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宏武,閆夢月
(重慶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重慶 401331)
先秦漢語的指示代詞系統(tǒng)及其類型構(gòu)成狀況如表1?!笆恰睘橹甘静辉谘矍暗某橄笫吕淼闹兄复~①參見郭錫良《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年,第82-102頁。。先秦指示代詞在句首作主語傾向選擇“是”,“此”次之。②參見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fā)展》,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第148-149頁。換言之,不在眼前的抽象事理也能用“此”回指,例如(1)的“此”回指的是因果事理句。觀察:
表1 先秦指示代詞類型及構(gòu)成
(1)杞危而不能自守,故諸侯之大夫相帥以城之j,此j變之正也。(谷梁赤《春秋·榖梁傳》)
看來用“是”回指不在眼前的抽象事理是條軟規(guī)則。這自然會有三個密切相關(guān)的問題需要明確回答:一是回指不在眼前的抽象事理為何傾向“是”,是巧合?二是回指不在眼前的抽象事理上“是”與“此”等有何區(qū)別,或者說“是”的回指特性為何?三是該特性從何而來?
“是”通過回指先行成分去組織句子(sentence),就是其語篇功能。例如:
(2)S1男贄,大者玉帛,小者禽鳥,以章物也。S2女贄,不過榛、栗、棗、修,以告虔也。S3今男女同贄j,是j無別也。(左丘明《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例(2)的小句“是無別也”通過“是”回指先行小句“今男女同贄”而形成一個句子。郭錫良把“是”的這個功能稱為憶指,認為這是“此”等所沒有的功能,因為先秦指示有形可跡、近而可指的事物用“此”。③參見郭錫良《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年,第100-103頁。下面引述其兩例,比較:
(3)魯君之宋,呼于垤澤之門j,守者曰:“此j非吾君也,何其聲之似我君也。”(孟子《孟子·盡心上》)
(4)楊氏為我j,是j無君也。墨子兼愛j,是j無父也。無父無君j,是j禽獸也。(孟子《孟子·滕文公下》)
例(3)的“魯君呼于垤澤之門”有形可跡、近而可指,即“此”的回指特征是[近指][實體]。例(4)的“是”回指對象如“楊氏為我”等,是抽象事理。抽象事理與說話人沒有物理距離,不存在遠近分別。即“是”的回指特征是[-遠近][-實體]。
“是”的回指特征[-實體][-遠近],可以一定程度說明它是由謂詞“是”發(fā)展而來的,而絕非是基于語音巧合的假借,因為只有這樣,才會與“不在眼前的抽象事理”相宜。
《說文解字》把謂詞“是”釋為“直也,從日正”[1]。段注曰“直,正見也。從日正,會意。十目燭隱,則曰直;以日為正,則曰是。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蹲髠鳌吩唬赫睘檎?,正曲為直。其引申之義也。見之審,則必能矯其枉,故曰正曲為直。謂以十目視乚,乚者無所逃也”[2]。這有三層意思:一是“乚”指“曲折隱晦的事物沒有逃處”,“直”是“十目視乚”,因此“是”的意義是燭照洞悉一切,表示認識了事物的全貌?!罢J識事物全貌”就是“完盡”,概括說是[周遍]。二是“直”為“正見”,“正”是不曲不彎不斜。即“正見”指認識事物不僅沒有歪曲并已達到充分。換言之,“是”指主觀認識與客觀事物真實相吻合,通俗說就是“正確”“對”等正恰義。三是“天下之物,莫正于日”說明以“日”為“正”是主觀看法,抽象性顯著。綜合看,謂詞“是”語義基元是“正見”或“正恰”,特征是[主觀認定][周遍][抽象]。為行文簡要,下面把謂詞“是”及其基元分別稱為“是0”與[正恰]。相應(yīng)地把指示代詞“是”稱為“是1”,小標題及用例里的“是”除外。
肖婭曼構(gòu)擬了“是0”發(fā)展為“是1”過程①參見肖婭曼《中華民族“是”觀念來源于“時”》,《四川大學(xué)學(xué)報》,2003年第1期,第38-43頁。,本文將之概括為如下一條Gs鏈:
日正→時間名詞→指示時間→指示其他對象
Gs是一個語法化過程,因為“是0”語義在縮減或虛化,指示功能卻擴展。按照語法化的滯留原則(persisting),“是0”的基元[正恰]或其[主觀認定][周遍][抽象]的某一或某幾方面會在“是1”有所滯留的。從例(2)(4)看,首先是滯留了[主觀認定],如“無別也”是說話人認為“男女同贄”與“沒有分別”等同。這種看法與先秦歷史文化的客觀實際達到了統(tǒng)一。當(dāng)然也有純主觀看法的,如“韓是魏之縣也”(劉向《戰(zhàn)國策·趙策》)。因為韓國客觀上不是魏國的縣,但敘事者認為魏國用“共有其賦,足以富國,韓必德魏、愛魏、重魏、畏魏,韓必不反魏”的手段,可讓它成為魏國的縣。其次滯留了[抽象],因為它回指對象是事理或抽象物,如例(2)(4)的“男女同贄”“楊氏為我”“墨子兼愛”。即使“韓是魏之縣”的“韓”也難說就是實體,而是個抽象的“國家”概念。最后是滯留了[周遍],只不過是隱性的,否則就不會有這樣的斷言。如斷言例(4)的“是禽獸也”前提是“無父”“無君”,缺少任一方面都不能成立。當(dāng)然[周遍]是代詞共性,因為它們的語義都打包(wholly packaging)自先行成分,但“是1”本身就有此語義特征。這在它語法化為系詞、特別在系詞的詞匯化中有充分體現(xiàn),這方面擬另文考察。
當(dāng)然“是1”也滯留了基元[正恰],如“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孟子《孟子·梁惠王》)的“是”就有“這正是/恰恰是”的意味。只不過[正恰]有時受語境影響表現(xiàn)不明顯,例如(2)與(4)的“是1”就是這樣?;诖?,下文不再專門對此說明。
總之,“是1”不僅滯留了“是0”[主觀認定][抽象][周遍],同時也滯留了它的基元[正恰]。
把“是1”稱為回指代詞是靜態(tài)的表象刻畫,其本質(zhì)或動因則是認定追蹤事物、事件或其參與者(下稱X),具體表現(xiàn)為X 在語篇的某處再次被提及。追認不僅是語篇組織方式,也關(guān)系到怎樣便于受話人解讀。典型的追認是用指示代詞,這在抽象語篇很普遍,如例(4)。此外,指示代詞作為追認的手段,還可能獲得“評估”意義。Martin 和Rose曾刻畫過英語的追認系統(tǒng),分別為圖1與圖2。為凸顯指示代詞的追認類屬,本文用加重的斜體及下劃線體現(xiàn)。②參見J·R·Martin&D·Rose《語篇研究——跨越小句的意義》,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7年,第145-172頁。
圖1 英語的“認定”系統(tǒng)
圖2 英語的“追蹤”系統(tǒng)
圖2 的“橋接/推理”是指用指示代詞打包先行成分X,并把它延伸為后續(xù)句的話題。例如:
(5)The effect of amnesty is as if the offence had never happened, since the perpetrator's court re‐cord relating to that offence becomes a tabula rasa,a blank page.This means…that the victim loses the right to sue for civil damages in compensation from the perpetrator.That isindeed a high price to ask the victims to pay,butit isthe price those who negotiat‐ed our relatively peaceful transition from repression to democracy believed the nation had to ask of vic‐tims.
例(5)的this 打包the effect of amnesty(X)目的是追認并延伸“民事?lián)p害賠償?shù)暮蠊保═his mean……)。之后它又用that 打包追認且獲得評價(That is……),最后是得到認定(it is……)。this與that 追認X 的效應(yīng)是,使X 的意義變小或具體化,這顯然是二者在句內(nèi)作話題被陳述的結(jié)果,因為被陳述,它就可以得到更具體的解釋。此外,this與that 還可以用自身明確的語段跟X 的所在句在語篇內(nèi)形成一個間停(pause),從而起到標示句界的作用。
要之this與that的功能是:?。┳氛JX;ⅱ)打包X,功能是回指;ⅲ)給語篇添加語段停頓,并橋接X;ⅳ)作話題,在后續(xù)句獲得新的句法語義角色與評價。其中ⅰ是動因,ⅱ、ⅲ、ⅳ是結(jié)果。可見回指就是追認,其語法作用是組織語篇、人際評價以及給句子確立語段性的界限等。
“是1”與this、that的功能基本平行①嚴格說this、that跟“此、彼”類同。“是”跟二者除了是近、遠指與中指的不同外,還在于前者無[主觀認定]而后者有。,如它在例(2)回指“今男女同贄”(X)就是追認,語法效應(yīng)一是在X 與“無別也”(Y)之間形成明確的句界,便于解讀;同時也把X 與Y 橋接起來形成解釋關(guān)系。二是它打包X 后,作Y 的話題。由于被Y 陳述,意義不僅延伸了,而且還產(chǎn)生了新的評價義“男女同贄等同于沒有分別”。
“是1”獲得人際評價義,表現(xiàn)在它的謂語“無別”是性屬成分,性屬成分有評價性?!督裎纳袝贰蹲髠鳌贰睹献印返扔邢拚Z料顯示“是1”的謂語就是性屬成分,行為或動作的鮮見。
(6)人之彥圣,其心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是能容之。(左丘明《今文尚書·秦誓》)
(7)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年》)
(8)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孟子《孟子·離婁上》)
“能容之”與“寡人之過”是性屬成分,“播其惡於眾”表示“不仁而在高位”之人的屬性而非動作行為。例(6)(7)(8)還顯示“是1”身兼二職,回指先行成分X,功能是外連;在句內(nèi)又給Y 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指稱或陳述對象,功能是內(nèi)指。這兩方面形象地說就是橋接。它集語篇組織及句法語義于一身,是二者之間的界面。它回指X,在強調(diào)X的同時,也把“是Y”標示為一個清晰的句子。
再看“是1”的憶指。這是指信息(語篇)加工中的心理活動——憶起先行信息并追認?!笆?”的追認功能就是主觀再肯定,究竟地說是來自其基元的[主觀認定]?!啊恰感圆患啊恕瘡姡兄竻s比‘此’更合適?!盵3]“承”就是在語篇里承接上文,至于為何“更合適”呂叔湘先生未說明。我們認為是“是1”有[主觀認定],它的追認度比較強且沒有區(qū)別性,能單一地凸顯對象。
觀察表1 可看到,Ⅰ、Ⅱ、Ⅵ、Ⅶ的指稱特征決定了它們作語篇回指成分都不夠理想。Ⅲ與Ⅴ特征是[可點指][遠近][區(qū)別],[可點指]是說被指對象是可點指的“形而可跡”的實體,[區(qū)別]是說點指近的實體一定與遠的區(qū)別。顯然,二者與回指的抽象事理不相宜?!笆?”則不同,[主觀認定]是不可點指的心理意識,沒有遠近之分,自然與回指的動因、目標及對象最相宜。至于它的近指性弱,跟它在元語里沒有對立詞有關(guān)。“此”則不同,元語里有“彼”跟它對立,近指示性強。①“斯”與“此”是地域差別。基于此,本文以“此”為例討論。參見朱淑華《上古漢語指示代詞“此(斯)、是”名詞性回指比較》,《社科縱橫》,2008年第4期,第111頁??傊笆?”的憶指與更適合承指特性,是基于[主觀認定][抽象]。可見“是0”語法化為“是1”之后,語義基元及其特征仍起著應(yīng)有作用,這顯然是語法化的后拉或回頭看效應(yīng)的體現(xiàn)。正因為這樣“是1”才會回指不在眼前的抽象事理,因為語法實體組配中,語義或功能相宜是一條最根本的原則。
上文指出“是1”在銜接語篇中還可被解釋,如例(4)的“無君”就是解釋它的。解釋關(guān)系容易發(fā)展為因果關(guān)系,如例(2)的S1、S2是大前提,S3是小前提,“是無別”是從大小前提推理來的?!笆?”是處在推理關(guān)系句中的虛成分,吸收語境義獲得因果義也在情理。這在先秦就已普遍。例如:
(9)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貴賤尊卑論也。是明主之聽于群臣,其計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責(zé)其辯。(劉安《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下》)
“是1”表因果關(guān)系,還表現(xiàn)在與“故”詞匯化為因果關(guān)系詞“是故”。例如:
(10)晉、楚將平,諸侯將和,楚王是故昧於一來。不如使逞而歸,乃易成也。(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11)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是故誠者,天之道也。(孟子《孟子·離婁上》)
“是故”位置靈活,在例(10)是在主謂之間,在(11)處于句首。比較例(9)(10)(11)與(12),還可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是變換關(guān)系,說明“是1”或“故”擇一即可表因果。
(12)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孟子《孟子·梁惠王》)
“是1”表因果,至今還保留在推薦、序跋等語體里,如“是為薦/序”等。順及指出現(xiàn)代漢語的指示代詞表因果也是常見的。例如:
(13)我這么自私的人能決定跟你結(jié)婚,那就證明我…動了情?(王朔《過把癮就死》)
指示代詞發(fā)展為表達因果關(guān)系,是普遍現(xiàn)象,如Hixkaryana(希卡利亞納語)、Khasi(卡西語)及德語等。②參見B·Heine&T·Kuteva《語法化世界詞庫》,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第107-108頁。觀察:
(14)The shops were closedsoI didn’t get any milk.
盡管例(14)的so 是表結(jié)果的,但語感里它仍然有回指先行句的跡象。
前文指出“是1”在回指先行成分X 的同時,還可以給句子立界,表示為構(gòu)式[…Xj,[S是jY…]],記做Ct。但它僅是Ct的一個便于書面解讀的羨余成分,比較例(15)的第一二與三句:
(15)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j,?j禮與?”孟子曰:“?j禮也?!痹唬骸吧┠绮辉?,是豺狼也?!保献印睹献印るx婁上》)
第一二句沒用“是1”,因為對話里可用停頓識別出“禮也”是一個獨立句。第三句用了,說明說話人用它追認強調(diào)“嫂溺不援”之外,還要明確表達“豺狼也”是獨立句,因為它可使句子有清晰的句界,避免解讀費力,這對無標點的古代書面語很必要??磥怼笆?”還體現(xiàn)了表達清晰的方式準則與禮貌原則③參見何自然《語用學(xué)概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71-100頁。。觀察例(15)還可看到“是1”回指的是敘述性成分,“豺狼”是它的評說成分。概括說,例(15)信息分布與構(gòu)成是由敘述到評論,“是豺狼”是語篇信息峰。
“是1”的回指本質(zhì)是追認。它是憶指的且更適合承指不在眼前的抽象事理,是基于[-可點指][-遠近][-區(qū)別][主觀認定][抽象]。它橋接語篇,不僅可標示句界、表達解釋關(guān)系,還是語篇的信息峰。它繼承了“是0”的[主觀認定][抽象],是一個重指示代詞。這就是有學(xué)者認為它有“論斷”等意義的所在①參見敖鏡浩《〈左傳〉“是”字用法調(diào)查》,《古漢語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第62頁。。
“此”以“人的雙腳比并、停止不走”表示“就在此”之意,是個罕見的不用假借而專為指示代詞造的字。②參見陳年?!都坠俏摹昂巍薄按恕庇脼榇~考論》,《中國語文》,2006年第5期,第402頁。論斷基本可信,但我們認為“此”不是專為指示代詞造的,它最初是動詞,指示代詞是語法化的結(jié)果,過程如下:
Gc:?。┤穗p腳比并、停止不走→ⅱ)實體在此→ⅲ)指示實體→ⅳ)指示抽象事物
其中的ⅰ說明“此”是空間動詞,近指用法是由ⅱ(就在此)發(fā)展而來的。ⅰ到ⅱ以及ⅱ到ⅲ是轉(zhuǎn)喻,而ⅲ到ⅳ是隱喻,這就是它的語法化機制。這樣,“此”自然就可帶有[實體][空間][可點指]特征。這就是它多指示形而可跡、近而可指的對象之因。當(dāng)然它也可指示抽象事物,如例(1),但這是指示功能的泛化。至于它的指示性強,一方面是滯留有[實體][空間][可點指],同時也跟元語里有對立的“彼”相關(guān)。
“是1”標記的話題有[(惟)NP 是VP]、[是NP 也(,)VP]兩種形式。
(16)a.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左丘明《今文尚書·蔡仲之命》)
b.日居月諸,下土是冒。(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詩·柏舟》)
c.豈不谷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谷同好如何?(左丘明《左傳·僖公四年》)
例(16)的“是”通常稱作復(fù)指代詞。復(fù)指基本就是回指,差異僅在兩方面:一是復(fù)指的對象是NP,如“德、下土、不谷”等;而回指對象是NP、VP或S,如例(2)。另一方面“是”與復(fù)指的NP 緊鄰,如例(16);而“是1”與回指對象X 之間卻有停頓,如例(2)。當(dāng)然復(fù)指的“是”與X 之間也會有停頓,但是有條件的。觀察:
(17)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左丘明《今文尚書·牧誓》)
例(17)為了表達經(jīng)濟才出現(xiàn)了“崇、長、信、使”共用賓語“四方之多罪逋逃”現(xiàn)象,“是”仍是緊鄰回指代詞,這樣才在“四方之多罪逋逃”與“崇、長、信、使”之間出現(xiàn)了停頓(書面表現(xiàn)為逗號)。下面為比較之便,把例(16)等的復(fù)指“是”稱為緊鄰回指,表述為“是1a”,以區(qū)別于它的語篇回指。
例(16)用“是1a”回指NP 并且還加了一個肯定語氣詞“惟”,目的是使NP 成為強式焦點結(jié)構(gòu)而置于句首強調(diào),因為先秦尚未發(fā)展出用詞匯強調(diào)NP賓語的強式焦點結(jié)構(gòu)。③參見石毓智、徐杰《漢語史上疑問形式的類型學(xué)轉(zhuǎn)變及其機制——焦點標記“是”的產(chǎn)生及其影響》,《中國語文》,2001年第5期,第454-458頁。那么,句首強調(diào)NP 有何獨特性?句首強調(diào)NP 賓語的句子是受事主語句嗎?若不是,成因是什么?
1.句首與句尾的語法特征
重要信息的詞語在句子里有選擇靠前或靠后分布的特征,前者尤為突出,因為信息存儲與提取時先出現(xiàn)的會影響后出現(xiàn)的,此即前攝干擾。④參見桂詩春《實驗心理學(xué)綱要》,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29-133頁。句首地位顯著⑤句首包括次話題/次主語位置,如例(17)的“婦言”前面其實還有主話題/大主語“商王受”。為討論方便對此不做分析,這不會動搖前攝干擾原則及相關(guān)結(jié)論。,信息可先入為主地被存儲與提取,是心理焦點域。另一方面信息分布還遵循尾重原則,因為句調(diào)核心常在句尾,只有二者一致,句子才能平衡。⑥這指一般句子,強調(diào)句并非如此。這樣句尾NP 自然帶有句調(diào)核心的重音,是個重成分。盡管如此,它的信息地位卻是一個常規(guī)的自然焦點。
2.[(惟)NP是VP]句子特征
例(16)的句首NP 在句尾時是自然焦點,也是被強調(diào)的,但僅是靠自然重音提示的弱強調(diào)。前置到句首不同,如“德”既是心理焦點又是重成分,特別被“是1a”回指后是重上加重的同位結(jié)構(gòu)“德是”。“德是”句法語義與“德這方面”等相當(dāng),再加上排他性“惟”的強調(diào),語義更重了??傊涫住暗隆钡膹娬{(diào)性比在句尾顯著,是話題焦點句。
例(16)的句首NP 表面是受事主語,如“德”是“輔”的受事主語,但語感上卻與(18)的受事主語句有異,比較:
(18)a.蔓草j猶不可除tj,況君之寵弟乎?(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
b.鍥而不舍,金石j可鏤tj。(荀子《荀子·勸學(xué)》)
c.兵j挫tj地j削tj,亡其六郡。(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可發(fā)現(xiàn)例(16)與(18)有五方面不同:
第一形式不同。例(16)的句首NP 有連帶成分,且它們已組塊為同位結(jié)構(gòu)[(惟)NP 是]。[(惟)NP 是]音節(jié)數(shù)是[1,7],單音節(jié)的如“德”;7 音節(jié)的少見,如例(17)的“四方之多罪逋逃”。例(18)的NP 無連帶成分,通常是單或雙音節(jié)的。再看VP,例(16)的VP 是單音節(jié),如“輔、冒、為、繼”等;而例(18)的VP 是復(fù)雜結(jié)構(gòu),如“猶不可除”“可鏤”等,單音節(jié)的罕見??傊?,例(16)與(18)形式對立,前者NP 復(fù)雜而VP 簡單,后者NP 簡單而VP 復(fù)雜。本文通過CCL 語料庫的《詩經(jīng)》《左傳》《戰(zhàn)國策》《史記》檢驗,發(fā)現(xiàn)例(16)與(18)的NP 與VP 的確有這兩方面的對立,說明例(16)的NP 長度總體比(18)的長,是個重成分;而它的VP 相對于(18),則是短的輕成分。
第二語義語法不同。例(16)的[(惟)NP 是]語義重且有對比性,是話題焦點。例(18)的NP 語義輕沒對比性,是受事主語,如“金石、兵、地”等。至于“蔓草”帶重音有對比性,是語境里跟“君之寵弟”對比形成的。VP 方面,例(16)的行為或動作性模糊而狀態(tài)性明顯,如“惟德是輔”的“輔”。這反映在形式上就是“輔”之類VP 不帶動作或行為標記,即(16)的VP 沒有動態(tài)性或被動義,是事態(tài)性的(affair-state)?,F(xiàn)代漢語“類似”句子亦此。觀察:
(19)a.你這個家伙,不敢來硬的。(老舍《老舍戲劇》)
b.紀曉嵐這個人一向以機巧欺人,沽名釣譽。(電視劇《鐵嘴銅牙紀曉嵐》二部38集)
所謂類似,一是說例(19)a 里回指“你”的“這個家伙”是指量名結(jié)構(gòu),二是指“來、欺、沽名釣譽”還有連帶成分,如“不敢、一向”等。但不管如何,VP 都呈狀態(tài)性。例(18)的VP 是動態(tài)的,被動義明顯,是動作行為句,如“蔓草不可除”“兵挫地削”。并且若語境需要,可用介詞引進施事而變?yōu)楸粍泳洹?/p>
第三信息分布模式不同。第一二方面顯示例(16)的信息分布是頭重尾輕,NP 置于句首是語序標記,“惟”與“是1a”則是使之成為話題焦點的詞匯標記。它綜合使用了詞匯與語序標記,顯然NP 是強式話題焦點,比在句尾作弱式自然焦點重。(18)的信息分布相反,是由輕到重,NP輕而VP重。
第四形成動因不同。例(18)的NP 是域內(nèi)論元,移到句首是為獲得主格位,并且是在拼讀(spell out)之前就已完成的內(nèi)部句法運算,如“蔓草猶不可除”形成可簡要表示為:
[CP蔓草j[猶不可除tj]]
例(16)的NP 是語用移位,是外移位,如“惟德是輔”之“德”,“惟”與“是1a”是語用標記。移位動因不同,句子功能有異:例(16)是情感評價句,(18)是敘事句。前者所以有顯著的人際評價功能,是基于“是1a”的[主觀認定]??磥恚?6)與(2)是平行句,平行性的基礎(chǔ)是“是1”的回指功能。
第五句首NP 語法身份不同。例(18)的NP,如“蔓草”立足語篇看也是話題,但從句法語義看卻不是。(16)的NP,如“德”,句法語義與語用都是典型的話題。順及指出例(16)的NP 賓語前置除了與強調(diào)有關(guān)外,也跟語篇組織有關(guān),如前置“德”可跟后續(xù)“惠”平行對比映襯。再如例(17),前置“四方之多罪逋逃”可跟“婦言”平行銜接。至于前面又用了個“乃”,目的是使它形成強于“惟婦言”的遞升語勢。
3.“是”話題化NP賓語的基礎(chǔ)與特征
例(16)是話題句,“是1a”是NP 話題化標記,“惟”是強化NP 話題身份的選擇成分。有之,“德”的話題焦點身份更顯著;無之,它仍是話題焦點。現(xiàn)代漢語的指示代詞也有此功能,觀察:
(20)馬承林這人以前你曾給俺講過。(李文澄《努爾哈赤》)?a.馬承林以前你曾給俺講過。
例(20)跟其變換式a分別是情感句與敘事句,差異是由“這人”的復(fù)指形成的。
4.“是”的特征
例(16)用“是1a”與語序把句尾自然焦點NP 前置為強式話題焦點句,結(jié)果是NP 話題化。在此過程“是1a”的[主觀認定]是關(guān)鍵成分。無之,句子或者是受事主語句,或者不合法,或者可受性有問題,如刪去(16)的“是”即可看到。問題是如例(16)a 所示,句尾NP 賓語既可用“是1a”復(fù)指,如“德”;也可用泛指“之”復(fù)指,如“惠”,那么二者復(fù)指功能有何區(qū)別?
回指是追認,“是1a”緊鄰NP,它的追蹤功能雖有抑制,但認定功能還在,因此對NP 的強調(diào)力一定比“之”強,如“惟德是輔”就比“惟惠之懷”的強調(diào)性顯著。事實支持有二:一是句尾NP 賓語前置多用“是1a”;二是含有疑問代詞的NP賓語前置時,用“之”而不用“是1a”。觀察:
(21)茍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後之有?(左丘明《國語·勾踐滅吳》)
疑問與否定的對象是強式焦點①參見徐杰《普遍語法原則與漢語語法現(xiàn)象》,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1年,第153頁。,自然“何後”就是強焦點結(jié)構(gòu),它的語義比一般NP 重,無需再用[主觀認定]的“是1a”就可前置到句首,因此“之”就是標記它是話題化的身份。由此可發(fā)現(xiàn)兩點:一是先秦NP 賓語話題化有強弱兩式,分別用“是1a”與“之”標記。二者與標記對象的匹配原則是語義重者用“之”,輕者用“是1a”。二是進一步說明“是1”確實是重指示代詞,“之”是空代詞。順及指出表1 的Ⅲ與Ⅴ,系統(tǒng)看也是“重”代詞,但它們主要是以元語對立體現(xiàn)的,如“彼”與“此”;或完全由元語對立體現(xiàn),如“斯、夫”。至于Ⅵ的“莫”、Ⅶ的“然”,與“是1”一樣,本身就是重代詞。
“是1”還跟語氣詞“也”同現(xiàn)標記話題。為了與“是1a”區(qū)別,下面把它稱為“是1b”。
句法上“是1b”主要功能是作NP 的限定語。例如:
(22)季武子將立公子裯,穆叔曰:“是人也,居喪而不哀,在戚而有嘉容,是謂不度。不度之人,鮮不為患。若果立,必為季氏憂?!保ㄗ笄鹈鳌蹲髠鳌は骞荒辍罚?/p>
(23)(威后)乃進而問之曰:“此二士弗業(yè),一女不朝,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此率民而出于無用者,何為至今不殺乎?”(劉向《戰(zhàn)國策·齊策》)
例(22)與(23)的“也”顯性功能是提頓,本質(zhì)是句子主次信息的分界。它提示“人”“其為人”是話題的同時,還標記后面的部分是主要信息。再看“是1b”作用,一是把(22)的類指的“人”限定為定指話題“是人”,“是人也”與“這個人啊”等相當(dāng)。二是(23)的“為人”被特指代詞“其”限定為特指話題后,“是1b”的指示功能羨余,作用是標記并凸顯話題“其為人”的??磥恚?2)(23)的“是1b”功能與[(惟)NP 是VP]的“惟”平行,平行的基礎(chǔ)是[主觀認定]。語料考察顯示在“其為人”這類話題前面加其他的指示代詞的用例是沒有的,說明“是1”確實是個攜帶了[主觀認定]、[抽象]等的重代詞。
總之“是1b”是凸顯NP話題的標記。這還有一個證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這’能加大話題的可識別度”[4]。加大話題可識別度即凸顯話題身份,如例(24)(25)的“這”顯然是跟“是1b”的功能平行。觀察:
(24)董將士一見高俅……自肚里尋思道:“這高俅我家如何安著得他!”(施耐庵《水滸傳》)
(25)這人呀,得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凈想著往高里攀,回頭摔個大馬趴,臉往哪兒擱?(陳建功《皇城根》)
再看例(22)(23)的VP 及句義特征。VP 也表狀態(tài),是話題評價成分。這跟例(16)的VP 平行,只是句子感情比(16)的強。原因在于“是1b”是NP的限定語,而“是1a”是NP 的話題化標記。當(dāng)然若“是1b”羨余,它就是NP 作話題的標記及指示說話人情感的成分,如例(23)??梢姟笆?b”的限定性跟情感表達是反向關(guān)系,限定性越弱,情感表達越強。反之,限定性越強,情感表達就越弱,
當(dāng)然“是1b”也有語篇功能,如例(22)的“是人”通過替代“公子裯”與先行句銜接。另一方面通過語義打包“公子裯”,與“季武子將立公子裯”連貫。可見“是1b”與“是1a”的功能也基本平行??磥怼笆?”確實是滯留了“是0”的基元與特征,否則不會有這樣的巧合,因為例(16)(17)與(22)(23)的“是”,緊鄰回指的對象與限定的對象仍然是不在眼前的抽象事物,如“德”“夫言”與“人”“為人”等。
“是1”由“是0”語法化而來,繼承了后者的基元[正恰]及[主觀認定][抽象]等語義特征,是一個重指示代詞。這樣才更適合回指不在眼前的抽象事理、作話題標記及表達評價,才與“此”的篇章回指、“之”的話題標記功能形成差異?!笆?”作話題跟作話題標記的功能平行,都有語篇功能且其謂語都呈狀態(tài)性。此外,還發(fā)現(xiàn)“是1”標記的話題句與受事主語句對立,包括謂語的狀態(tài)與行為、人際評價與客觀敘事兩大方面的對立。當(dāng)然“是1”的“是1a”與“是1b”標記的話題也有平行性:一是前者緊鄰回指前置NP 賓語并將其話題化,后者限定句首NP 并將其話題化;二是它們的謂語都呈狀態(tài)性,評價或情感特征明顯。
學(xué)界共識是系詞“是”(下稱“是2”)由“是1”發(fā)展而來,這有兩個根本問題需回答:“是2”的形成是不是語法化,跟印歐語be 之類系詞的根本不同究竟如何產(chǎn)生或體現(xiàn)在哪?其實二者得到根本解決都離不開“是1”的特性。我們初步考察發(fā)現(xiàn)“是2”的形成經(jīng)歷了兩個階段:一是“是1”演變?yōu)榍跋翟~(pre-copula),下稱作“是21”。它不是成熟的系詞,有點類似附綴(clitic),功能是作“前謂語”[5]。二是“是21”演變?yōu)槌墒煜翟~或判斷動詞。顯然,不執(zhí)著于原子主義的語法化觀,從語法化是構(gòu)式的語法化看,①See C·E·Traugott&G·Trousdale.Constructionalization and Constructional Chang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p.32,pp.100-105.前者完全符合語法化一般規(guī)律:不僅語義、構(gòu)式義及其功能在縮減,并且產(chǎn)生了一個新范疇“是21”。后一階段是“是21”去語法化而詞匯化。有人認為主要是由判斷句的NP 次類、變換、語序變化、句式變化及語氣變化引起的②參見馬貝加、蔡嶸《系詞“是”的語法化》,《古漢語研究》,2006年第3期,第57-60頁。。觀察客觀但未觸及根本,因為這些是外部機制。本文認為“是21”能詞匯化,是滯留了“是1”的[主觀認定]。無此,不僅無法說明“是1”可語法化為前系詞而“此”等不可之因,更無法充分解釋“是21”的前謂語特性,當(dāng)然也不能充分說明“是21”的詞匯化之因?!笆?”若是個空代詞,是不可能詞匯化的。一句話在“是1”發(fā)展演變?yōu)椤笆?”中,傳承的[主觀認定]是內(nèi)因,這已有學(xué)者意識到了??梢姟笆?”是一個有[主觀認定]的主觀動詞,相當(dāng)于英語“X to be considered/affirmed as Y”等結(jié)構(gòu)意義或功能。本研究就是為解決上述兩方面的問題而作先行探索的。至于問題的具體解決與解釋,另擬撰文詳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