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芳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紡織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隨著現代時尚潮流的快速變化,服裝的流行速率大幅度提高,就產品開發(fā)而言,服裝的面料亟需在一個短短的流行周期內創(chuàng)新出全新而又能被市場樂于接受的外觀風格,為此,服裝面料的再造往往成為解決這種快時尚產品設計的一種典型路徑。本文從不同材質纖維的應用規(guī)律入手闡述其用于面料再造的具體方式,為服裝設計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
所謂快時尚服裝與服飾產品是指流行周期短,款式變化多,年輕化、個性化,數量少,物美價廉,能快速銷售的時尚服裝服飾產品。對于快時尚服裝服飾的產品設計而言,款式、色彩、圖案這些服裝設計元素所依附和基于表現的面料是極為重要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面料是服裝的第一要素。
快時尚服裝服飾產品由于其產品特征使然,對于面料風格的形式變化和功能化創(chuàng)新要求較高,具體體現在服裝款式的流變速率所要求的市場性新外觀特征必須凸顯,而且這種凸顯隨著性別、年齡、季節(jié)和消費習慣變化而遷移。
服裝面料風格的形式變化和功能化創(chuàng)新是創(chuàng)造市場商機、促進消費的助推器,在服裝消費市場中,喜新厭舊是人們最基本的消費心理之一。其次,一種新的穿著功能也可以成為引發(fā)消費的動因。因此,快時尚中服裝面料再造的工作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各種以視覺變化為目的的外觀風格形式的再造,另一方面是保暖、透氣、快干、柔軟等舒適性功能再造和防塵、防水、消除靜電、阻燃等防護性再造。
服裝面料再造由來已久,以視覺變化為目的的外觀風格形式面料再造主要體現在裝飾的多樣性方面,可以以面料上裝飾元素的“增加”或“減少”來進行概括。一般認為:往面料上增添加載物屬于“增加”,從面料上刪減元素屬于“減少”,而將面料本身進行塑形、卷曲、疊合、褶皺、伸縮等造型變化屬于“無增無減”。各種“刺繡”“染色”“印花”就是典型的裝飾元素在面料上的“增加”形式,各種“緄邊”“貼補”“鑲拼”也是裝飾元素的“增加”形式,而“復合”“夾棉”“充填”“絎縫”等組合更是極為典型的裝飾和保暖元素的“增加”形式?!皽p少”是將原有面料元素部分減去從而創(chuàng)造一種新外觀的再造形式,典型的有:“抽紗”“剪絨”“爛花”“磨砂”“漂洗”“拔染”“破洗”“柔洗”等,這些形式都是在原面料基礎上進行略減處理,使面料呈現出獨特的外觀風格。
在服裝面料再造過程中,無論采用“增加”或“減少”的設計形式,面料材質中纖維的特征和風格都是重點需要考慮的因素。自從化學合成纖維發(fā)明以來,大多數化學纖維都以模擬天然纖維為首要目標,在服用舒適性能、外觀風格特征和綠色可降解方面不遺余力,同時也通過用現代高科技變性材料處理的功能塑造、突出自身的價值。常用于服裝的天然纖維主要有植物纖維和動物纖維兩大類。
棉質纖維是一種穿著最為廣泛的植物纖維。其風格特征主要體現在吸濕透氣,手感舒適,光澤柔和,易于染色,有一種自然質樸的美感?;w仿棉質纖維通常采用“聚酯纖維”,俗稱“滌綸”纖維,這是一種模仿棉纖維風格特征的化學纖維,主要是通過不同原料組合、制成細旦異形絲、預收縮及呢毯整理等方法使纖維形成棉型感和膨松性,增強吸濕散濕性,提高柔軟舒適性。
麻質纖維是另一種服用悠久的植物纖維。麻的品種有亞麻、苧麻、大麻、苘麻、劍麻等,其中,苧麻是中國特產,被稱為“中國草”,纖維主要來自莖皮,特點是潔白細長,堅韌平滑,吸濕透氣,抗菌耐腐。仿麻纖維是對滌綸、腈綸、醋酯纖維和粘膠等化學纖維進行物理或化學改性,制成在外觀和穿著性能上具有麻質風格的纖維。在仿麻型纖維中滌綸長絲和腈綸短絲的仿麻效果最好,還可以通過纖維混紡設計出不同質感的麻型纖維。
絲質纖維是指蠶吐絲而成的一種蛋白質纖維。我國應用蠶絲纖維已有4700 多年的歷史,中國絲綢的產品和技術已傳播到全世界。絲質纖維是一種高檔的紡織原材料,光澤亮麗,性能優(yōu)良,柔軟滑爽,親膚感強。仿絲質纖維一般是采用物理或化學改性方法制成具有真絲風格的化學纖維。目標是在纖維的光澤、染色性能、手感觸覺、摩擦系數、模量和形態(tài)等方面與蠶絲相似,仿絲質纖維原料一般可以采用滌綸長絲、醋酯長絲和錦綸短纖維。
毛質纖維是保暖和吸濕性能最好的動物纖維。毛質纖維原料主要來自羊毛,其他的有駝毛、兔毛等,毛纖維具有極為良好的回彈性、吸濕性、保暖性,光澤柔和,觸感豐滿。其中,纖維細長的原料一般以股線織造精紡毛料,纖維粗短的原料紡成毛紗織造粗紡呢料。仿毛纖維就是模仿毛織物風格而生產的化學纖維,目的是以化學纖維代替羊毛纖維。主要在“拉伸性”“卷曲性”“纖維集合體的壓縮初始模量”方面接近羊毛即可。技術途徑主要有:模仿毛質纖維的形態(tài)結構和性能,開發(fā)出仿毛纖維,或從織物外觀、風格和性能上模仿毛織物。
面料再造的路徑是多種多樣的,“增加”“減少”“無增減”這三種情況在不同材質纖維的應用中均有所體現。
“無增減”是最為常見的面料再造路徑,這是一種利用面料本身進行肌理變化的方式?!盁o增減”面料再造主要采用塑形、卷曲、疊合、褶皺、伸縮等方法改變面料外觀造型從而呈現一種全新的肌理效果。因為天然纖維面料的塑形定形性能有一定的局限,而化纖或各類化纖混紡面料在高溫高壓、化學處理、褶皺定形、伸縮變形后卻能較大程度地改變原有的風格特征,體現出再造后的突出效果。
面料再造中經常采用不同纖維、材質的“增加”進行處理,例如在羊毛、皮革面料上采用真絲或仿絲線織繡、聚酯纖維的蕾絲復合、加絨復合等加工方法;在牛仔面料、棉針織T 恤上采用立體發(fā)泡印花、立體硅膠印花、植絨印花、包梗繡花、貼皮繡花等加工方法;在絲綢、蕾絲面料上刺繡、釘珠、加亮片以及在其他纖維材料、絲綢、蕾絲面料之間進行的搭配;在紗絹、毛呢、棉麻等面料上進行掇絨扎圈、堆毛剪絨;在皮草圖案設計中不同動物皮毛、紋理圖形之間的拼搭選配;在各類天然纖維織物或化纖織物上增加不同的涂層使之具有防水、防護、保暖、阻燃、緊縮貼身功能等,以上這些都能夠通過不同纖維或材質的“增加”再造服裝面料的新風格、新視覺和新功能。
“減少”的方式在面料再造過程中同樣用途廣泛,例如在牛仔面料上進行的石磨水洗、酵素褪色、拉毛破洞;在精細棉布、絲綢、亞麻等布料上進行的抽紗刺繡、同異色面料挖洞補充;絲綢或棉麻面料漸變拔色;棉麻絲毛與化纖混紡織造面料的爛花工藝;棉纖維面料的絲光燒毛工藝等等都是運用“減少”方式進行面料再造的典型案例。
綜上所述,作為構成服裝的三大要素之一,服裝面料是支撐服裝產品的重要載體,而在快時尚流變速度不斷提升的服裝市場中,面料再造無疑是創(chuàng)設產品新風格的重要手段,從不同材質纖維應用的角度著手面料再造是從產品研創(chuàng)的根本上揭示其實現路徑,為原創(chuàng)服裝產品的設計和理論研究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