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希文
教室可以為我國學生創(chuàng)造出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我國學生在自然環(huán)境中通過交際習得語言的機會很少,主要的方式是在正式課堂的教學基礎上進行語言知識的傳授(劉潤清2014)。在教學環(huán)境中,反饋通常指教師為了改進、提高學生的學習而對其某一學習任務完成情況發(fā)回的信息(張強2008)。反饋語在表達學生回答中的觀點,以及在發(fā)展教師和學生之間有意義的對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Cullen 2002)。在我國初中英語課堂上,大部分教師會更多關注教學內(nèi)容,不能針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表現(xiàn)提供適當反饋。即使在給學生反饋時,不少教師也只是給出簡單而機械的評價反饋。因此,學生很難獲得詳細、有效的語言指導。對初中優(yōu)秀英語教師反饋的研究,不僅為了解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提供了理性的視角,而且有助于提高英語教師使用有效課堂反饋語的意識。
選取第13 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觀摩課中的五位初中優(yōu)秀英語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這五位教師分別來自江蘇、上海、浙江、吉林和黑龍江五?。ㄊ校?,授課類型包括寫作、閱讀、聽說和語法。通過對五位教師的教學錄像進行轉(zhuǎn)錄,并對轉(zhuǎn)錄后的文本進行分析,旨在回答以下兩個問題:(1)初中優(yōu)秀英語教師課堂反饋語的使用現(xiàn)狀和反饋類型是什么?(2)初中優(yōu)秀英語教師的課堂反饋語對學生的言語輸出和課堂互動有什么影響?
為調(diào)查初中優(yōu)秀英語教師課堂反饋語的使用現(xiàn)狀,對轉(zhuǎn)錄后的文本進行分析,并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了量化統(tǒng)計,具體結果如表1 所示。
表1:積極反饋和消極反饋的占比
如表1 所示,五位教師使用積極反饋的頻率明顯高于消極反饋。統(tǒng)計得出,積極反饋使用頻率較高,占82.01%,而消極反饋占17.99%。導致此現(xiàn)象的原因分析如下:首先,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主體地位、心理狀態(tài)、學習主動性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積極反饋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且教師在對學生的反饋語的選用上更加注重照顧其情緒,希望能用激勵的語言提高其學習熱情。其次,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五位初中優(yōu)秀英語教師,他們擁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歷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在選擇和使用反饋語時更加謹慎和恰當??傊逦唤處熢谡n堂中更傾向使用積極反饋語。積極反饋的作用是肯定學生的表達和回答,鼓勵他們進行有效學習和輸出語言,通過肯定其回答贊賞或贊揚評價激勵他們。因此,可以推測,五位教師都希望在課堂互動中通過積極的反饋肯定和激勵學生,幫助其建立信心,進行進一步的學習。比如,有的教師會使用“Very good.”“So great.”“Thank you very much.”“Good job.”“OK,sit down please.”“That’s it.”等表達對學生回答的肯定;有的教師會使用“I think so.”“Wonderful.”“A good point.”“Great answer.”等表揚、肯定學生,或表達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感謝;還有的教師會使用“Never mind.Thank you.”“Try again.”等鼓勵學生重新思考問題。
積極反饋包括簡單表揚、表揚加重復、表揚加評論三種類型(周星、周韻2002)。本研究以此為依據(jù),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量化統(tǒng)計,具體結果如表2 所示。
表2:不同類型積極反饋的占比
從表2 可以看出,表揚加重復是五位教師使用的積極反饋中次數(shù)最多的,占41.84%;其次為表揚加評論,占35.20%;使用最少的積極反饋是簡單表揚,占22.96%。由此可見,五位教師在選擇積極反饋時,相較簡單表揚,更傾向使用表揚加重復和表揚加評論這兩種積極反饋方式。因為簡單表揚過于單調(diào)、籠統(tǒng),無法為學生提供詳細的建議和評價,從而無法有效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而表揚加重復或評論更加具有指導作用,有助于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
利斯特和蘭塔(Lyster & Ranta 1997)將消極反饋分為六類:重鑄、錯誤重復、請求澄清、元語言反饋、直接糾錯和引導。本研究以此為依據(jù),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量化統(tǒng)計,具體結果如表3 所示。
表3:不同類型消極反饋的占比
根據(jù)表3,在消極反饋中可以發(fā)現(xiàn),重鑄是五位教師使用次數(shù)最多的,占45.24%。相反,元語言反饋是最少的一種反饋策略,無人使用。重鑄、錯誤重復、直接糾錯和引導四種類型使用頻率較高,而請求澄清和元語言反饋使用頻率較低。因此,本研究集中討論重鑄、錯誤重復、直接糾錯和引導這幾種消極反饋。
1.簡單表揚
根據(jù)轉(zhuǎn)錄后的文本,五位教師給出的簡單表揚有三種基本類型:肯定、表揚、鼓勵??隙ê捅頁P是最受歡迎的反饋類型。當學生回答錯誤或者無法回答時,有些教師傾向用簡單的積極反饋鼓勵學生,如“Never mind.Sit down please.”除此之外,有些教師還會在簡單的積極反饋中給予肯定和表揚,如“Very good.OK.”,其中,“Very good”可以表示教師對學生回答的表揚,“OK”可以表示教師對其回答的肯定。簡單表揚雖然可以給學生營造輕松的答題氛圍,推進教學進程,但卻無法給他們提供具體的反饋信息,使其進一步思考問題。
2.表揚加重復
教師的積極反饋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將學生的回答進行重復,能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有時還可以進行進一步的討論,以此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例1:
Teacher 5:What kind of stories do you like?
Student 23:I like the stores that can give me something to think about.
Teacher 5:Oh,yes.So you mean I like stories.Can you speak it again?I like stories which...
Student 23:I like the stories which can give me something to think about.
Teacher 5:That can give you something to think about.Yeah,yeah.
在例1 中,教師先用“Oh,yes.”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再在接下來與學生的互動中重復學生的回答“That can give you something to think about.”。通過重復,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確認、強調(diào),讓其明確知道自己回答正確,并引起其注意,幫助其進行進一步的學習。
3.表揚加評論
課堂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成長、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一種重要手段。點評指教師對學生回答的內(nèi)容、形式、知識等給予相關的評價性話語,通常會融入一些自己的看法、觀點和態(tài)度。通過教師的點評,學生可以明確知道自己答案正確與否,如果自己的回答是錯誤的,則可以從教師的點評中知道錯在何處,并進行下一步思考,進而得出正確答案。
例2:
Teacher 4:Can you tell me when is Turkey eaten?When is Turkey eaten?
Student 6:It was at 8 on Thanksgiving.
Teacher 4:Thanksgiving? Good! He is a clever boy.
在例2 中,教師首先用“Good!”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肯定和表揚,接著用“He is a clever boy.”在簡單表揚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評價,夸贊其身上的閃光點。表揚加評論這種反饋方式首先對學生正確回答給予贊同,其次通過評論給學生補充一些細節(jié)信息,便于下一步教學活動的開展。顯然,這種反饋類型可以通過正面鼓勵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態(tài)度兩方面都產(chǎn)生積極影響,并可以吸引其他學生的注意力,緩解課堂嚴肅、緊張的氣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1.重鑄
重鑄指在不改變意義的情況下,改變學生語言形式的一種糾正性反饋。這是一種隱性反饋。
例3:
Teacher 1:So do you think red is a good choice today?No?Do you know any ideas and the advice?
Student 2:I think you should wear yellow.
Teacher 2:OK.Why?
Student 2:Because yellow represents success.
Teacher 2:Success(correct his pronunciation)you mean,right?OK.Great.OK,you please.
在例3 中,發(fā)現(xiàn)學生讀錯了success 這個單詞,教師通過直接讀出這一單詞的發(fā)音幫助其糾正語音錯誤,以便提醒其注意正確的讀音,同時加深其對正確讀音的印象。
2.錯誤重復
重復是日常交流中最常見的形式之一,是語言交際順利進行、澄清交流內(nèi)容的重要手段之一。重復可分為部分重復和完全重復。部分重復通常指教師在學生的回答中重復某個單詞或短語。完全重復指教師對學生回答的整個句子進行重復。重復不僅是對學生話語的進一步確認和強調(diào),而且是一種對學生話語的懷疑,暗示其修改自己的答案或引發(fā)其更多的口頭輸出。
例4:
Teacher 4:The one,please.
Student 18:The main dishes at the big deal is Turkey,large birds.
Teacher 4:Yes,a large bird.Or do you like eating these large birds?Yes,OK.And do you know how to make this large bird?Yes?
錯誤重復也是教師常用的糾錯型反饋之一,簡單、有效。通過重復學生答案,可以讓學生重新思考自己的回答并發(fā)現(xiàn)錯誤,進而用新的方式重新思考問題。教師將重復學生話語作為反饋,能幫助其獲得自信。在例4 中,教師對學生回答中的large birds進行重復,先表達對其回答的贊同,幫助其加深印象,接著提出問題,進一步引發(fā)思考,增加其語言輸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直接糾錯
直接糾錯指直接、明確地糾正學習者的錯誤,屬于顯性反饋。對于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來說,這是一種省時、省力的反饋方式,能使其第一時間修正自己的答案,從而縮短思考的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例5:
Teacher 3:So she feels worried,right? Can you read this sentence to show you are worried?
Student 13:Hey Bert,I think I’ve made Alice mad and I’m not sure what to do about it.
Teacher 3:Oh,do you think she is worried? Very good.Because she uses a worrying tone,right? But I don’t think it’s enough.
Can you think of a body language as well as a tone to show you are worried?Who can try again.OK,this boy.
Student 14:Hey Bert.I think I’ve made Alice made and I’m not sure what to do about it.Please tell me what to do?
Teacher 3:Very good.OK.Just like this.
在例5 中,教師用“But I don’t think it’s enough.”直接給學生提出明確的建議,以使學生在第二次閱讀文章時投入更多的感情和加入肢體語言。然而,教師直接糾錯也存在一些明顯的弊端,如對有些自尊心較強的學生來說,教師在課堂中直接指出錯誤,可能會挫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降低其學習熱情,甚至出現(xiàn)習得性無助感,引發(fā)課堂焦慮。比如,教師使用直接糾錯時會直接打斷學生的回答,直接將說話權掌握在自己手里,這不利于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又如,一些學生有時根本無法通過教師的直接糾錯理清自己錯在哪里,對于基礎不扎實、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這種弊端體現(xiàn)得尤其明顯。
4.引導
引導指教師通過話語、手勢、表情等給予學生強烈的暗示,以引導他們說出正確答案。換句話說,就是教師使用引導這種反饋指導學生自己改正錯誤。
例6:
Teacher 2:Can you please? Hey,guys,listen carefully.
Group 1:The first line,green.They represent good growth and hope.
Teacher 2:OK.Just green...(gesture)
Group 1:Green,growth,hope,fresh,cheerful,safe,the color of life,energetic.
Teacher 2:Wow.So great.More groups? OK,yes,this group please.
Group 2:Blue,sadness,freedom,calm,peaceful,relaxed,the color of sky,peace.
Teacher 2:Oh,you got it.So great.What do they think of blue?They think blue...?
Student 4:They think blue is the color of sky.
如例6 所示,在展示小組詩歌時,學生不知道如何表達,然后教師用手勢給予其暗示,引導其繼續(xù)朗讀,并提出新的問題引導所有學生進行互動,以鼓勵或幫助其得出正確的答案。引導可以引發(fā)學生進行更多思考,使其積極參與課堂,與教師進行互動,其缺點是有時會過于耗時,影響教學進度。
實際上,簡單的積極反饋不能達到學生心中所需的教師認可和欣賞。因此,在課堂中,英語教師可將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反饋形式的多樣性、新穎性和豐富性上,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具體評價內(nèi)容,進一步說明解釋肯定的理由。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教師的欣賞,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勵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其內(nèi)在動力和學習主動性,從而營造輕松、愉悅、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提高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和工作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非言語型反饋常常被教師忽略。非言語型反饋可以通過暗示學生發(fā)揮其激勵作用。首先,在不影響教學活動進度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肢體語言并結合面部表情等非言語型反饋引起學生的注意。其次,通過與學生的目光接觸,留意他們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況,以確保他們認真聽講。如果有學生“開小差”,教師可以用言語型反饋直接提醒。最后,教師要控制好與學生在課堂中的實際距離,可以適當靠近其以示尊重和耐心,以便更好地進行互動,但是在靠近的同時要把握好度,以免給其帶來心理負擔,產(chǎn)生消極影響。
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方式及個性特點等各不相同,所以教師要加強自己的觀察能力,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實狀況選擇不同的反饋方式,如可以通過直接糾錯幫助語言基礎薄弱的學生,讓其明確知道自己的錯誤,加深印象。同時,為了避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多采用一些激勵性、安慰性的話語安撫學生的情緒??傊?,使用課堂反饋語的目的是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教師綜合考慮學生的情況,靈活使用不同的反饋方式,勢必能使優(yōu)生更優(yōu),也會使差生敗中求勝,從而推動英語課堂交際的順利進行。
研究表明,與消極反饋相比,初中優(yōu)秀英語教師更傾向使用積極反饋,旨在鼓勵學生,激發(fā)其學習動機。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應關注課堂反饋語,豐富反饋的評價方式,將言語反饋與非言語反饋有效結合,有意識地給予學生有效的課堂反饋,并且認真觀察學生、深入了解學生,從而因材施教,靈活使用不同的反饋方式,以此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促進學生的語言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