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中語文樂府詩學習指導的策略選擇

2023-06-10 12:15:01何江波
學語文 2023年2期
關鍵詞:蜀道難樂府詩閱讀方法

摘要:閱讀樂府詩要正確認識其文體特征,同時了解樂府詩的構成要素。將樂府詩回歸到樂府藝術的語境中來,而不能單純地將其看作詩歌作品。李白《蜀道難》之所以成為流傳千古的名篇,與其樂府詩性質(zhì)密不可分。只有深刻理解樂府詩的本質(zhì)特征,同時將其放在《蜀道難》的演變史中來考察,才能全面認識李白《蜀道難》的歷史價值。

關鍵詞:樂府詩;《蜀道難》;閱讀方法

*本文系2019年安徽省省級質(zhì)量工程教學研究項目“師范專業(yè)認證背景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轉向及措施”(項目編號:2019jyxm0100)研究成果。

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有學生問:“什么是樂府詩”“怎么判斷一首詩是樂府詩”,可以說,這些問題反映了學生在閱讀樂府詩過程中的種種困惑。從中學到大學,我們接觸到很多經(jīng)典的詩歌作品,比如李白《蜀道難》《將進酒》《行路難》《子夜吳歌》等,告誡世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長歌行》,指天為誓“冬雷震震夏雨雪”的《上邪》,描摹魚兒游戲在蓮葉東南西北的《江南》,因貧窮鋌而走險的《東門行》,不勝枚舉,這些都是樂府詩。這些樂府詩以其獨特的審美特質(zhì)感染著我們。但在閱讀這些樂府詩時,仍有一些問題需要引起注意。樂府詩和普通詩歌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單列一類?判斷樂府詩的標準是什么?在閱讀樂府詩的過程中需要關注哪些方面才能準確全面地把握其藝術特征?要弄清楚這些問題,需要重新認識樂府詩。

一、樂府詩與文人詩的區(qū)別

樂府詩與文人詩的關系較為特殊,從歷史演變來看,二者有較為明顯的離合關系。從性質(zhì)來看,樂府詩既是詩之一體,同時又與普通文人詩相區(qū)別。

(一)樂府詩是一種詩歌樣式

樂府詩成為一種詩歌樣式,這種觀念最晚在唐代已經(jīng)形成。元稹《樂府古題序》:

詩訖于周,離騷訖于楚,是后詩之流為二十四名,賦、頌、銘、贊、文、誄、箴、詩、行、詠、吟、題、怨、嘆、章、篇、操、引、謠、謳、歌、曲、詞、調(diào),皆詩人六義之馀……由詩而下九名,皆屬事而作,雖題號不同,而悉謂之為詩可也。[1](673)

可見元稹已經(jīng)將樂府詩中的“行”(如《短歌行》)“吟”(《梁甫吟》)“怨”(《昭君怨》)“嘆”(《楚妃嘆》)等視之為“詩”了。從文本形態(tài)來看,將樂府詩視之為一種詩歌體裁,主要關注的是詩歌內(nèi)容主旨和藝術特征。這與我們一直以來熟悉的文學作品相一致。所以,從文本內(nèi)容層面來看,樂府詩可以說是詩之一體。

(二)樂府詩不僅僅是“詩”

樂府詩是樂府藝術的文本形態(tài),而樂府藝術是詩歌與音樂乃至舞蹈的結合體。所以樂府詩不僅僅是詩。比如古樂府《江南》:“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盵2](384)描寫采蓮活動中,魚兒游戲其間,從詩歌創(chuàng)作來看,最后四句明顯重復,但從樂府藝術來看,這是舞蹈動作的描寫,具有動態(tài)美、畫面感。而且《江南》是配樂演唱的,這與文人詩也有很大的不同。有些樂府詩還規(guī)定了樂調(diào),如《破陣樂》,《樂苑》記載為“商調(diào)曲”,是我國傳統(tǒng)的“宮商角徵羽”記調(diào)方式。文人詩沒有這些音樂方面的約束。

二、樂府詩的構成要素

既然樂府詩具有特殊性,那么樂府詩的構成要素是什么?吳相洲先生提出樂府詩“五個要素”概念,即曲名、本事、體式、曲調(diào)、風格。簡單來說,曲名就是一首樂府詩的名字;本事就是是與某一樂府詩相關的故事;曲調(diào)是音樂的調(diào)式;體式是音樂在文本形式上的呈現(xiàn);風格是樂府作品呈現(xiàn)出來的整體特征。一首樂府詩可能涉及五個要素中的某幾個方面。比如《雨霖鈴》,《明皇別錄》載:

帝幸蜀,南入斜谷。屬霖雨彌旬,于棧道雨中,聞鈴聲與山相應。帝既悼念貴妃,因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時獨梨園善觱栗樂工張徽從至蜀,帝以其曲授之。洎至德中,復幸華清宮,從官嬪御,皆非舊人。帝于望京樓命張徽奏《雨霖鈴》曲,不覺凄愴流涕。[2](1138)

唐玄宗在逃往四川途中,聽到雨聲、鈴聲相呼應,結合自身經(jīng)歷,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雨霖鈴》,樂曲悲涼凄愴。這個故事決定了《雨霖鈴》的名字、音樂的風格。這首樂府詩涉及本事、曲名、風格三個要素。

又如我們熟悉的《水調(diào)歌頭》,源自樂府詩《水調(diào)》,《樂苑》載:“《水調(diào)》,商調(diào)曲也?!盵2](1114)《八聲甘州》源自樂府詩《甘州》,《樂苑》:“《甘州》,羽調(diào)曲也。”[2](1130)這些都是調(diào)式的直接記載。

比較特殊的是體式,將音樂特點呈現(xiàn)在文本形式上。如曹操《步出夏門行》每章最后都有“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從詩歌內(nèi)容來看,毫無意義,但這個環(huán)節(jié)是音樂的必要構成,故而以套語的形式保存下來。又如《子夜四時歌》以“春”“夏”“秋”“冬”四首為套曲的形式出現(xiàn),所以李白《子夜吳歌》的命名并不準確,而應該稱之為《子夜四時歌·秋歌》,并且應該以四首為一個整體來看待。這樣才是它應有的完整形態(tài)。

明白樂府詩的五個構成要素對于理解樂府詩的獨特性具有重要意義。也是理解樂府詩區(qū)別于文人詩的重要途徑。

三、判斷樂府詩的標準

我們簡單了解了樂府詩的構成,那么怎么判斷一首詩是不是樂府詩呢?樂府詩脫胎于朝廷音樂機構“樂府”,所以由“樂府”及其類似的音樂機構演奏過的樂曲即為樂府詩,與此相關,后世同題擬作也是樂府詩。由于“樂府”概念隨時代不斷變化,宋詞、元曲也被人稱為“樂府”,如蘇軾詞集稱為《東坡樂府》,馬致遠的散曲集稱為《東籬樂府》。但一般不將詞和曲歸入樂府范疇內(nèi)。判斷一首詩是否為樂府詩,最有說服力的是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讀者可以此為依據(jù),題目在《樂府詩集》中者,基本可以確定是樂府詩。不在其中者,則需要謹慎對待。[3]①

四、閱讀樂府詩的方法

明白了樂府詩的構成,也分辨出樂府詩的性質(zhì)。那么如何閱讀樂府詩呢?與閱讀普通文人詩有什么不同呢?

以李白《蜀道難》為例,賀知章見此詩,稱李白為“謫仙人”,后世更是無比贊譽。那么李白這首《蜀道難》為什么有如此高的評價,我們應該如何閱讀這首詩呢?

《蜀道難》是一首樂府詩,這一點已是共識。以高中語文教材為例,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教材解釋為“古樂府舊題”[4](36),過于簡略,無法確知“古樂府舊題”對李白創(chuàng)作的影響。蘇教版《語文(必修4)》注釋為:“《蜀道難》原是樂府詩《相和歌辭·瑟調(diào)曲》的舊題,多寫蜀道險阻。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四十引《樂府解題》曰:‘《蜀道難》備言銅梁、玉壘(蜀中兩座山名)之阻。南朝梁陳間已有人擬作。”[5](59)背景資料較為豐富,但對樂府詩的解釋仍不夠到位。僅僅是羅列資料,卻沒有告知學生如何理解李白《蜀道難》與前人創(chuàng)作之間的關系。李白的作品仍是孤立的,而非從《蜀道難》的演變史來考察。

《蜀道難》是樂府詩,而且在李白之前有諸多擬作。所以我們要把《蜀道難》作為一個獨立而完整的系統(tǒng)來看待,這樣才能理解李白的《蜀道難》繼承了前人的哪些優(yōu)良傳統(tǒng),同時又有哪些自己天才的創(chuàng)作。如此,才能看清李白《蜀道難》的價值所在,而不能單純視之為憑空出現(xiàn)的詩歌作品。

蘇教版《語文》教材引用了部分材料,但不夠完整。方便起見,全引如下:

《古今樂錄》曰:“王僧虔《技錄》有《蜀道難行》,今不歌?!薄稑犯忸}》曰:“《蜀道難》備言銅梁、玉壘之阻,與《蜀國弦》頗同。”《尚書談錄》曰:“李白作《蜀道難》,以罪嚴武。后陸暢謁韋南康皋於蜀郡,感韋之遇,遂反其詞作《蜀道易》云:‘蜀道易,易於履平地?!卑淬~梁玉壘在蜀郡西南,今永康是也。非入蜀道,失之遠矣。[2](590)

蘇教版教材也注意到“南朝梁陳間已有人擬作”,但沒有說明這些擬作有什么特點,對李白有什么影響。李白之前擬作主要有以下幾篇:

1.梁簡文帝《蜀道難》

建平督郵道,魚復永安宮。若奏巴渝曲,時當君思中。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笛聲下復高,猿啼斷還續(xù)。

2.梁·劉孝威《蜀道難》

玉壘高無極,銅梁不可攀。雙流逆巇道,九阪澀陽關。鄧侯束馬去,王生斂轡還。懼身充叱馭,奉玉若猶慳。

嵎山金碧有光輝,遷停車馬正輕肥。彌思王褒擁節(jié)去,復憶相如乘傳歸。君平子云寂不嗣,江漢英靈已信稀。

3.陳·陰鏗《蜀道難》

王尊奉漢朝,靈關不憚遙。高岷長有雪,陰棧屢經(jīng)燒。輪摧九折路,騎阻七星橋。蜀道難如此,功名詎可要。

4.唐·張文琮《蜀道難》

梁山鎮(zhèn)地險,積石阻云端。深谷下寥廓,層巖上郁盤。飛梁駕絕嶺,棧道接危巒。攬轡獨長息,方知斯路難。[2](590-591)

從曲名來看,幾首擬作都是《蜀道難》,但內(nèi)容主旨不盡相同。梁簡文帝和劉孝威較為一致,都是以“蜀道難”為切入點,主要描寫蜀地風物以及典故。所以梁簡文帝與劉孝威所作重點在“蜀”,不在“難”。陰鏗所作向“道難”轉變,但偏于抽象、主觀感受,如“有雪”“棧燒”“輪摧”“騎阻”。而張文琮所作《蜀道難》開始偏向自然景物描寫,著意刻畫蜀道之難。如“地險”“積石”“深谷”“層巖”“絕嶺”“危巒”,完全符合“蜀道難”的題義。所以從曲名來看,李白《蜀道難》一方面繼承了齊梁時期賦題的傳統(tǒng),加入蜀地典故,如“蠶叢魚鳧”,同時又緊扣“道難”的主題。另一方面,加以豐富的夸張想象,極力描摹蜀地自然風景,客觀呈現(xiàn)蜀道之難。

從體式來看,梁簡文帝等人所作以五言為主,劉孝威有一首七言作品。李白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套語”模式,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為節(jié)點,以雜言形式涵蓋全文。不再拘泥于齊梁以來的律體形式,而是根據(jù)內(nèi)容和感情需要,自由發(fā)揮。正是這種體式上的革新,使得整篇作品一氣呵成,氣勢磅礴。

從風格來看,以上幾首樂府詩都是以悲為主,梁簡文帝“猿啼斷還續(xù)”與劉孝威“江漢英靈已信稀”,雖然沒有明確點出“蜀道難”,但不論是“猿鳴三聲淚沾裳”還是感嘆物是人非,總體風格是悲涼的。陰鏗“蜀道難如此,功名詎可要”點題,同時感慨蜀道難行,功名難得,風格也是悲涼的。張文琮“攬轡獨長息,方知斯路難”,也是直接感慨蜀道難行。李白所作同樣如此。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李白《蜀道難》遵循樂府詩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與前人擬作保持一致。

綜合來看,李白在風格上以繼承為主,但在內(nèi)容主旨和體式上有很大的創(chuàng)新。在內(nèi)容上,沿襲初唐張文琮表現(xiàn)客觀自然風景的創(chuàng)作方向,以自己夸張的想象,既有歷史性的縱向視角,又有現(xiàn)實性的為國家安全考慮的橫向眼光,全方位地呈現(xiàn)蜀道之難。在體式上,以五七言為主、間以雜言的形式,結合“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套語結構,極其自由靈活地表現(xiàn)蜀道之難??梢哉f,這樣的創(chuàng)作方式,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李白以自己的才華賦予《蜀道難》全新的歷史內(nèi)涵,因此賀知章一見李白《蜀道難》,稱其為“謫仙人”。

通過這樣的解讀,將李白《蜀道難》放在縱向的歷史緯度之中,其價值才能真正呈現(xiàn)出來,也才能還原《蜀道難》樂府詩的本質(zhì)屬性。所以閱讀樂府詩需要將樂府詩從傳統(tǒng)“詩歌”的范圍中解放出來,回歸到樂府原有的語境之中,盡可能考察樂府詩曲名、本事、體式、曲調(diào)、風格等五個要素。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樂府詩的獨特魅力,才能全面了解樂府詩的文化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周相錄.元稹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郭茂倩.樂府詩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

[3]吳相洲.樂府學概論[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

[4]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丁帆,楊九俊.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4)[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何江波,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責編尹達]

①具體觀點可參考吳相洲《樂府學概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116-173.。

猜你喜歡
蜀道難樂府詩閱讀方法
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提升下樂府詩歌吟唱研究
《蜀道難》《蜀相》核心素養(yǎng)導學
牛心山
當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23:40:14
樂府詩中發(fā)展出早期敘事詩
中華詩詞(2022年5期)2022-12-31 06:32:56
樂府詩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xié)同進化
科學大眾(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樂府詩集》與李白樂府的經(jīng)典確認分析
牡丹(2016年18期)2017-03-31 04:08:47
淺談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書香閱讀 心靈成長
文理導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12:22
淺談如何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舒城县| 扶沟县| 怀来县| 浙江省| 慈溪市| 灯塔市| 二连浩特市| 克山县| 唐海县| 衡东县| 彩票| 永春县| 潞西市| 伊宁县| 含山县| 磐安县| 兰考县| 衡阳市| 浏阳市| 扶沟县| 凤台县| 青浦区| 松阳县| 文安县| 娄烦县| 吴忠市| 松原市| 乌鲁木齐县| 通海县| 漳平市| 玉溪市| 卢氏县| 延庆县| 原阳县| 镇巴县| 同江市| 东阳市| 固始县| 孝昌县| 绿春县| 东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