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佳佳
小區(qū)附近的地鐵開通了,兒子興奮不已,興沖沖地想去體驗。
他從儲錢罐里拿出4個1元硬幣,攥在手上??粗也唤獾难凵瘢J真地說:“方便投幣坐地鐵。”我恍然大悟:他以為地鐵跟公交車一般,需要投幣。我正準備說乘地鐵跟坐公交車不一樣,想了想,還是沒說。讓他自己去切身感受兩者的區(qū)別,可能更好。
到了地鐵站,站在長長的手扶電梯上,兒子興奮極了,四處張望,一直不停地說地鐵站寬敞、整潔。通過地鐵安檢,兒子看到閘機時,傻眼了:沒有公交車那樣的投幣口,無法投擲硬幣。
看著他一臉茫然,我對他進行普及:“進地鐵閘機要刷卡或刷地鐵票?,F(xiàn)在科技更加先進,看到地鐵閘機的小屏幕沒?只需打開手機乘車二維碼,對著小屏幕刷一下就可以進站。你沒有手機,需要買票才能進站?!?/p>
兒子恍然大悟,他飛奔去服務(wù)臺,告訴工作人員要去的地點。工作人員在屏幕上操作了一下,告訴他兒童票是1.5元(成人票為3元,深圳地鐵有設(shè)兒童票,票價為成人票價的一半),詢問我們是掃碼支付還是現(xiàn)金支付。兒子迫不及待地遞上2個1元硬幣,在等待工作人員找零過程中,因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工作人員操作得有點緩慢,著急乘坐地鐵的兒子小手一揮,脫口而出:“不用找了。”
這句話讓我愣了一下,我沒有跟他普及大道理,而是向他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我身上的小故事。
我說:“你的零花錢都是爸爸媽媽給的,那么,你知道錢是怎么來的嗎?錢是需要我們付出自己的勞動才能得到的,不是唾手可得的。媽媽在上大學(xué)的時候,曾經(jīng)利用課余時間做家教,想通過自己的勞動所得為我的媽媽,也就是你的外婆買一份生日禮物。那份生日禮物是一對金耳環(huán),價值1000元。當時做家教一個小時的報酬才10元錢。那媽媽需要做多少個小時的家教才能掙到1000元?”
“100個小時?!眱鹤用摽诙觥?/p>
“沒錯。當時媽媽利用周日時間,每周去一次,每次上2個小時,那么我多久才能拿到1000元?”我繼續(xù)問。
“一年365天,差不多52周。你一周上一次課,每次課2個小時,就是20元。那你得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才能拿到1000元。這也太長時間了!”兒子驚訝地回答。
“你回答得完全正確。那么我們能隨便浪費錢嗎?”
兒子慚愧地低下了頭。
這時,他雙手接過地鐵工作人員找的零錢,小心翼翼地放回自己的口袋里。
其實,人生也是不斷嘗試的過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善于引導(dǎo),用身邊的故事去啟發(fā)他們,讓他們從中受益、積累經(jīng)驗、不斷嘗試,學(xué)會“拐彎、選擇、堅持”,不斷朝向正確的道路行走,最終抵達成功的彼岸。