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汲縣教育源遠流長,至清朝時期極負盛名,經(jīng)正書舍更是被譽為“中州文明之權輿,河南學校之先聲”。隨著清末教育體制改革的開展,為培育新民,開啟民智,汲縣又致力于創(chuàng)辦各類新式學堂,如中小學堂、師范學堂、實業(yè)學堂、女子學堂、法文學堂等,吸引眾多外省外縣青年來汲求學。汲縣的學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河南教育的近代化,在河南教育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汲縣;蒙學;書院;新式學堂
【中圖分類號】K249?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12-006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2.020
一、汲縣簡介
汲縣地處河南省北部,因汲水而得名。春秋時,今市區(qū)西南曲里村有一泉水流出,沿河居民盛行汲水灌溉,故該河名為汲水。汲水流經(jīng)的第一個村落,即稱汲,戰(zhàn)國時期稱汲邑。西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建汲縣。明清屬衛(wèi)輝府,府治汲縣,時汲縣劃為東、南、西、北四鄉(xiāng)。
二、1900年前汲縣的學校教育
(一)蒙學
蒙學是我國古代的初等教育,屬于普及性教育。清代的蒙學,主要有三種形式:社學、義學和私塾。由于清政府的提倡和支持,這一時期社學和義學大量涌現(xiàn)。
社學是地方官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推行封建教化,教少年兒童識字。首先是在生活禮儀方面訓導兒童,對兒童的叉手、著衣等都有具體的規(guī)范性要求。其次,重視兒童讀書認字,認字課本以《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為通用教材,詩文課以《千家詩》《唐詩三百首》《古文觀止》《唐宋八大家文鈔》為教材。[1]242
清初規(guī)定州縣各置社學,并挑選文義通曉、道行謹厚的人做社師。社師教學根據(jù)生童年齡大小和天資不同,因材施教。凡近鄉(xiāng)弟子,年齡在12歲以上、20歲以下者,皆令入學。農忙時使青年務農,農閑時入社學受教,完全把政教合為一體,生產(chǎn)務農與學習文化知識并行。[2]600汲縣的社學共有五處,康熙年間為知縣佟國瑞所建。但詳細記載的只有三處,一在府治東,一在德勝關北閣門內,一在南門內。[3]16
清代的義學絕大多數(shù)是官辦的,主要是由地方官舉辦。學生可以免費入義學。官辦的義學,具有較強的教化目的,首先考慮的是化民成俗,減少爭斗犯罪,保持地方的穩(wěn)定。[4]263義學的教學內容基本上等同于社學。清康熙年間知府胡蔚先捐俸延師辦義學。汲縣有志可查的義學有四處,一在府治前,一在城里,一在德勝關北,一在德勝關南。[5]501
在新式學堂出現(xiàn)以前,私塾是汲縣最普遍的教學形式,構成當時主要的基礎教育。與義學相比,私塾的規(guī)模相對比較小,但教育則更為精細,質量也更高一點。一般來說,一所私塾有教師一人,學生三五人,多則二三十人。修業(yè)年限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教學課程具有階段性,首先是《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guī)》等啟蒙讀物,然后再是四書、五經(jīng)及其他詩文。
(二)書院
清代大部分書院是地方官和地方鄉(xiāng)紳籌措經(jīng)費共同建造的,屬于半官半民體制,具有靈活的辦學條件和一定的自主權。
汲縣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大的當屬經(jīng)正書舍。光緒十七年(1891),汲人李時燦、王錫彤、高幼霞等人,意識到府縣儒學形同虛設,私塾、社學等不能滿足教學需要,為破除陋習,提高民眾素質,便著手在汲縣開展讀書講學活動。每月初一和十五,輪流在各家聚會講學,為前來聽講的眾多青年學子演說文章,答疑解難,并組織他們互閱日記,討論問題。它在事實上成為中原近代最早推行進步教育的讀書學社。光緒二十四年(1898),戊戌變法運動展開,李時燦決定從汲縣讀書學社開始,努力探索改革封建教育的出路。他率先捐獻二百兩,王錫彤、高幼霞等也紛紛響應,捐助銀兩。隨后將這些捐銀存當,以月得利息作為書舍的日常經(jīng)費。當時正值王錫彤赴京考試,便在京購買經(jīng)、史、子、集各類古籍與西洋科學譯著等,暫存在李時燦書齋中,并在道西街成立經(jīng)正書舍。光緒二十六年(1900),為了進一步反對八股教條、宣傳學以致用的教育主張,使書舍事業(yè)向各地發(fā)展,李時燦積極與新鄉(xiāng)王靜波、輝縣史小周、延津李星若等人聯(lián)系,計劃在書舍原有基礎上籌劃更大規(guī)模的經(jīng)正書院。在這些人的奔波努力下,再加上知府于滄瀾的捐款協(xié)助,共籌得銀七千余兩。先是以六百兩購得明朝給蘇朝宗在衛(wèi)輝府城的故居作為院址,又以兩千兩修建講堂齋舍、書樓客廳、員工住室等,同時添置經(jīng)史、天文、地理、西洋政法等書二百余種,加之原本的藏書,存書共三十余萬卷,成為豫北最大的讀書學習場所。剩下的數(shù)千兩交當生息,當作書舍常年經(jīng)費。至此,經(jīng)正書舍建置已十分完備。書院建成后,學人又推選李時燦為院長,高幼霞為舍長,郭亦琴為監(jiān)院,負責處理日常舍務。[5]494
考試內容各齋各有側重。經(jīng)學齋的命題注重四書五經(jīng)中的實用經(jīng)學,允許考生自由發(fā)揮,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特見解。文學齋的命題注重博綜史事,強調古為今用。算學齋的命題注重傳統(tǒng)算學和近代數(shù)學的結合,強調洋為中用。格致齋的命題注重自然科學知識,凡天文、地理、物理、農學、軍事學及一切有用之學均在考試范圍之內。[6]161
舍員要求十分嚴格。對于遺經(jīng)有應負之責任:闡經(jīng)義以紹往圣,崇經(jīng)訓以范人心,通經(jīng)術以致用,約經(jīng)旨以為文;對于一身有應負之責任:修孝悌,存忠信,明禮義,厲廉恥;對于本社有應負之責任:德業(yè)相勸,過失相規(guī),禮俗相交,患難相恤。[7]在修養(yǎng)上,則提倡“知一字行一字,知一句行一句”,反對“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群聚終日言不及義”,應做到“敬以修己,樂于誨人,處世為公,視人尤己,決不以身累天下”[5]494。
除經(jīng)正書舍外,汲縣還建有崇本書院、白鶴書院和淇泉書院。崇本書院,本名源泉書院,在朝陽寺與無量庵等處。乾隆十九年(1754),知府王祖晉,知縣徐汝瓚率紳士捐修,撤舊為新并置齋房18間。白鶴書院,在北門內,康熙五十七年(1718)知府吳柯建,有房51間,雍正元年(1722)改為糧倉。淇泉書院,清代中葉建,1906年石秉鈞改建為衛(wèi)輝府官立中學堂。
此外,汲縣還建有明倫堂、尊經(jīng)閣、講書堂、文昌閣等??傮w看來,光緒二十六年(1900)以前,汲縣的私塾、社學、義學和書院教育相互配合,擔負教育職責,為當?shù)貙W童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三、1900年后汲縣的學校教育
1901年1月,慈禧太后以光緒帝名義頒布變法上諭,揭開清末新政的序幕,陸續(xù)出臺變科舉、興學校等政策。1904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極大地促進了新式學堂的發(fā)展。
“癸卯學制”的普通教育在縱的方面可分為3段7級。第一階段是初等教育,內分三級:蒙養(yǎng)院4年;初等小學堂5年;高等小學堂4年;第二階段是中等教育,設立中學堂一級5年;第三階段是高等教育,內又分3級。在橫的方面則可分為師范教育和實業(yè)教育兩個系統(tǒng)。[4]297在清政府的教育改制大潮中,汲縣建立了眾多新式學堂,明顯地向教育近代化轉型。
(一)普通學堂
小學堂。1905年,廢科舉、興學校,各縣小學堂次第成立。光緒三十二年(1906),知縣裘祖鍔在德南街首創(chuàng)官立高等小學堂,此外還集資借用城內試院開辦公立第一兩等小學堂。同年,潘瑩軒等人在縣儒學處創(chuàng)建城內初等小學堂。光緒三十四年(1908),汲縣城東梨園、紙坊兩村在東岳廟辦公立兩等小學堂。同年英國基督教會在城西南徐莊北開辦群英初等小學堂、育英女子初等小學堂。宣統(tǒng)二年(1910),又在城內曹營街辦福音小學堂。截至宣統(tǒng)三年(1911),全縣城鄉(xiāng)官立、公立、私立、教會開辦的小學堂共達25所。每校教師多者6人,少者三四人。學生多者百人,少者20人左右。[5]479
中學堂。光緒二十八年(1902),汲縣創(chuàng)建衛(wèi)輝府官立中學堂,位于府衙西側之淇泉書院舊址,由知府于滄瀾任監(jiān)督。該學堂招收府屬九縣學子入學,學制五年,沒有明確的班級劃分。據(jù)統(tǒng)計,光緒三十二年(1906)共有學生145名,教職員11名,年支銀3650余兩,錢240千文。宣統(tǒng)三年(1911),學生增加為253人,教員亦至14人。衛(wèi)輝府官立中學堂的教員在教學的同時還致力于傳播新思想,如經(jīng)學教員劉粹軒,在校期間積極宣傳革命民主進步思想,吸引了許多同學前來聽講。嵇文甫便是在他的影響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5]486依照《學堂章程》規(guī)定,學科共計13門:修身、讀(講)經(jīng)、中國文學、外語(日、英、德、法、俄語任選一種)、歷史、地理、算學、博物、理化、法制、理財、圖畫、體操。
此外,汲縣等地還興辦有平民教育性質的半日學堂、半夜學堂,貧民子弟皆可以入堂學習。開設的課程一般為文化課,教材依次為《簡易識字課本》 《國民必讀課本》《簡易珠算課本》?!逗喴鬃R字課本》內容以《三字經(jīng)》《千字文》《女兒經(jīng)》及各種實用雜字為主;《國民必讀課本》以孔、孟的三綱五常為主要內容。另外,還附設有史地常識課。[8]61-62
(二)特殊學堂
師范學堂。光緒三十二年(1906),李時燦等人在經(jīng)正書舍內成立經(jīng)正師范。知府華暉任總辦,耿霞蔚任監(jiān)督,潘少梅任學監(jiān),招生3班,還附設中學預備班1班。該學堂面向彰德、懷慶、衛(wèi)輝等地招生,后又開招完全科。與中學堂相比,師范學堂更注重教育學和習字的教學。[5]489
實業(yè)學堂。光緒三十一年(1905),汲縣鹽商劉伯紳、舉人王玉山以及沿淀街士紳段培初、王用吉、李興周、張少泉等人發(fā)起開創(chuàng)學堂的活動,以鹽稅為經(jīng)費,在沿淀街大王廟建立汲縣商立第一初等小學堂。王玉山任堂長,段培初為學董,并于第二年十二月舉行招生考試,應試者共有67人。學校設一、二、三、四年級共4班。[5]483
光緒三十四年(1908),汲人李湘岑、李寅叔、耿薈山等人,為振興實業(yè),委托王傳緒籌辦學校。同年6月,王傳緒偕一僧一道,遍歷衛(wèi)輝各地,演說勸捐,籌集經(jīng)費。宣統(tǒng)元年(1909),衛(wèi)輝府桑蠶講習所成立,李寅叔為校長,王傳緒為學監(jiān)。[5]488商業(yè)學堂開設課程有珠算、筆算、簿記、商事、會計等。蠶桑學堂開設有養(yǎng)蠶、栽桑、制種、制絲等課程。[1]286
除上述學堂之外,汲縣還建有女子學校和法文學堂。舉人何藍芬等人在德北街興辦公立訓淑女子小學堂。此外,王錫彤將家塾改為女校,收女童數(shù)十名,全免學費。法國人則于汲縣南門里天主教堂內創(chuàng)辦一所法文學堂。由法國人擔任校長,最初招學生3班百余人,修業(yè)期為3年。法文學堂以學法文為主,同時講授圣經(jīng)。除3名法國教員外,另外還聘請中國人擔任國文、算術課教員。其辦學目的在于為京漢、隴海兩鐵路輸送職工。學生畢業(yè)后直接分配到京漢、隴海兩路工作。由于學生入學不收取學費,同時還供給伙食和書籍文化用具,待遇較好,就業(yè)也有保障,外省外縣來此求學的非常多。[5]489
總的來說,汲縣新式學堂的建立與發(fā)展,體現(xiàn)了清末民初社會變革和發(fā)展的趨勢,適應了歷史前進的潮流,為河南近代學校教育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四、清代汲縣學校教育經(jīng)費
經(jīng)費是學校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經(jīng)濟基礎??婆e時期,私塾由于是為私人所開,經(jīng)費一般由開辦人或村社支付。義學與社學主要是由地方政府出資。書院大多為官民合辦,經(jīng)費來源比較廣,主要有田產(chǎn)課租、基金生息、課上膏火、公私捐贈等。乾隆年間,汲縣學田“原額五頃二十畝,見種成熟地一頃六十畝,每畝征租五分,除荒征熟每年租銀八兩,解學院發(fā)賑用。又坐落焦浩然屯地共八十五畝,教諭管理,坐落張武店地共八十五畝,訓導管理,每年所收田租各與佃戶均分,充食用”[3]16。
有的學校將資金存入錢莊銀號,或放給借貸,以所得利息作經(jīng)費,即基金生息。課上膏火則是國家所給補助,作為學校夜讀或取暖之用。以上三項皆是固定收入。至于公私捐贈,大都是學校經(jīng)費緊張、入不敷出的情況下,才向官衙、財團或個人募捐的款項。[5]495
由于清代汲縣是衛(wèi)輝府治所在,除了舊書院的課上膏火、基金生息、學田課租、學生繳納外,還有來自府屬各縣的“協(xié)款”,即各縣的資助。經(jīng)費來源相對多樣化,比較寬裕,設備也比較完善。各地造詣較深的青年才俊,紛紛來汲任教,周圍各縣也選送學子來汲求學,汲縣一度成為豫北的教育中心。清末汲縣教育機構成立后,經(jīng)費則以清政府撥款為主。宣統(tǒng)三年(1911)省視學井俊起在他的《汲縣學務報告》中,記載了汲縣教育經(jīng)費:府、縣兩級8校,加上勸學所、教育會兩機關,年費銀6758兩,錢1848串。此為汲縣教育經(jīng)費較全面之記載。[5]495
總的來說,清代汲縣的教育成果十分顯著,在衛(wèi)輝府甚至河南一直都是遙遙領先的。一方面,蒙學完備,私塾數(shù)量眾多,書院教育遠近聞名,其中經(jīng)正書舍更是成為衛(wèi)輝市圖書館的前身。另一方面,廢科舉后,新式學堂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出現(xiàn),傳播新思想新文化,致力于開啟民智,培育新民。各類學堂應有盡有,小學堂、中學堂、師范學堂、實業(yè)學堂、女子學堂、法文學堂,滿足不同教育需求,為近代社會發(fā)展培育了各式各樣的人才。清代汲縣的學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教育情況,為進一步研究河南地方的學校教育提供有益參考。
參考文獻:
[1]鄧本章等.中原文化大典:教育典 官學·選士[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2]王日新,蔣篤運.河南教育通史·上冊[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
[3]徐汝瓚.汲縣志卷三·建置上[M].乾隆二十年(1755)刻本.
[4]劉虹.中國教育通史·清代卷[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5]衛(wèi)輝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衛(wèi)輝市志[M].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3.
[6]鄧本章等.中原文化大典:教育典 私學·書院[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7]梁貴晨.《經(jīng)正書舍章程》和《續(xù)約》[J].平原大學學報(季刊),1994,(1).
[8]王日新,蔣篤運.河南教育通史·中冊[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安琳,女,河南新鄉(xiāng)人,鄭州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近現(xiàn)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