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粉盒小史

2023-06-03 13:11:58田可心
收藏家 2023年3期
關(guān)鍵詞:粉盒造型材質(zhì)

田可心

關(guān)鍵詞:妝粉 粉盒 材質(zhì) 造型

作為一類盛裝妝粉、胭脂或香料的器皿,粉盒歷史悠久,材質(zhì)多樣。一般越是富裕的人,其粉盒的制作工藝愈加考究,粉盒可側(cè)面反映其主人的經(jīng)濟條件和社會地位。粉盒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是人類崇尚美的物證之一。粉盒不僅具有華麗的外表之美,也承載了特定造物文化與內(nèi)涵,是一個時代審美趨向的反映。

妝粉是粉盒中最常見的物品。妝粉有多種,有米粉、鉛粉、珍珠粉等,而妝粉浸染上紅色顏料就可以充當胭脂或口紅。米粉可能是最早使用的一種妝粉,在漢以前,婦女就已經(jīng)用研磨后的米粉敷面美膚了。鉛粉質(zhì)地細膩,色澤潤白,涂抹之后能使人容貌增輝生色,故又名“鉛華”,但使用日久會導致中毒。很早古人就發(fā)現(xiàn)珍珠具有養(yǎng)顏美容的功效,考古材料證實漢代已使用珍珠粉做化妝品。河南輝縣路固村20 余座漢代墓葬,棺內(nèi)出土白色粉塊,與化妝用具放置一起,由小盒盛裝,置于墓主頭側(cè)或腰部手旁。經(jīng)檢測,白粉主要化學成分為碳酸鈣,其與現(xiàn)代珍珠粉的分析測試結(jié)果十分接近,故能推斷其為珍珠研磨而成。1

戰(zhàn)國秦漢時期,我國漆器制作工藝發(fā)展迅速。期間最常見的粉盒為一種可置于掌中的小型漆盒,造型多樣,有圓形、半月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等款式。這類存儲各種脂粉及梳妝用具的小盒通常收納于一件較大的母奩之中。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妝奩中既有化妝用具,亦有脂、粉、胭脂等化妝用品。簡二二六書有文字“小付簍三,盛節(jié)、脂、粉”。2 墓中所出雙層漆奩(圖1)內(nèi)的九個子奩的造型與紋樣各不相同,分別存放脂粉類的化妝品以及梳篦、假發(fā)、絲綿粉撲等化妝工具,有較強的實用性。3

漢代亦有部分男性鐘愛敷粉。中山靖王劉勝墓、馬王堆三號墓等男性貴族墓中出土的漆粉盒中就盛放白粉、朱砂等化妝品。時人相信,人去世后,盛放脂粉的粉盒也會被主人帶到另外一個世界繼續(xù)使用,故往往將其作為陪葬品放入墓中。西漢中后期以后,精美的漆粉盒大部分是釦器,且多收藏于一件裝飾風格類似的母奩之內(nèi)。漢代精美的小漆粉盒往往集彩繪、錐畫、嵌寶、鑲釦、金銀貼花等裝飾工藝于一身,反映了貴族奢華且雅致的生活。

除了數(shù)量較多的漆粉盒外,漢代亦有少量精美的玉粉盒和粉袋。安徽巢湖北山頭一號墓出土一件銅釦玉粉盒(圖2),出土時盒內(nèi)盛有白色妝粉和一件角質(zhì)篦。玉粉盒器口鑲嵌銅釦,器身雕琢精美的花紋,口徑11.1 厘米,通高4.4 厘米。4 新疆民豐北大沙漠東漢墓女墓主頭側(cè)的藤奩盒里出土一個繡花粉袋(圖3),5 制作精致,反映了當?shù)亟y(tǒng)治階層的考究生活。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在日常生活中,瓷器緩慢替代了一部分漆器。近年來,學術(shù)界新的研究成果不斷豐富人們對傳統(tǒng)粉盒的認識。有一種醬釉小罐在一段時間內(nèi),也承擔過粉盒的功能。醬釉小罐器表施有醬色低溫鉛釉,高度均在10 厘米以下,一般在5 厘米左右,可見于西晉十六國時期的墓葬中。根據(jù)器物的出土背景和出土材料的檢測結(jié)果,研究者得出了醬釉小罐用于盛放化妝用品的結(jié)論。6 從考古發(fā)掘報告來看,相當數(shù)量的醬釉小罐出土時擺放于女性逝者旁邊。北京房山水碾屯西晉墓中出土三件釉陶瓶內(nèi)均有黑色粉末,經(jīng)鑒定為氧化鉛,為化妝所用的鉛粉分解后的產(chǎn)物。7

東晉繪畫反映了多子漆奩仍為上層貴族室內(nèi)常見的日用器具。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梳妝圖中,左邊一女臨鏡端坐,身后一女為其梳發(fā),二女正前方設一鏡臺,旁邊散放著脂粉盒等梳妝用具。8 唐朝社會風氣開放,化妝之術(shù)風行,既沿襲六朝時期剃面敷粉之習,同時追求時尚的濃妝艷抹,與之相適應的粉盒在大江南北均有出土。鄭州市伏牛南路河南地質(zhì)醫(yī)院唐墓出土一件四方委角漆盒,9 漆盒置于女性墓主頭側(cè),內(nèi)有白瓷粉盒2 件、白色桃形脂粉3塊等化妝用具。

據(jù)考古資料,除少量漆粉盒之外,唐代粉盒最常見的是金屬粉盒和瓷粉盒。金屬粉盒主要是銀粉盒、鎏金銀粉盒。由于金銀價高,其主要使用人群為皇親貴族,平民無權(quán)也無法享用。

瓷器是坊間常見之物,其原料易得且價格低廉,故仿制金銀器的瓷器時尚潮流逐漸在平民階層中流行起來,滿足了人們對于金銀器的心理需求。唐代瓷粉盒多為白瓷和青瓷,素面居多,亦有少量的三彩粉盒、絞胎粉盒。

安徽省六安縣椿樹鄉(xiāng)唐乾符三年(876)盧公夫人墓出土青釉球形粉盒(圖4),高8 厘米,口徑7.3 厘米。盒形如圓球,盒身直子口,圓曲腹,寬扁餅形足,圓盒蓋,呈半球形。胎色青灰,細而堅致。青釉呈淺淡的青灰色,勻凈溫潤,光澤如玉,施釉至足根,頂上有兩圈凹弦紋,為唐代浙江越窯“秘色瓷”。

武則天執(zhí)政以后,多瓣花形器物逐漸流行。受外來文明的影響,唐代金銀工藝極其發(fā)達。唐代貴族以精美而小巧的金屬粉盒來盛放妝粉、胭脂或香料。金屬盒形制多樣,有花瓣形、云頭形、蚌形等。鎏金寶相花銀盒(圖5),高2.4,口徑8.6 厘米,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銀盒為六曲葵花形,蓋與底部隆起,中部趨平,上下以子母口扣合。外表通體滿裝花紋,蓋面中心是六出團花,其外是六朵連枝團花。盒底紋飾與蓋面幾乎相同。側(cè)面折棱形成的六區(qū)內(nèi),上下飾不同的纏枝花卉。錘鍱成型,花紋鏨刻,余白處均填魚子紋。銀盒造型飽滿,紋飾華麗,為典型的盛唐作品。

唐五代時期,同一個墓葬中常有不同材質(zhì)的粉盒共出,這種情況在女性貴族墓葬中尤為常見。唐末水邱氏墓出土數(shù)件瓷粉盒和一件蝶形銀粉盒,其中一件瓷粉盒出土時盒內(nèi)尚留有白粉,蝶形銀粉盒出土于一件以銅鏡為中心的化妝用具內(nèi)。10 唐代瓷粉盒以圓形較常見,裝飾較簡樸,多素面無紋,偶見以點彩、劃花以及貼塑工藝裝飾盒頂。五代時期,一些瓷粉盒出現(xiàn)了簡單的印花紋。

入宋以后,瓷粉盒極為常見,各個窯口皆有燒造。宋代瓷粉盒以優(yōu)雅的造型,如玉的外表,低廉的價格,對傳統(tǒng)漆粉盒、金屬粉盒行業(yè)形成巨大的沖擊。瓷粉盒除存儲脂粉外,還存放香料、香囊等珍物。南宋時期,由于海外貿(mào)易的發(fā)展,香料大量輸入使得香盒的使用遍及朝野,從而使各種質(zhì)地的香盒數(shù)量激增。

宋代漆器工藝、金銀工藝、陶瓷工藝在我國古代工藝史上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宋一代,就粉盒來說,瓷盒、漆盒、銀盒常共存于一位大家閨秀的墓葬之中。脂粉和香料的消費促進了粉盒市場的發(fā)展?;瘖y用粉制作則更為考究,既有粉狀粉,也有塊狀粉。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內(nèi)出土兩件銀粉盒,1 件內(nèi)有銅質(zhì)小勺1 個,另1件內(nèi)裝白粉與1 只粉撲。11

金銀器的制作與使用、髹漆工藝的發(fā)達和陶瓷業(yè)的興盛是兩宋社會富庶繁華的重要標志。在同一時代文化下,多種手工業(yè)存在相互影響、相互借鑒的現(xiàn)象。武漢十里鋪北宋墓出土的I 式漆盒,器身為六瓣花式,蓋口及腹上部有一寬沿,蓋略淺于腹,子母口。木胎較薄,器內(nèi)外均髹黑紅色漆。口徑10.9 厘米,通高5.7 厘米。器壁外朱書“丁亥邢家上□(牢)”6 字。同墓出土的7 件影青瓷粉盒,其中有4 件瓷粉盒器形與I 式漆粉盒相同。12 宋代漆器素髹工藝極其發(fā)達,漢代流行的釦器法再度流行,漆粉盒多為素髹,有的鑲釦,釦帶材質(zhì)或為銀或為錫。宋代漆粉盒與漢代漆粉盒主要區(qū)別在于,前者胎骨多為圈疊胎,后者胎骨多為布脫胎或木胎;前者多扁平蓋頂,后者多為穹窿頂。

文風昌盛的宋代,瓷器呈現(xiàn)出“雅”化的審美風格,以造型和釉色取勝。宋代五大名窯和耀州窯、越窯、龍泉窯及景德鎮(zhèn)窯的青白瓷等,均是如此。瓷粉盒圖案題材豐富多樣,刻劃花、印花工藝十分流行,造型有圓形、瓜果形、花瓣形、三連體形等。瓷粉盒釉色可分為青白釉(影青釉)、青釉、白釉等,以青白釉瓷粉盒最為多見。介于白瓷與青瓷之間的青白瓷具有極強的玉質(zhì)感,呈現(xiàn)出青中有白,白中有青的視覺效果,也被稱為“影青”。

青白釉印花瓜棱盒(圖6),北宋,通高8.6 厘米,口徑8 厘米,底徑4.1 厘米,1991 年出土于南京市江浦星甸。盒作六瓣瓜棱形,蓋上呈六瓣花葉形,花柄微微彎曲為蓋紐。盒身為子口,下弧收為平底內(nèi)凹?;野滋?,質(zhì)地堅致。施青白釉,開小片紋,釉薄處泛灰白色,釉厚處呈淡淡的灰綠色。蓋面與盒的下部印纏枝花卉紋,紋樣清晰,可見花葉上細密的筋脈。以景德鎮(zhèn)為代表的宋代影青瓷,呈現(xiàn)出獨有的審美風格,沉靜素雅,瑩潤如玉,在宋代極其流行。折枝牡丹紋、折枝菊花紋是宋代粉盒上非常常見的裝飾紋樣。

前文述及,漢代有一種多子奩,母奩內(nèi)盛有多個小奩盒,用來存放不同的化妝品和梳妝用具。宋代瓷器中也有兩類功能與此類似的瓷粉盒。一類粉盒子母口扣合,內(nèi)設多個小碟,以三個小碟最為常見。另一類是瓜果三聯(lián)盒。這兩類粉盒可同時盛放粉、黛和胭脂等化妝用品,也可用來盛裝梳洗用油及婦女頭飾花朵等,是實用性和裝飾性相結(jié)合的產(chǎn)品。

荷花篦點紋蓮盞粉盒(圖7),北宋,器高4 厘米,直徑11 厘米。13 盒身子口,淺腹,坦底,內(nèi)底等距離置三小碟。三小碟之間各堆貼一朵小蓮花,小蓮花以條形花莖彎曲地通向中間一朵較大的蓮花。盒蓋直口,蓋面微微隆起,以凸弦紋圍成圓形,內(nèi)刻畫折枝荷花一朵,荷葉兩片各朝向左右,荷瓣、荷葉填充篦線紋,隙地充飾篦點紋。施青黃色釉。這種雅致的器物從側(cè)面反映出宋人恬淡閑適的審美情趣。

在人文氣息濃厚的宋代社會,瓜果形三聯(lián)盒為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型瓷粉盒,有南瓜形、石榴形、荔枝形等,皆小巧可愛,生動活潑。瓜果寓意瓜瓞綿綿,子孫昌盛。青釉三聯(lián)瓜形盒(圖8),北宋,通高5 厘米。1978 年浙江省寧波市妙山出土。盒由三個南瓜形小盒粘結(jié)而成,形成穩(wěn)定的三角分布狀態(tài)。各有橢圓形瓜蒂紐,間以荷葉裝飾。盒體雕刻刀法粗放。胎色灰,質(zhì)細膩。釉色青黃。造型新穎,富有情趣,為宋代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明清以后,瓷粉盒更為普及,造型無甚變化。宋代流行的三聯(lián)盒,在明代依然燒造,如白釉三聯(lián)荔枝盒,通高6.5 厘米,長13.5 厘米,蓋高3.2 厘米。2001 年福建省德化縣甲杯山窯址出土。蓋和底組合成荔枝形三聯(lián)盒,三顆荔枝間由一個三葉折枝相連。白胎,釉色乳白帶青,微透明。造型頗有宋代遺風。此外,明清存在的三節(jié)小粉盒(圖9)也是仿制宋元流行的多層套奩的造型。

《阿房宮賦》中說“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幫助美女盡態(tài)極妍的粉盒本身,在當時也定是流行的時尚用品,它通過細致精妙、最受歡迎的質(zhì)地、造型、紋飾,博得主人精神上和審美上的愉悅享受。千百年時尚的交疊累積,勾畫了一幅東方美學的歷史畫卷。不同歷史階段,粉盒呈現(xiàn)出不同的發(fā)展特點。秦漢時期,我國出現(xiàn)了價格昂貴的漆粉盒、玉粉盒。金屬粉盒主要在唐宋貴族間使用。瓷粉盒出現(xiàn)于唐代,歷經(jīng)五代,高度發(fā)展于宋,明清時期成為上至王公,下至平民的日常用器。粉盒見證了人類對美的追求,然美之追求也是社會從低級向高級不斷發(fā)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猜你喜歡
粉盒造型材質(zhì)
略論清民國時期多格銀粉盒的三種樣式
大眾文藝(2020年20期)2020-11-05 14:33:50
衣服材質(zhì)大揭秘
粉盒科技獲100萬美元pre—A輪投資
紫砂壺造型設計的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
淺談十大經(jīng)典紫砂壺的造型與美感
畫龍點睛——紫砂壺壺鈕的造型及變化
常人的視線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02:52
外套之材質(zhì)對比戰(zhàn)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12:17:50
針織衫之材質(zhì)對比戰(zhàn)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12:17:14
10KV配變繞組材質(zhì)鑒別初探
色达县| 德格县| 南部县| 杂多县| 寿阳县| 正镶白旗| 彭水| 阳山县| 滦平县| 博罗县| 汉中市| 二手房| 黑河市| 南通市| 宁海县| 扬中市| 南康市| 政和县| 荆门市| 南城县| 乌拉特后旗| 游戏| 当雄县| 东阿县| 虎林市| 白水县| 崇左市| 保德县| 崇州市| 汕尾市| 濉溪县| 广南县| 河池市| 保德县| 湖北省| 嘉定区| 郸城县| 自治县| 谢通门县| 贵德县| 合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