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曾智慧(1976~),漢族,福建平和人,福建省平和第六中學,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學。
摘 要: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型人才的基礎,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樹立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意識,并根據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及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巧妙設計活動,使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文章從語言的建構和應用、思維的發(fā)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的理解和傳承四個方面入手,闡述了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方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14-0019-05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新課改提出的根本要求,是達到教學目標、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的基礎。但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涉及四個方面的內容,不同的核心素養(yǎng)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培養(yǎng)。
一、 語言的建構和應用
在對學生的語言建構與應用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時,教師需將積累、實踐當作重點,確保學生可以感知語言美、掌握語言建構的運用方法。
(一)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建構和運用核心素養(yǎng)
群文閱讀,簡單來說就是將有著一定聯(lián)系的文章呈現于學生面前,使學生基于文章的聯(lián)系,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及研究,從而做到全方位地了解文章,掌握文章內涵及本質。由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在不斷的對比中發(fā)現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可以使學生對語言進行有效積累,所以教師在對學生的語言建構和運用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時,教師可以將群文閱讀教學運用起來。
例如在教學《春》時,教師可以引入描寫四季的其他文章,如:《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將一體機技術利用起來,將這三篇文章直觀形象地呈現于學生面前,并留出3到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在學生自主閱讀完后,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這三篇文章中的相同元素是什么?有怎樣的區(qū)別?又有怎樣的聯(lián)系?作者是采用怎樣的方法進行寫作的?”在提出問題后,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會被充分調動起來,會對知識進行深度分析、有效探究。在學生有了一定答案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交流溝通,為其提供語言建構與應用的機會。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剖析、研究,可以在與他人的交流溝通中建構語言、運用語言,從而做到語言的有效積累。由此可見,通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利用群文閱讀教學法,可以將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呈現在學生面前,可以為學生提供較多實踐探究的機會,使其對語文知識進行探究、思考,所以學生可以對文章內容進行了解、掌握,也可以對相關語言進行有效積累。但是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需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需對文章內容進行巧妙篩選。
(二)創(chuàng)設相關教學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建構和運用核心素養(yǎng)
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可以使學生產生熱愛之情,從而將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并使學生通過與他人的交流溝通,實現語言知識的遷移,形成語言建構和運用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雨的四季》時,首先,教師可在課前搜集一些相關資料,通過制作PPT課件或微課視頻,使學生走進相關教學情景,并主動積極地運用語言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就這部分知識而言,教師可以先播放有關于雨的紀錄片,使學生能夠通過紀錄片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切實感知、體驗、感受雨的世界,并對相關知識的學習產生一定好奇。其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閉上雙眼,播放輕音樂,并朗讀有關于雨的文本,使學生能夠獲得一定的感染,主動進行想象。最后,教師可以順勢引入所要學習的文本,使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自主探究。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會對語言學習產生較大的興趣,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語言建構和運用的核心素養(yǎng)。由此可見,通過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被調動起來,并根據教師的引導對知識進行分析、研究、有效交流,使得初中語文教學的效率可以得到提升,學生的語言建構和運用核心素養(yǎng)可以得到有效培養(yǎng)。
(三)進行主題寫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建構和運用核心素養(yǎng)
寫作也是語言運用的一種方式,但是想要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及寫作水平得到提升,教師就需采用合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建構和運用核心素養(yǎng),從而為學生掌握知識、學以致用提供保障。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主題寫作活動的設計。
例如在教學《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時,教師可以詳細介紹新聞體裁,并在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對相關語句、詞匯進行分析,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積累一些寫作素材。完成課堂教學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考這篇文章進行新聞主題的寫作,寫作內容可以是身邊的大事小情。比如:考試后整個班級的成績變化情況。但是在進行寫作時不能過于枯燥,而是要將新聞的趣味性體現出來,需要做到簡潔明了。在布置完寫作任務后,每個學生都主動積極地參與到了寫作中,參考文章進行了寫作。比如,有的學生寫下了如下作文:我校第一屆九年級學生拔河比賽落下了帷幕。九二班代表隊以4∶2戰(zhàn)勝九一班代表隊,獲得團體冠軍,九一班代表隊屈居第二名。九二班代表隊是第一次參加團體拔河比賽,隊員們配合得十分默契,但是上半場比分一直落后,一直到下半場才顯現出他們的威力。排頭的大力士李陽力氣十分大,扭轉了失利的局面,使團隊堅強起來,為代表隊立下了汗馬功勞,正因為這樣他們也成了頭號拔河種子。九一班代表隊在運動方面一直很優(yōu)秀,曾六次獲得團體第一;上半場一直名列前茅,但由于隊員們配合不默契,再加上體力不支,最終以2分之差失利。上半場每個代表隊都沒有使出全部體力,都保留在下半場:九一班代表隊率先殺入決賽,鎖定了前三名;九二班代表隊也不甘示弱,一路上過五關斬六將,也挺進了決賽。二者實力不分上下,但擁有多年比賽經驗的九一班代表隊在決賽上半場把九二班代表隊打下,但在決賽下半場,由于九一班代表隊體力不支敗下陣來。參加這屆比賽的共有四支代表隊,九四班代表隊戰(zhàn)勝了九三班代表隊,獲得第三名;九三班代表隊獲得最后一名。在學生交回作文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作文情況進行分析、點評。由此可見,開展主題作文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表達的機會,可以使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語言建構與運用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培養(yǎng)。
二、 思維的發(fā)展和提升
思維發(fā)展與提升依托于思維的運用,問題、類比等方式在學生思維運用方面有著一定優(yōu)勢,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運用。
(一)布置疑慮,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提升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
疑問、好奇是學生思維活躍起來的前提,是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的起點。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學生的情況巧妙布置疑慮,使學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調動起來,并產生一定的求知欲。在進行疑慮布置時,教師需要盡可能避免“對不對”“是不是”類問題,因為這種問題的備選答案十分有限,不利于學生的思維拓展。
例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教師可根據這篇文章出自文學大家魯迅之手,具有一定的深厚內涵的特點進行問題設置,使學生能夠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對知識進行有效探究和學習。就這篇文章而言,教師可以設置的問題有:文章題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這個題目我們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作者在寫百草園及三味書屋時,涉及了哪些事件?他的情感是怎樣的?你覺得作者喜歡三味書屋嗎?為什么?這樣的問題具有層層遞進的特點,可以使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剖析、有效探究。同時,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學生對知識進行思考。所以,通過在教學活動中布置一些疑慮,可以為學生主動積極地對知識進行分析、探究提供保障,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從而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
(二)從舊到新,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提升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
語文教材中涉及多個方面的內容,且某些知識之間有著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以此為依據巧妙設計教學活動,通過從舊到新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提升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剖析,了解其與前面所學知識的聯(lián)系,并以此為依據進行教學活動的巧妙設置,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入手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探究。例如在教學《阿長與山海經》時,教師可先引入一些《列夫·托爾斯泰》的片段,使學生對作者的描寫手法進行了解。在學生了解了作者的描寫手法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阿長與山海經》進行閱讀,并思考作者魯迅所采用的描寫方法與《列夫·托爾斯泰》中的描寫方法有怎樣的相似點。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發(fā)現,這兩位作者都用了類似的描寫手法,即:在文章開頭介紹了阿長做了很多壞事,使人認為阿長是一個很討人厭的角色。但是,隨著文章的推進,我們可以感受到阿長身上的人格魅力,可以感受到作者魯迅對阿長的思念之情。在學生了解兩篇文章描寫方法的相似之處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這兩篇文章的不同點入手進行分析。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得到充分體現,可以在探究思考的過程中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了解、掌握,并形成一定的思維發(fā)展和提升核心素養(yǎng)。
(三)自由發(fā)表觀點,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提升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
課堂中的學生是自由的,且只有激烈的思維碰撞,學生才能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剖析,才能形成一定的核心素養(yǎng)。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例如在教學《事物的答案不止一個》時,教師可根據這篇文章的主題設置如下辯題,引導學生進行辯論:事物的答案是不是只有一個?在提出辯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出是或否的答案,并將學生劃分為兩個小組。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留出一定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在學生收集到相關資料后,教師可以及時開展辯論活動,要求學生進行辯論。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學生可以擁有大膽發(fā)表自己意見及看法的機會,并在與他人交流溝通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這篇文章、感知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其思維發(fā)展和提升核心素養(yǎng)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有效培養(yǎng)。
三、 審美的鑒賞與創(chuàng)造
語文具有較強的人文性,且注重美感,這種美可能體現在語言的應用上,可能體現在文章的構建上,還有可能體現在文章的思想上。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
(一)利用一體機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核心素養(yǎng)
一體機技術在時代的發(fā)展下已經走進了課堂,且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較大便利。因此,在對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時,教師需要充分將一體機技術利用起來,根據文章的特點巧妙設計教學活動。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一體機技術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借助其生動性、趣味性使學生的感官受到刺激,并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及學習。例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時,教師可在教學本篇文章前利用一體機技術搜集一些資料,并站在學生的角度對這些資料進行整合、處理,使其以PPT課件或微課視頻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借助PPT課件或微課視頻,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的身心放松下來,并主動對文章進行閱讀、思考。在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師可以直接播放相關視頻,并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角色扮演。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對文章中的文字表達方式、人物形象、藝術美、文學價值、思想價值產生情感共鳴。課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續(xù)寫或改寫,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作機會。
(二)注重閱讀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核心素養(yǎng)
初中階段的文章具有一定的美感,且可讀性較強,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多種閱讀活動利用起來,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知文章的美,形成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社戲》時,教師可開展默讀活動,使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簡單了解,并從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由于學生的審美不同、入手點不同,所以勾畫出來的句子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異。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自己所喜歡的句子。比如,有的學生會分享這樣的句子“我們魯鎮(zhèn)的習慣,本來是凡有出嫁的女兒,倘自己還未當家,夏間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時我的祖母雖然還康健,但母親也已分擔了些家務,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歸省了,只得在掃墓完畢之后,抽空去住幾天,這時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親住在外祖母的家里?!庇械膶W生會分享這樣的句子“和我一同玩的小朋友,因為有了遠客,他們也都從父母那里得到了減少工作的許可,伴我來游戲。”在學生分享完句子后,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精讀:你為什么會喜歡這句話?這句話采用了怎樣的寫作方法?作者想表達怎樣的含義?你從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可以在腦海中形成相關現象,從而對本篇文章的深意、內涵進行深入了解,從而形成一定的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核心素養(yǎng)。
(三)設置層次性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核心素養(yǎng)
層次性問題是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剖析、感知的主要方式,是學生的審美鑒賞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的基礎。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設計層層遞進的問題,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習,并對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
例如在教學《列夫·托爾斯泰》時,教師可先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本篇文章進行簡單了解,可以對作者的情感進行初步的感知。在學生初步閱讀完后,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作者對列夫·托爾斯泰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在學生回答完后,教師可以繼續(xù)進行提問:列夫·托爾斯泰的性格特點是什么?你為什么會這樣說?作者都描寫了哪些有關于列夫·托爾斯泰的事情?我們應該向列夫·托爾斯泰學習什么?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以一步一步地探究、分析文本,可以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感知、體驗,可以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可以形成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核心素養(yǎng)。
四、 文化的理解和傳承
我國有著近5000年的歷史,在這一時間段內,形成了很多優(yōu)秀的、值得傳承與發(fā)揚的傳統(tǒng)文化。在信息技術的普及下,其他國家的文化對我國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造成了沖擊。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采用合適的方法對學生的文化理解和傳承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形成自覺傳承及發(fā)揚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意識。
(一)開設活動,對學生的文化理解和傳承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
多樣化活動的開展,可以使學生走近傳統(tǒng)文化、感知傳統(tǒng)文化,從而使其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并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剖析、探究,形成較強的文化理解和傳承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國慶節(jié)時,教師可以舉辦網絡讀書交流活動,使學生提前準備一些抗戰(zhàn)期間的文人作家們的作品,對其進行主動閱讀、分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文人作家們的思想,可以對其愛國之情進行簡單感知。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這些文人作家會不斷地創(chuàng)作作品抨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是什么支持他們這么做的?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進行深入探究、思考,可以與他人進行有效交流溝通,并在潛移默化中構建知識體系,感受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又如在9月28日這一天,教師可以舉辦有關于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讀書節(jié)活動,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體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歷史的輝煌。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形成一定的文化自信,并主動積極地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傳承與發(fā)揚。
(二)渲染氣氛,對學生的文化理解和傳承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
氣氛渲染可以轉變學生的意識及態(tài)度,可以使學生形成民族自豪感、樹立文化自信心。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將多樣化教學方法利用起來,通過氣氛的有效渲染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較強的文化理解與傳承核心素養(yǎng),成為國家所需要的人才。
例如在教學《漁家傲·秋思》時,教師可在課前搜集一些古典音樂,借助其完成教學情境的有效創(chuàng)設,在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其切實感知古詩詞中蘊含著的文化情感,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做到深入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感知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及特點,從而做到主動繼承及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同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問題,如:在閱讀“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時,你腦海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在學生說出自己的答案后,教師需要予以尊重與表揚,使其能夠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與他人進行有效交流溝通。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獲得一定的自由,可以對相關內容進行有效分析、深入感知,可以形成文化理解和傳承核心素養(yǎng),可以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
(三)對比論證,對學生的文化理解和傳承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
在長時間的實踐中發(fā)現,很多學生不能夠在教學活動中感知及體驗文化、自主傳承文化,是因為其思想意識、學習能力與相關要求不符。由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指導、引導的作用,所以需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文章的特點巧妙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在潛移默化中理解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主動傳承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比如,教師可以將相近的文學作品、相反的文學作品呈現于學生面前,使學生基于文章進行對比論證。
例如在教學《最苦與最樂》時,教師可以引入《敬業(yè)與樂業(yè)》,使學生基于這兩篇文章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分析研究、對比論證。由于這兩篇文章皆出自文學大家梁啟超之手,所以學生可以根據梁啟超的所作所為明確文章的深意、內涵,感知文章中滲透的思想情感,從而對文章中滲透著的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傳承與發(fā)揚。就這兩篇文章而言,其所滲透的內容為:樂而忘憂,可以帶給人心靈上的快樂。在學生通過對比對文章內容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對其中的文化精神進行分析。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基于教師的引導切實感知、體驗到了文章中滲透著的思想情感、文化內容,并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深入理解,所以其文化精神渲染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可以形成一定的文化理解和傳承核心素養(yǎng)。而這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活動的實效性,還可以推動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是為了使學生成長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是為了提高教學活動的實效性。但是想要對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進行有效培養(yǎng),教師就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就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就需要采用科學可行的教學方法。文章從語言的建構和應用、思維的發(fā)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的理解和傳承四個方面入手,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方法進行了研究,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使用。但是,教無定法,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是如此。所以,教師需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面對不同學生巧妙地選擇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實踐與探究。這樣,才可對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才可使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王峰.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科幻畫報,2021(12):47-48.
[2]王兵權.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初探[J].中學教學參考,2021(36):11-12.
[3]陳翠嵐.培養(yǎng)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實踐思考[J].試題與研究,2021(35):147-148.
[4]何志民.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1(34):101-102.
[5]魏曉偉.淺談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1(11):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