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靜靜
[摘 要] 英語是高職教育中的重要基礎學科。在實際工作中能夠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是高職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所以,高職英語教學的關鍵任務,就是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然而,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一直是學校的短板,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未能在實踐中充分展現(xiàn)。如何運用科學、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有效、新穎的教學方法使高職英語口語教學貼近實際,提高學生口語實際應用能力,是高職英語教師應該認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在分析了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對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策略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鍵詞] 高職英語;口語教學;語感;任務教學;評價
當今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提高英語口語交流能力不僅是高職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也是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高職英語教學實踐中,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把等級考試作為評價教學效果的主要手段,口語教學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學生對英語口語訓練積極性不高,缺乏說英語的自信,不利于他們自身的職業(yè)發(fā)展。因此,教師在創(chuàng)新口語教學策略時,要充分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以學生為出發(fā)點來改變教學策略。
一、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的現(xiàn)狀
英語作為高職院校的公共課程,目前主要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主,口語教學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仍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
首先,由于生源的關系,多數(shù)高職生英語基礎薄弱,存在諸如單詞發(fā)音不準、詞匯量貧乏、語法基礎不牢固等問題。在課堂上,學生跟不上教師教學的步伐,害怕出錯,怯于開口,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高,久而久之,對英語出現(xiàn)了厭學情緒。同時,他們認識不到英語口語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對其重視程度不夠,這也阻礙了其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
其次,部分高職英語教師對口語教學不夠重視,對課程的定位還不甚明確,沒能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及職業(yè)發(fā)展需要。不少教師故步自封,缺乏創(chuàng)新思想,自我學習和更新知識的觀念薄弱,仍舊采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手段,與學生互動較少,學生口語能力自然得不到鍛煉和提升。
再次,高職英語課程多重視閱讀和寫作,口語教程偏少且話題比較陳舊枯燥,缺乏有趣和實用的口語訓練內容,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后,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對英語教學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將其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地位,對英語教學投入力度不夠,缺乏必要的教學設備,重考試,輕應用,課時偏少,學生缺乏口語鍛煉的機會。盡管近年來英語口語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真正落到實處的很少,英語口語教學受到很大的制約。
二 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的常用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和思維
英語語感和思維的培養(yǎng)具有深遠的意義。東西方語言有差異,學生受漢語表達習慣的影響,思維定式短時間內難以轉變,容易根據(jù)漢語的語感和思維方式來表達英語,逐漸形成了“中式英語”的表達方式,這是影響學生口語表達的重要因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和思維,讓學生逐漸掌握英語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并在課堂上利用具體的例子反復強調東西方語言的差異,從而全方位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及口語表達能力。
首先,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日常英語朗讀。英語作為語言類教學科目,需要反復實踐、積累、強化應用,才能不斷發(fā)展。教師可以布置口頭作業(yè),讓學生利用“學習通”朗讀,然后反饋給教師。嘗試大聲讀出來是學習英語口語的第一步。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英語語感和思維能力就能得到鍛煉,長期堅持下去,口語能力就會在朗讀中得到顯著提升。
其次,英語口語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和思維為主要目標,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模仿為主進行口語學習。例如,在高職英語教程Unit 8 Fiesta time第一課的對話中, 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Liz和Fay兩個女孩的語音語調,在模仿時要把自己想象成她們,注意她們的心情是非常愉悅的。教師可以給予相應的情感提示。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幾大組,每組學生根據(jù)教師播放的音頻進行朗讀模仿,選出優(yōu)勝者進行組間比賽。凡是參與模仿比賽的小組均可以獲得獎勵,而且所有學生也都應該受到表揚,以此激發(fā)學生模仿語音語調的興趣,為口語表達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環(huán)境
從某種程度上講,語言交流是學生步入社會不可缺少的技能。因此,高職英語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在鼓勵多聽、多讀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語言環(huán)境,營造口語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開口說英語。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全英語授課。雖然學生的基礎水平有限,可能剛開始聽不懂,但是隨著經驗的積累和語感的增強,學生會慢慢適應這種教學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其自信,為敢于開口說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需要對學生有足夠的耐心,給予充分的引導和幫助,不要急于求成。教師也可以經常布置一些課外作業(yè),例如看一些簡單的美劇、聽英文歌曲等。學生完成作業(yè)之后,教師可以要求他們簡單用英語表達自己的看法,以此檢驗教學效果。如果教師注重給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學生的聽力水平就會突飛猛進。久而久之,學生的口語水平就會顯著提高。
(三)采用任務教學法
任務教學法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基礎情況、教學內容,設置符合學生水平的學習任務。這種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使用頻率很高。學生完成任務就像游戲通關一樣,從而獲得自我肯定,這樣就不會排斥英語口語。
首先,在每一節(jié)課中,根據(jù)情況創(chuàng)設不同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完成。在學生學習對話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脫離課本,先聽一遍對話內容,然后說一說聽到了什么關鍵詞,接下來讓他們重新聽一遍,這一遍學生可以看著課文跟讀,聽完后每個學生要簡單地用英語復述對話的主要內容,還要把自己總結的句子分享給大家,無論對錯,教師都要給予肯定。
其次,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練習對話,學生遇到問題可以請教老師。然后,教師會抽一些學生來檢驗教學效果,一部分學生負責每人讀一個句子,一部分學生負責每人翻譯一個句子。之所以找那么多學生是想讓大家都參與進來,讓更多的學生得到英語口語鍛煉的機會。而教師的任務是發(fā)現(xiàn)并糾正錯誤,強調并總結重點和難點。整個的教學過程要讓學生多說,因為語言就需要多說多練才能熟悉。
最后,每次給學生布置練習冊中的作業(yè)時,要求學生做好表達的準備。在講解練習題時,教師仍舊充當課堂的引導者角色,讓每個學生簡單講解或者讀出自己的答案。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用英語回答問題,這樣在眾多同學面前說英語,對其自信心及口語交流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通過這樣的鍛煉,學生就會重拾自信,敢于在實踐中說英語,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三 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采用小組合作模式進行分層教學
由于學生英語基礎水平不同,教師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實施分層次、差異化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教師可以根據(jù)基礎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組別,每周一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英語短文、小故事等做好演講準備,抽出一節(jié)課時間讓學生進行英語朗誦比賽,每個組內部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組與組之間也可以互相監(jiān)督、互相學習,指出對方的優(yōu)缺點,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給予引導并點評,起到引領作用,不過多地干涉。學生最好脫稿演講,每組學生可以按照順序準備自己喜歡的材料,最后每個組演講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可以與其他組優(yōu)秀的學生比賽,晉級的學生都有獎勵,凡是參與的學生都應給予積極的評價。這樣日積月累,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感及自信心,另一方面優(yōu)化了教師的教學結構,使學生的口語能力得到提升,有利于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及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
(二)開展豐富有趣的實踐活動,鍛煉學生英語口語實際應用能力
高職院校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為學生未來的就業(yè)和發(fā)展提供技術保障。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有特殊性及針對性,各種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傳授和講解,都需要以實踐活動為依托,英語教學也不例外,尤其是英語口語教學。所以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應著重以生活中的實際場景為依托,站在學生的角度開展口語教學,從而使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在實踐中得到鍛煉。開設英語角和定期舉行英語口語演講比賽就是不錯的教學手段。英語角不受時間及空間的限制,沒有教師監(jiān)督的壓力,學生之間交流相對自由,可以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通過分享自己身邊的所見所聞,學生之間可以交流情感,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定期舉行英語口語演講比賽,可以讓學生增強英語語感,糾正不正確的發(fā)音,增強膽識和自信心,積累演講比賽技巧和舞臺經驗。有了演講比賽的經驗積累,無論以后擇校還是就業(yè)都增加了籌碼,提高了個人競爭力,更易受學校和用人單位的歡迎。
(三)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
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網絡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凸顯出較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優(yōu)越性。
其一,傳統(tǒng)教學多以教師教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生學習動力及興趣不足,教師與學生之間缺少互動,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將互聯(lián)網技術引入高職英語口語教學,教學手段新穎,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能有效改善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標,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例如,在課堂教學中,選擇網上具有代表性的某一事件作為辯題,分組進行辯論比賽,這種方式不僅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力,還能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團隊之間的相互協(xié)作能力。
其二,利用網絡平臺,教師可以不拘泥于教材內容,選擇新穎的符合生活實際的口語資源,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以此來增加學生英語口語鍛煉的機會,促進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例如,在周末、假期等業(yè)余時間,教師可以利用微信、QQ等社交軟件分享一些英語短視頻、微電影、演講比賽等讓學生學習,同時設置一定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完成,然后在課堂上或通過社交軟件反饋學習情況,不僅能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有助于修正教師的教學手段使其更加完善、高效。
(四)改進英語評價制度,制定多樣化的評價標準
高職院校應該擯棄過去的單一評價手段,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標準。以往高職院校將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標準,這種考核手段單一,不能對學生語言水平進行全面評價。
首先,高職院校應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jù)學生各階段的表現(xiàn),將其學習能力、學習效果綜合量化,多角度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
其次,應將學生口語能力的測評納入整個高職英語的課程評價體系中,根據(jù)學生英語口語基礎水平不同,設定分層次、分等級的口語評價標準,這樣既可以照顧到口語水平較低的學生,又可以滿足口語能力較強、學有余力的學生,能更全面地衡量不同層次學生的口語水平。
最后,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針對不同的專業(yè)增設相應的口語網絡評價,根據(jù)學生線上活躍程度、任務完成情況等對學生進行考核,進一步鍛煉和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實際應用能力,為其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夯實英語口語基礎。
總之,分層次的評價標準能合理地讓基礎水平尤其是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有差異的學生群體準確定位現(xiàn)階段的表現(xiàn),及時調整學習的方向,也能幫助教師科學地設定分層教學目標,在日常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同時,也能助力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張怡恬.高職學生英語口語標準化的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標準化,2022(24):238-240.
[2]馬曉玲.體育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策略探討[J].海外英語,2022(11):216-217,232.
[3]柳江華.互聯(lián)網時代下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策略[J].英語廣場,2020(6):100-101.
[4]周珊珊.高職商務英語口語任務型教學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35):13-14.
[5]許譯心.基于語音學視角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策略探析[J].當代旅游,2019(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