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實施從學生語文生活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注重積累,勤于思考,樂于實踐,勇于探索,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教學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以學生為主體,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思維成長與學習收獲,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公”。教師在課堂中,從主導者逐漸變?yōu)橐龑д?、幫助者、總結者,看似“退位”,實際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已知和未知,知道學生的學習起點,懂得學生的學習難點,更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設計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情境和學習任務,從而引導他們逐步實現自主學習與探究。在這種開放的課堂中,教師要迎接學生的各種質疑和猜想,與學生產生思維碰撞,幫助他們發(fā)展思維水平和學習能力。
單元主題式學習,在“學”中成長
“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fā)揮其獨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痹谛W語文12冊教材中,育人價值通過每個單元不同的人文主題體現,根據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單元間的人文主題相互聯系,并按照年級呈螺旋式發(fā)展。語文的大單元主題教學,化散為整,從大主題、大問題出發(fā),設計符合學生真實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必備品格。
以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為例,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成長”,這一主題與學生的年齡特點相契合。本單元編排的課文,不僅有成長的快樂,也有經歷挫折帶來的酸楚,既承接了四年級上冊“感受成長中的快樂”,又能夠引導學生通過課文體會成長中不僅有快樂,更是一段苦樂摻雜、既有感動又有迷茫的經歷,激發(fā)學生對成長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同時也為他們升入五年級進一步感受來自父母不同方式的愛打下基礎。
在學習這個單元時,筆者結合學生的情況,設計了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單元主題活動“成長故事分享會”,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中人物遇到的困難或有趣的經歷,并聯系自己的親身經歷,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本單元共設計了三個活動版塊,成長故事分享會、成長討論會、故事總結會。這三個活動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在一起,從別人的故事到自己的故事,讓學生走進人物內心,探尋自己的內心世界,從而理解“成長”的真諦,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讓“學”回歸生活
“新課標”指出:“語文學習情境源于生活中語言文字運用的真實需求,服務于解決現實生活的真實問題。”真實的學習情境和學習需求,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
以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故宮博物院》為例,本單元的單元主題是“有目的的閱讀”,讓學生帶著問題和學習任務進行閱讀,從而體會不同閱讀方法的好處和作用。本課中的學習任務是:為家人計劃故宮一日游,畫一張故宮參觀路線圖,很多學生對此十分感興趣。大部分六年級學生去過故宮,而且很喜歡設計路線圖這種任務形式。設計路線圖時,學生們呈現出不同的學習方式:有的學生直接參考課文中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內容,選取了“故宮博物院平面示意圖”里中軸線的參觀路線來設計一日游。但通過小組和班級交流討論,許多學生提出質疑:中軸線只是沿著路線從南走到北,并不是真正的游覽,而且參觀性強的景點和展區(qū)都沒有分布在中軸線上。由此可見,學生的質疑來源于實際生活,僅局限于閱讀課文,無法很好地完成這一學習任務。也有學生的路線圖設計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他結合自己游覽故宮的經歷、游覽時間、出行方式等因素,設計了“經典路線”和“網紅打卡路線”兩種方案?!敖浀渎肪€”涵蓋了去故宮必看的景點,還分成了上午游覽區(qū)和下午游覽區(qū),考慮周全,游覽時不需走回頭路;“網紅打卡路線”則規(guī)劃了網上知名的故宮餐廳和購買紀念品的商店,是休閑娛樂的游覽路線。
學生設計的參觀路線圖,雖然只有簡單的圖畫和線條,卻呈現出他們的思維與創(chuàng)新。從對課文材料的選擇,再到聯系自身經歷,搜集網上資料,調查家人喜好等,最后總結歸納,設計制圖。我們發(fā)現,這樣的學習任務雖然完成的過程比較繁雜,但切實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探究欲,是語文閱讀、表達交流和拓展實踐能力的一次綜合提升。語文課程的學習不再停留在語言文字本身,“學”的方式不斷變化,讓學生在做中學,老師不需要教,學生就能在實踐活動中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到“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作業(yè)評價設計,讓“學”變?yōu)椤疤骄俊?/p>
“新課標”指出作業(yè)設計要“緊密結合課堂所學,關注學生校內外個人生活和社會發(fā)展中的熱點問題,設計考察、跨媒介創(chuàng)意表達等多種類型的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綜合學習的能力。”在當前的學習背景和環(huán)境下,學生有了更多獲取知識和資料的途徑,我們可以利用這些資源,結合語文課學習的內容,設計出更多新穎的、適合學生的作業(yè),讓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
以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介紹一種事物》為例,本單元是習作單元,集中學習說明性文章。本單元以葉圣陶先生的一句話作為單元導語:“說明文以‘說明白了為成功”。怎樣才算“說明白”呢?教師帶領學生以這個問題為出發(fā)點進行學習,并與學??萍脊?jié)活動相結合,舉辦了班級“科普小天地”單元主題活動。有針對性、有梯度、有趣的作業(yè)設計更能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鞏固舊知的熱情。
基于單元目標指向和本班學生特點,筆者和學生先對這一單元進行整體架構,共同確定了重點學習任務,并完成了整體作業(yè)設計:作業(yè)一,制作“雙視角看世界”實踐活動學習單;作業(yè)二,調研訪談、搜集篩選資料、預習片段《介紹一種事物》;作業(yè)三,評改習作《介紹一種事物》。在學生自主預學單篇說明性文章《太陽》《松鼠》后,我們用對比閱讀的方法進行第一課時的學習,賞析說明性文章的特點,學習把一種事物“說明白”的方法,完成學習單中的相關作業(yè)。后期又通過調研、訪談親友、查找資料等途徑,嘗試用所學的說明方法把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寫明白,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參與度很高,作業(yè)完成質量超出設計預期,有效支撐了學生能力的提升。
通過本次單元作業(yè)設計,筆者深刻感受到,作業(yè)設計是一個持續(xù)性研究過程,化整為零,讓每一次學習時長可控而富有實效,并呈梯度不斷完善,能夠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的“學”不再枯燥乏味,讓他們感受到學習中的探究“味道”,進而多角度深入學習。
《學記》中記載:“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苯膛c學從古至今相輔相成、互相解惑、互相成就。教師與學生不斷反思總結、相互融合。在當今的學習環(huán)境下,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種類繁多,途徑多樣。除了學習課本中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學習方法,提升思維能力,并與生活相結合,付諸實踐。要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悟,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讓語文課程煥發(fā)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