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徐剛
春天既是美好的期待,又是難忘的記憶,它代表著復(fù)蘇、希望與活力。中外繪畫史中,關(guān)于春天題材的作品頗多,但以景物描繪居多,人物偏少。盛唐畫家張萱所作的《虢國夫人游春圖》即為其中為數(shù)不多的春日人物畫,堪稱一絕。
春游踏青是唐朝盛行的全民性活動?!峨絿蛉擞未簣D》里的主角虢國夫人是楊貴妃的三姐,她與秦國夫人結(jié)伴同游。在侍從的護送下,九人八馬,各顯其態(tài)。虢國夫人究竟是畫中的哪一位?至今尚無定論。畫中人物面部淡描,著裝華麗,手握韁繩,神態(tài)舒緩從容。一眾人馬沐浴著春風(fēng),一派輕松熱鬧、怡然自得的景象。通過畫家營造的愜意閑適的游春氣氛,觀者不難感受到盛唐的靡靡春意。
這幅畫重人物神情動作的刻畫,以此來反映人物的內(nèi)心。全畫雖然描繪的是春景,卻沒有青草綠樹,也沒有小橋流水,所有筆墨都聚集在悠閑歡愉的人與馬上。張萱的線條剛勁有力,圓潤秀勁,筆法生動傳神,各種造型在線條中自然形成,精致而不刻板。同時,他的設(shè)色也極為講究,典雅富麗,裝飾意味濃厚。人物服飾盡顯身份,紅裙、青襖、白巾、綠鞍等層次明晰,極盡工巧之能事,將大唐盛世的富裕、開放與自信娓娓道來。
藝術(shù)最可貴的精神在于突破。自唐朝建立,人物畫便是主流。閻立本和吳道子將人物畫推向了頂峰,其主要創(chuàng)作對象為功臣、良將、孝子、烈女。而想要突破就需另辟蹊徑。張萱在此過程中進行了大量實驗與思考,他以女性與孩童為主要創(chuàng)作對象,大膽創(chuàng)新,開啟了仕女畫的新篇章,也將唐朝人物畫推向了另一個頂峰。
(作者單位:安徽省銅陵市第三中學(xué))
張萱
他是唐代著名仕女畫家,才華超群,曾任宮廷畫師,主攻人物畫,兼畫鞍馬?!缎彤嬜V》記載張萱的作品有數(shù)十幅,但出于他本人手筆的原作,現(xiàn)無一遺存。他的代表作品《虢國夫人游春圖》卷和《搗練圖》卷均為宋人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