描述籠統(tǒng)且主觀、應用范圍狹隘、術語不統(tǒng)一等方面的局限性。因此,他覺得有必要開發(fā)出“一套能夠用來描述演奏風格差異性與相似性的完備且準確的語言”。盡管演奏的各大要素諸如音高、音色、力度等其實都缺乏這種嚴格化的表述方式,但在系統(tǒng)梳理了近年來的相關文獻以后,他暫時把關注范圍限定在與鋼琴演奏速度相關聯(lián)的以下三種情況:
1.?基本速度/速度選擇——樂曲不同段落的基本速度;
2.?整體速度變化——(為表現(xiàn))大結構尺度的速度波動;
3.?局部速度變化——為表現(xiàn)局部細微差別而延伸或縮短(一系列)拍子。
在曲目與演奏版本的選取方面,周全首先考慮到速度及其變化在19世紀音樂中的重要性以及樂曲篇幅等因素,選取了肖邦的《降D大調(diào)夜曲》(作品27之2)、《g小調(diào)敘事曲》(作品23)以及李斯特的《b小調(diào)奏鳴曲》這三首作品為主要研究對象;其次,在篩選鋼琴家與演奏版本時,為了減少不同時代的風格變化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并盡可能加強樣本的代表性,他有意識地選擇了出生于1970年到1989年之間、來自三大洲14個國家的21位鋼琴家以及他們錄制于2003年到2016年之間的30個錄音版本,即上述3部作品每首各10個版本。周全認為,這種樣本選擇的范圍“在分析的難度以及在模擬一位見多識廣的聆聽者體驗”等方面都是可以接受的。
(二)方法論與分類框架
為了建立一套能夠描述演奏風格之異同的分類框架及語言,首要的問題是如何來定義與構建風格比較的基準。為此,周全梳理了西肖爾(Carl?Seashore,1866—1949)、雷普(Bruno?Repp,1944—)、林克(John?Rink,1957—)、鮑恩(Jose?Bowen,1962—)以及尤斯林(Patrik?Juslin,1970—)等學者關于演奏表情與風格問題的經(jīng)典文獻,并總結出個性風格是相對于慣例(convention)的偏離,且這種慣例來自于大量聆聽經(jīng)驗積累的普遍共識。于是,在此基礎之上,周全人為構建了一種能夠大致代表聽眾對演奏速度的預期的標準(norm)——統(tǒng)計平均值。具體說來,他把每首曲目的10個演奏版本除去當前正在研究之外的9個版本進行平均值處理,得到的速度及其變化范圍便可視作是聽眾預期慣例的邊界,也即可用來凸顯個性風格的比對基準。
由于這項研究涉及樂曲在不同結構尺度下的速度及變化范圍,周全又進一步回溯了有關上述三首作品曲式結構劃分的文獻,并得出了相對清晰可用的結論,以作為接下來對錄音版本進行分析的參照。該研究最為費時費力的工作要數(shù)拍點數(shù)據(jù)的獲取,周全采用了在西方學界比較主流的Sonic?Visualiser軟件手工標注了上述肖邦夜曲、敘事曲以及李斯特奏鳴曲各10個錄音的拍點,以便得到相應的起奏間隔(Inter?Onset?Interval,IOI)以及每分鐘節(jié)拍數(shù)(Beat?per?Minute,?BPM)。隨后,周全根據(jù)相關文獻中的先例交代了速度數(shù)據(jù)處理的一些原則。比如,為了避免特長或特短拍對計算結果的影響,他基于IOI的中位數(shù)(median?value)而不是平均數(shù)(mean?value)來生成各個段落的基本速度;又如,在呈現(xiàn)局部速度的變化時,為避免各個版本不同基本速度的影響,他采用了一種以正負百分比來呈現(xiàn)的標準化(normalised)速度。
在上述準備工作就緒后,周全開始根據(jù)先前確定的三種情況來構建用來比較速度及其變化異同性的分類框架。如圖1所示,在基本速度、整體速度變化與局部速度變化這三個觀測維度下又進一步分別引申出各一對共六個變量:在快/慢段落的速度、使用段落彈性/結構漸慢的傾向以及強調(diào)旋律—和聲/節(jié)拍—節(jié)奏細微差別的傾向。周全特別指出,這個分類框架是在理論知情(theoretically-informed)的基礎上提出的,來自于對近幾十年來的音樂表演研究、音樂學與心理學等相關領域文獻的全面整理提煉,因而理應具有普遍的有效性。為了更為可視化地呈現(xiàn)基于這個框架的分析結果,周全提出了一種五分制的賦值方法,即把在每個變量上程度最高與最低的演奏分別賦值為正2與負2,從而基于統(tǒng)計平均值的參照標準(norm)就應該位于0點的位置,意味著這樣的演奏完全符合聽眾的預期慣例,在速度及其變化方面缺乏個性風格。如果把某位演奏家在六個變量上的分數(shù)繪制在一張雷達圖中,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她/他在速度風格上的個性特點(參見圖4)。
二、鋒芒畢露的李斯蒂莎與內(nèi)斂含蓄的沃格特:理論框架的驗證
該書從序言到第三章,周全在扎實的文獻梳理基礎上提出了用來進行演奏速度風格分類評價的理論框架,而第四章和第五章則分別通過兩位70后鋼琴家李斯蒂莎(Valentina?Lisitsa,1973—)與沃格特(Lars?Vogt,1970—2022)的案例來驗證該框架的有效性。前者出生于烏克蘭基輔,后移居美國,屬于網(wǎng)紅級的女演奏家,整體風格鋒芒畢露。她的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2首等線上視頻達到了千萬級的播放量。而后者出生于德國小鎮(zhèn)迪倫(Düren),近年來以鋼琴家兼指揮家的身份獲得了國際聲譽,但風格較為內(nèi)斂含蓄,在網(wǎng)上的點擊量可能還不及前者的零頭,似乎在各個方面都與李斯蒂莎恰恰相反。這也正是周全選取這兩人作為主要分析對象的原因之一。
(一)李斯蒂莎的速度風格——快的更快、慢的更慢
從整體效果來看,無論是參考音樂評論家的各種褒貶文字,還是通過周全這本專著中的實證分析,李斯蒂莎的演奏、特別是在速度方面的處理都屬于十分典型的炫技風格。采用圖1中的分類框架來看,她在基本速度與整體速度變化方面的特點大致可以概括為:快的更快,慢的更慢。例如圖2呈現(xiàn)了李斯蒂莎在肖邦《g小調(diào)敘事曲》中的基本速度及其變化特征,深色曲線與淺色曲線分別代表她與平均值標準在樂曲各個段落的速度,可以看出幾乎在所有較快的地方,李斯蒂莎都要更快,特別是尾聲(Coda)。因此周全在第一個變量“快速段落中的速度”上給她的分值是最大值2;而在所有較慢的段落,除了第一主題再現(xiàn)(ReT1)以外,她大都比平均值更慢,因此在第二個變量“慢速段落中的速度”上,周全給她的評分是僅次于最大值的1。圖2中深色立柱與淺色立柱則分別表示李斯蒂莎與平均值的速度從前一個段落偏離的百分比,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除了第一主題再現(xiàn)(ReT1)段落以外,她的速度偏離值都比平均值要大,特別是呈示部的連接部(ExTr),比平均值大了40%左右。在這種明顯具有浪漫主義長線條思維的主導下,李斯蒂莎在局部速度變化方面很自然地呈現(xiàn)出更為強調(diào)旋律-和聲細微差別而相對弱化節(jié)拍-節(jié)奏細微差別的特點。綜合以上因素,周全給圖1中六個變量從上到下的評分依次是2、1、2、2、2、0,在圖4中用深色線條表示。在得到如此清晰簡明的定量結論以后,他還進一步從發(fā)表于2011年—2016年之間的20篇樂評中提煉出關鍵詞句,對“激動人心與戲劇性”“速度的急迫與迅捷”以及“抒情性”這三個風格特點進行了驗證,匹配率分別達到了85%、75%與65%,可見其實證分析的客觀數(shù)據(jù)與樂評人的主觀評價高度契合。
(二)沃格特的速度風格——靜水流深、退隱塵世
相比之下,沃格特的演奏風格幾乎完全站在了李斯蒂莎的對立面,被評論家們概括為“內(nèi)斂且深奧”。而從圖1的分類框架來看,沃格特無論是在樂曲的快速或慢速段落都會采用相對較慢的基本速度,且在段落彈性與結構漸慢方面的速度變化都非常有限。而在局部速度變化方面,沃格特更加傾向于強調(diào)節(jié)拍-節(jié)奏的細微差別而相對弱化旋律-和聲的因素。例如圖3呈現(xiàn)了沃格特在李斯特《b小調(diào)奏鳴曲》導向第二主題的連接部第93—100小節(jié)的(標準化)速度曲線。其中,參照標準的平均值以及最大值與最小值分別采用淺色的實線與虛線表示,沃格特的速度曲線用深色表示。從中可以看出,與平均值曲線通過漸慢突出兩小節(jié)的樂句結構(箭頭所指偶數(shù)小節(jié)的第2拍)并與下行的旋律線顯示出相似輪廓的共性特征不同。沃格特明顯放緩的都是圖4中圈出的奇數(shù)小節(jié)第1拍,其中前3處甚至低于參照標準的最小值,體現(xiàn)出節(jié)拍因素的決定性作用。因此,周全給圖1分類框架中六個變量的評分依次為-2、2、-2、-2、1、2,在圖4中用深藍色表示。周全采取了與前一個案例中相同的方法,把發(fā)表于2010年—2017年的20篇評論中提取的關鍵詞句根據(jù)“內(nèi)斂的表情性”“強調(diào)局部細微變化”以及“穩(wěn)定/緩慢的速度”三大特征進行了歸類,匹配率分別達到了65%、40%與35%,如此進一步驗證了圖1分類框架的普遍有效性。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9月5日,沃格特因長期罹患癌癥不幸去世,上述這種演奏風格是否與他的健康與精神狀況相互關聯(lián)呢?這或許有待未來的研究加以揭示。
三、“時空觀”升級與方法論創(chuàng)新:理論框架的意義
(一)速度風格的多維模型
至此,周全已經(jīng)完成了理論框架的搭建與驗證,且基本實現(xiàn)了既定的目標,即為鋼琴演奏開發(fā)出了一套描述速度及其變化風格相似性與差異性的分類方法,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可以用來評價與比較演奏者個性風格的多維度框架模型。就該書作為典型案例的兩位具有互補性的鋼琴家而言,李斯蒂莎與沃格特的速度風格異同就可以用圖4來進行直觀呈現(xiàn),兩者在分類框架的三個維度與六個變量方面的特點經(jīng)過五分制量化后,在雷達圖中形成了清晰的可視化圖案,具有高度的準確性與概括性,也基本符合我們對于兩人演奏風格的直觀感受以及評論家的文字描述??梢酝葡?,這種緊密聯(lián)系各種音樂結構要素的多維模型框架將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我們過去對于演奏(唱)中快慢緩急及其變化的理解,帶來了關于音樂表演“時空觀”的一次全新升級。
(二)方法論的集成與創(chuàng)新
對于西方音樂表演研究前沿較為熟悉的讀者或許會想到,李斯蒂莎與沃格特各自的演奏風格非常接近于周全的博士導師法比安(Dorottya?Fabian,1960s—)教授所定義的浪漫現(xiàn)代主義表演(Romantic?Modernist?Performance,RMP)與古典現(xiàn)代主義表演(Classical?Modernist?Performance,CMP),只不過法比安的風格分類主要是基于巴洛克小提琴音樂,而該書主要關注的是浪漫主義鋼琴音樂,且周全對于他的導師與前輩們的學術繼承與發(fā)展更多還是在方法論層面上。在該書中,細心的讀者差不多可以看到西方音樂表演研究近幾十年發(fā)展的一個清晰軌跡。周全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創(chuàng)新把其中有關速度風格方面的各家學說提煉濃縮到了一個簡單明了且具有通用性的理論框架中,并借此有效聯(lián)系了樂譜分析、演奏分析、聆聽體驗與音樂評論。這體現(xiàn)了人文藝術學科的治學方法與科學實證思維的深度整合,也完全符合我國大力建設“新文科”與交叉學科的未來發(fā)展方向。
結?語
當然,周全在該書的尾聲中也坦誠地指出了一些當前研究的局限性:例如分析對象暫時僅限于速度,而演奏者的風格通常還包括力度與音色等更多方面的特點;又如,在當前的大數(shù)據(jù)時代,該書的參照標準(norm)僅僅基于9個演奏版本來構建或許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這有待于將來在分析工具與分析手段不斷升級完善的前提下加以解決??傮w說來,周全的《鋼琴演奏風格的理論框架構建:超越快慢的速度》體現(xiàn)了西方學術前沿的最新進展,在模型構建與驗證等方面具有方法論創(chuàng)新的意義,對國內(nèi)外的音樂表演研究、教學實踐與欣賞評論等領域都具有參考價值。盡管由于技術門檻的限制,該理論框架要想得到全面應用可能還有待時日,但它至少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描述、評價與比較演奏速度以及演奏者個人風格的全新理念。從廣大音樂表演專業(yè)師生以及音樂愛好者的角度來說,該書甚至給出了一種“流量密碼”,把李斯蒂莎廣受追捧的網(wǎng)紅特征以及沃格特深沉內(nèi)省的小眾化風格分別用一種向左上方或右下方擴張的可視化圖案呈現(xiàn)了出來(圖4)。其中的“三個維度”與“六個變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視為對音樂表演“時空觀”的一種升級表述。
Danny?Zhou.A?Taxonomical?Framework?for?Evaluating?Piano?Performances:?Tempo?Styles?beyond?Fast?and?Slow.Cambridge?Scholars?Publishing,2022.?該書名也可直譯為《評價鋼琴演奏的一種分類框架——超越快慢的速度風格》(以下簡稱《框架》),正文中的翻譯引用自中央音樂學院官方公眾號于
2022年6月7日的相關推送。
Ibid,p.3.
Ibid,p.6.
Ibid,p.16.
https://www.sonicvisualiser.org/。
Ibid,p.56.
Ibid,p.72.
周全《炫技表演風格中的速度特征——基于現(xiàn)代鋼琴錄音的實證研究》[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21年第3期,第
127-143頁。
Ibid,p.157.
Ibid,p.109.
Ibid,p.135.
Fabian?D.?Analyzing?difference?in?recordings?of?Bachs?violin?solos?with?a?lead?from?Gilles?Deleuze[J].?Music?Theory?Online,
2017,?23(4).
[基金項目:上海市音樂聲學藝術重點實驗室委托科研項目(編號:SKLMA-2022-03);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音樂人工智能專業(yè)探索與實踐》]
楊健?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教授
(責任編輯??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